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識途的典故,老馬識途故事簡介

2022-02-24 08:03:52 字數 5025 閱讀 2637

1樓:碼路行者

「老馬識途」的典故源自戰國時期韓國·韓非子《韓非子·說林上》,典故內容為:春秋時期,管仲和大夫隰朋隨齊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時已是冬天,最後迷了路。管仲說:

「老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於是放開老馬,人跟隨著它們,終於找到了回去的路。

走到山裡沒有水,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蟻穴有一寸高的話,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

」於是挖掘山地,終於得到了水。憑藉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聰明才智,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

「老馬識途」的典故告訴我們對於不瞭解的事,就要向有經驗的人求教學習,不管對方是什麼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恥的事,要知道學習和吸取聖人的智慧。做事要動腦,善於發現身邊事物的規律,不瞭解的事應向有經驗的人學習。

「老馬識途」本意為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現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引導的作用。常用來比喻富於經驗堪為先導。

他們不被現實所侷限,不被名利而矇蔽的精神正值得我們學習。

擴充套件資料:

」老馬識途「的近義詞有:識途老馬、輕車熟路、駕輕就熟、得心應手。

1、識途老馬[shí tú lǎo mǎ]

出處:戰國時期韓國·韓非子 《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譯文:管仲和大夫隰朋隨齊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春天出征的,到凱旋時已是冬天,最後迷了路。管仲說:

「老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於是放開老馬,人跟隨著它們,終於找到了回去的路。

解釋:比喻對某種事物十分熟悉的人。

2、輕車熟路[qīng chē shú lù]

出處:唐·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譯文:就如同四匹馬駕駛著輕車走熟路,而歷史著名駕御高手王良、造父也與他不相上下啊。

解釋:趕著裝載很輕的車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3、駕輕就熟[jià qīng jiù shú]

出處:同「輕車熟路」。

解釋:趕著輕車去走熟路。比喻承擔熟悉、輕鬆的事。

4、得心應手[dé xīn yìng shǒu]

出處:春秋戰國·莊子《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譯文:正是因為(我)為人穩重,做事穩當,不著急,所以(我)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我自己。

解釋:心手相應,運用自如。多形容技藝純熟。

2樓:金果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

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

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裡。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

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

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擴充套件資料:

老馬識途意為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閱歷多的人富有經驗,熟悉情況,能起到引導作用。成語出自《韓非子·說林上》,原文:

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譯文: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於是(管仲和隰朋)放開老馬跟隨著它,終於找到了路。

走到山裡沒有水,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地上蟻封有一寸高,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於是挖掘地,最終得到了水。

憑藉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人帶著愚蠢的心卻不知道學習有智慧的人的才智,這不也是很大的錯誤嗎?

1、齊桓公

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呂氏,名小白,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公元前685-前643年),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

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三子、齊襄公弟。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

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公元前681年,為平定宋國動亂,齊桓公在北杏與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

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即為「九合諸侯」第一次。公元前679年,諸侯與齊恆公在鄄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2、管仲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後代。

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開始輔助公子糾。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齊相。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

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3、隰朋

隰朋(?—前644年),姜姓,出身於齊國公族。著名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朋氏鼻祖。齊莊公曾孫。

與管仲、鮑叔牙等輔佐齊桓公,齊國大治。曾率軍會合秦軍安定晉國的內亂,擁立晉惠公。管仲病重時薦他自代,與管仲同年死。

3樓:捷初蘭

春秋時期齊桓公帶兵幫燕國討伐北戎(北方少數民族),中了"誘敵深入"之計,兵馬被圍困,又不識路途隨時都有困死的危險。齊桓公萬分焦慮,此時管仲叫人找來幾匹老馬,放開繩索讓它們自由地走動,這時幾匹老馬便向另一個方向走去,管仲並指揮大軍緊隨其後,不幾便安全的返回,老馬識途由此而來。

4樓:宇智波幼靈

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馬,部隊跟隨老馬找到了出路。

老馬識途故事簡介

5樓:裝甲擲彈兵水瓶

管仲和大夫隰朋隨齊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時已是冬天,最後迷了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

於是放開老馬,人跟隨著它們,終於找到了回去的路。走到山裡沒有水,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蟻穴有一寸高的話,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於是挖掘山地,終於得到了水。憑藉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聰明才智,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不知道用自己愚蠢的心去學習聖人的智慧,不也是過錯嗎?

6樓:好快樂的小豬

老馬識途,途:路,道路

。意為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成語出自《韓非子·說林上》:

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馬,部隊跟隨老馬找到了出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管仲和大夫隰朋隨齊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最後迷了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

」於是放開老馬,人跟隨著它們,終於找到了回去的路。走到山裡沒有水,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如果)蟻穴有一寸高的話,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於是挖掘山地,終於得到了水。憑藉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聰明才智,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現在人卻不承認自己愚昧、不知道學習和吸取聖人的智慧,不太過分了嗎?

7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期,齊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領密廬投奔孤竹。孤竹國君答裡呵聽從宰相兀律的建議,殺掉密廬假降齊軍,並把齊軍引向旱海沙漠。齊桓公採納管仲的建議,挑選幾匹漠北的老馬給齊軍帶路,走出沙漠,乘機攻佔孤竹,殺死答裡呵。

8樓:顧小蘊

老馬識途

春秋時期,齊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領密廬投奔孤竹。孤竹國君答裡呵聽從宰相兀律的建議,殺掉密廬假降齊軍,並把齊軍引向旱海沙漠。齊桓公採納管仲的建議,挑選幾匹漠北的老馬給齊軍帶路,走出沙漠,乘機攻佔孤竹,殺死答裡呵。

9樓:藍之天使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轉來轉去,再也找不到歸路。 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裡。

管仲思索了好久,對齊桓公說:「大王, 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

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10樓:蕭湘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 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走出山谷。

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 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裡。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

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 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

」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

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出處《韓非子·說林上》

老馬識途是什麼意思快點,「老馬識途」是什麼意思?

老馬認識曾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習。途 路,道路。老馬認識路比如自己一個地方非常熟悉 出自 韓非子 說林上 意為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老馬識途 l o m sh t 解釋 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出自 韓非子 說林上 管仲 隰朋從於桓...

老馬識途是關於哪個人的,老馬識途中的主要人物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和丞相管仲討伐孤竹國,被敵軍騙到了沙漠地帶。看看天晚,但見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慘霧,冷悽悽數群啼鬼,亂颯颯幾陣悲風。管仲說 久聞北方有旱海,是極厲害之處,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傳令收軍,帶來火種,遇風即滅,吹之不燃。隨行軍士,各各敲金擊鼓,一來以屏陰氣,二來使各隊聞...

下列動物行為中,屬於學習行為的是A老馬識途

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如嬰兒一出生就會吮吸乳頭吃奶 蜘蛛結網 孔雀開屏 蜜蜂採蜜的取食行為都是動物的一種本能,屬於先天性行為 而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後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 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