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大舞臺 作文 (左右),戲曲大舞臺 作文 (600字左右)

2021-12-20 11:59:40 字數 5268 閱讀 2207

1樓:匿名使用者

「戲曲」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詞,只是一個上代人愛看的節目,遠遠不及現代的動畫片,所以我從來沒有看過,根本不瞭解「戲曲」的所有相關資料。

小時候,在沉悶的假期裡,按動電視遙控器,不時地會發現有一些關於「社戲」的節目,但我卻毫不猶豫地跳過了,看那些有趣的動畫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來自社戲。比如黃梅戲《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媽媽嘴邊掛著,不時還會哼兩下: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從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你我好比鴛鴦鳥,比翼雙飛在人間。

我非常需要認識「社戲」,恰好我上了一節關於「社戲」的課。

課上,我們先聽了一首歌叫《唱臉譜》,我覺得很有趣,因為歌裡有現代的音調,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來是交流資料,因為我準備充分,自然也會學得很好。

社戲的角色分四大類:生旦淨醜,是按鬍鬚的顏色分的。「生」分為老生(鬚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為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搖旦);「淨」分為做工和唱工;「醜」是扮演喜劇的角色。

我國講究用「唱唸做打」四種藝術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種技術方法來表現人物。

我們還欣賞了幾種戲曲劇的簡介:崑劇——中國戲曲之母;京劇——東方「歌劇」;黃梅戲——芬芳的泥土氣息。我們欣賞了我最熟悉的黃梅戲《天仙配》、粵劇《分飛燕》、豫劇《花木蘭》。

我們還學了京劇的臉譜: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性質、角色和命運。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凶詐;金臉和銀臉是神祕,代表神妖。

臉譜起源於上古時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許多地方戲中都保留了這種傳統。

「戲曲」這個詞突然變新鮮了,我真想回到從前,看那古代的戲曲表演

2樓:匿名使用者

2011-5-8 13:02 提問者: 507阿琪 | 瀏覽次數:6755次

☆選擇你喜歡的一齣戲,就其主要情節發揮想象,編寫一個小故事。

☆在你看戲、聽戲的過程中,你一定有些感想或者有趣的經歷,

戲曲大舞臺作文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共是兩篇,你可以挑選其中一篇來做修改。

戲曲藝術——舊時輝煌

仙居古鎮的路是泥濘的,雨天幾乎難走人;仙居古鎮的路是狹窄的,小車幾乎難停靠;仙居古鎮的路是冷清的,行路幾乎難遇人。

我獨自在古鎮走著,一座高大寬闊的古園吸引了我。跨過半膝高的門檻,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別致的戲臺。「哦,是戲院。」

五丈高的戲臺,散發著神祕的而古樸的氣息,我忍不住東張西望,左摸右敲。

「喂,你幹什麼?!」

我猛一回頭,驀地發現戲臺下已是人山人海。喝茶的,嗑瓜子的,聊天的,拉二胡的……有頭髮花白的老人,身強力壯的青年,衣著高貴的富人,衣衫襤褸的窮人……戲臺上方,依然人如雲煙。很多人都在上方伸著腦袋,似乎在等待些什麼。

孩子們在人群中嬉戲打鬧,一片嘈雜;鄰邊兒有個大媽,同樣在向外張望,還嗑起了瓜子,一個勁兒地往下吐。臺下的人都好不情願地看瓜子殼零零落落地往下掉,一下子翻了臉,吵得不可開交,到處是鬧哄哄的一片。

「嗆嗆嗆嗆一噌——」全場驟然鴉雀無聲。我也慌忙後退了幾步,想探個究竟。只見一個「紅眼」俏女邁著扭捏的碎步出場了。

著裝很是簡單,僅陳舊破爛的戲服,臉上幾抹淡淡的妝術,便繪成了一個角色。她先是用手在臉上遮遮掩掩的,之後竟然在原地兜起了圈子,白色的大褂,跟著她飄。耳邊響起一陣如雷掌聲。

臺下一人大吼:「祝英臺,好!」

原來是「梁祝」,我擦亮了眼。

祝英臺蹺著蘭花指左一點,右一指,那表情極為誇張,紅色的粉底反襯著柳般細目,櫻桃小嘴念著歌樣的戲詞,慢慢吟唱著,一個字似乎拖上了幾分鐘。那永遠捕捉不到的眼珠子羞答答轉著。

許久,「藍袍」俊生大模大樣從後臺繞出來,和著祝英臺的曲調唱起來,唱得剛強有力。想必此人就是梁山伯。

若祝英臺是柔美,他則是剛毅,兩者結合就是纏綿。場下幾十個人都激動地吼起來,掌聲似乎從未停過。

「喂,孩子你在幹什麼呢?發什麼呆呀?」

我恍惚了一下,驟驚。戲曲聲停了,掌聲停了。臺上臺下所有人都似乎與梁祝一同「化蝶」了,就連那住大媽吐得一地的瓜子殼都不翼而飛了。

整所園子依舊冷清冷清的,泥濘泥濘的。

惟剩下眼前這個並不相識的百歲老人茫然的眼神。

我問這裡過去幹嗎用,他說表演越劇;我又問這裡現在幹嗎用,他說這是他們住的地方。

據說,留守下來的除上百歲老人便是不滿十歲的孩童,壯年男女都去了新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裡的人越來越少。沒人聽戲劇,戲臺也成了沒用的東西了。

