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皇帝死後那些後宮皇后 妃子們都去那裡了

2022-02-04 15:25:19 字數 6388 閱讀 3271

1樓:匿名使用者

殉葬或是當尼姑去守靈,還有一種讓人不齒的是改嫁給下一位皇帝(比如簫氏)

2樓:閒境道人

所謂後宮三千嬪妃世紀沒那麼多。真正有 皇后. 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以上正一品)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二十七世婦: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八十一御妻: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綵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皇后和四妃在皇帝死後一般會被下任皇帝封為太后和太妃。其他的或出家為尼或陪葬或置於冷宮

3樓:袁如鳳

以前是有殉葬制度的,用活人殉葬,是中國古代一項殘忍野蠻的制度,秦漢以後有所收斂,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秦漢以後就很少有人殉葬了。但到了遼代,人殉之風死灰復燃,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死後,述律平甚至強迫一百多名大臣殉葬。

此後,金,元,明初都有殉葬制度。直到明英宗結束了殉葬制度,後清初,殉葬制度再次重現,又到了康熙時才結束了封建時代的殉葬制度。但殉葬制度雖被廢除,各種實際的自願或強迫的殉葬還是存在。

皇帝死後,凡是有子嗣的都留在宮中養老,被新任皇帝按照自己的位份封為太妃太嬪什麼的,沒有子嗣的會出家。

4樓:業珈藍賜

有的陪葬,有的封為太妃繼續宮中贍養直到老死。

5樓:c窗下思潮

殉葬或是當尼姑去守靈

6樓:

嬪妃差不多是要陪葬的

7樓:手機使用者

皇后冊封為太后,妃子冊封為太妃,她們不用陪葬

8樓:肖張祺

皇后不用,其他妃子要

9樓:龍雨洋

到一定的年齡,出宮回家。

10樓:悠沵

有娃的陪葬,沒娃的當尼姑。

同治皇帝死後,他那些妃子都弄那裡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一種可能是殉葬,第二種是出家入佛門,第三種是分給其他人,第四種是被打入冷宮自生自滅。也有一些是如果還很年輕,而且姿色不錯就有可能被新皇帝寵幸。還有一種是最幸運的,就是自己的孩子當了皇帝,自己就可以做皇太后了,而其他妃子肯定會被皇太后殺掉。

12樓:匿名使用者

既沒有殉葬,也沒有出宮。晚清後宮沒那麼多人,供養起來也沒什麼。

孝哲毅皇后不堪忍受慈禧皇太后的折磨自殺了。

淑慎皇貴妃很得慈禧皇太后喜歡,所以生活不錯。

莊和皇貴妃,敬懿皇貴妃,榮惠皇貴妃。這三個人是孤獨終老了。只不過,光緒帝和宣統帝給了他們很高的待遇。

13樓:撩起孩子的衣角

皇帝的妃子皇帝死後沒死的會送去陪葬,或者出宮,要是是皇后的話是正妻就去做太后。

14樓:沉落梧桐幾時別

古代妃子要麼陪葬要麼根據個人意願出宮要麼就是老死宮中

皇帝死後,他的那些妃子們怎麼辦,怎麼安排?

15樓:踩鋼琴的貓

一種可能是殉葬,第二種是出家入佛門,第三種是分給其他人,第四種是被打入冷宮自生自滅。也有一些是如果還很年輕,而且姿色不錯就有可能被新皇帝寵幸。還有一種是最幸運的,就是自己的孩子當了皇帝,自己就可以做皇太后了,而其他妃子肯定會被皇太后殺掉。

16樓:春風綠馬蹄

封為太妃,打入冷宮,與世隔絕

17樓:

一般陪葬

如果新上任君主大赦可以免死

清朝皇帝后妃在皇帝死後,還都居住在宮裡嗎?

