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鄭和七下西洋途中發生的故事,左右

2021-06-12 02:14:43 字數 958 閱讀 1221

1樓:孟菲斯

這是鄭和第三次下西洋發生的故事:鄭和這次下西洋時,曾至錫蘭山,其王「亞烈苦奈兒「侮慢不敬,欲加害於鄭和,鄭和發覺後離去。後來鄭和回國途中特去訪問錫蘭,他又發兵五萬準備劫鄭和船隻。

鄭和臨危不懼,率兵2000抄其後路,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頭目。回國後,獻俘於朝。群臣主張殺之,成祖為維護兩國人民間傳統友誼,「憫其愚無知」,命釋放,給以衣食,令再立其國中賢者為王。

海外聞之,無不感服,而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遇大險,能鎮定自若,迅速決定克敵制勝之策,具有大將風度。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o(∩_∩)o謝謝

2樓:小瘋子

鄭和七下西洋,長駛遠駕,「示中國富強」。如此盛大的遠航,卻突如其來,悄然而去。它在經濟上揮霍民生財富,在政治上揮霍**理想。

在鄭和的偉大遠航中,有人看到輝煌,有人看到輝煌中的荒唐,甚至還有悲涼。 中國曾經擁有絕對的海上優勢,鄭和遠航將這種優勢推向瞬間的高峰,然後就突然停止了。實際上,在西方擴張勢力進入亞洲海域之前,中國就已經自己消滅了自己的海上力量。

鄭和七下西洋,是一個偉大時代的結束。而此時,西方的海上擴張已經開始,而且一發而不可收拾。 公元15世紀是全球歷史上關鍵的一個世紀,前半葉,中國勢力淡出海洋;後半葉,西方開始向世界擴張。

決定未來命運的、雙方不可避免的遭遇與衝突,即將開始。歷史的意義不是重溫往昔的輝煌,而是反思曾經的輝煌是如何消失的,那些災難性的轉機在**。. 誰控制海洋,誰贏得世界;失去海洋的民族,最終也失去家鄉。

紀念鄭和下西洋,重要的是在世界歷史語境中,反思現代國家競逐富強的經驗與教訓。 鄭和七下西洋,早已不是一個歷史事件,而是一種文化象徵,寄託著中國人的回憶與想象、失望與希望,寄託著國人的某種自我形象,也寄託著人們關於國際新秩序的某種想象與期望。在世界現代化歷史大敘事中討論鄭和七下西洋,有兩種意義:

一是鄭和遠航如何發生,二是鄭和遠航為什麼結束。第一重意義上感受的驕傲是短暫的,在第二重意義上感到的悔恨,卻刻骨銘心。

《李廣射虎鄭和七下西洋劉備三顧茅廬》哪本書是出自《史記》的

李廣射虎是記載於司馬遷史記裡面的故事,原文是 李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李廣射虎 史記 是由西漢時期的司馬遷編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

鄭和下西洋的「西洋」是什么洋,鄭和下西洋的「西洋」是什麼洋

西洋是古代中國人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個地理概念.西洋是指今汶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鄭和下西洋 西洋鏡 中的西洋就是指今汶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明朝初期以婆羅 borneo 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 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 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西...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能夠成功,鄭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鄭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 1明朝前期,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有豐富的物質基礎 如 船隻巨大,錢財豐裕等 2明太袓朱棣的支援 3當時造紙,羅盤針的出現,航海技術比較完備4準備極其充分 隨行人員的分工極細 明確而且完善,有技術人員等 5鄭和個人的領導能力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鄭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