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日暮賞析,杜甫 日暮 賞析

2021-05-26 05:01:35 字數 4956 閱讀 4623

1樓:斑餿人

問題1 夜愈深,人更靜,詩人帶著鄉愁的眼光**山村秋景,彷彿蒙上一層清冷的色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這兩句詞序有意錯置,原句順序應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

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滿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瑩欲滴。意境是多麼悽清而潔淨!給人以悲涼、抑鬱之感。

詞序的錯置,不僅使聲調更為鏗鏘和諧,而且突出了「石泉」與「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現的詩意更加奇逸、濃郁。從悽寂幽邃的夜景中,隱隱地流露出一種遲暮之感。

問題2 「情語能以轉折為含蓄者,唯杜陵居勝。」(《姜齋詩話》)王夫之對杜詩的評語也恰好闡明本詩的藝術特色。詩人的衰老感,懷念故園的愁緒,詩中都沒有正面表達,結句只委婉地說「何須花燼繁」,嗔怪燈花報喜,彷彿喜兆和自己根本無緣,沾不上邊似的,這樣寫確實婉轉曲折,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給人以更鮮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藝術上可謂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

基本內容就是這些了 你自己總結下

2樓:友聲驛站

唐詩閱讀賞析 杜甫《春日憶李白》朗讀 張牙舞爪

3樓:

日 暮杜甫 牛羊下來久, 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 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裡, 何須花燼繁。

《日暮》翻譯加賞析

4樓:匿名使用者

日暮 杜甫

牛羊下來久, 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 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裡, 何須花燼繁。

譯文牛羊回到低處的柵欄

一扇扇門依次關閉,一盞盞燈

順次點亮,在薄暮時分,

為失敗的太陽收回小小的失地。

風月縱橫,夜晚清新而美好

可惜此地並非故鄉。

我聽見黑色的水流進石頭的縫隙

草葉上的露水輕盈地滑向秋天的根部……

一切似乎都在時間中走向低處。

我退居斗室,聽見燈花如一聲低語爆發

讚美一頭不合時令的梨花

感到歲月的告別,

在穿窗而入的微風中顫裂。

作品鑑賞

公元767年(大曆二年)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東屯期間,寫下了這首詩。瀼西一帶,地勢平坦,清溪縈繞,山壁峭立,林寒澗肅,草木繁茂。黃昏時分,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片山村寂靜的景色: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夕陽的淡淡餘暉灑滿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從田野歸來,家家戶戶深閉柴扉,各自團聚。首聯從《詩經》「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句點化而來。

「牛羊下來久」句中僅著一「久」字,便另創新的境界,使人自然聯想起山村傍晚時的閒靜;而「各已閉柴門」,則使人從闃寂而冷漠的村落想象到戶內人們享受天倫之樂的景況。這就隱隱透出一種思鄉戀親的情緒。皓月悄悄升起,詩人凝望著這寧靜的山村,禁不住觸動思念故鄉的愁懷: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秋夜,晚風清涼,明月皎潔,瀼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麗如畫,無奈並非自己的故鄉風物!淡淡二句,有著多少悲鬱之感。

杜甫在這一聯中採用拗句。「自」字本當用平聲,卻用了去聲,「非」字應用仄聲而用了平聲。「自」與「非」是句中關鍵有字眼,一拗一救,顯得波瀾有致,正是為了服從內容的需要,深曲委婉地表達了懷念故園的深情。

江山美麗,卻非故園。這一「自」一「非」,隱含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和濃重的思鄉愁懷。

夜愈深,人更靜,詩人帶著鄉愁的眼光**山村秋景,彷彿蒙上一層清冷的色彩:「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這兩句詞序有意錯置,原句順序應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

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滿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瑩欲滴。意境是多麼悽清而潔淨!給人以悲涼、抑鬱之感。

