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在臨終時為何後悔自己沒有制衡姜維,兩人究竟有何矛盾

2022-02-08 07:00:57 字數 6437 閱讀 8917

1樓:斜陽下的寶寶媽

因為諸葛瞻認為姜維是導致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的那個人,所以直到臨死他都後悔沒能能制衡姜維。

2樓:金菠蘿的女朋友

諸葛瞻在臨終時後悔沒有制衡姜維,因為他認為姜維是導致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

3樓:海闊天空

兩人沒有什麼私怨,主要是諸葛瞻感覺導致蜀漢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姜維

4樓:體壇大拌菜

諸葛瞻認為姜維是導致蜀漢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

5樓:沉默的六月天

諸葛瞻對蜀國忠心耿耿,他認為姜維心術不正,對蜀國不忠心,是把蜀國推向滅亡的劊子手,而自己又沒有及時阻止他,所以十分後悔。

諸葛亮的兒子臨死前,為何說不能制衡姜維,他們之間有什麼矛盾?

6樓:千年書蟲

兩個人對北伐的態度不同。諸葛亮的兒子不贊成姜維北伐,他認為這樣會損耗國力,姜維立志北伐,所以最後他才說外不能制衡姜維。

7樓:茅廬論古今

因為他一直都認為是姜維好大喜功,不斷北伐,造成的蜀漢如今元氣大傷、民有菜色的局面,一直想要剝奪他的兵權。

8樓:喬松情感

諸葛亮的兒子臨死前,不能制衡姜維,是因為諸葛亮的兒子認為自己父親的權力全讓姜維奪取,讓他欺君罔上,是自己的無能!

9樓:密探零零發

在諸葛亮的兒子臨死前悲憤地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麼面目回去呢?」關於這三罪,其中「內不能除去黃皓」和「進軍不能守護國土」這兩條還好理解,但他說的「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這天有點難以理解了。

那麼,這個諸葛瞻與諸葛亮北伐方針堅定執行者的姜維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矛盾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二。

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在他的出生的時候,諸葛亮已經46歲了,典型的老來得子。這個諸葛瞻遺傳了諸葛亮的優良基因,從小就特別聰慧。但是對此,諸葛亮在兒子八歲的時候,認為自己的兒子成熟太早,將來不能成大器。

不久之後,諸葛亮就病逝五丈原。這一年,諸葛瞻剛剛八歲,諸葛亮還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好好培養,將自己的一身絕學交給諸葛瞻,就撒手人寰了。

在諸葛亮死後,諸葛瞻襲爵武鄉侯。17歲的時候,他迎娶了公主,並被授為騎都尉,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由於他老爸諸葛亮的名聲在外,所謂虎父無犬子,再加上諸葛瞻記憶力強,並精通書法繪畫,因此百姓對這個諸葛瞻有著很高的期望。

當時朝廷釋出的政令,即使不是諸葛瞻倡導的,但是百姓們普遍迷信這都是諸葛瞻的功勞。一時間,諸葛瞻美滿天下,實則有些名過其實。也就是這樣,讓諸葛瞻有點飄飄然了,以自己的父親諸葛亮作為榜樣,希望可以內安朝堂,外御強敵,成為說一不二的大佬。

隨後,諸葛瞻一路升遷,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統領國事。此時,諸葛瞻感覺距離父親的差距越來越小了,躊躇滿志。然而,夢想是美好了,現實是殘酷。

雖然蜀國朝堂中的大臣基本都是當年諸葛亮提拔的,可以縱容他,慣著他,但是宦官黃皓和手握重兵的姜維都不鳥他,一時間諸葛瞻很有挫敗感,對黃皓和姜維很是不滿。

宦官黃皓因為有劉禪撐腰,諸葛瞻拿他沒辦法。於是,他就將矛頭指向了姜維。262年,姜維北伐敗回,諸葛瞻上表給劉禪,削奪姜維的兵權,讓他去擔任益州刺史。

再加上之前姜維請求將黃皓斬殺,劉禪不肯,這一下嚇得姜維不敢回成都,只得在沓中屯田。

不久之後,263年冬,鄧艾奇襲陰平,諸葛瞻領兵出戰,阻擊鄧艾。諸葛瞻不懂軍事,還猶豫不決,不聽從黃崇迅速搶佔險要地勢的建議,致使鄧艾大軍進入平原,長驅直入,蜀軍的前鋒被打敗,諸葛瞻只得退守綿竹。此時,諸葛瞻悲憤地說道:

