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嗔痴 戒定慧 出處,什麼是戒定慧,貪嗔痴

2022-10-01 07:05:16 字數 6445 閱讀 7213

1樓:宗陽子

佛陀所說的多部經典中都有。南傳上座部和北傳大乘均有。楞嚴經解釋的比較詳細。

如何理解佛經中因緣果,貪嗔痴,誡定慧

"貪嗔痴、戒定慧"出處?

2樓:匿名使用者

法而如實 沒什麼出處 本來就在這裡貪嗔痴 非別對應三惡道餓鬼 地獄 畜生如果人一生有任何一條相關的大罪業就會到三惡道而戒定慧是成佛要走的路戒生定定生慧戒就是放下我執 阿羅漢的果報定是菩薩 還放下了分別而有了慧就成佛了不但放下了 執著分別 還放下了妄想

什麼是戒定慧,貪嗔痴

3樓:匿名使用者

偶家解釋:受持戒律 定道 生智慧 貪戀美好 嗔恨怒火 愚痴邪見,明白了嗎????

「貪嗔痴」出自哪一首詩詞

4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顯元歌》,是宋朝著名文學家釋印肅的代表作品之一。

不識本家元寶貝,汩沒緣塵生死快。

阿賴耶識藏無明,十八界纏繒網蓋。

貪嗔痴,常在在,

心鏡空花分內外。不知四大假成軀,

妄執六塵增渴愛。迷此心,

有三界,大地茫茫誰曉解。

依師戒定學看經,聞通真空即生怪。

世間物,無不壞,

唯獨法身鎮長在。毛吞巨海有誰知,

芥納須彌實奇最。本無外,

亦非內,心法無形無可對。

假施七寶滿三千,道眼未開心不會。

莫說知,休談解,

自驪珠,不著買。

用無盡處示眾生,識不破人還□□。

聽語言,為教誨,

不脫聲聞生進退。剎那一念入魔群,

萬動虛招無間罪。本無傳,

莫求解,祗這靈光終不昧。

大無邊表細無塵,圓覺一輪如意袋。

5樓:酔楓丿蒅墨

《顯元歌》 宋 釋印肅

佛說:「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大家對這句話有何

6樓:引經據典正法

1 「貪」是在順境出現。

2 「嗔」是在逆境發作

3 「痴」則在不苦不樂時出現,引發人們胡思亂想,甚至想入非非。

4 「慢」是傲慢,瞧不起人、自以為是,這是大煩惱。

5 智慧開了,才能斷「貪嗔痴慢」。

6 「貪嗔痴慢」這個煩惱,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是與生俱來的,是你生生世世累積的。

7 如果你沒有「貪嗔痴慢」,你不會到人間來。

8 你要是沒有「貪嗔痴慢」,你不可能在六道輪迴,你早就出三界了。

9 菩薩修六度,度什麼?就是度三毒煩惱的。

10 佈施度慳貪;忍辱度嗔恚;般若度愚痴;傲慢也是嗔恚裡面所攝的,所以煩惱歸納起來稱之為「三毒」。

11 今天,濁惡到極處,這是眾生自私自利、貪嗔痴慢而變現出來的。

12 凡夫天天搞貪嗔痴,這是修三惡道,很勤苦地在修,這是生死根本!

13 慳貪心所造之業,招來餓鬼道的苦報。

14 嗔恚心所造的業,感受地獄的苦報。

15 愚痴的心所造的罪業,招來畜生道的苦報。

16 放下貪嗔痴,三惡道就沒有了。

17 迷惑顛倒的人才會有貪嗔痴慢的習氣。

18 世間人貪圖享受,享受一定會增長貪嗔痴慢。

19 世間人的享受,有喜怒哀樂、七情五欲、貪嗔痴慢,這個享受不正常!

20 從清淨心裡面流露出來的喜悅,裡面沒有貪嗔痴慢,沒有七情五欲,這才叫正常的享受。

21 我們對一切境界不起七情五欲,保持心的清淨平等,對境界一切了了分明,該做的,我們盡心盡力去做,做得圓圓滿滿,這個心就是清淨心。

22 心清淨,與淨土相應,才能夠生淨土。

23 貪嗔痴慢重的人,一切時、一切處,橫結惡緣。

24 你要是在一切境界裡面起分別、起執著、起貪嗔痴慢,就被境界所轉;被境界所轉就造業。

25 天災人禍,是從貪嗔痴慢中來。

26 「貪心」感水災;「嗔恚」感火災;「愚痴」感風災;「傲慢」感**。

27 貪嗔痴是罪根。

28 貪嗔痴的反面是戒定慧。

29 於一切境緣中,轉貪嗔痴為戒定慧。

30 戒定慧本有,貪嗔痴本無;本有的決定可以現前,本無的決定可以放下。

31 古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32 貪嗔痴慢這個念頭起來,不怕!為什麼?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它怎麼會不起來呢?當然會起來的。