18樓:其他的使用者

是的,一般情況下都還居住在宮裡。皇后、皇貴妃、嬪、妃、貴人、常在、答應等后妃,她們本來都住在乾清宮兩側的東西六宮。

一旦皇帝駕崩,按祖制她們都要搬到慈寧宮、壽康宮、寧壽宮、壽安宮居住。這裡的生活可以說是與歡笑無緣,只有在「紅顏暗老白髮新」的清寡單調的生活中了此一生。

慈寧宮偶爾也有歡樂,如給皇太后上徽號,冊立后妃以及元旦、冬至、皇太后萬壽節等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只有這時清王朝的遺孀們濟濟一堂,飲酒作樂。但這樣的活動畢竟一年只有幾天。

慈寧宮建築群中的佛堂很多,這些太后、太嬪、太妃們在百無聊賴的守寡期間,焚香禮佛,試圖從那虛無縹緲的佛界中尋求精神安慰和寄託。

19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的時候除了皇帝要求的其他的一半不殉葬的,有兒子的可以出宮靠兒子養,沒兒子的就呆在皇宮裡,除了有皇帝或是太后的允許,她們可以出來活動外,其他的是不能亂走的。

20樓:角落裡的小橘子

首先清朝沒有殉葬制度,所以那些后妃在皇帝死後是不需要陪葬的,起碼生命是無憂的。其次,生育了皇子的妃子,可以到兒子的府邸里居住,至於沒有兒子的后妃則只能待在宮中了。這時候他們都是太妃了,這些太妃也是可以晉級的,不過這些都是名義上的事情了,畢竟丈夫都沒有了,晉級又有什麼意思呢。

21樓:**湞子

清朝皇帝死後,他的妃子如果有兒子的話就由兒子贍養,沒兒子的就留在後宮。至於有沒有地位,那要看他皇帝在世給他什麼地位了,通常他們都不怎麼再出來活動的!

22樓:

清朝沒有陪葬制度,有皇子的趕出去和兒子住,一宮主位升為太妃或太嬪,如果地位低的如答應稱皇考答應,皇考常在,例如劉嬪升妃走後長春宮主妃白貴人那麼到時她就是太嬪了

23樓:匿名使用者

以情況而定 如果是皇后的話 而且兒子是皇上的話 情況會好些 就跟電視裡差不多 再有就是出家 守靈了 有權重兄弟的皇妃也可能在皇宮 好像清朝已經不玩陪葬了

24樓:伯牙絕弦**坊

如果有個皇帝兒子就好了,不用死還能當太后,其它的要麼陪老皇上去了,要麼就在後宮呆著吃飽了等死,有兒子的日子還好過點,宮裡跟社會上一樣,都得有人罩著,不然日子都不好過

2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就追封個太妃什麼的~然後就更無寵妃嬪差不多~遇上什麼大日子還可能加封

26樓:lj夜半聽雨

其實陪葬的很少了 從秦朝就廢除了這個規定 皇上死後一般兩種選擇 一是生活在宮裡 而是回家

27樓:90後愛董小卿

她們就在慈寧宮了吧,雖然那裡也是太后住的地方,大清有明確規定,皇帝不可以與上一輩的妃子有來往

28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的皇帝肯定是住到後宮去的,要騰出地方來,讓新的嬪妃居住。

29樓:

皇后升級太后,其它的死的死,陪葬的陪葬,沒幾個好路

30樓:匿名使用者

不統一,有的陪葬,皇后就當太后,有的被殺了!總之活的好的不多!有的連命都保不住!地位就不用說了。

31樓:無獨有偶

有的被打到冷宮,有的被遷回熱河。

32樓:匿名使用者

有兒子的可以接出宮由兒子撫養

33樓:樑軍圓

是。。。有孩子的得到更好待遇

3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要去道觀之類的寺院

35樓:匿名使用者

只要活著,不受人排擠的都在

36樓:澤蘭蕙草

後金時期有殉葬的制度,但從皇太極開始已經廢除了殉葬的制度。皇帝所有的后妃,都會在皇帝死後,搬出東西六宮(也就是後宮),搬到慈寧宮,壽康宮,寧壽宮和壽安宮居住。其中慈寧宮是為皇太后居住的。

