為什麼阿聯酋給出承諾,數萬大軍將要撤離

2022-10-23 11:05:52 字數 6050 閱讀 8414

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阿聯酋已經不想再捲入胡塞武裝和這些中東國家之間的旋渦中了,在幾年的葉門衝突中阿聯酋已經在葉門損失了大量的財力和人員,對於他們來說得不到任何的好處,所以撤離葉門也是阿聯酋的一個明智之舉。

葉門胡塞武裝對於阿聯酋對葉門衝突的干預使很不滿意的,近期胡塞武裝的政治委員會就釋出訊息稱,阿聯酋**必須放棄加劇葉門衝突的行為,並警告阿聯酋如果繼續同胡塞武裝對抗的話阿聯酋軍隊將會遭到胡塞武裝的重大打擊。

隨後阿聯酋高階政治委員會對這一訴求進行了迴應與補充,表示同意胡塞武裝的要求,儘快將阿聯酋軍隊撤離大量的爭議地區,包括部分城市以及沿海地區。其中有關塔伊茲省的歸屬權,是此次討論的關鍵問題。該省份一直以來都是沙特和阿聯酋的共同地帶,也是沙特僱傭兵訓練結束後所抵達的第一站,該地區的歸屬或將在未來得到解決。

如今阿聯酋與胡塞武裝這樣明確地就撤離問題進行相互討論,可見作為十國聯軍的主帥,沙烏地阿拉伯在這幾年寸功未立卻一路丟盔棄甲的行為有多麼的讓盟友們失望,雖然阿聯酋一直在盡力而為,但顯然,他們眾多的中東國家一起聯合仍然不能解決好葉門的衝突問題,如今的阿聯酋只想趕快把這個燙手山芋甩給胡塞武裝以及其他的聯軍們,不能再讓自己又更能多無謂的犧牲。

2樓:稱簫

收費員機械式的收肯定不行還得靈活結合實際遇到仙霸牛霸別想收,你當壞人自然有人放行,何苦呢

3樓:羽虹

阿聯酋給出承諾,數萬大軍將郵冊裡,主要是她不想跟那個沙鐵他們在打仗啊,還有個美國的施壓,也是一個原因。

4樓:帥氣的貓

近日,有訊息指出,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伊朗戰爭,聯軍出現了變動,很可能導致聯盟的崩塌。

5樓:木辛彌彰

因為如果數萬大軍不撤離,會對民眾造成恐慌,社會不能正常運轉。

6樓:善良的

因為如果阿聯酋不撤離的話將會繼續深陷戰爭的泥潭,會對國家的正常運轉造成嚴重的影響。

7樓:來自五龍河魔性的柞樹

因為如果還不退出的話,可能會引起戰爭,造成恐慌。

8樓:

如果不撤離的話會挑起戰爭,軍隊人數太多會造成群眾恐慌

9樓:星星重16克

因為長期戰爭對他們的經濟發展都沒有好處。

10樓:卡卡西的靈魂

如果不撤離的話會挑起戰爭,繼續深陷戰爭的泥潭,會對國家的正常運轉造成嚴重的影響。

西夏擁有數十萬大軍,為何在決戰當中不敵蒙古慘遭亡國?

11樓:紅罌粟

一、我個人感覺他們是遇到強敵的,所以西夏的大軍才會遭到慘敗,當時的西夏軍也是特別的強悍,但是他們的領頭人是一個特別沒有頭腦的人,一個軍隊沒有一個頭腦很清楚的領頭人,軍隊就會慘敗,當時蒙古國的士兵也是很強的,他們的首領又是一個能打善戰的領導所以他們才會輸的很慘。

二、西夏是我國的北部一個少數民族,它是起源於唐代,建立在宋朝經過十幾位的皇帝傳承下來的,當時西夏軍也是特別強悍的,他打敗過宋朝和遼國的強敵,所以西夏軍隊當時是特別鼎盛的兵力,超過了五六十萬以上,而且都是能爭善戰的精銳兵,但是在鐵木真崛起以後,西夏在與蒙古國打仗的時候被鐵木真打的是節節敗退。