33 如果我們在境界裡面,起了貪嗔痴慢,要立刻警覺到我們的佛性又迷了。

34 如何能常常保持覺而不迷,這是真正修行、真正的功夫。

35 貪嗔痴慢一起來,你就立刻提起佛號,用佛號代替它,你能這樣唸佛,這就叫功夫得力。

36 無貪、無嗔、無痴,是三善根。

37 具足三善根,必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38 用自己的意念,調整自己的身心,把貪嗔痴三毒化解。

39 斷貪嗔痴慢,免疫能力就會增強。

40 覺悟的人,心中決定沒有貪嗔痴慢。

41 覺悟的人,心一定是清淨的、平等的、慈悲的。

42 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要時時刻刻保持自己的清淨心;見色聞聲不要起妄想,不要起貪嗔痴慢的念頭。

43 這個修,實實在在不容易,說得容易,做起來不容易!不容易怎麼辦?你就老實唸佛,這就是個妙辦法!

44 我們接觸外面境界,不動念則已,動念馬上轉過來念阿彌陀佛就好。阿彌陀佛也是一念,用這一念止住一切妄念!

45 具體一點地說,修行修什麼?首先把你的慾望舍掉。貪嗔痴慢,要把這個舍掉。

46 千萬不要以為慾望不能捨,別人都在追求,我們怎麼能捨掉?

47 佛為什麼叫我們舍盡這一切慾望?有道理。我們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搞生死輪迴,就是慾望在作祟,沒有慾望就沒有輪迴了。

48 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嗔痴慢,一點都沾不得,沾了就是生死輪迴!

7樓:草地上的星星火

人生在世要不斷修習 不斷從生活中通達明智 這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 從而放下心中的執念 貪心 怨念 達到真正的內心淡定清靜 一切美景自在心

戒定慧,是用智慧來消滅「貪嗔痴」嗎?

8樓:aaa**王

不能這麼說 戒、定、慧是對治貪、嗔、痴的 是一一對應的 不止是單單的一種智慧就行的

守戒 安心是必須的·················

9樓:溯鄉行

是用來了解貪嗔痴的,你發現了其本質,就不會迷惑。

貪 嗔 痴 各代表著什麼樣的人性?

10樓:永遠的曼巴

貪是指染著於色、bai聲、香、味、du觸等五欲之zhi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dao。貪是由對事版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權地追求、佔有的心理慾望,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或者詆譭、抹黑其他宗教等等行為。嗔是由對眾生或事物的厭惡而產生憤恨、惱怒的心理和情緒。

痴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痴既為一切煩惱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煩惱之一。而且它是隨順其他諸根本煩惱共同起著作用。

11樓:匿名使用者

鴿子、蛇和豬三種動物,分別象徵生死輪迴的根源貪、瞋、痴,即鴿子代表貪,蛇代表嗔,豬代表痴。

貪,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

嗔,是對於討厭的過分偏執;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

12樓:匿名使用者

貪,就是要告戒你做人要知足,嗔就是告戒你千萬別隨便動怒,痴告戒你做事時要知道什麼時候該放

13樓:aaa**王

一切抄貪、嗔、痴 **於顛倒夢襲

想 在這個基礎上產生執著心就是輪迴的根源

眾生原本解脫 只因心有 所住 而一層層自縛 不能解脫貪、嗔、痴 也是一種嚴重的執著心

人類最大的毛病就是貪心 從而引發的各種各類問題層出不窮 貪什麼-----酒、色、財、氣都有 所以必須用因果為警示 戒律為標準 名師說教的方法教育世人············

14樓:匿名使用者

貪,是對於喜好

復的過分偏執制; 佛教認為,眾生生活於bai世間du,以眼、耳、鼻、舌、身等zhi器官與外界相接dao觸,產生色、聲、香、味、觸等感覺。這些感覺能引起眾生的利慾之心,因此叫做五欲。於此五欲執著併產生染愛之心,就成為貪。

嗔,是對於討厭的過分偏執;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痴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

15樓:匿名使用者

貪嗔痴bai出自《悟性論》。貪婪、生氣、du愚笨zhi是人性的弱點。dao

三界者:貪嗔痴是。返

專貪嗔痴為戒定慧,即名超屬三界。然貪嗔痴亦無實性,但據眾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見貪嗔痴性即是佛性,貪嗔痴外更無別有佛性。

全文: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雲: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佛者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

經雲: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知有相,是無相之相。

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若聞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發大乘超三界。三界者:

貪嗔痴是。返貪嗔痴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貪嗔痴亦無實性,但據眾生而言矣。

若能返照,了了見貪嗔痴性即是佛性,貪嗔痴外更無別有佛性。

經雲: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薩所行之處,無所不乘,亦無所乘,終日乘未嘗乘,此為佛乘。

經雲:無乘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實,五蘊假名,遍體求之,必無定處,當知此人解佛語。

經雲:五蘊窟宅名禪院。內照開解即大乘門,可不明哉。不憶一切法,乃名為禪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臥皆禪定。知心是空,名為見佛。何以故

誰知道貪嗔痴愛慾出自哪嗎?