在清代,太妃太嬪太貴人僅僅是名義上為長輩,地位尊貴,實際上除了皇太后以外,其他的太妃是沒有任何實權的。清朝制度規定,先皇的妃嬪與新皇帝都必須過50歲才能見面,這是為了防止皇帝與庶母產生不倫之事。因此太妃太嬪等是不能再在後宮中隨意走動的,當然這也不表示太妃太嬪不能出屋,像是慈寧宮花園以及拜佛祈福的殿宇,她們依舊是可以去的。

皇上死後,嬪妃宮女們怎麼辦

37樓:

各個朝代都不同,唐宋妃嬪是統一送到尼姑庵當尼姑,宮女則看守冷宮,明代英宗之前無生育的妃嬪很大一部分都要陪葬的,英宗後廢除此制度,都是到西外路的寧壽宮養老。

38樓:亞布里艾爾

地位高的妃子們是安居別殿!與冷宮不同,是用來養老的!地位再稍微低點的,一般是遣散出宮,由新皇帝重組後宮!

宮女們則繼續服務或者被出宮配軍!這之中也有部分為新皇帝所接受!至於殉葬的,是少數中的少數,封建社會對殉葬有著很高的要求,也就是不夠地位和身份的不能給皇帝殉葬!

一旦殉葬,則意味著有資格進入皇帝死後的最高宮殿:陵寢!

39樓:工冰

老皇上的寵妃,宮女,如果被新皇上看上了,會立刻被霸佔,這種事很多,從秦始皇到楊廣到李隆基到康、乾都一直層出不窮。至於那些人老珠黃,小皇上沒工夫理的宮女,一部分打入冷宮,一部分貶為丫環,有的還賜給大臣為奴,只有少數比如皇上的親媽以及本就有權勢的皇妃還能留在正宮作為國母之類吆五喝六。不過一般和老皇上生過一男半女的,由於子女貴為王爺,公主,還都能保持體面,那些連老皇上的面都沒怎麼見過的宮女只能是淪為下人了。

40樓:

不是陪葬。。後宮妃子除了太后皇后之外的 基本上都到什麼尼姑去了 給皇上 去世那個祈福什麼的

41樓:匿名使用者

寵幸過得要被趕入寒寺長伴古燈,未被寵幸過得,接著進儲秀宮等著被寵幸或者應嫁出宮,脫離苦海。

42樓:山夕風林

陪葬,出家,或者找地方養老。

43樓:陣斬項羽

還能怎麼著,呆在宮裡唄。殉葬的少,基本上可以說沒有

古代皇帝死後,後宮佳麗三千人的歸宿到底如何?

44樓:手機使用者

其實「後宮佳麗三千」,在歷史上並不是常有的事,但除了個別情況(有的皇帝只有一位皇后,有的皇帝則有數萬宮女嬪妃),皇帝的後宮基本上都在兩位數以上,而且大多數皇帝簡直是暴殄天物,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所說的「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一點都不過分。皇帝生前總算還有點盼頭(草上撒鹽之類的),那麼,皇帝死後她們都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呢?

一、成為皇太后:基本上每位在位的皇帝,上頭都會有一個皇太后,生母或者嫡母都有可能。而縱觀歷史,基本上都是在皇帝生前已經當上了皇后,才有機會成為皇太后。

如果哪位嬪妃的兒子即位了,那就母以子貴,也有可能當上皇太后,但其中悲情故事比較多,有的皇帝甚至於生母一輩子不能相見。

二、繼續服務新皇帝:對於這些沒有被先皇寵幸過的妃子,如果被皇帝看上了,新任皇帝會把他們留下來,繼續立妃,成為自己的女人,歷史上其實有案例,像隋煬帝楊廣就把他老爹的女人搞定了,還非常的喜歡呢?1?