「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麼面目回去呢?」隨後,蜀國最後一戰綿竹之戰爆發,諸葛瞻擺好陣勢,與鄧艾大軍決一死戰,最後的結果是諸葛瞻戰死,鄧艾進軍成都,劉禪開門投降,蜀國滅亡。

關於諸葛瞻與姜維的矛盾,說白了就是兩人治國理念不同,諸葛瞻主張休養生息,而姜維堅持諸葛亮北伐的既定方針,但敗多勝少,這樣造成諸葛瞻認為姜維好戰無功,並致使國內疲弊,是個禍害。他想制衡姜維,但是自己能力不行,姜維根本就不鳥他。於是,他只能哀嘆自己無能呀!

總之,諸葛瞻能力不行,就別學自己的老爸,否則就是害人害己,誤國誤民,最後還丟了卿卿性命。各位你們說呢?

諸葛亮兒子臨死前,曾後悔沒有除掉姜維,難道是兩人之間有矛盾嗎?

10樓:欲於史河修之

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矛盾,而是諸葛亮的兒子死了,那有可能姜維就會做亂,所以後悔沒能除掉他。

11樓:高中黃老師

因為諸葛亮的兒子和諸葛亮不同,他認為,姜維不是一個忠義的人,留著必有大患。

12樓:但丹亦

其實他們應該沒有私人矛盾,只是姜維是一直跟著諸葛亮做事,而諸葛亮從有兒子到自己去世都沒有教他幼小兒子什麼東西,姜維在繼續執行諸葛亮政策讓諸葛亮兒子認為姜維有不好的心思,所以後悔。

13樓:a_不想賺錢

應該會有,因為當初諸葛亮非常重視姜維,而忽略了自己兒子的感受,可能是諸葛亮兒子嫉妒姜維得到了他的父親的寵愛。

14樓:最後那一抹微笑

劉備死後,諸葛亮一直大權在握,劉禪又拜諸葛亮為亞父,所以諸葛亮的權力可見一斑,要不是諸葛亮一生忠義,蜀漢早就易主了,所以可能諸葛亮之子可能對後面姜維掌權心懷不滿吧,這本身就是矛盾。而劉禪又沒有能力從中把握平衡,而且姜維是繼承了諸葛亮的伐魏思想,也許諸葛亮的兒子可能無法理解吧

15樓:千祺瑞

答:諸葛亮兒子臨死前,曾後悔沒有除掉姜維,事實應該是兩人之間有矛盾。

16樓:塔長文

這不是兩個人的之間雖然說有一點矛盾,但主要是他因為是兩個國智的原因,諸葛亮的兒子在臨時錢,他覺著姜偉是可以唯一頂替諸葛家族的一個毛驢,所以說為的軍事才能已經無言可,所以說諸葛亮的兒子非常後悔沒有,沒有除掉價位

17樓:張張張河新

諸葛瞻本身就是一個沒有什麼水平的人,因為他爹是諸葛亮,自小受到了蜀漢君臣的照顧,那時候如果說是朝廷當中有一個什麼樣的好政策,大家都會說這是諸葛瞻建議,根本不會想到其他人。而姜維對這一些也有一些看不慣,所以兩人之間的矛盾漸漸加深。

18樓:職場精英凌兮兮

因為諸葛亮的兒子和姜維政治立場上有很大的不同,導致了她們有分歧,所以自然就想要除掉對方。

19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是因為姜維當時權力太大了讓他兒子覺得危害朝廷社稷,也可能是因為嫉妒姜維受到父親的信任