詞序的錯置,不僅使聲調更為鏗鏘和諧,而且突出了「石泉」與「草露」,使「流暗壁」和「滴秋根」所表現的詩意更加奇逸、濃郁。從悽寂幽邃的夜景中,隱隱地流露出一種遲暮之感。

景象如此冷漠,詩人不禁默默走回屋裡,挑燈獨坐,更覺悲涼悽愴:「頭白燈明裡,何須花燼繁。」杜甫居蜀近十載,晚年老弱多病,如今,花白的頭髮和明亮的燈光交相輝映,濟世既渺茫,歸鄉又遙遙無期,因而儘管面前燈燼結花斑斕繁茂,似乎在預報喜兆,詩人不但不覺歡欣,反而倍感煩惱,「何須」一句,說得幽默而又悽惋,表面看來好像是宕開一層的自我安慰,其實卻飽含辛酸的眼淚和痛苦的嘆息。

「情語能以轉折為含蓄者,唯杜陵居勝。」(《姜齋詩話》)王夫之對杜詩的評語也恰好闡明本詩的藝術特色。詩人的衰老感,懷念故園的愁緒,詩中都沒有正面表達,結句只委婉地說「何須花燼繁」,嗔怪燈花報喜,彷彿喜兆和自己根本無緣,沾不上邊似的,這樣寫確實婉轉曲折,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給人以更鮮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藝術上可謂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

古詩賞析《日暮》杜甫

5樓:s書香劍客

1.描繪了一幅牛羊歸來、柴門深閉,寂靜、清冷的山村日暮圖景。(要點出景物和說明特點)

2.杜甫在詩中表達了自己懷念故園、思鄉戀親之情,以及人至遲暮,濟世渺茫的悲涼之感。

(意對即可)

月夜 杜甫賞析

6樓:韓琴

賞析:《月夜》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抒發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字裡行間,表現出時代的特徵,離亂之痛和內心之憂熔於一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而希望則寄託於不知「何時」的未來。

此詩藉助想象,抒寫妻子對自己的思念,也寫出自己對妻子的思念。採用從對方設想的方式,妙在從對方那裡生髮出自己的感情,這種方法尤被後人當作法度。全詞詞旨婉切,章法緊密,明白如話,感情真摯,沒有被律詩束縛的痕跡。

《月夜》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是作者被禁於長安時望月思家之作。全詩原文如下: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白話文釋義: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樣清圓,遙想閨中妻子,只能獨自觀賞。可憐幼小的兒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濛濛霧氣,或許沾溼了妻子的鬢髮;冷冷月光,該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時才能團圓相見,倚靠薄帷共賞明月。那時一定月色依舊,就讓月光默默照幹我們的淚痕。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天寶十五載(756年)春,安祿山由洛陽攻潼關。六月,長安陷落,玄宗逃蜀,叛軍入白水,杜甫攜家逃往鄜州羌村。

七月,肅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即位,杜甫獲悉即從鄜州隻身奔向靈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軍所俘,押回長安。八月,作者被禁長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詩。

在一二兩聯中,「憐」字,「憶」字,都不宜輕易滑過。而這又應該和「今夜」、「獨看」聯絡起來加以吟味。明月當空,月月都能看到。

特指「今夜」的「獨看」,則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來的「同看」。未來的「同看」,留待結句點明。往日的「同看」,則暗含於一二兩聯之中。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這透露出他和妻子有過「同看」鄜州月而共「憶長安」的往事。

安史之亂以前,作者困處長安達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時間,是與妻子在一起度過的。和妻子一同忍飢受寒,也一同觀賞長安的明月,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當長安淪陷,一家人逃難到了羌村的時候,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憶長安」,已不勝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亂軍之中,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那「憶」就不僅充滿了辛酸,而且交織著憂慮與驚恐。這個「憶」字,是含意深廣,耐人尋思的。

往日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雖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為妻子分憂;如今呢,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遙憐」小兒女們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負擔,不能為她分憂。這個「憐」字,也是飽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還小,並不懂得想念,但杜甫不能不念。

