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嶽還金文言文翻譯文章最後一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021-06-14 08:31:25 字數 5177 閱讀 6439

1樓:文以立仁

原文:秀才何嶽,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餘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

其人慾分數金為謝,何嶽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

又嘗教書於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於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

因託以寄去。

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

翻譯:秀才何嶽,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兩百兩銀子,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讓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東西,便走上前問他關於銀子的事情,那人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吻合,於是就還給了那個人。

那人想從丟失的錢中分一部分給何嶽作為酬謝,何嶽說:“我撿到錢時沒人知道,都可以算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些都不要,又怎麼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心存感激地離開。

他也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嶽那裡,箱子裡面有銀子數百兩,官吏說:“等到以後我回來再來取。”官吏離開了許多年,卻沒有一點音信,後來何嶽聽說官吏的侄子因為其他別的事情到南方來,不是來取箱子的。

何嶽就把箱子託官吏的侄子帶回官吏那兒。

何嶽,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在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貪心;那金錢寄放在他家多年,而他卻毫不動心,這種高尚的品質遠遠超過普通人了。

通過窮秀才何嶽兩次還金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人窮志不窮”高尚節操的讚美,對拾金不昧這一傳統美德的頌揚。

2樓:匿名使用者

秀才何嶽,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餘兩**,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那人想從中取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嶽說:

“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寫都不要),又怎麼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嶽那裡,裡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說:

“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去了許多年,沒有一點音信,(後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並非取箱子。(何嶽)得以託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

秀才何嶽,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一點也不動心,憑著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拾金不昧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中敘述了窮秀才何嶽兩次還金的故事,表現了何嶽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義。

觀月文言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中國爾爾

文中提出觀月“四美”之說,表現了作者的審美趣味,其中“獨往”、“去人遠”云云,與作者罷官後的心情也不無關係。主要表現了作者不得志,才華無法施展,悶悶不樂的思想情感。

原文:觀月記

張孝祥月極明於中秋,觀中秋之月,臨水勝;臨水之觀,宜獨往;獨往之地,去人遠者又勝也.然中秋多無月,城郭宮室,安得皆臨水?蓋有之矣①,若夫遠去人跡,則必空曠幽絕之地②.

誠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獨行以夜而之空曠幽絕蘄③頃刻之玩也哉今餘之遊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與

蓋餘以八月之望過洞庭,天無纖雲④,月白如晝.沙當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環之水,近者猶數百里.餘系船其下,盡卻⑤童隸而登焉.

沙之色正黃,與月相奪;水如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眩,閬風、瑤臺、廣寒之宮,雖未嘗身至其地,當亦如是而止耳.蓋中秋之月,臨水之觀,獨往而遠人,於是為備.書以為金沙堆觀月記.

翻譯:觀賞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觀賞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觀優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觀賞,最好是獨自一人前往.

而獨自前往的地方,又以離人遠的地方最好.可是,中秋往往又多沒有月亮.況且城郭宮室等地方,又**能都靠近水澤呢?

假如有這樣的地方,要麼是遠離人居、人跡罕至,要麼是空曠幽靜少有之處.果真有喜歡獵奇的人士,誰又能在黑夜中獨行而到達這樣地方以求得一時的快樂呢?我現在金沙堆遊玩,這裡不正符合賞月的四個條件(即中秋月,臨水,獨往,去人遠)嗎?

我於八月十五路過洞庭湖,天空明朗,沒有一絲雲朵,月光皎潔,宛如白天.金沙堆正好位於洞庭湖內,正個沙洲青草蔥蘢,高有十仞,四面綠水環繞,最近的陸地離這裡也有幾百裡.我把船停靠在岸邊,系在沙洲下面,讓書僮僕役全部退去,然後徐步向上攀登.

只見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黃,和月光爭輝;這時候,天上月亮猶如玉盤,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積的**,光芒四射.微風吹過,頓感一陣涼意,似覺眼花,彷彿到了仙境.即使沒有曾經親身到達那裡,應該也不過如此而已吧.

看樣子賞月之至,中秋,臨水,獨往,去人遠,在這裡全都完備了啊!特寫此文以記述金沙堆觀月情景.

【註釋】

[1]金沙堆:湖沙堆積而成的小島,位於湖南洞庭湖與青草湖之間.本文原題《觀月記》.

[2]臨水勝:靠近水的地方最好.

[3]觀:觀賞.

[4]宜:適宜,應當.

[5]去:離開.

[6]蓋:句首語氣詞.之:指代中秋月和近水的城郭宮室.

[7]若夫:至於.必:一定.

[8]誠:果真.

[9]獨行以夜:在夜中獨行;“以”:於.之:往.

[10]蘄(qí):求.玩:欣賞.

[11]“其具”句:大概具備了這四個好的條件吧?其:語氣詞,大概.四美:指上文所說賞月最理想的四個條件:中秋月,臨水之觀,獨往,去人遠.

[12]八月之望:八月十五日;望,指夏曆每月十五日.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東北.

