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會有什麼習俗,中元節的習俗有什麼?

2022-01-27 16:07:28 字數 4812 閱讀 8996

1樓:老喬瞎叨叨

全國各地中元節習俗一覽

北方城市:

河北省: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

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麵羊贈送女兒。

山西省: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

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麵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于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麵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

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河南省: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製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後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各家採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

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陝西省: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旛」。

南方城市:

浙江省: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為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於野,稱之「施食」。

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唸經。天台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捲。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

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糰(置於一片大樹樹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江西省:吉安人中元節焚紙,錠然而禁止孕婦摺紙錠。據說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後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

放焰口時,法師向臺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

安遠縣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

福建省:永福縣中元節,已嫁之女子須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稱中元為「燒紙衣節」。

已嫁之女準備父母之衣冠袍笏置於箱中,以紗籠之,名為「紗箱」,送父母家。閩中中元有普度之俗,無論城鄉必定舉行,其經費則由人沿門募集。即使極貧窮之家,也會想盡辦法籌款來應付。

有諺語道:「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爺要來接」。

舉行普度時,也有子弟樂團之演出。

廣東省:曲江縣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頭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歸善縣民以七月十四日為中元節。

據傳因當年元兵南下,為了避兵災,故提早一天過節。澄海縣中元節祭祖先及灶神。德慶州中元以冬葉裹粉作餅,名為「架橋」,用以祭祖。

古代的潮陽縣施孤時,有錢人家還會買下犁耙、水車,甚至窮人家的女孩,分別寫在紙片上,施食時也把紙片撒下。買不起農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憑單領取。

2樓:湯正清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

中元節的習俗有什麼?

3樓:

我國各地中元節的習俗雖各不相依,但也總是圍繞著「祭祀」而過。

河北省: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

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麵羊贈送女兒。

山西省: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

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麵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麵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

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廣西: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為目連節,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為「躲鬼」。

河南省: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製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後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家採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

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陝西省: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幡」。

江蘇省: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

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唸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麵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

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

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紮「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捨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

」說完後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為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於野,稱之「施食」。

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唸經。天台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捲。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

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糰(置於一片大樹葉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江西省:吉安人中元節焚紙,錠然而禁止孕婦摺紙錠。據說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後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

放焰口時,法師向臺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

安遠縣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

4樓:小豆豆豆

地方習俗  每逢農曆七月,我國的華族必定會隆重舉行"慶贊中元",全國各地,無論是商業區或是組屋區,都可以看到慶中元的紅色招紙,張燈結綵、設壇、酬神。寺廟也分別建醮,街頭巷尾上演地方戲曲或歌臺助興,呈現一幅熱鬧非凡的景象。中元節的"普度"儀式,因組織形式上的差異,可分為幾類,如街普(也稱弘普)、市普、廟普(或稱公普)等等。

所謂街普,指的是以街坊為主的普度;市普是以市場為主的普度;廟普就是廟宇所主持的普度。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那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為止。

有先人畫像的,也要請出掛起來。祭拜時,依照輩份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彙報並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時,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區,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的祭祖日。

5樓:湯正清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

6樓:王者小祁君

1.中元節有放河燈的習俗,是在普度在水中喪生的人和孤魂野鬼,現在已經成為一種觀賞性活動。

2.中元節有祭拜先祖的習俗,擺上元寶蠟燭還有貢品,一日三餐全部供奉,求得祖先的保佑。

3.中元節有去寺廟上香拜佛的習俗,祈求佛祖的保佑,希望家人平安健康。

中元節有什麼習俗?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

7樓:匿名使用者

每到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家家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1、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燈,尤數黃河裡放燈壯觀。

2、燒街衣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儲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一踏入農曆七月,人們都會於入黑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餅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乾糧。每到中元節這天,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4、燒袱紙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5、吃瀨粉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6、祈豐收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絡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著秋收稻穀豐登。

7、吃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為「掐嘴節」,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麵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

中元節是什麼節?要怎麼過?有什麼習俗

中元的由來 中元 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 鬼節 或 盂蘭盆會 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 屋蘭瑪納 印度話ullambana 也就是盂蘭會 盂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 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

中元節有什麼講究,中元節有什麼禁忌?

第一種說法 每年農曆7月14日是中元節又叫鬼節或著叫盂蘭節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節日.中元節源自道教,後來佛教改為現現在俗稱的鬼節。盂蘭節在印度語中意指 倒懸 倒懸 指的的是釋迦十大第子目蓮的母親死後後受餓鬼之苦,不能吃東西 後後來得到釋迦幫助。用百味五果供養十方神佛並藉功德救母親。所以現在為了祭 祀孤...

中元節是什么節,中元節是什麼節?

七月半 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 中元節 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中元節是什麼節呀?中元節,俗稱鬼節 施孤 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 清明節 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 焚紙錠的習俗。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