20樓:淘淘愛文化

因為姜維是一個有隱患的人。留著姜維很容易給國家帶來禍患,所以諸葛亮兒子才後悔沒有除掉姜維。

21樓:

不是因為有矛盾。而是因為諸葛亮的兒子,在臨終前才明白姜維完全違背了諸葛亮當時的初衷,暴露了姜維的本性,可是為時已晚。

22樓:菜籃子

姜維支援北伐,繼承諸葛亮的遺志並付諸行動。而諸葛亮兒子認為,北伐是置國家不顧,認為姜維非常自私,兩人矛盾越來越深。還有諸葛亮對姜維非常信任,對自已兒子不放心,也加深了兩人的矛盾。

23樓:11熊

兩個人之間並沒有多大矛盾,而是諸葛亮的兒子知道,如果姜維不死將會引來很大禍患。

24樓:

當然不是了。只不過是政見不同罷了。

25樓:

因為諸葛亮的兒子,在臨終前才明白姜維完全違背了諸葛亮當時的初衷,暴露了姜維的本性,可是為時已晚。

26樓:職場雞湯小達人

有可能,因為姜維的行事作風是和諸葛亮的兒子作風不一樣,有點矛盾是正常的。

27樓:嚮往

不是因為兩個人有瓜葛有矛盾,而是因為如果將為姜維不死會帶來很大的禍害

諸葛亮兒子臨死前,為何後悔沒有除掉姜維?

28樓:野火青年

關於蜀國末期的發展,姜維作為傳人繼承了當年諸葛亮的做法,主動出師北伐,試圖拿下隴西,確保蜀漢的長久發展。但是武侯諸葛亮死後姜維並沒有立刻掌權,而是一直拖到了10年之久才開始北伐。那麼在諸葛亮死後並非姜維掌權的這幾年蜀漢是什麼政策呢,簡單來說「休養生息」,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董允相繼接替了諸葛亮,這三人性格保守,一直心想的都是保境安民,躲避烽煙。

不過說實話還是有效果的,蜀國內部政治清廉,百姓安居樂業,邊境安全,所以這政策可以說影響到了武侯之子諸葛瞻。諸葛亮死時諸葛瞻年不過八歲,還受到了蔣琬、費禕、董允這些老臣的提攜,所以諸葛瞻的觀點是與費禕、董允他們比較相似的。

到了後來諸葛瞻主內,姜維主外時,思想不統一的兩個人必然要一場較量。很顯然,諸葛瞻最後還是沒鬥過姜維,姜維多次北伐進一步激化他與諸葛瞻的矛盾,於是導致後來諸葛瞻不惜一切代價和姦臣黃皓合作,都想要撤下姜維的兵權。

不過諸葛亮的兵法,治國之術本該屬於諸葛瞻,卻被父親傳給了外人,外加上和姜維在朝時能力處處弱於姜維,諸葛瞻對姜維產生敵意不可避免,並且歷史上沒有姜維攻擊諸葛瞻這方面的記在,所以諸葛瞻與姜維之間的矛盾主要還是諸葛瞻挑起來的,一是治國方略不同,二是諸葛瞻確實嫉妒姜維。

29樓:珺權

那是他倆人政見不合有矛盾。所以想除掉姜維。

30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兩個人的意見根本就不統一,所以後悔沒有除掉。

31樓:生活達人小鄭老師

諸葛亮死了以後,他們就是想要避免戰爭,而姜維呢又沒有辦法。

32樓:百葉度專

主要是因為諸葛亮的兒子和姜維的意見不一,而且想法差距很大,所以才會後悔沒有除掉姜維。

33樓:qiao趙

主要是兩個人在朝廷上政見不同,難以調和。

34樓:zpfly飛

姜維很有才,諸葛亮的兒子很後悔沒有除掉他。

35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的兒子不同意北伐,姜維卻支援北伐,所以兩個人意見不合。

36樓:欣欣向榮

可能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已經激化所以在他臨死之前,才會有這樣的後悔。

臨死之前,諸葛亮的兒子為何後悔沒殺姜維?