[13]天無纖(xiān)雲:天空沒有一絲雲彩.

[14]沙:指金沙堆.當……之中:處在……之間.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15]“四環”二句:謂金沙堆四周環繞的水域,距離近的都還有幾百裡寬.

[16]卻:退,退去.童隸:書童僕役.

[17]正黃:純黃,指沒有雜色.

[18]與月相奪:和月光爭輝.

[19]激射:噴射.

[20]目眩(xuàn):眼花.

[21]閬(làng)風:傳說是仙界崑崙山所謂“三山”之一.瑤臺:傳說在崑崙山上,以五色玉為臺基.廣寒宮:即月宮.

[22]如是而止:如此而已.

[23]於是:在這裡.備:齊全,完備.

【作者與題解】

張孝祥(1132—1169),字安國,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人.二十三歲舉進士,廷試第一.孝宗乾道五年(1169)三月,以顯謨閣直學士退休;不久,病卒於蕪湖.

他主張抗戰,寄情於詞,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有《於湖居士文集》.

這篇《觀月記》即選自《於湖居士文集》.乾道二年(1166),張孝祥在知靜江府、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任上被免職,自桂林北上,途經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時當中秋,獨登觀月,作本文以記之.中秋觀月,是詩文中常見的題目;在洞庭湖中的金沙堆觀中秋月,則別有一番景象與情趣.

金沙堆由沙積而成,在明月映照之下,沙色與月光爭輝,**般的積沙與白玉盤似的湖水“光采激射”,作者用語言文字描繪出一幅光、色可見的圖畫.這是本文在景物描寫方面的特點.文中提出觀月“四美”之說,表現了作者的審美趣味,其中“獨往”、“去人遠”云云,與作者罷官後的心情也不無關係.

這篇短文有議論、敘述,有描寫、抒情,意到筆隨,流暢自如,與蘇軾的散文風格頗為相近.

學奕文言文翻譯

4樓:匿名使用者

譯文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以為有天鵝要飛來,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來。雖然和前一個人一起學棋,但棋藝不如前一個人好。

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說:不是這樣的。

註釋弈秋:弈:下棋。(圍棋)

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通國:全國。

通:全。

之:的。

善:善於,擅長。

使:讓。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雖聽之:雖然在聽講。

以為:認為,覺得。

鴻鵠:天鵝。(大雁)

援:引,拉。

將至:將要到來。

思:想。

弓繳:弓箭。

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之:謂,說。

雖與之俱學:雖然這個人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

弗若之矣:成績卻不如另外一個人。

為是其智弗若與:因為他的智力比別人差嗎?

曰:說。

非然也:不是這樣的。

矣:了。

弗:不如。

5樓:匿名使用者

《學奕》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有人)請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

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因為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

不是這樣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我來答有獎勵

139*****511

聊聊關注成為第2位粉絲

譯文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卻一心以為有天鵝要飛來,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來。雖然和前一個人一起學棋,但棋藝不如前一個人好。

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說:不是這樣的。

註釋弈秋:弈:下棋。(圍棋)

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通國:全國。

通:全。

之:的。

善:善於,擅長。

使:讓。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雖聽之:雖然在聽講。

以為:認為,覺得。

鴻鵠:天鵝。(大雁)

援:引,拉。

將至:將要到來。

思:想。

弓繳:弓箭。

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之:謂,說。

雖與之俱學:雖然這個人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

弗若之矣:成績卻不如另外一個人。

為是其智弗若與:因為他的智力比別人差嗎?

曰:說。

非然也:不是這樣的。

矣:了。

弗:不如。

文言文狼一句一譯,《狼 一 》文言文註釋及翻譯

面對凶惡的人或物我們必須勇敢地面對 狼 一 文言文註釋及翻譯 一,註釋 1,貨 賣。2,欻 x 忽然。3,瞰 k n 窺視。4,既 已經 5,諸 相當於 之於 6,蚤 z o 通 早 早晨。7,逡 q n 徘徊的樣子 8,仰 抬 9,昂 貴。10,直 通 值 價值。11,緣 沿著 12,罹 l 遭遇...

文言文《論詩》翻譯,論詩最後一句的翻譯不太清楚,不好理解,寫清楚些好嗎。

一天晚上,蘇東坡和黃庭堅和蘇小妹討論詩詞,小妹說 輕風細柳,澹月梅花,中間要加一個字,成五言的對聯。東坡說 輕風搖細柳,澹月映梅花。小妹說 好,但不夠好。黃庭堅說 輕風舞細柳,澹月隱梅花。也不夠好。小妹又說。蘇東坡說 那你說加上什麼字才算好呢?蘇小妹道 輕風扶細柳,澹月失梅花。東坡 黃庭堅拍著手說好...

《三峽》全文的翻譯,跪求,求《三峽》文言文翻譯要「一句對一句的」!!

翻譯 在三峽的七百里之間,兩岸山連著山,沒有一點空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巖峰像屏障一樣,遮蓋住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 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隻都被阻隔斷了。如果有皇帝的命令急於傳達,有時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大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