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2022-01-06 19:21:59 字數 5904 閱讀 3839

1樓:匿名使用者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起初的乞巧節並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的,民間稱「七姐」。因而七夕節首先是女子的節日,而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物件,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當然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得一如意郎君。

據《東京歲時錄》載:「七夕家家錦彩,結為乞巧棚。」其盛況可見一斑。「乞巧」活動,其實就是向織女乞求智巧。

漢代就已有乞巧習俗;南北朝時,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到唐代這一習俗尤盛,以丟針卜巧,即取清水一碗曝晒與日光下,然後丟枚小針浮於水面,看水底的針影形狀以卜驗投針女子智愚巧拙。

到了明清,七夕節又演變為「七娘會」,就是由七位姑娘邀約一起,用通草、彩紙、米麵等為材料,包成各式花果人物、宮室器玩,於七夕晚上陳列在庭前八仙桌上,供遊人評賞,然後一起比賽穿針、祭拜織女。

2樓:匿名使用者

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

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漢族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

相關傳說: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裡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幹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餵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3樓: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

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

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裡,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4樓:會夢遊的阿楷

這個傳說雖在《詩經》中就已肇其端,但當時並無七夕渡河的記載,到漢代《淮南子》中始有「烏鵲填河而渡織女」之說,《風俗通》亦記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從東漢崔�c85c�的《四民月令》和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來看,七夕作為節日當始於漢代,節俗是晒經書及衣裳,向雙星乞願和穿針乞巧。晉代周處《風土記》中記述乞願有乞富、乞壽、乞子等內容,此後才以乞子和乞巧為主,故又稱為巧節、乞巧節、女兒節等。

唐五代時,北方民間多以七月六日為夕,宋太宗曾頒佈詔令恢復古制,但至今仍有在七月六日過節的。膠東的招遠、萊州、長島等部分地區,多以七月六日為七夕,有「招遠人,性子急,拿著初六當初七」之諺。

從前山東各地都以七夕為節,舉行多種多樣的乞巧活動。單縣的七月七日之夜,乞巧活動十分熱鬧,穿著新衣的少女,三五成群地聚在庭院中,擺上香案,陳列各種瓜果和化妝品,一起祭拜七姐姐,邊拜邊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

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然後每人從老太太手中接過一根針、七根線,藉著香頭的微光穿針引線。誰穿上線,誰就算乞得巧了,穿得最快者最巧。

漂針乞巧,用一碗水在太陽底下晒一中午,然後將針或穀物的芽放進碗裡,讓它飄浮水面,看水底的針影,成各種花紋者為得巧,如針影粗直、細微則是拙的徵兆。曲阜地方於七夕做巧果與巧燈。巧果與巧燈都有各種各樣造型,巧燈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藥、玉簪、蘭花、海棠、佛手、文官果、玉蘭、梅花等花卉燈,八仙過海、群仙祝壽、童子拜觀音、福祿壽等人物燈。

孔府把巧果和巧燈作為節日禮品送給各府本家和親友。七夕之夜,從孔府大門,沿中儀路到後堂樓各院門口,花園各路、各景點,都擺設巧果與巧燈,各庭院和花山頂上,擺以巧果為主的點心和茶水。入夜,府中人坐庭院中仰望牛郎織女會面。

膠東地區在乞巧之前有請七姐姐的活動,姑娘們白天到田地裡去「偷」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頭,不說話,回家後扎一佛龕,或在土臺上搭一小棚,內供織女圖。入夜後,姑娘們再手持秫秸圍井臺轉一圈,請七姐姐位歸佛龕,然後坐在織女像前,對拍巴掌向織女乞巧。邊拍邊唱:

「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納鞋底。二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繡花裙……」一直唱到十二月。

乞巧節的節日活動,帶有競賽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舊時長島縣的拉巧,其實就是鬥巧。

節前,姑娘們聚在一起,精心裝飾巧棚,巧棚中有獅子、鬥雞、鳳凰、鯉魚跳龍門、戲出子、轉燈、餑餑、金鐘等。節日期間,把巧棚佈置一新,晚飯後,姑娘們聚在一起,明燈蠟燭,唱喜歌拉巧。觀眾絡繹不絕,有的帶到外村去表演,一般延續四天左右。

無棣、長島等地有做巧芽、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榮成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看巧雲。無棣牧童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據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曲阜、寧陽等地習慣於七夕之日晒衣物。日照婦女在這一天都要洗頭,據說這天洗頭頭髮明亮柔軟,沒有汗臭味。臨沂一般都在這天洗涮油罐子,據說這一天油罐子特別容易洗涮,用水輕輕一衝就潔淨了。

諸城、滕州、鄒城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認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乞巧節的飲食,一般是麵條、水餃、饅頭和烙果子等。臨沂習慣用儲蓄的露水做麵條,堂邑縣把七夕做的麵條叫雲面,意為巧雲,昌邑用七種野菜包包子,膠東家家戶戶烙「巧果子」(先用油、雞蛋、糖把麵粉和好,再用荷花、桃、魚等模子製成各種花樣,最後烙熟),用線穿起來,給小孩掛在脖子上,邊玩邊吃,親友之間相互饋送。臨朐等地,婦女習慣在七夕之日回孃家串親