但是無論再殘舊、泥濘、冷清……久經歲月的滄桑的一磚一瓦見證了戲曲藝術舊時的輝煌。臺下現在只有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個年幼的我,在傾聽著若隱若現的吟唱聲……

戲劇是描寫人生的藝術,真實應是它的第一要素,人們常說,藝術是真善美的統一。在我看來,真是戲劇的基礎,是生命;善是這個生命的意義、價值;美使得這個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藝術魅力。

何謂真實?它是有一些基本品質的。第一,它能使觀眾信以為真。

觀眾明知戲是假的,舞臺所演是個虛構的世界,看戲是娛樂,是一種精神遊戲,為什麼又很樂意在心理上接受戲劇的支配,做「介於信與不信之間的有意識的自欺」呢?原因就在舞臺上表現的人生,能使觀眾產生可以出入於自身經歷的種種聯想,從而加深對人生的體悟。有了這種聯想、體悟,就會獲得雖假猶真的審美愉快。

美國劇作家阿瑟·密勒說:「戲劇與任何藝術相比更要求中肯恰當。如果一齣戲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這樣的』,那麼,即使它缺點很多,仍不失為好戲。

」如果一齣戲連可信這一關也過不去,觀眾在看戲過程中不斷產生疑問,就難以進入審美狀態,有時甚至感到智力受了傷害。這樣的戲還談什麼真實呢?第二,戲劇的真實還必須是動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實。

在社會科學中,真實可以用理性來直接表達。但在戲劇中,理性隱藏在情感之中,是靠情感的真實來影響觀眾的。明代作家袁于令說得好:

「劇場假而情真。」這個「情真」,先由藝術家體驗到了,他先被自己的體驗所激動,才有可能打動觀眾。而戲劇的情感,是感性狀態的理性,總是包含著是非判斷的。

表現美好的情感或**的情感,都是經過了藝術家理性之光的照耀,是審美化了的東西,不是自然形態的東西。所以看莎士比亞的悲劇,不會染上麥克白的野心、理查三世的殘忍、奧賽羅的猜疑。戲劇中的真總是要通向善的。

現代戲曲在對人性的描寫上,會超脫於過去的價值判斷,其表現方式也不一定黑白分明,有些作品還著力於表現「灰色地帶」,仍然不會泯滅是非善惡,泯滅理性精神。那種不包含是非善惡的愉快,只是一般的消遣性娛樂,成不了高尚的娛樂,不是戲劇真正的審美愉快。因而第三,戲劇的真實,還應當是有力量、有力度的。

這種力量,源於戲劇的真實、真情,不是細瑣的、卑微的,而是表達了某種「對人類具有普遍意義的旨趣」(黑格爾語),或者如恩格斯說的「具有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識到的歷史內容」。我們不能要求許多作品都有思想力度、深度,但如果太缺少這類作品,現代戲曲就沒有脊樑骨了。

真實不同於事實,重要的是心靈的貼近

真實是一種感受,是來自客觀又對於客觀有認識意義的主觀感受。真實不同於事實。歷史學要靠事實,戲劇藝術要靠真實。

戲劇所以要寫「事實」(故事)只是為了讓觀眾感受真實,並非為了「事實」本身;而這個「事實」一般也不必是現實中的事實(或稱實事)來支援的。魯迅論諷刺藝術時說:「不必是曾有的實事,但必須是會有的實情。

」所以藝術離不開虛構,允許幻想,甚至可以出神出鬼。寫歷史劇,在歷史事實與藝術虛構之間,藝術家可以自由擺動。擺動的自由,服從於能表現出一種令人信服的「內在的可能性」(萊辛語),並且,它是和藝術家的意圖緊緊地連結在一起的,達到情與理的相互滲透和自由轉換。

我們似乎有一種重事實、輕真實的傾向,如所謂重大題材,以為找到了它就可以獲得巨大的真實了,客觀效果常常並非如此,因為受實事的束縛較多,就難以在真實的開掘上獲得充分自由。在過去傳媒不發達的年代,寫時事新聞的戲很有號召力,現在已經不是這種情況了。對於觀眾來說,戲中的「事實」在時間上離我們是近還是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的貼近。

心靈的貼近對藝術家和觀眾都很重要。而且還應看到,時間距離恰恰是創作上擁有較大自由度的有利條件,京劇《曹操與楊修》、梨園戲《董生與李氏》就是很好的例子。

如果好的話請記得加分啊,呵呵,希望能幫到你。

4樓:匿名使用者

最近在聽戲曲.