還有就是唐朝的武則天,大家都比較熟悉,開始是李世民的妃子,然而李世民沒看上,李世民死後,其兒子李治把武則天從尼姑庵接回來成為自己的妃子!最後李治死後,這才有了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

三、直接陪葬:從春秋戰國開始,國王、皇帝死後,妃子陪葬是很平常的事,在春秋戰國時代,老國王死了,妃子都是要陪葬的,而到後期,陪葬的妃子往往是那些沒有為皇帝生下龍子,公主的,或者是不受寵,壓根沒見過皇帝的佳麗們。新皇帝又看不上,因此只好都去陪葬了。

如朱元璋死後,妃子陪葬多達50多人,朱棣死後,陪葬的妃子也有30多人。這是十分悲慘的,基本上這些人在放進陵墓之前,就在皇宮集體上吊自殺,然後一個個塞入老皇帝陵墓,陪葬儀式完成。

四、出家為尼:這也是很普遍的,老皇帝死了,3000佳麗不可能都殺了陪葬,也不可能都由新皇帝接收,而大部分會直接到皇家寺院出家。這有兩點好處,一者,出家可以墮入空門,消除淫念,這樣避免為老皇帝戴綠帽子的事情出現;二者,這麼多人出家唸佛,可以為老皇帝祈福,超度,這也是皇家增福的好事。

所以說不光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更是一朝天子一波佳麗啊,舊的3000佳麗還沒逝去,新的佳麗們已經來了。這也許就是古代男人為了做皇帝不惜一切代價的原因吧!

皇上妃子死了叫什麼

45樓:心已鎖夢已碎

除皇后以外所有的高階嬪妃死亡都稱薨。公主,皇子亦是。而皇后,太后則稱崩。

薨(hōng),指成群的昆蟲一起飛的聲音;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於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

在古代主要針對地位高的人士所用,一般是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新唐書·百官志》:「凡喪,三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達於庶人稱死」。

意思是凡喪事,三品以上**稱去世,五品以上**稱士兵,從六品到百姓稱為死。

清代皇室成員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稱「崩」,皇貴妃以下到嬪稱「薨」。妃嬪以下包括貴人常在答應等身故有時記載為「卒」,或者即簡略不寫。

古代後宮,那些皇后妃子,手上帶的那個圓尖套,只是美觀嗎

就像唐朝為什麼會有那麼複雜美麗的妝容服飾一樣,要不然女子為什麼要往頭髮上飾以髮簪等,那叫護甲,為了裝飾 你丫敢惹我我抓你?是權利的象徵。越長權利越大。主要功能嘛。就保護指甲蓋的以前的皇后妃子都留長指甲。同時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徵,不同級別的妃子華麗程度不同。我們科學老師說,還起到了拿取東西更省力的作用。...

康熙哪些皇后,妃子。具體點,康熙皇帝的皇后 貴妃及妃子的詳細介紹

康熙皇帝一生娶了多少個妃子?說出來你都不敢信 眾所周知康熙只有一個皇后,但是他的妃子是比較多的,他的後代就更是數不清了,有16個兒子,8個女兒。清康熙皇帝一生共有有79人,隨其葬入清東陵的有55人,即皇后4人,皇貴妃3人,貴妃1人,妃11人,嬪8人,貴人10人,常在9人,答應9人。此外,尚有許多 幸...

乾隆皇帝有幾個皇后和妃子乾隆最寵愛的妃子是誰

世上竟真有這樣至善至美的愛情 他是一代帝皇,妃嬪無數,卻獨愛她一個。哪怕她已經死去半個世紀,仍舊是他最愛的那一個。乾隆帝承上啟下,開清代盛世,文韜武略,風華絕代。他壽命最長,享福最多,自稱 十全老人 文治 武功 可謂轟轟烈烈,乾隆一世風流佳麗如雲,但他也有過鍾愛一生的女人,而且從兩小無猜直到耄耋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