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煮茶的器皿,古代煮茶的器皿

2022-01-05 20:58:07 字數 6191 閱讀 6839

1樓:莊生曉夢

古代煮茶的器皿具體如下:

一、風爐

風爐用銅或鐵鑄成,像古鼎的樣子,壁厚三分,爐口上的邊緣九分,爐多出的六分向內,其下虛空,抹以泥土。

二、熟盂

熟盂用來盛開水,瓷器或陶器,容量二升。

三、炭籃

炭籃是盛放燒水炭的容器,外面多由竹篾製成,裡層包裹黑色油紙。

四、茶焙

茶焙是一種竹編,外包裹箬竹的葉子。因箬葉有收火的功效,可以避免把茶葉煮黃。茶放在茶焙裡,要求小火烘製。

五、爐灰

爐灰是燒水爐的一種,下面沒有通風口,如今日本茶道具中發展為火缽或瓶掛。

煮茶-茶藝的一種

茶是中國的「國飲」,也是世界三大軟飲料之一。據考證,中國人飲茶是從鮮葉生吃咀嚼開始,後變為生葉煮飲,形成比較原始的煮茶方法。唐時飲茶開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歷代茶藝精華、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藝專著的陸羽為傑出代表。

陸羽在總結前人飲茶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親身體驗,提出了煮茶的理論並付諸實踐,開創了飲茶新風尚,推動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唐皇宮每年4月也舉辦盛大的「清明茶宴」,法門寺地宮2023年出土的13件金銀茶器,就是唐代皇帝供奉的。

2樓:

古人飲茶之前,先要將茶葉放在火爐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飲茶方法,是先將茶葉碾成細末,加上油膏、米粉等,製成茶團或茶餅,飲時搗碎,放上調料煎煮。煎煮茶葉起於何時,唐代以來諸家就有過爭論。

如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說:「於茶之見前史,蓋自魏晉以來有之。」後人看到魏時的《收勘書圖》中有「煎茶者」。

所以認為煎茶始於魏晉。據《南窗記談》「飲茶始於樑天監(公元502年)中事。」而據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之語,說明煎煮茶葉需要一套器具。

可見西漢已有烹茶茶具。時至唐代,隨著飲茶文化的蓬勃發展,蒸焙、煎煮等技術更是成熟起來。據《畫謾錄》記載:

「貞元(公元785)中,常袞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謂研膏茶,其後稍為餅樣,故謂之一串。」茶餅、茶串必須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後才能飲用。這樣無疑促進茶具的改革,而進入一個新型茶具的時代。

從中世紀後期來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種銅製的「茶罏」。據《長物志》記載:宋元以來,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稱「風罏」。

陸游《過憎庵詩》日:「茶罏煙起知高興,棋子聲疏識苦心。」依此說,宋陸游年間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鑄茶罏」,《遵生八箋》說:

「元時,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鑄法,名擅當時。」這二家鑄法主要精幹罏面的拔蠟,使之光滑美觀,又在茶罏上有細巧如錦的花紋。「製法仿古,式樣可觀,」還說「鍊銅亦淨……或作。

」實指鍍金。由此可見,元代茶罏非常精製,時至明朝,社會也普通使用「銅茶罏」,而特點是在做工上講究雕刻技藝。其中有一種饕餮銅罏在明代最為華貴。

「饕餮」是古代一種惡獸名,一般在古代鐘鼎彝器上多見到這種琢刻的獸形。是一種講究的琢刻裝飾。由此見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藝十分突出。

我國中世紀後期,除了煮茶用茶罏,還有專門煮水用的「湯瓶」。當時俗稱「茶吹」,或「銚子」,又有「鐐子」之名。最早我國古人多用鼎和鑊煮水。

《淮南子·說山訓》載:「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高誘注:「有足日鼎,無足日鑊」。

(明清時期,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把「鑊」叫鍋。)從史料記載來看,到中世紀後期,用鼎、鑊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漸被「湯瓶」取而代之。

過去一些作家認為,我國約在元代出現「泡茶」(即「點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為之一變(指改制用湯瓶)。但據筆者所收集的史料來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這裡順便摘引兩條史料為據。

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有記載說:「茶經以魚目、湧泉、連珠為煮水之節,然近世(指南宋)淪茶,鮮以鼎鑊,用瓶煮水,難以候視,則當以聲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羅大經之意,過去(南宋以前)用上口開放的鼎、鑊煮水,便於觀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難以觀察到瓶中水沸的情況,只好靠聽水聲來判斷水沸程度,《鶴林玉露》又說:

「陸氏(陸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為合量下末。」陸羽是唐朝人,是《茶經》的作者,被認為是我國唐代茶文化興起的奠基人。這樣一個茶家煮水都使用「鑊」,足可說明唐代還未曾使用「湯瓶」。

又據宋代文學家蘇軾在《煎茶歌》中談到煮水說「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銀瓶瀉湯誇第

二、未識古人煎水意。」蘇軾的這段詩詞可以作為宋以來煮水用「湯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證。

明朝,淪茶煮水使用「湯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湯瓶的樣式品種也多起來。從金屬種類分,有錫瓶、鉛瓶、銅瓶等。當時茶瓶的形狀多是竹筒形。

《長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說,這種竹筒狀湯瓶好處在於「既不漏火,又便於點注(泡茶)」。可見湯瓶既煮水又可用於泡茶兩種功用。明代同時也開始用瓷茶瓶,可是因為「瓷瓶煮水,雖不奪湯氣,然不適用,亦**觀。

」所以實際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還有奇形怪狀的作品。見《頌古聯珠通集》「一口吸盡江南水,龐老不曾明自己,爛碎如泥瞻似天,鞏縣茶瓶三隻嘴。

」明朝竟有三隻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脫離生活實際的地步。無疑,這種怪異茶瓶只能作為收藏裝飾物,僅此而已。

3樓:

第一道工序:燒水。

(1)一沸:水出現象「魚目」般小氣泡,並伴有微微響聲,這便是第一沸。

(2)二沸:水的邊緣有氣泡如湧泉連珠般往上冒時,稱第二沸。

(3)三沸:水似波浪翻騰時,為第三沸。三沸以上,水就變老了,不宜飲用。

第二道工序:煮茶。

(1)一沸時,隨加入適量的鹽調味。

(2)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夾在沸水中轉圈攪動,使沸水出現旋渦;接著便用「則」量茶末從旋渦中心投下。過了一會,水大開,如波濤翻滾,水沫飛濺,就把剛才舀出的瓢水重新加進去止沸,以保養水面孕育出來的「華」(指沫餑,即茶上的浮沫)。

酌茶:酌茶是將茶舀進碗裡。這個過程,講究頗為細微:

第一次煮沸的水,要去掉浮在上面的一層像黑色雲母似的膜狀物,因為它的味道不好。

第一次舀出的茶湯,味道至美,稱為「雋永」。通常將它貯存在「熟盂裡」,以作抑制沸騰和孕育精華(指沫餑)之用。

以後舀出的第

一、第二、第三碗茶湯,味道都差於「雋永」。第

四、第五碗之外,要不是口渴得厲害,就不值得喝了。

酌茶時,要使各碗的沫餑均勻,才能保持各碗的茶味相同。

煮水一升,可分酌五碗,乘熱接著喝完。如果茶一冷,浮在茶湯上的精華就會隨蒸發的熱氣跑光。

一「則」茶末,只煮三碗,才能使茶湯鮮美馨香;其次是五碗。至多不能超過五碗。

如果茶客五人,就煮三碗傳飲(所謂「傳飲」,就是每碗茶都 lun流著喝完,而不把三碗均勻分成五碗各人自喝);茶客七人,就煮五碗傳飲;茶客六人,則照五人妥三碗的標準處理;所缺一人,就用原先留著的「雋永」來補充。

反對在煮茶時加入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等配料的陋習,因為這會掩蓋茶的原味。

綜上所述,炙餅、碾末、取火、煮茶、酌茶六個主要程式,便是組成「茶藝」的核心內容。

此外,為適應品茶藝術實踐之需,時人往往講究茶具的藝術美。《茶經》中便詳述了煮水、茶葉加工、煎茶、飲茶等用具二十四種。

古代煮茶,一般是用木炭銅爐煮水

古代煮茶有什麼講究,是如何煮茶的?器皿都有些什麼?