16樓:匿名使用者

來自對於事物的價值觀,有價值的才會有所欲

17樓:匿名使用者

貪,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 嗔,是對於討厭的過分偏執;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 戒定慧是對治貪嗔痴的方法。

佛家有所謂「貪、痴、嗔」三念:

1.貪貪是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就是指的這個意思。

佛教認為,眾生生活於世間,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與外界相接觸,產生色、聲、香、味、觸等感覺。這些感覺能引起眾生的利慾之心,因此叫做五欲。於此五欲執著併產生染愛之心,就成為貪。

因此又以貪與愛為同體異名。

《俱舍論》卷十六中說:「於他財物,惡欲名貪。」通俗地說,對於名、利,對於財物,對於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對於由五蘊和合之眾生之體,產生無厭足地追求、佔有的慾望,都可稱為貪。

《成唯識論》卷六中則說:「云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

能障無貪、生苦為業。」「有」和「有具」是指三界眾生以及眾生賴以生存的各種條件。並認為貪著這種心理能障礙無貪,並且因其執著於由五蘊和合的眾生之體,導致生命處於不斷的生死輪迴中,長受三界流轉之苦,所以說以生苦為業。

佛教認為,貪是佛教修行的大敵,是產生一切煩惱的根本,所以將貪列為根本煩惱之一,並將貪與嗔、痴等一起作為有害眾生修行的「三毒」。小乘有部以貪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識學派則以此為「煩惱法」之一。《俱舍論》依貪著物件區別,將貪分為四種:

一顯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供奉貪。《瑜伽師地論》中則分為事貪、見貪、貪貪、慳貪、蓋貪、惡行貪、子息貪、親友貪、資具貪、有無有貪等。

2.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為嗔?

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成唯識論》中則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

」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

嗔的產生與作用與貪正好相反。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佔有的心理慾望,嗔卻是由對眾生或事物的厭惡而產生憤恨、惱怒的心理和情緒。佛教認為對違背自己心願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會使眾生身心產生熱惱、不安等精神作用,對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

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敵。對佛教修行所言是這樣,如果是對他人或社會而言,則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會發生爭鬥,或導致互相殘殺,輕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則使整個社會,乃致使整個國家陷入災難,因而《大智度論》卷十四中說,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種心病中最難治的。

3.痴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俱舍論》中說:

「痴者,所謂愚痴,即是無明。」佛教認為,眾生因無始以來所具之無明,致心性愚昧,迷於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於是產生我執、法執,人生的種種煩惱,世事之紛紛擾擾,均由此而起。

因此痴為一切煩惱所依。《唯識論》卷六中說:「於諸理事迷暗為性,能礙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

」又說:「諸煩惱生,必由痴故。」

痴既為一切煩惱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煩惱之一。而且它是隨順其他諸根本煩惱共同起著作用。《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又將隨煩惱中覆、誑、諂、昏沉、妄念、散亂、不正知等作為痴的具體表現。

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滅無明,斷滅痴愚。

為什麼要去除貪嗔痴,佛教所謂的貪嗔痴是什麼意思

佛認為,人類的種種苦難 如煩惱 爭鬥等 主要 於自身的貪慾心 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謂 三毒 也是人類身 口 意等一切惡行的根源。其實,貪慾是對名聲 財物等自己所愛好的東西沒有滿足的一種精神作用 怒是對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從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寧的一種精神作用 愚痴是指愚昧無知 不明事理的一種精神作用。這...

貪什麼交什麼成語,「貪 失 」是指什麼成語?

貪名愛利 貪墨敗度 貪賞之輩 貪夫殉利 貪心不足 貪惏無饜 貪 字組成語有哪些?1 貪財好賄 讀音來 t n c i h o hu 自釋義 貪圖財物和賄賂。造句 差小官體察民情,因傅彬貪財好賄,犯刑憲負累忠臣。2 貪生怕死 讀音 t n sh ng p s 釋義 貪 捨不得。貪戀生存,畏懼死亡。指對...

佛經裡的九中慢是什麼,佛教中的貪 瞋 痴 慢 疑怎麼解釋

是七種慢吧。即 慢 過慢 慢過慢 我慢 增上慢 卑慢 邪慢。先看原文 俱舍論十九卷十頁雲 論曰 且慢隨眠,差別有七。一 慢,二 過慢,三 慢過慢,四 我慢,五 增上慢,六 卑慢,七 邪慢。令心高舉,總立慢名。行轉不同,故分七種。於劣於等,如其次第,謂己為勝,謂己為等 令心高舉,總說為慢。於等於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