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責與佈施的區別,職責與佈施的區別?

2022-05-29 02:00:17 字數 4186 閱讀 6741

1樓:林深不知鹿

職責是一個人需要承擔需要去做的事,佈施是一個人的職責之外的愛心,這個事和他沒有關係,可是他卻付出了責任,這就是佈施

2樓:贛南臍橙

職責: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í zé,是指任職者為履行一定的組織職能或完成工作使命,所負責的範圍和承擔的一系列工作任務,以及完成這些工作任務所需承擔的相應責任。

佈施:(1)將金錢、實物佈散分享給別人。(2)指佛教用語,人的行為。佈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項,種類有三種:法佈施,財佈施和無畏佈施。

3樓:小皮皮狗樂樂

佈施是指將金錢、實物佈散分享給別人。在佛教中,佈施是大乘佛法六度之中的第一項,種類有三種:法佈施,財佈施和無畏佈施。

就三種佈施而言,所謂財施,即是以財物施予他人;所謂法施,即是以佛法施予他人;所謂無畏施,即是以不畏懼施予他人

4樓:茫茫人海一亮星

職責就是自己的責任,佈施是找人募集善款

5樓:匿名使用者

職業是應該做的事情,佈施是做好事情,積功德的。

6樓:聽宇傾言

職責的意思是你有這個責任,要完成什麼事情不失的話,是根據你的心意進行一定的的奉獻

佈施與供養有何區別

7樓:因緣法

供養,指以珍寶、飲食、衣服、臥具、湯藥、燃燈、眾華、眾香內、幡蓋等財物供給佛、菩薩、成

容就者、出家人、老師等善知識。於佛誠敬供養之人有福報,若能無所希望以財寶衣服眾花香等供養於佛則有功德。

佈施指施與他人以財物、體力、智慧等,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積功德,以致解脫之一種修行方法或行為。

兩者的區別,供養的發心是恭敬,佈施的發心是慈悲,供養的物件是善知識,佈施的物件是眾生。

8樓:引經據典正法

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行為在佛法裡面講有三大類,起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業是活動,就是你思想、念頭的行為;第二類,言語,言語是口業的行為;第三種是身體,身體動作是身業的行為。行為裡面有善、有惡、有無記,無記就是說不上善惡,我們喝一杯茶,我們吃一餐飯,說不出善惡,我們利益眾生的這是善,損害眾生的這是惡。這些業因不能小看,後頭有果報,從起心動念起,它都有果報。

我們修的標準,如何把行為修正過來,純淨純善。從**修?要從心地上下功夫,沒有惡念,這個重要,惡念斷了,身口自然就正。

所以佛教導我們,佈施、供養裡面,佈施跟供養是一樁事情,為什麼用兩個名詞?一樁事情裡有差別,用恭敬心去佈施就叫供養,很輕慢的心就叫佈施。所以佈施跟供養,一個是恭敬心,一個是沒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叫佈施,有恭敬心都叫供養。

同樣幹一樁事情,佈施跟供養的功德可不一樣,你就曉得恭敬心多重要。無論是世法、是出世法,頭一個,世間聖賢人教我們,出世間佛菩薩教我們,頭一樁大事就是學恭敬。你看世間法,譬如讀《禮記》,《禮記》頭一句「曲禮曰,毋不敬」,那個範圍多大?

沒有一樣不恭敬,對人、對事、對物。修行從**開始?就從這裡開始。

佛法裡面,這叫出世間法,你看經懺佛事裡面,拜懺的時候,頭一句話是「一切恭敬」、「一心恭敬」,普賢菩薩教得更究竟,十大願王裡第一個「禮敬諸佛」。

9樓:匿名使用者

在佛教範圍供養bai的物件是出家人或du

僧團。這樣的供養是zhi有功德的。 當然也dao可以供版養佛陀,但因為佛陀已不在三

權界,因此,這種供養只是象徵意義,表達恭敬而以。這樣的「供養」並非是供養的功德,而是恭敬聖者的功德。 佈施的意義更加廣範,佈施屬於菩薩.

10樓:aaa**王

沒有任何區別 都是平等的 有人說過窮人佈施如何如何的 那個不是佛說 不可信 似乎很有道理 但不可信 凡事看出處!聖者說可信!!!凡說不可信!沒道理的都是迷信!!

供養與佈施有什麼區別

11樓:老書蟲

在佛教範圍供養的物件是出家人或僧團。這樣的供養是有功德的。

當然也可以供養佛陀,但因為佛陀已不在三界,因此,這種供養只是象徵意義,表達恭敬而以。這樣的「供養」並非是供養的功德,而是恭敬聖者的功德。

佈施的意義更加廣範,佈施屬於菩薩道必須修習的巴拉密之一。佈施分三種: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其中供養屬於財佈施。以毫雜染的心佈施是可以積累功德的。

