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名的來歷故事,四川地名的由來

2021-12-28 03:59:46 字數 6399 閱讀 1045

1樓:

四川歷史悠久,地大物博,自古以來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萬年以前。在四川東部的巫山縣( 現屬 重慶市),科學家發現了距今202—204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

在川中的資陽縣,出土了著名的「資陽人」頭骨化石。在川東的銅梁縣(現屬重慶市)、川中的資陽鯉魚橋、川西平原的成都羊子山以及四川盆地西南的漢源縣,發現了大量古人遺留下來的生產工具和獸類遺骨,時代大致在幾十萬年到一二萬年前。

這些考古遺存和遺蹟,便是四川先民生息勞動的最早的證據。

大約1萬年以前,四川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如磨光石器、陶器、家畜遺骸等,在東起長江三峽,西至甘孜、阿壩的全川範圍內廣泛分佈,迄今發現遺址200處以上,表明新石器革命的種子已經撒遍了巴山蜀水. 四川新石器文化的重要遺址有巫山(現屬重慶市)大溪遺址、綿陽邊堆山遺址、 岷江上游遺址、大渡河和青衣江遺址、西昌禮州遺址、成都遺址、廣漢三星堆遺址文化第一期。

其中最重要的是廣漢三星堆遺址。這裡發現了密集的居址,大量磨光石質生產工具、陶器、動物遺骸,以及工藝品,表明已經達到新石器的全盛時期。由於新石器文化的高度發展,引起了川西平原腹地文明要素的逐漸生。

大約2023年前,在廣漢三星故地出現了早城市,原始形態的刻劃文字和青銅器,一個古文明中心於那時在四川誕生。而這一時期,正與史籍所載「三代蜀王」角逐爭雄局的結束和川西平原政治的一體化相一致,表明一個植根於社會而又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國家政權產生出來。這個政權,便是早期的蜀王國。

四川在中國古史傳說裡佔有重要地位。據中國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各種文獻記載,約在公元前30世紀,華夏始祖黃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為妻,蜀山氏女生子高陽,便是名揚中華、跡遍海內的帝顓頊。

古文獻還記載夏禹在川西高原岷山地區和川東重慶治水。也有文獻說大禹生於西川石紐,地在今北川縣。這些都是遠古四川與中國各地存在頻繁的經濟文化往來的證據。

古蜀先民的故事一直在四川流傳,古蜀王魚鳧、柏灌和開明王等在西蜀大地上從事農耕文明的傳播,並創立了蜀地最早的國家。公元前5世紀中葉,開明王九世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至成都,並在此地建築了城池,命名是取其「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那便是最早的成都城了,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這是歷史上所稱的蜀,而在四川東部還有巴,巴人源於荊楚之地,逆流而上,在今大巴山一帶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巴國,後也被秦惠文王所滅。

這也是為什麼四川又有巴蜀之稱的原因,另外四川還有一個別稱就是蜀,四川也簡稱川。

四川在古時屬梁州,秦朝統一中國後設定蜀郡,西漢時司益州郡,魏晉時期分為樑益二州,宋朝時設定益州、梓州、利州和夔州四路,合稱為「川陝四路」,簡稱四川路,這便是四川一名的來歷。

在今天,我們在橫斷山脈仍然可以見到許多原始部族社會殘留的一些習俗,如白玉縣的父系氏族社會,如道孚縣扎壩和絨須卡的走婚,還有一些偏遠山區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婚俗。我們應該以更為關注的目光來關注橫斷山脈,關注四川的西部群山,關注它們的過去,關注它們的將來,關注一直在群山中繁衍生息的它的子民!四川文化的主體是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指以巴蜀地區為依託,北及天水、漢中區域,南涉滇東、黔西,生存和發展於長江上游流域。

巴蜀文化輝煌燦爛、源遠流長,早在人類起源時代,就有巫山人和資陽人的先後出現,這是傳說的「巴蜀同囿,肇於人皇」的時代;隨著華夏文明發展與進步,巴蜀文化在歷史各個時期都煥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輝,直至今日,川文化仍是中華文化中一支厚重而充滿活力的重要組成。

2樓:匿名使用者

四川一名**於北宋蜀地分四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而治,合稱「川峽四路」,四川一名即由此簡化演變而來。

3樓:妞

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注: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

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併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

四川地名的由來

4樓:饒其稅又柔

先秦之時,四川大地上有巴蜀兩個興旺發達的小國家,及至秦軍入蜀,實行郡縣制,巴蜀兩國就成了巴蜀二郡。唐代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按山川地形分中國為十道,其中劍門關以南地區為劍南道。劍南道的東邊是山南道。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分為十五道。隨後把劍南道分為劍南東道、劍南西道,也稱劍南兩川。再加上山南道,唐人稱作「劍南三川」。

故出現「兩川」和「三川」的簡稱。宋代時,四川地區到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統稱「川峽四路」,簡稱為「四川路」或「四川」,這就是四川得名的之始。