從小孩的「不念」更能體現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聯通過妻子獨自看月的形象描寫,進一步表現「憶長安」。霧溼雲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憶念愈深,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

當想到妻子憂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時候,自己也不免傷心落淚。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這就激起了作者結束這種痛苦生活的希望;於是以表現希望的詩句作結:「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雙照」而淚痕始幹,則「獨看」而淚痕不幹,也就意在言外了。

7樓:life無明小魚

賞析:1、「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這首詩表達了杜甫對家人,尤其是對妻子的深切思念。但是杜甫並沒有直接寫自己境況或情感,而是從妻子的視角寫起。

他想象此時在鄜州的妻子也許正一個人看著這清冷的月亮吧。為什麼是一個人呢?因為自己並不在她的身邊。以往,自己還能陪她賞月談心,如今只剩她一人望月長嘆。

2、「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而兒女都還小,很天真,並不懂得母親看月亮的心思,也不知道身陷長安的父親內心的煎熬。一個憐,把自己對妻兒的憐愛、疼惜委婉而又辛酸的表達了出來。自己多想照顧他們,多想跟他們在一起啊!

奈何一個「遙」字,又把這種憐愛化作距離和無奈,也化作了滿紙柔情。

3、「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妻子望月已久,夜深霧重,打溼了髮髻,卻絲毫未覺。月光照臨,寒意漸起,她也不關心。她心裡想著長安,想著身陷長安的夫君,絲毫沒有發覺時光的流逝。

4、「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重逢,一起靠在透光的帷幔旁,訴說之前的相思,讓月光擦乾我們的眼淚。前三句想象兒女的天真和妻子望月的痴態,最後一句表達期待,表明我們總有一天能相見的。雖然這個相見的日期並不清楚,但終會到來的。

擴充套件資料

《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譯文:今夜裡鄜州上空那輪圓月,只有你在閨房中獨自遙看。遠在他鄉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

染香的霧氣打溼你的鬢髮,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何時能並肩坐在薄帷帳下,月光照你我盡把淚痕擦乾。

創作背景

天寶十五載(756年)春,安祿山由洛陽攻潼關。五月,杜甫從奉先移家至潼關以北的白水(今陝西白水縣)的舅父處。六月,長安陷落,玄宗逃蜀,叛軍入白水,杜甫攜家逃往鄜州羌村。

七月,肅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即位,杜甫獲悉即從鄜州隻身奔向靈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軍所俘,押回長安。八月,作者被禁長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詩。

如何賞析杜甫《絕句其三,如何賞析杜甫的《絕句》

詩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首詩回描寫了諸多景物 黃鸝 翠柳 答顯出活潑的氣氛,白鷺 青天給人以平靜 安適的感覺。其中幾個動詞尤其表現力突出 鳴 字表現了鳥兒的怡然自得。上 字表現出白鷺的悠然飄逸。黃 翠 白 青,色澤交錯,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傳達出詩...

杜甫《歸雁》的賞析求杜甫的《歸雁》的賞析差不多100字,越短越好!

歸 雁 春 天 萬 裡 客 亂 定 幾 年 歸 亂 指安史之亂。腸 斷 江 城 雁 腸斷 特別悲傷。高 高 向 北 飛 背景提要 春天來了,望見北去的大雁,勾起了詩人的思鄉之情。散譯 春天來了,我這個遠離家鄉的人,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呢?最讓我悲傷的是,連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飛去,而我卻挪不...

求杜甫《登樓》的精彩翻譯和賞析,求杜甫《登高》的精彩翻譯和賞析

賞析詩人生來多情,不僅與大自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極強的親和力,而且對天下事極為關心。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杜甫更是兼有以上二者。登樓 一詩寫於公元664年春。這時,杜甫在四川成都草堂已經住了五個年頭。五年來,他嚐盡了世間的苦辣酸甜 離愁別恨。八年安史之亂雖於去年春天結束,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又一場災難。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