三、對於當時的西夏,送10萬大軍根本是敵不過鐵木真的大軍的,因為鐵木真他領導軍隊是特別有方式的,並且善是驍勇善戰的,蒙古軍隊當時在,也是特別的強悍,所以他們就會把西夏軍打的是潰不成軍,最後打的是節節敗退。

西夏國不論是輸贏,國內都是在下降的,西下錯誤的一浮於蒙古以後成為蒙古的邊緣之地,但是蒙古國反過來在滅了西夏也是很正常的事,當時因為是誰強誰就能夠統領我叫所以當時的鐵木真也是有這個想法的所以把西夏國打敗了,也是因為當時的領導者不是特別的會用人。

12樓:晉精

西夏雖然擁有數十萬大軍,但是在對戰的時候戰鬥力遠遠不及蒙古,所以才會在決戰中慘遭亡國。

13樓: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士兵的人數只在一個層面,還有其他很多層面的,比如士兵的作戰能力是不是很強。

14樓:

蒙古國連羅馬那邊都打過去了,還在乎一個西夏嗎?西夏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猶如探囊取物一樣。

15樓:

雖然有這麼多的軍隊,但是他們沒有領導這些軍隊的將才,主要是自己的國家沒有這種能人

16樓:幸福的朵兒

蒙古人勇猛,可以以一個之力敵西夏十人之力。另外,蒙古是遊牧民族,善於佈陣。這也是制敵的法寶。

17樓:我愛瑞水瓶

如果對付一般的國家,那人數多可能會取勝,但是對於蒙古國就不能光靠軍隊的人數多了。

18樓:努力的寶媽

我覺得西夏雖然人多,軍隊多,但他們沒有領導軍隊的人才,這才是失敗的主要原因。另外,他們的軍隊戰士不行

19樓:遊歷萬載

你這個問題相當有意思。你仔細研究過當時的情況沒有。如果研究了也就不需要問了。

你既然沒研究只能給你簡單的分析一下。當時是西夏,金,宋,蒙,而且鐵木真的一個媳婦就是西夏的對於西夏的瞭解也是相當清楚。而且鐵木真不是一次就滅了西夏。

頭一次只是需要西夏納貢好有資金打仗。後來壯大了西夏都涼透了。你也看看鐵木真時期的版圖。

根本沒有對手可以阻止他。

20樓:飛耀譽林

第一,數量多但戰鬥力低,類似老虎殺入羊群。

第二,當時西夏已經度過了最鼎盛的時期,正在走下坡路。

第三,西夏當時沒有太多的軍事家,將領不善打仗。

第四,蒙古當時鐵木真驍勇善戰且治軍有方

21樓:呆呆聊雜談

蒙古國那是驍勇善戰的國家,蒙古國連羅馬那邊都打過去了,還在乎一個西夏嗎,西夏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太容易打敗了。

朱元璋一窮二白能養數十萬大軍,崇禎富有天下為何總是缺軍糧?

22樓:yu妍

因為朱元璋是農民出身,他更懂得收攏民心,在徵用糧食時都做出承諾,人民都是心甘情願的糧食給他用;崇禎在徵用糧食時雖然做出承諾,但是隻是對農民,沒有對富商,導致徵糧的時候人心不齊。

23樓:歷史便當

因為朱元璋本身就是貧苦的家境里長大的。

所以說他的作風更加的接地氣,並且也非常能夠體諒農民的心情,但是崇禎就顯得比較高高在上,所以說人心沒有籠絡好。

24樓:牽手有你一起走

朱元璋那是亂世啊,可以搶糧食,崇禎是一國皇帝怎麼去搶,搶誰的都是自己的百姓。

25樓:想要溫柔

相對於崇禎來說,朱元璋這個人非常的接地氣。

大概是因為朱元璋就是乞丐出身,所以更加的瞭解百姓的心理,但是崇禎給百姓的感覺就是那種高高在上。

26樓:

但是朱元璋真正的與下屬同甘共苦,並且尋找解決之法,而崇禎則坐享其成,失掉民心。

27樓:jj紫色軟糖

他們兩個從小生活的環境就不一樣。朱元璋出生貧苦,懂得珍惜;崇禎不一樣,他不知道什麼是貧窮,出身不一樣,想法和眼界就不一樣。

28樓:離寫

因為朱元璋是淨身出戶,他從小就在田裡勞作,更懂得體貼民情軍情,崇禎從小富養,不懂的百姓勞作的辛苦。

29樓:醉相si夢

朱元璋為農民出身,比較懂得體恤民情,而崇禎皇帝相反,方法不一樣,結果亦不同。

赤壁之戰,曹操數十萬大軍為什麼敗給周瑜

為什麼《三國演義》動不動就數十萬大軍?

30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時期人口緊缺,哪有那麼多軍隊。

三國時期的三個大戰兵力(諸葛亮北伐不算):

1、官渡大戰:三國演義:曹操7萬多軍隊,袁紹70萬左右;真實:曹操5萬不到,袁紹10萬左右。

2、赤壁之戰:三國演義:曹操83萬軍隊,孫劉聯盟7萬;真實:

曹操9萬左右,孫劉聯盟5萬左右。 3、夷陵之戰:三國演義:

劉備75萬軍隊,孫權一直在戰鬥消耗兵力;真實:劉備4萬,孫權一直在抵禦。

通過上面可以看出,三國演義很多都是虛構的,當時全國人口不超過千萬。三國演義作為一個文學作品,要求的不是闡述歷史,而是讓他變得更好看。

順便回答一下,後來苻堅90萬大軍其實根本瞎扯,其實只有三十萬左右。以及前面說的白起坑殺40萬趙國降卒我也不太相信,因為當時趙國總人口不過一二百萬(可能還沒有),哪有那麼多人。

31樓:赫仔怪叔叔

首先,三國演義是章回體**,並不是真正的史實。其次,在古代戰爭中為了迷惑敵人給敵人造成心理壓力(心理戰?)而故意誇張部隊數量,像是出兵3萬號稱十萬大軍的例子比比皆是。

再次,就是古代戰爭中把負責運輸的民夫也算作軍隊數量,一般民夫和戰兵比例1:3甚至1:5更大比例也是有的。

就像黃巾軍動輒幾十萬,可絕大部分都是百姓老幼真正的適齡男丁比例不大真正的戰兵更是少。還有古代全殲往往指的不是殺的一個不剩,更多的是指擊潰。一支軍隊當**比例達到一定額度時候就會士氣浮動甚至潰散。

能堅持**比例三成的就是精銳部隊了。所以戰爭過後總有數量龐大的潰軍佔山為王落草為寇。那些純羅列數字的意義不大,真要是羅列數字會發現,把每次戰損的部隊人數加起來要超過當時人口好多。

畢竟要考慮,當時全國人口數量,男性人口數量,適合作為士兵的男性人口數量,而且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產耕作不能全部徵召不是。

不知道我的回答滿意不?

純手打,望採納

32樓:黑人亡

有,當時前期的軍隊主要是成分是屯田軍,忙時屯田,閒時操練,半兵半農(類似現在的民兵),往往都是一場大戰就可以糾集20-30萬人,但是訓練,紀律得不到充分訓練,所以打勝仗的時候可以一鼓作氣,但是一但遇到頑強的抵抗,便容易士氣低迷,如果遇到埋伏或者襲營,往往很容易造成潰敗乃至覆滅,但是像你說的10萬人全殲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殲滅一部分,然後逃跑和失蹤的佔大部分。而到了後期的時候因為常年戰亂,人口大量流失,加上諸侯的軍隊因為常年征戰,經驗豐富,訓練有素,大部分都是精兵,所以到了後期農兵已經就已經淘汰,大部分都改為專職屯田,而小部分轉為城防軍,一線的都是精銳的兵,很少有10幾萬人的大戰了。