5樓:匿名使用者

☆乞巧節

七月七日,習稱七夕、七月七,相傳為牛郎、織女雙星相會之日,故亦稱雙星節、情人節。這個傳說雖在《詩經》中就已肇其端,但當時並無七夕渡河的記載,到漢代《淮南子》中始有「烏鵲填河而渡織女」之說,《風俗通》亦記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從東漢崔�c85c�的《四民月令》和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來看,七夕作為節日當始於漢代,節俗是晒經書及衣裳,向雙星乞願和穿針乞巧。

晉代周處《風土記》中記述乞願有乞富、乞壽、乞子等內容,此後才以乞子和乞巧為主,故又稱為巧節、乞巧節、女兒節等。唐五代時,北方民間多以七月六日為夕,宋太宗曾頒佈詔令恢復古制,但至今仍有在七月六日過節的。膠東的招遠、萊州、長島等部分地區,多以七月六日為七夕,有「招遠人,性子急,拿著初六當初七」之諺。

從前山東各地都以七夕為節,舉行多種多樣的乞巧活動。單縣的七月七日之夜,乞巧活動十分熱鬧,穿著新衣的少女,三五成群地聚在庭院中,擺上香案,陳列各種瓜果和化妝品,一起祭拜七姐姐,邊拜邊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

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然後每人從老太太手中接過一根針、七根線,藉著香頭的微光穿針引線。誰穿上線,誰就算乞得巧了,穿得最快者最巧。

漂針乞巧,用一碗水在太陽底下晒一中午,然後將針或穀物的芽放進碗裡,讓它飄浮水面,看水底的針影,成各種花紋者為得巧,如針影粗直、細微則是拙的徵兆。曲阜地方於七夕做巧果與巧燈。巧果與巧燈都有各種各樣造型,巧燈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藥、玉簪、蘭花、海棠、佛手、文官果、玉蘭、梅花等花卉燈,八仙過海、群仙祝壽、童子拜觀音、福祿壽等人物燈。

孔府把巧果和巧燈作為節日禮品送給各府本家和親友。七夕之夜,從孔府大門,沿中儀路到後堂樓各院門口,花園各路、各景點,都擺設巧果與巧燈,各庭院和花山頂上,擺以巧果為主的點心和茶水。入夜,府中人坐庭院中仰望牛郎織女會面。

膠東地區在乞巧之前有請七姐姐的活動,姑娘們白天到田地裡去「偷」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頭,不說話,回家後扎一佛龕,或在土臺上搭一小棚,內供織女圖。入夜後,姑娘們再手持秫秸圍井臺轉一圈,請七姐姐位歸佛龕,然後坐在織女像前,對拍巴掌向織女乞巧。邊拍邊唱:

「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納鞋底。二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繡花裙……」一直唱到十二月。

乞巧節的節日活動,帶有競賽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舊時長島縣的拉巧,其實就是鬥巧。

節前,姑娘們聚在一起,精心裝飾巧棚,巧棚中有獅子、鬥雞、鳳凰、鯉魚跳龍門、戲出子、轉燈、餑餑、金鐘等。節日期間,把巧棚佈置一新,晚飯後,姑娘們聚在一起,明燈蠟燭,唱喜歌拉巧。觀眾絡繹不絕,有的帶到外村去表演,一般延續四天左右。

無棣、長島等地有做巧芽、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榮成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看巧雲。無棣牧童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據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曲阜、寧陽等地習慣於七夕之日晒衣物。日照婦女在這一天都要洗頭,據說這天洗頭頭髮明亮柔軟,沒有汗臭味。臨沂一般都在這天洗涮油罐子,據說這一天油罐子特別容易洗涮,用水輕輕一衝就潔淨了。

諸城、滕州、鄒城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認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乞巧節的飲食,一般是麵條、水餃、饅頭和烙果子等。臨沂習慣用儲蓄的露水做麵條,堂邑縣把七夕做的麵條叫雲面,意為巧雲,昌邑用七種野菜包包子,膠東家家戶戶烙「巧果子」(先用油、雞蛋、糖把麵粉和好,再用荷花、桃、魚等模子製成各種花樣,最後烙熟),用線穿起來,給小孩掛在脖子上,邊玩邊吃,親友之間相互饋送。臨朐等地,婦女習慣在七夕之日回孃家串親。

七夕節來了,七夕節來了

七夕節才是中國古老的情人節。男女之間互相送禮物。表達一下心中的愛慕。男的也可以送給女的。女的也可以送給男的。是互相送的。表達一下朋友之間的友好。中國的情人節男女之間互送禮物很正常的,不能讓老公一味付出自己總索取,女人也應該適當主動,為生活增加情趣 現在節日也太多,要忙著過國外的情人節,聖誕節,還要過...

為什麼七夕節一定要送禮物?傳統七夕節送什麼禮物好

你好,因為七夕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不用非得送禮物,但是也要有心意,牛郎織女鵲橋相見的日子,情侶之間比較特殊的日子。傳統七夕節送什麼禮物好?傳統七夕節,肯定首選梳子啊,古人用頭髮寄相思,而梳頭的梳子也成了男女間的定情信物。古時候,送梳子有私訂終身,欲與你白頭偕老的意思,另外,古代女子出嫁前有家人為其梳頭...

七夕的來歷,七夕節的來歷

節日起源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 西京雜記 有 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 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 開襟樓,人俱習之 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七夕 最早 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