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別名,中秋節的別稱

2022-02-17 18:22:27 字數 4142 閱讀 9365

1樓:追尋複製者

1、中秋節

中秋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人喜歡把每個季度分為孟、仲、季,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2、端正節

唐朝時期,中秋的節日氛圍慢慢地達到了鼎盛,人們很重視這個秋季八月的節日,而且也是寓意團圓祥和,這個時期人們把中秋節稱為「端正月」。

3、月夕

古人把仲春二月十五日這個節日稱為「花朝」,那麼與之相應的,就把仲秋八月十五日稱為「月夕」,秋季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月亮更滿更亮,所以名叫 「月夕」。

4、追月節

追月的意思並不是嫦娥追月。而是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秋季八月十六,比如寧波、台州、舟山等地。元朝時期,為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江浙一帶的人民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

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八月十五節日的氛圍還意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故名為「追月」。其實香港的節日氛圍也是很濃的。

5、拜月節

夕月,即拜月神。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秋季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這個節日習俗由此而來。

6、玩月節

北宋孟元老所著的一本書叫做《東京夢華錄》,是記載當時東京也就是開封府的風俗人情,他在裡面記載秋季的「中秋節」這個節日寫道:

意思是就是貴族們會在中秋節這天相約歌臺舞榭、把酒言歡。而民間的老百姓也會佔據小酒樓,望月賞月。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除此之外,皇家還會舉辦「中秋晚會」。

2樓:雨落辰霜

中秋節又叫團圓節、八月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夕

3樓:楓橋映用夜泊

君故我沉吟至今/真不可思議/情人知

4樓:匿名使用者

吃月餅是傳統,仲秋節又叫做月夕、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

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食用或用它祭月,取團圓之意,八月十五吃月餅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古老而又非常有意義的傳統。

中秋節的別稱

5樓:匿名使用者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

中秋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6樓:林逸煙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佳節素有全家團圓,品嚐月餅,吃酒賞月的風俗。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的禮制,《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者,拜月也。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裡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7樓:風飛女孩玫瑰夢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

「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

……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8樓: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

但是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是在宋朝開始盛行起來的,到明清兩朝,已與元旦齊名,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的別稱也很多:「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等等;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團圓節」一詞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關於中秋節起源的還有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所以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9樓:門後蹲著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10樓:汪略千暖

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仲秋節」;

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

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

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11樓:語留人

中秋節也有小名,別稱有許多,多半帶月,您知道嗎

12樓:果實課堂

你知道中秋節還有什麼別稱嗎

中秋節的別稱是什麼?

13樓:

中秋節別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團圓節

中秋節還有什麼別稱嗎?

14樓:匿名使用者

中秋節 下元節元宵節上元節鬼節 中元節

15樓:葬殤藍桉

團圓節,秋節,仲秋節 追月節玩月節

中秋節的簡介,中秋節的簡介

過了這麼多年的中秋節,你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 一詞最早出現在 周禮 一書中。到魏晉時,有 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 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 太宗記 記載有 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來歷

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中秋節即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 周禮 禮記 月令 上說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節日起源 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 上記載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 拜月了。後來貴族官...

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來歷簡介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 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 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 仲 季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