12樓:忘記密碼的大叔

供養單指給佛或者僧人是送東西,佈施卻是廣泛的多,一般就是給予需要幫助的人以幫助,可以是佈施天下芸芸眾生。

供養和佈施有何不同?請舉例說明

13樓:無求

從本質意義上來講,供養和佈施沒有任何的區別,功德利益都是相同的。

但是我們大家往往習慣上,把恭敬佛法僧三寶和諸賢聖叫做供養。供養可以使人生恭敬心,消除我慢。而把平等給予叫做佈施。

佈施可以減少人的貪心。隨著名相的不同,也有相應不同的果報出現。

這個功德利益在很多經典中都有提到。建議樓主自己看看《佛說四十二章經》中有一段就是關於供養的功德利益。佛言:

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地藏菩薩本願經》中第十較量功德願品,也把佈施的功德講的很清楚。不過,佛在《金剛經》中又明確的指出,無相佈施,無我無人我眾生無壽者佈施,這樣才是真正的佈施。

法無定法,只對因緣,就看自己的因緣適合哪個法,所以不能落在任何一個角度。

14樓:匿名使用者

供養是長輩或年長的人生活所需;多指贍養。

佈施是古代有錢人將金錢、實物佈散施捨給別人。多是窮人。

佛教,佈施與佈施度有何差別 ?

15樓:翼夕夕

佈施是一種有人我分別的行為,有我,接受佈施者,以及佈施物。

而佈施度,則是被三輪體空的空性智慧所攝持的。雖然行者在顯相上,是在做佈施的行為,但是作為行者本身,在佈施時,沒有我相,沒有受者相,也沒有被佈施的物品相。

16樓:我是好童鞋白羊

佈施,是發自慈善心理,對受供者沒分別心,(眾生平等,不分貴賤去給予幫助)!而施捨,是發自同情心,去幫助比自己困難的人。佈施包括施捨。佈施又分: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

17樓:匿名使用者

佈施就是沒有回報的施捨,佈施度就是佈施量的多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8樓:最後一塊盾牌

佈施度裡面的度,是指度化的意思,認識自我,認識世界本質的過程。

濟群法師答:供養與佈施有何區別

19樓:8萬4千法門

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行為在佛法裡面講有三大類,起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業是活動,就是你思想、念頭的行為;第二類,言語,言語是口業的行為;第三種是身體,身體動作是身業的行為。行為裡面有善、有惡、有無記,無記就是說不上善惡,我們喝一杯茶,我們吃一餐飯,說不出善惡,我們利益眾生的這是善,損害眾生的這是惡。這些業因不能小看,後頭有果報,從起心動念起,它都有果報。

我們修的標準,如何把行為修正過來,純淨純善。從**修?要從心地上下功夫,沒有惡念,這個重要,惡念斷了,身口自然就正。

所以佛教導我們,佈施、供養裡面,佈施跟供養是一樁事情,為什麼用兩個名詞?一樁事情裡有差別,用恭敬心去佈施就叫供養,很輕慢的心就叫佈施。所以佈施跟供養,一個是恭敬心,一個是沒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叫佈施,有恭敬心都叫供養。

同樣幹一樁事情,佈施跟供養的功德可不一樣,你就曉得恭敬心多重要。無論是世法、是出世法,頭一個,世間聖賢人教我們,出世間佛菩薩教我們,頭一樁大事就是學恭敬。你看世間法,譬如讀《禮記》,《禮記》頭一句「曲禮曰,毋不敬」,那個範圍多大?

沒有一樣不恭敬,對人、對事、對物。修行從**開始?就從這裡開始。

佛法裡面,這叫出世間法,你看經懺佛事裡面,拜懺的時候,頭一句話是「一切恭敬」、「一心恭敬」,普賢菩薩教得更究竟,十大願王裡第一個「禮敬諸佛」。

法供養和法佈施的區別

20樓:匿名使用者

即以佛法佈施,以佛法供養。佈施是施捨的意思,供養也是給予,但物件為三寶。

以佛法佈施或供養,就是宣說佛法的道理,使人聽聞正。如果要求的更高的話,維摩居士說:『法佈施是以身作則,如法修行,作一切眾生的榜樣,這是真正的法佈施。

生西法師答菩薩與凡夫的佈施有何不同

生西法師 比方說,有人進行佈施,他所舍施的對境僅僅是少量的眾生,時間也只是一年一月施捨一次,所佈施的物品也是平平常常的食物,而且態度也是不屑一顧 極不恭敬,所行的利益也只是解決對方半日內充飢飽腹的食品。此處宣講普通佈施的相 有人進行佈施,對境是少量眾生或者某個區域中的眾生 時間是一年一次 一月一次或...

試論述行政領導幹部職位職權與職責的關係

行政領導幹部職位 職權與職責,三者互相對應,成正三角型關係,職位是根本,依次產生職責 職權。行政領導幹部的職位是指在行政機關中所處的法律地位和依法應承擔的職務,具有因事而設 數量限定 相對穩定的特點。職責是指就任一定行政領導職位的行政領導幹部對其職務行為的承諾或某一行政職位負擔的義務。行政領導幹部的...

英國君主的職責與功能,論述英國女王的地位和作用?

她只是 虛位元首 名義上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具有象徵性的地位。英國女王的作用有四個 1 作為國家元首,體現英國政治制度的歷史延續性。2 承擔國家元首禮儀性的職責。3 維持英聯邦的團結。4 在政治生活中行使三項重要的權力 磋商權 鼓勵權和警告權。完全沒有任何實際權力。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在貴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