雖然有些聽不懂,但湊合著咿咿呀呀地學兩句倒是樂趣.

禁不住讚歎中國的戲曲文化,如此多的流派與劇種.真如毛老爺說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當然,對於我等急需掃盲的人來說,聽經典是最方便可學的.

於是,聽越劇<紅樓夢>,這部劇我的父輩們都是耳熟能詳的,到我們這裡,唯一記得的就是一句"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聽爸爸說,他們那會兒放越劇紅樓夢電影的時候,有位半大小子在林黛玉死時激動得跑上臺去,衝著那投影的帆布大叫"你別這樣啊!林妹妹,你等等我呀"究竟是謠傳還是確有其事現在已無從考證,但這人我倒還見過,憑他那股拗勁,我想這樣的舉動發生在他的身上不是沒有可能的.這我岔遠了.

還有就是聽京劇選段.曾經我搞不懂唱京劇的人幹嘛要裝出那個古怪樣,雙目圓睜,嘴張得大大的.腮部青筋盡暴,樣子實在不好看.可覺得女子的裝顏很美,粉面桃花的,丹脣白齒,一顰一笑,招招式式,盡是功夫.也實在是佩服.關鍵是京劇的精神氣特給人提氣.不愧是國粹.可不能毀在我們這代人的手上.好歹略通些皮毛,不至叫人恥笑.

黃梅戲比較容易懂,主要是<天仙配>太深入人心了,咬字發音也與現在無什麼區別.

其他的如蘇北人的淮劇,揚劇,廣東人的粵劇,上海人的滬劇,河南的豫劇,東北的二人傳之類的,劇種如此繁多,方言又差異太大.

我且慢慢聽吧

5樓:

、我侃京劇

現在的青年朋友不大喜歡京劇,可我對京劇卻十分感興趣。

我對京劇感興趣都是受了爺爺奶奶的影響。他們酷愛京劇,只要電視裡有京劇節目,如《九州戲苑》之類的,他們總是要看的。久而久之,我也受到感染。我發現,京劇中有許多傳統文化的精華。

可說實在的,我對京劇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劇講究的是「唱唸做打」,只知道京劇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個行當。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為一談,甚至有時統稱她們為「小旦」。完整的戲我只看過三部:

《秦香蓮》、《九江口》、《九道本》。現在文藝節目或是綜藝晚會中所演出的京劇,大多是名劇名段,像這樣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較喜歡的是《鎖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玉堂春》中「蘇三離了洪洞縣」一段。

有人認為京劇節奏慢,聽著不耐煩。其實不然,京劇節奏感強,速度有快有慢,但這都是根據劇情而定的。快,快得讓你聽都來不及聽,還沒弄明白是什麼意思,它已經唱過去了。

像《秦香蓮》中「駙馬爺近前看端詳」一段,速度多快啊!如果電視機螢幕上不打字幕的話,那是根本聽不清的。為什麼這樣快呢?

就是為了表達包公憤怒的感情和急於讓陳世美認下秦香蓮的迫切心情。慢,慢得能一個字拖半分鐘的音。像《貴妃醉酒》中楊貴妃的唱詞多慢啊,這是為了體現楊貴妃那雍容華貴的氣質和失落的心情。

總之,京劇藝術極富魅力,只要細細鑑賞,就能發現無窮無盡的妙處來。我會繼續看京劇、研究京劇的,並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朋友理解京劇,喜愛京劇。

關於戲曲的作文左右,關於戲曲的作文 500字左右

以前,我對中國的戲劇很不敢興趣.在平時看電視時,一看到爺爺奶奶在看戲劇,就覺得十分討厭,還與爺爺奶奶在頻道上爭來爭去.如今,學習了戲劇這課,對戲劇有了一些瞭解後,我才改變了對戲劇的看法.戲劇具有悠久的歷史,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劇種,而這正是一個本地的生活.戲劇不僅是表演得精彩,更是...

從浦東機場下飛機,怎樣去上海大舞臺

線路1機場三線 浦東機場 上車,坐3站至 天平路徐家彙站 下車轉985路 天平路徐家彙站 上車,坐1站至 上海體育館 下車車程37.7公里 公交票價估算 約26元 線路2機場六線 浦東機場 上車,坐2站至 龍陽路站 下車轉大橋六線 龍陽路地鐵站 上車,坐12站至 零陵路斜土路站 下車車程37.7公里...

按照我的舞臺一課的作方式寫作文,按照我的舞臺一課的作方式寫一篇作文

在我的世界裡,舞臺是由一塊塊拼圖拼湊而成的.只有找到了握有拼圖的人,舞臺上的演出才越精彩.而我們買個人都有自己的舞臺,是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我也有屬於自己的舞臺.我的舞臺是普通而不華麗的,是簡單而不裝潢的.我會邁著輕快的舞步,在屬於自己的舞臺上,把我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我穿著一身白色的連衣裙,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