37樓:茅廬論古今

因為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一直都認為是姜維不斷北伐,窮兵黷武造成蜀漢如此弱小,所以死前說道:「我內不能制約黃皓,外不能制衡姜維,今不能為國除敵,乃是大罪也!」

38樓:阿婭

因為諸葛瞻覺得就是由於姜維屢次進行北伐,導致蜀漢國力嚴重受損,最終走向了滅亡。

39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因為他認為姜維投降了魏國,姜維是諸葛亮的傳人,他為了復國忍辱負重投降了魏國,當時諸葛亮的兒子以為姜維叛國,因此後悔沒有殺他。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死於**?

40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遠,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南)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子;鄧艾伐蜀時,他與長子諸葛尚及蜀將張遵、李球、黃崇等人死守綿竹,後在與鄧艾軍交戰時陣亡,綿竹也因此失守。

41樓:光明天使

司馬氏滅蜀的時候,諸葛瞻因為看不慣朝廷中人的懦弱豬和,便主動請命駐守綿竹。綿竹是成都的北大門,一旦攻破,蜀國首都就沒有了屏障。然而,諸葛瞻本人的能力以及當時的軍隊戰鬥力都不敵鄧艾,況且朝廷也並不支援他們。

所以最後,諸葛瞻戰死在綿竹。

42樓:匿名使用者

綿竹,三國演義中國的一百十七回「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

諸葛亮兒子臨死前,為什麼後悔沒有殺掉姜維?

43樓:小羊v青草

因為姜維非常的小心眼,自私自利,對朝廷有很大的壞處,不利於朝廷的建設。

44樓:

由於姜維戰場多次失利,諸葛瞻就指責姜維數次北伐,並且勞而無功,弄的國庫虧空,民怨沸騰。

45樓:人間很值得

因為諸葛瞻對於姜維一味的北伐有意見,他認為姜維北伐的時間太長,拖垮了國家。

諸葛亮兒子臨死之前,後悔沒有除掉姜維是什麼原因?

46樓:大叔

諸葛亮的兒子和他父親相比相差太多,之所以後悔沒有除掉姜維,是因為姜維這個人大家都已經看出來不利於朝廷,但是他卻沒發現。

人死時,阿彌陀佛真的會來接引嗎,人在臨終時,阿彌陀佛現哪尊相來接引

誰和你說的這些話你就可以罵他!他懂接引嗎?接引是通道的名稱不是行為的形容詞。得有願才能,而且平時要修行 人在臨終時,阿彌陀佛現哪尊相來接引 淨土宗說彌留之際阿彌陀佛來接引,如果看過與神對話可知道,這根本不是真的。事實上,信佛的人死後可以看見阿彌陀佛接引,信 的也可以看見耶穌來接引,伊斯蘭可看見默聖,...

佛學人臨終時親人注意什麼,人在臨死前親人應注意什麼

依靠阿彌陀佛慈父的誓願,作為後輩的你要請吃常素的居士唸佛7天,能請到清淨福田僧更好,要給祖宗臨終前做佛事,剛走後,馬上再做亡皈佛事,只有明師在的道場,做佛事效果才大。做全素齋,和家裡人說好,喊他們不要多口業。不要哭的一塌糊塗。你看看邵逸夫走的時候一個花圈都沒放,很樸素,而他公益做了65億港幣。大家一...

在諸葛瞻迎戰鄧艾時,他有沒有辱沒自己父親的名聲呢?

他並沒有辱沒自己父親的名聲,他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軍事家,他的實力也是很強的。也是他父親的得意門生。沒有,雖然在打仗的過程中沒有打敗對方,但是他一直尊重自己的父親,並沒有辱沒。三國名將鄧艾的死,告訴了世人一個什麼道理?鄧艾之死,與其說是一個歷史問題,不如說是個職場課題,我們每個人在工作和學習中都會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