33樓:匿名使用者

額,個人意見啊。比如說赤壁之戰 曹操號稱八十三萬大軍,其實當時整個北方壯丁不過2,3百萬左右。在冊的軍戶(包括種地的,運糧的,管水利的,守城兵,「城管」之流)加起來差不多七八十萬,但是能打仗的只有二十萬左右,其他都是後勤兵。

但是吹牛的時候就都算上了,好嚇唬對方。所以周瑜說曹軍只有十幾萬,還是有道理的。

至於說被全殲,有兩種可能。1是勝利方吹牛,明明是擊潰戰,卻吹成全殲敵軍。2是十萬大軍都是臨時徵調的農民,十個人裡面只有兩三個能打的,缺乏訓練,很容易被精銳部隊殺的屍橫遍野。

為啥一到亂世中國人口經常減員80%,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帶水份的「十萬大軍」太多了.....

34樓:匿名使用者

假的,其實沒那麼多,官渡之戰袁紹號稱七十萬大軍,但是真正的作戰部隊也就三十萬左右,其他的都是什麼工匠,民夫之流

35樓:日媽

不是,十萬只是一個概數,而不是一個準確的數,就像古文裡的三泛指多的意思,而不是就三個。十萬指的是那場戰爭的規模而不是人數,百萬指的是更大規模的戰爭,所以看這類書不必糾結與細節。

36樓:墮落魔獸

三國演義→**。你去起點隨便看一些**,動不動就百萬,主角一動手就滅掉一半以上,更牛。另一點就是,就是為了戰爭宣傳的需要。

37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誇張,三國時代(曹劉孫都稱帝)整個中國人口都不到一千萬,魏國人口四百來萬,戰線又那麼長,一次大戰役十五萬頂天了,蜀國人口才一百多萬,就算士兵比例達到可怕的十比一也不過十來萬,吳國就好點,雖然人口少,但防守點都是水,兵力不用太多,有更多的人發展經濟,所以經濟才這麼好。

扶蘇手握30萬大軍為什麼不造反

這是古人孝的文化精神,當時秦始皇聖旨要扶蘇死,雖然這是假傳聖旨,但扶蘇依然從容赴死,這就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讓子死,子不得不死的體現,現在人或許覺得扶蘇迂腐,但這是有大道理在其中的,如果你反了,那麼後世誰都可以說聖旨是假的,公然抗旨,國家如何管理?因此不能做這種榜樣,扶蘇是真君子 公子扶蘇的每...

歷史,為什麼蒙古83萬大軍三侵越南都慘敗

蒙古100000億大軍沒打下印度。為什麼蒙古能征服中國,而不能征服越南 1 溫度。中國人能否征服一個地方,主要看當地能有多少漢族人口。東北之所以能在明朝成為中國的領土,棉花和棉布功不可沒。漢人能熬過冰冷的冬天,才能完整佔領一塊領土。越南之所以未被佔領,太熱 疫病 是主要的一個方面之一。2 地形。對於...

同樣是面對曹魏的10萬大軍,為什麼王平守得住,姜維卻不行

在司馬家掌權後,北方逐漸穩定發展,而蜀漢則因為姜維的常年征戰而愈發疲敝,在這樣的情況下,姜維才無法守住漢中,最終被一戰滅國。蜀漢長期作戰,軍隊疲憊,而曹操的軍隊,訓練有素,隊伍精良,沒有天時地利人和。從深層次的原因進行分析,是當時兩國國內形勢不同。魏延鎮守漢中時,蜀漢內部勵精圖治,認知清晰,他對內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