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與詩與詩人之間有什麼聯絡,石灰吟,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精神?

2021-05-13 07:51:03 字數 5705 閱讀 4385

1樓:從口從羊咩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

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第三句“粉骨碎身渾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明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

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石灰吟,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精神?

2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託物言志,表明作者堅貞、高潔的志向,詩歌借石灰表現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感情。

作品原文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白話譯文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裡開採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3樓:wxy123456穎

此詩託物言志,採用象徵手法,字面上是詠石灰,實際借物喻人,託物寄懷,表現了詩人高潔的理想。全詩筆法凝練,一氣呵成,語言質樸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強;尤其是作者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大無畏的凜然正氣更給人以啟迪和激勵。

作品原文:

版本一石灰吟1

千錘萬鑿出深山2,烈火焚燒若等閒3。

粉骨碎身渾不怕4,要留清白在人間5。

版本二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石灰吟:讚頌石灰。吟:吟誦,指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千錘萬鑿:也作“千錘萬擊”或“千鎚萬擊”;指無數次的錘擊開鑿,形容開採石灰非常艱難。千、萬:虛詞,形容很多。錘:錘打。鑿:開鑿。

3.若等閒: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閒:平常,輕鬆。

4.粉骨碎身:也作“粉骨碎身”;渾:亦作“全”;怕:也作“惜”。

5.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人間:人世間。

白話譯文: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捶打才能從深山裡開採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做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于謙從小學習刻苦,志向遠大。相傳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窯前,**師傅吟們煅燒石灰。只見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經過熊熊的烈火焚燒之後,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

他深有感觸,略加思索之後便寫下了此詩。據說此時于謙的才十二歲,他寫下這首詩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寫照,更是他日後的人生追求。

作品鑑賞:

此詩借吟石灰的鍛鍊過程,表現了作者不避千難萬險,勇於自我犧牲,以保持忠誠清白品格的可貴精神。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

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第三句“粉身碎骨渾不怕”。

“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作者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

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作者簡介:

于謙(1389~1457),明代大臣。字廷益,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永樂十九年(2023年)進士。

初任御史,歷官兵部尚書。正統十四年(2023年),明英宗為瓦剌俘去,于謙擁立明景帝,擊退瓦剌的侵擾,捍衛了北京,功炳史冊。

後徐有貞、石亨等迎明英宗復位,將他殺害。明孝宗追諡肅愍,明神宗改諡忠肅。其詩多以憂國愛民和表達堅貞節操的內容為主。有《於忠肅公集》。

4樓:匿名使用者

詩人用石灰是比喻自己,借物俞人,表達了詩人不與他人同流合汙,高尚品質

5樓:匿名使用者

《石灰吟》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古詩今譯] 經過千萬次錘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燒也視若等閒。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頭的顏色那樣青白分明,現在多用“清白”)長留人間。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

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第三句“粉骨碎身渾不怕”。“粉骨碎身”及其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此句中的清白是拿石頭的顏色作比 。

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

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是的,于謙就是這樣一位清官。

為了紀念他,于謙寺在地球建成的

6樓:匿名使用者

託物言志,敢於犧牲的精神

石灰吟,詩和譯文都要有。還要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思想感情?

7樓:蕭君紫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石頭)只有經過多次撞擊才能從山上開採出來。它把烈火焚燒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思想感情

學完《石灰吟》這首詩,你想對詩人于謙說些什麼?

8樓:是三不是世

讀了您的詩,我彷彿看到一個不怕磨難,不怕犧牲,至死也要保留自己高尚清白的節操的人展現在我們面前。您的高傲風骨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我們也要像您一樣,關鍵時刻不背棄祖國,將來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9樓:韓若琳的奶奶

讀了您的詩,我感受到了你廉潔正直的高尚情操,感到了你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我決心向你學習,學習你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學習你不怕艱難、不惜犧牲、堅守清白的精神,將來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10樓:手機使用者

于謙你清正廉潔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11樓:小詩雅詞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是什麼使你這樣堅強,是什麼讓你這樣倔強,是什麼讓你不能相忘,是什麼把你鍛鍊成鋼。

是信念,給人以無窮的力量。一艘鉅艦,擋住了濤天巨浪。你的精神永放光芒。

石灰吟詩歌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人生信念?

12樓:暴躁兔

《石灰吟》講的是(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裡開採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這首詩託物言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同時也是表明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石灰吟,詩和譯文都要有。還要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思想感情?

13樓:郯望亭乾丁

1這首詩生動地描畫出一幅色彩明麗的農村風光圖,表達了詩人沉醉於淳樸的農村生活以及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戀戀不捨的情感。

2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是說理詩

3不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一種迷人的環境,而且還能感受到盛唐時代和平安定的社會氣氛。

4表現了作者對兄弟相逼,骨肉相殘不滿與厭惡。

5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

6表達自己要和石灰一樣,不怕艱難、不惜犧牲、堅守清白,決心在艱苦中磨練,堅守清白,準備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負。

石灰吟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

14樓:老夏的小可愛

讚揚了石灰默默奉獻,堅韌的精神,抒發了作者願為石灰,默默做貢獻清白做人不與壞人同流合汙的志向。

《石灰吟》抓住了石灰不怕擊打、不怕烈火,甘願粉身碎骨而把白白的粉末奉獻給人們的特點。此詩託物言志,採用象徵手法,字面上是詠石灰,實際借物喻人,託物寄懷,表現了詩人高潔的理想。全詩筆法凝鍊,一氣呵成,語言質樸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強;尤其是作者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大無畏的凜然正氣更給人以啟迪和激勵。

譯文: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裡開採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創作背景:于謙從小學習刻苦,志向遠大。相傳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窯前,**師傅們煅燒石灰。

只見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經過熊熊的烈火焚燒之後,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觸,略加思索之後便寫下了此詩。據說此時的于謙才十二歲,他寫下這首詩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寫照,更是他日後的人生追求。

擴充套件資料

此詩借吟石灰的鍛鍊過程,表現了作者不避千難萬險,勇於自我犧牲,以保持忠誠清白品格的可貴精神。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

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

第三句“粉身碎骨渾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作者于謙為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

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

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此詩通篇用象徵手法,以物比人,把物的性格和人的性格熔鑄成一體。言在物,而意在人,不言人而人在其中,似呼之即出。風格豪邁,氣勢坦蕩、鏗鏘有力。

參考資料

少年中國與中國少年之間有什麼聯絡

少年中國是指中國雖然還處於建設初期,但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國家,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國家。中國少年是指中國的青少年,指一定年齡的群體。兩者之間的關係是 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少年所展現出來的精神面貌代表著少年中國的形象面貌,中國少年的成長會促進少年中國不斷向前發展,中國少年是少年中國希望,少年中國需要一代一...

做平面設計與美術老師之間有什麼聯絡

設計和美術是從屬關 bai系du,在包豪斯之前可以說zhi沒有真正意義上的dao設計。設計的美感 形式內 色彩都是容在那之後逐漸細分的。你所說的平面設計和美術教育其實是兩個不同問題,一個是設計專業,一個是職業。我感覺你想說的就是平面設計和純美術之間的關係吧。平面設計更注重設計元素,包括構成 色彩 創...

比和比例之間有什麼聯絡與區別,比和比例有什麼聯絡和區別

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學數學容易弄混的幾大問題之一,其實它們之間的問題完全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比,等同於算式中等號左邊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種 如 a b 比例,由至少兩個稱為比的式子由等號連線而成,且這兩個比的比值是相同 如 a b c 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聯絡就可以說成是 比是比例的一部分 而比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