4樓:記憶蛋餃

宋朝人喝茶,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幾個碗裡,衝入滾水,一邊衝一邊攪,快速攪動,讓茶末跟滾水充分混合,這叫「點茶」。點好的茶湯上面還會泛出一層乳白色的泡沫。

點茶無需茶壺,故此宋朝並不生產茶壺,只燒造茶碗。宋朝人最喜歡的茶碗是建州窯出產的小黑碗,胎特別厚,造型古樸,看起來很笨重,但是耐高溫,導熱慢,適合點茶。

宋朝人則喜歡用黑瓷碗。因為宋朝最好的茶湯都是乳白色的,只有用黑碗才能凸顯茶湯的乳白。如果用白瓷碗、白瓷杯或者透明的玻璃杯,就分不出哪是杯子哪是茶了。

5樓:匿名使用者

煮茶:分兩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燒水。

(1)一沸:水出現象「魚目」般小氣泡,並伴有微微響聲,這便是第一沸。

(2)二沸:水的邊緣有氣泡如湧泉連珠般往上冒時,稱第二沸。

(3)三沸:水似波浪翻騰時,為第三沸。三沸以上,水就變老了,不宜飲用。

第二道工序:煮茶。

(1)一沸時,隨加入適量的鹽調味。

(2)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夾在沸水中轉圈攪動,使沸水出現旋渦;接著便用「則」量茶末從旋渦中心投下。過了一會,水大開,如波濤翻滾,水沫飛濺,就把剛才舀出的瓢水重新加進去止沸,以保養水面孕育出來的「華」(指沫餑,即茶上的浮沫)。

6、酌茶:酌茶是將茶舀進碗裡。這個過程,講究頗為細微:

第一次煮沸的水,要去掉浮在上面的一層像黑色雲母似的膜狀物,因為它的味道不好。

第一次舀出的茶湯,味道至美,稱為「雋永」。通常將它貯存在「熟盂裡」,以作抑制沸騰和孕育精華(指沫餑)之用。

以後舀出的第

一、第二、第三碗茶湯,味道都差於「雋永」。第

四、第五碗之外,要不是口渴得厲害,就不值得喝了。

酌茶時,要使各碗的沫餑均勻,才能保持各碗的茶味相同。

煮水一升,可分酌五碗,乘熱接著喝完。如果茶一冷,浮在茶湯上的精華就會隨蒸發的熱氣跑光。

一「則」茶末,只煮三碗,才能使茶湯鮮美馨香;其次是五碗。至多不能超過五碗。

如果茶客五人,就煮三碗傳飲(所謂「傳飲」,就是每碗茶都 lun流著喝完,而不把三碗均勻分成五碗各人自喝);茶客七人,就煮五碗傳飲;茶客六人,則照五人妥三碗的標準處理;所缺一人,就用原先留著的「雋永」來補充。

反對在煮茶時加入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等配料的陋習,因為這會掩蓋茶的原味。

綜上所述,炙餅、碾末、取火、煮茶、酌茶六個主要程式,便是組成「茶藝」的核心內容。

此外,為適應品茶藝術實踐之需,時人往往講究茶具的藝術美。《茶經》中便詳述了煮水、茶葉加工、煎茶、飲茶等用具二十四種

6樓:逾輪

古代人煮茶的方法:

凡是炙烤茶餅,注意不要在有大風的地方,因為風吹使火焰驟急,飄忽不定,茶就會受熱不均勻。烤餅茶時要靠近火,同時不停地翻動,等到烤出突起的小疙瘩,然後離火五寸,繼續烤。當捲曲的茶餅又伸,再按先前的辦法又烤。

做茶時,用火烘乾的要烤到有了香氣為止,靠太陽晒乾的茶餅至柔鬆為止。

製茶之初,對於很柔嫩的茶葉,要蒸後乘熱搗杵,葉搗爛了,而茶梗還是完整的。要是光憑力氣,用極重的杵來舂搗,也不易被搗爛。這就如同圓滑的漆樹子粒,雖然輕而小,但壯士反而捏不住它是一個道理。

搗好後,就像禾黍脫粒後的穗皮。這時來烤,柔軟得像嬰兒的手臂。烤好了,趁熱用紙袋裝起來,以免茶葉的香氣散失掉。

等到茶葉冷了,再取出碾成末。好的茶末像細米粒,不好的像菱角皮。

《茶經》曰:「其火用炭,次用勁薪。」烤茶的火,用炭為好,最好不要用火力猛的木柴如桑、槐、桐、櫟之類。

曾經烤過肉,染上了腥羶油膩氣味的炭,或是有油煙的柴以及朽壞的木器,都不可用來烤茶。《茶經》雲:「古人有勞薪之味,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晉代杜育的《荈賦》中也說:「所謂水要取與江河之源相通純淨的清流。