5樓:

四川,位於長江流域西部上游。境內因有岷、沱、嘉陵與長江四大川,故而得名

四川名稱的來歷

6樓:為誰為誰為

宋朝時,四川地區主要是劃分為四個區域,即以成都為中心的益州路,以三臺為中心的梓州路,以廣元為中心的利州路,以奉節為中心的夔州路。合稱「川陝四路」,簡稱「四川路」。

那時的川陝四路包含了現在的重慶地區,不包含現在的甘孜、阿壩、涼山和攀枝花。範圍主要在四川盆地。元朝時建立行省,川陝四路合併為一個省,並取名四川行省。

四川省由此正名。後來西康地區金沙江以東劃歸四川時,廢西康稱號,併入四川。重慶直轄後,四川本土保留原名不變。

7樓:凮起雲湧

四川名字的由來:

北宋鹹平四年,將地處今天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

在北宋期間設立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撫使等官職,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彝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

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曆法農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

8樓:霓脦那些

地名由來

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

另一說是四川境內有岷江、沱江、嘉陵江、烏江四條大江,古稱江為川,由此得名四川。

9樓:三國之長空

一、回答:

1、名的由來:《說文》對名這樣解釋:「名,自命也。

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為,黃昏後,天暗黑不能相認識,各以代號稱。這便是名的由來。

這多少有些傳說意味。人們發現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漸通行起來,使得人皆有名,並對命「名」講究起來。

2、字的由來:古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本名」,舊說是古代嬰兒出生後三個月由父輩所取(當然亦有一說是出生後即可取名了);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個與本名有所關聯的名字,男子在二十歲行冠禮時取字 (不過三國亂世,思想反動,冠而取字並不是一定遵循,曹衝、孫亮都是未冠死去而皆有字),而女子則在十五歲行笄禮時取字。名,在夏朝之前已經有,而取字據說始於商朝,如推翻夏桀的商湯,原名履,又名天乙,字湯。

還有名與字是有區別的,古人常自稱其名以表示謙稱,稱人之字以表示對人尊稱,另名與字連稱亦是對人尊稱。名與字是有關係、關聯的。有的是意義上的聯絡,有的是意義上的相輔,有的是意義上的相反。

二、擴充套件知識:

1、名字的歷史沿革:據《周禮》「婚生三月而加名」,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名,我們現在所看見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當時的習慣,崇尚以天干為名。

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來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如太乙,成湯(天乙),太丁,盤庚,帝辛(紂)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盤庚曾孫)。陳夢家《殷商卜辭綜述》認為:

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後對命名有所講究。春秋魯桓公六年(705)魯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時,大夫申 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五則」)。

到戰國時,很多貴族通過占卜來給自己的兒子命名,如屈原(皇攬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隨著儒學的興起,對起名的講究越來越複雜,成書於戰國年間的《周禮》中對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條之外,還規定了「六不」。即(1)不以國(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隱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幣。

2、姓名基本簡介:姓名是中華名文化的脈承之一,它是人們以血脈傳承為根基的社會人文標識。姓名是人們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符號與標識,它是人在社會人文交流必須的資訊表達、交流、傳播的一種工具;它還是人們在描敘自己的能量與另一個能量之間的延續氣場的一種載體。

姓名就是名主的長輩為名主傳承的思想,也是別人對自己的邏輯思想的記憶。

四川有趣的地名及來歷

10樓:宇宙無敵小幽靈

督院街:官署衙門;五塊石:大石文化;。。。。

駟馬橋:西漢司馬相如返回成都時,乘坐的是朝廷配備的駟馬高車,這乘高車進入成都時的第一座橋後來就取名「駟馬橋」。

衣冠廟:劉備為紀念關羽,將其生前衣冠在成都厚葬,並建廟祭祀,這個紀念性建築被稱為「衣冠廟」。

紅照壁:明朝年間,朱元璋封其第11子朱椿為「獻王」,成都修建王府。府邸前設照壁,並粉以皇家標誌的紫紅色,人稱「紅照壁」。

等等,還有很多。

11樓:僑若

衣冠廟:劉備為紀念關羽,將其生前衣冠在成都厚葬,並建廟祭祀,這個紀念性建築被稱為「衣冠廟」。

12樓:匿名使用者

五塊石,大石文化,駟馬橋,衣冠廟,紅照壁,督院街

13樓:哪吒**秀

駟馬橋,衣冠廟,五塊石,荷花池,石羊場

四川地名的由來作文600字

14樓:知行志願者

四川歷史悠久,地大物博,自古以來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萬年以前.在四川東部的巫山縣( 現屬 重慶市),科學家發現了距今202—204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

在川中的資陽縣,出土了著名的「資陽人」頭骨化石.在川東的銅梁縣(現屬重慶市)、川中的資陽鯉魚橋、川西平原的成都羊子山以及四川盆地西南的漢源縣,發現了大量古人遺留下來的生產工具和獸類遺骨,時代大致在幾十萬年到一二萬年前.

