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全文解釋(原文加翻譯)

2021-09-08 00:12:59 字數 1964 閱讀 4857

1樓:炮兵團——團長

原文原文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 《禮記·禮運第九》

譯文:孔子說:"大道的實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不能看到,但能看到有關當時太平盛世的記載。

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為世人所共有。選舉賢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講信用,和睦相處,彼此合作,所以人們不只是親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於自己的兒女,更能推延仁愛,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壯年人都能貢獻才力,兒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鰥寡孤獨以及殘廢疾病的人都能得到豐厚的供養。男的各盡其職務,女的各有其家庭。

貨物資源都厭惡丟棄到地上浪費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裡私用。既嫌惡有能力不肯使出來,但也不一定為自己出力才算效勞。因此,人人都能誠實相待,和睦相處,故不會有陰謀詭計發生,也沒有劫奪偷竊殺人越貨的事情出現。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樣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詞目 路不拾遺

發音 lù bù shí yí

釋義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

示例 夜不閉戶,~,四方瞻仰,稱為西方聖人。(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

路不拾遺」出自後晉張昭遠、賈緯等編寫的《舊唐書》。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做買賣的人途經武陽(今河北大名、館陶一帶),不小心把一件心愛的衣服丟了。他走了幾十裡後才發覺,心中很著負,有人勸慰他說:

「不要緊,我們武陽境內路不拾遺,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聽了半信半疑,心裡話:這可能嗎?

轉而又一想,找找也無妨。於是趕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這件事以後越傳越廣。後來,人們就把「路不拾遺」變成一個成語。「路不拾遺」又作「道不拾遺」。常常用以說明國家安定,ren們思想品德高尚,社會風氣很好。

2樓:挑戰者使用者

皇上與群臣議論怎樣禁止盜賊。有人請求使用嚴厲的刑法來制止。皇上微笑著說:

"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盜賊,是由於賦稅太多,勞役、兵役太重,官吏們又貪得無厭,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這是切身的問題,

所以也就顧不得廉恥了。我們應當去掉奢侈,節省開支,減輕徭役,少收賦稅,選拔和任用廉潔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餘,那麼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何必要用嚴厲的刑法呢!

從這以後,過了幾年,天下太平,沒有人把別人掉在路上的東西拾了據為己有,大門可以不關,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整段翻譯,一一對應即可解釋加點詞

(1)重法以禁之。

(2)看法;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

理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

(3)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的和諧社會。

(4)「人不獨親其親……女有歸。」

(5)「謀閉而不興……故外戶而不閉。」

3樓:有白菜

原文: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緊之,上晒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

朕當去奢省費,輕徭博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商旅野宿焉。」

翻譯:皇上與群臣議論怎樣禁止盜賊。有人請求使用嚴厲的刑法來制止。

皇上微笑著說:"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盜賊,是由於賦稅太多,勞役、兵役太重,官吏們又貪得無厭,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這是切身的問題,所以也就顧不得廉恥了。我們應當去掉奢侈,節省開支,減輕徭役,少收賦稅,選拔和任用廉潔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餘,那麼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何必要用嚴厲的刑法呢!

從這以後,過了幾年,天下太平,沒有人把別人掉在路上的東西拾了據為己有,大門可以不關,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