」山水,最好選取乳泉、石池漫流的水。長喝奔湧湍急的水,會使人頸部生病。而幾處溪流匯合停蓄于山谷的水,雖澄清,但不流動。

從夏天到冬至之前,會有蟲蛇以及腐敗草木之毒潛浸在裡面。喝這種水,應先挖開缺口,把汙穢有毒的水放走,使新的泉水涓涓流來,然後飲用。江河的水,要到離人遠的地方去取,井水則要從有很多人汲水的井中汲取。

煮茶時,當水沸出現魚眼大的氣泡,並微有聲,是第一沸;當邊緣連珠般的水泡向上冒湧時,是第二沸;水波翻騰時,是第三沸。三沸過後,水已煮老,味不好,就不可飲用了。當水初沸時,可以根據水的多少適當加入一點食鹽來調味,切莫因無味而過分加鹽。

第二沸時,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夾在沸水中轉圈攪動,用「則」量出定量的茶末,於沸水中心投下。過一會,水大開,波濤翻滾,水沫飛濺,就把剛才舀出的水摻入,使水不再沸騰,以保養水面生成的「華」。

喝時,舀到碗裡,讓「沫餑」均勻。「沫餑」就是茶湯的「華」。薄的叫「沫」,厚的叫「餑」,細輕的叫「花」。

「花」的外貌,很像棗花在圓形的池塘上浮動,又像迴環曲折的潭水、綠洲間新生的浮萍。那「沫」,好似青苔浮在水邊,又如菊花落入杯中。那「餑」,煮茶的渣滓時,水一沸騰,面上便堆起很厚一層白色沫子,白白的像積雪一般。

《荈賦》中所說:「煥如積雪,燁若春敷」,確實是這樣的。

初沸之後,要把泡沫上形似黑雲母的一層水膜去掉,因為它的味道不正。從鍋裡舀出的第一碗茶湯叫「雋永」,通常貯放在「熟盂」裡,以作育華止沸之用。而後依次從鍋裡舀出來的第

一、第二、第三碗味道比起雋永就差了一些,第

四、第五碗以後的,除非實在太渴,否則就不要喝了。一般燒水一升,分作五碗,趁熱接著喝完。因為重濁不清的物質凝聚在下面,精華浮在上面,如果茶一冷,精華就隨熱氣跑光了。

要是喝得太多,也同樣不好。

茶性「儉」,水不能加多,否則,味道就淡薄。茶湯的顏色淺黃,香氣四溢。味道甜的是「荈」,不甜的而苦的是「檟」;入口時有苦味,嚥下去又有餘甘的是「茶」。

古代。用什麼打磨鐵?用什麼器皿盛裝液態的鐵?能夠打造如細小彎曲的零件嗎

在鐵器出現之前,已經有了青銅器,古代人們可以用青銅做錘子打鐵,用岩石 粘土 耐火泥做盛裝液態鐵的器皿。打造細小彎曲的零件應該是可以做到的,只是這樣的鐵器到現在一定鏽蝕不存在了。金縷玉衣上的金絲,貼金用的金箔就是很好的例證。中國的冶鐵技術大致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的春秋時代的中後期,在古書中可以找到零星...

適合家庭蔬菜無土栽培的設施和器皿有哪些

一般家庭觀賞型蔬菜多為固體基質栽培,所以多用各種小型器皿。如有底孔的塑料花盆或瓷盆,小型廢塑料包裝盒,較大型的裝豆腐或其他食品的聚苯乙烯塑料箱或盤,也可用木板自制成長方形加塑料內襯的木箱,尺寸大小要根據栽培場合的地理位置與大小而定。另外,有條件的可以購買市售的家庭簡易立體迴圈水岩棉栽培的設施。適合家...

多肉植物可以放在不漏水的器皿裡養植嗎

可以。應該用寬度比深度大的,並且底部應該用陶粒等填充避免積水淹沒全部的根部。不行,很容易腐爛至死。如果不是高手,不建議。因為多肉對水的控制要求非常高。多肉羅琦怎麼養植能把狀態養出來 增加光照,放陽臺上明亮通風處,見光通風,控制澆水,寧幹勿溼,澆水時可以加點磷酸二氫鉀,控制溫差,白天溫度高一點,晚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