這些考古遺存和遺蹟,便是四川先民生息勞動的最早的證據.

大約1萬年以前,四川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如磨光石器、陶器、家畜遺骸等,在東起長江三峽,西至甘孜、阿壩的全川範圍內廣泛分佈,迄今發現遺址200處以上,表明新石器革命的種子已經撒遍了巴山蜀水.四川新石器文化的重要遺址有巫山(現屬重慶市)大溪遺址、綿陽邊堆山遺址、 岷江上游遺址、大渡河和青衣江遺址、西昌禮州遺址、成都遺址、廣漢三星堆遺址文化第一期.

其中最重要的是廣漢三星堆遺址.這裡發現了密集的居址,大量磨光石質生產工具、陶器、動物遺骸,以及工藝品,表明已經達到新石器的全盛時期.由於新石器文化的高度發展,引起了川西平原腹地文明要素的逐漸生.

大約2023年前,在廣漢三星故地出現了早城市,原始形態的刻劃文字和青銅器,一個古文明中心於那時在四川誕生.而這一時期,正與史籍所載「三代蜀王」角逐爭雄局的結束和川西平原政治的一體化相一致,表明一個植根於社會而又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國家政權產生出來.這個政權,便是早期的蜀王國.

四川在中國古史傳說裡佔有重要地位.據中國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各種文獻記載,約在公元前30世紀,華夏始祖黃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為妻,蜀山氏女生子高陽,便是名揚中華、跡遍海內的帝顓頊.

古文獻還記載夏禹在川西高原岷山地區和川東重慶治水.也有文獻說大禹生於西川石紐,地在今北川縣.這些都是遠古四川與中國各地存在頻繁的經濟文化往來的證據.

古蜀先民的故事一直在四川流傳,古蜀王魚鳧、柏灌和開明王等在西蜀大地上從事農耕文明的傳播,並創立了蜀地最早的國家.公元前5世紀中葉,開明王九世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至成都,並在此地建築了城池,命名是取其「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那便是最早的成都城了,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這是歷史上所稱的蜀,而在四川東部還有巴,巴人源於荊楚之地,逆流而上,在今大巴山一帶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巴國,後也被秦惠文王所滅.

這也是為什麼四川又有巴蜀之稱的原因,另外四川還有一個別稱就是蜀,四川也簡稱川.

四川在古時屬梁州,秦朝統一中國後設定蜀郡,西漢時司益州郡,魏晉時期分為樑益二州,宋朝時設定益州、梓州、利州和夔州四路,合稱為「川陝四路」,簡稱四川路,這便是四川一名的來歷.

在今天,我們在橫斷山脈仍然可以見到許多原始部族社會殘留的一些習俗,如白玉縣的父系氏族社會,如道孚縣扎壩和絨須卡的走婚,還有一些偏遠山區的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婚俗.我們應該以更為關注的目光來關注橫斷山脈,關注四川的西部群山,關注它們的過去,關注它們的將來,關注一直在群山中繁衍生息的它的子民!四川文化的主體是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指以巴蜀地區為依託,北及天水、漢中區域,南涉滇東、黔西,生存和發展於長江上游流域.

巴蜀文化輝煌燦爛、源遠流長,早在人類起源時代,就有巫山人和資陽人的先後出現,這是傳說的「巴蜀同囿,肇於人皇」的時代;隨著華夏文明發展與進步,巴蜀文化在歷史各個時期都煥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輝,直至今日,川文化仍是中華文化中一支厚重而充滿活力的重要組成.

四川由哪幾個川組成四川是指哪四個川?

川,拼音 chu n,注音 本義 河流。川,象形字。甲骨文像大河流水形,左右是岸,中間是流水。四川,就是四條河流,這四條河流分別是流經四川的岷江 沱江 嘉陵江和長江四條大川,故而得名四川,即 禹貢 所劃分的梁州的一部分。梁州指商周時期的四川盆地和漢中地區。元朝至元23年 1286年 設 四川行中書省...

四川好玩嗎 四川哪裡好玩?

是的,四川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省份,有很多值得探索和體驗的地方和活動。首先,四川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地理環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九寨溝和黃龍景區。這些地方都有著獨特的山水風光 豐富的生態資源和迷人的自然景觀,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和遊玩。此外,四川還有許多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體驗,如都江堰 武侯祠...

四川的文化特色,四川有哪些特色?

四川人好耍。四川人勤快 成都人除外 四川人愛打麻將 四川話都差不多,基本不同地方的人都能聽懂。我覺得大致可以分為川南片區,如自貢內江方言,川西南片區,如眉山樂山宜賓方言,川西片的崇州邛崍大邑都江堰一部分,成都片區,如市區 德陽一部分,川東片區,如達州,重慶。川北的綿陽。四川人過年吃湯圓不像北方吃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