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管理人性觀經歷了哪幾個階段,西方人性觀分為哪三個階段

2021-04-19 02:27:25 字數 4350 閱讀 5790

1樓:一起嗨電

最初,勞動者的地位是比較低下的,所謂對勞動力的管理在很大程度專上只是勞動監督。後來,屬逐漸重視對人性的研究。西方管理人性觀與管理風格大致經歷了認下幾個發展階段:

「經濟人」假設,這個時期以泰勒的科學管理為標誌,採用效率標杆對勞動效率進行拉昇。

2023年霍桑實驗提出了「社會人」假設,人工作的最大動力是社會、心理需要(參與管理理論)。其後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自我實現的人」假設。薛恩等人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複雜人」假設(權變管理理論)。

這四種觀點代表了西方管理對於人性的四個不同理解階段。

西方人性觀分為哪三個階段

簡述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樓:sky起來吧來吧

第一階段:天圓地方

「天圓地方」是古代科學對宇宙的認識。古代漢族人民在認識宇宙的過程中主要方法和現代科學的實證實驗方法完全不同,「內證」是古人認識宇宙的主要方法,而這種方法是按照人體生命一定的能量迴圈模式不斷加強人體自身的能量,從而達到超越普通大眾的感知能力。

我們知道普通人的五官感知能力是有限的,這也是現代科學發展的侷限。

天圓地方本質上是《易經》陰陽體系中對天地生成及其執行的解讀,而《易經》為百經之首,國學之源,其思想體系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按照陰陽五行演化而來,因此在古代的各門學科中,都有陰陽五行的思想體系在其中。

第二階段:地心說

地心說最初由米利都學派形成初步理念,後由古希臘學者歐多克斯提出,然後經亞里士多德、托勒密進一步發展而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來。托勒密認為,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軌道上繞地球運轉。

其中,行星的運動要比太陽、月球複雜些:行星在本輪上運動,而本輪又沿均輪繞地執行。在太陽、月球、行星之外,是鑲嵌著所有恆星的天球恆星天。

再外面,是推動天體運動的原動天。地心說是世界上第一個行星體系模型。

儘管它把地球當作宇宙中心是錯誤的,然而它的歷史功績不應抹殺。另外在人類現有技術條件下只能判斷出地心說在太陽系是錯誤的,還無法判斷它是否適用於宇宙。

第三階段:日心說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有力地打破了長期以來居於宗教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

日心說的觀點是:

1、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桅頂放一個光源,當船駛離海岸時,岸上的人們會看見亮光逐漸降低,直至消失。

2、地球在運動,並且24小時自轉一週。因為天空比大地大的太多,如果無限大的天穹在旋轉而地球不動,實在是不可想象。

3、太陽是不動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只有月亮環繞地球執行

第四階段:宇宙無限說

宇宙在時間上無限的。

時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過去、現在、將來構成連續的系統,是物質運動變化的連續性表現。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時間不是自變數,它是因變數,它是隨著物質宇宙的變化而變化的。

宇宙是一個運動的物質世界,物質的運動需要能量。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質量與能量的關係: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方。

可以明瞭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質量就是內斂的能量,能量就是外放的質量。

愛因斯坦自己也說:「質量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質量.」再根據能量守恆定律:

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不變。

同理,物質也不會憑空產生,憑空消失,它是無始無終的存在著。而時間作為物質的客觀存在方式,以及物質運動變化的連續性表現,必然與物質一道,無始無終的存在著。這就是說宇宙在時間上是無始無終的。

第五階段:相對論,時空可變

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創立,依其研究物件的不同可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提出給物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們共同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相對論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

不過近年來,人們對於物理理論的分類有了一種新的認識——以其理論是否是決定論的來劃分經典與非經典的物理學,即「非經典的=量子的」。在這個意義下,相對論仍然是一種經典的理論。

第六階段:宇宙大**學說

「大**宇宙論」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裡,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

擴充套件資料

當代天文學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層次結構的、不斷膨脹、物質形態多樣的、不斷運動發展的天體系統。

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都圍繞中心天體太陽運轉,構成太陽系。

太陽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統。約2500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和星際物質構成更巨大的天體系統——銀河系。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一個旋臂中,距銀心約2.6萬光年。

銀河系外還有許多類似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常簡稱星系。目前觀測到1000億個星系,科學家估計宇宙中至少有2萬億個星系。

星系聚整合大大小小的集團,叫星系團。平均而言,每個星系團約有百餘個星系,直徑達上千萬光年。現已發現上萬個星系團。包括銀河系在內約40個星系構成的一個小星系團叫本星系群。

若干星系團集聚在一起構成的更高一層次的天體系統叫超星系團。超星系團往往具有扁長的外形,其長徑可達數億光年。通常超星系團內只含有幾個星系團,只有少數超星系團擁有幾十個星系團。

3樓:鐵路專業討論

第一階段:天圓地方

第二階段:地心說

第三階段:日心說

第四階段:宇宙無限說

第五階段:相對論,時空可變

第六階段:宇宙大**學說

簡述馬克思主義的人性觀

4樓:匿名使用者

西方管理心理學的人性假設

什麼是人的本性?怎樣認識和理解人的本性?這是社會學、倫理學、人類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共同研究的課題,也是管理心理學的一個根本性問題。

對人的本性的看法,仍是管理理論、管理原則和管理方法的基礎。把人看成「性本惡」的「經濟人」、「性本善」的「自動人」,還是人是社會關係總和的觀點,對管理將產生不同的作用。本章試用馬克思主義的人性觀對西方管理心理學中的人性假設作簡要評述與介紹。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人性觀

一、馬克思主義的人性觀

(一)人的本質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社會關係是人們在其共同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係的總稱,它包括經濟關係、(物質關係或生產關係),政治關係以及思想文化和其他社會生活中人們的相互關係。 生產關 系是一切社會關係的本性說到底,是人的社會屬性,是由人在生產關係中所處的地位決定的。在階級社會裡,根本不存在超階級、超時代的抽象的人性,只有具體的帶著社會性的、階級性的人性。

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階級具有不同的人性。

人的社會屬性是不能離開自然屬性而單獨存在。人性乃是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

①人作為有機體首先是自然實體,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源於動物,又超出了動物,人的自然屬性與生理需要同動物相比,也有根本的區別。

②人從自然界分化出來,每個人都以社會成員的身份參加社會活動。

③人從自然界分化出來,成為名副其實的社會動物。

④人從自然界分化出來,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各自的個性。

個性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的人的心理特性的總和,人的本質集中體現在個性上面,個性是以社會性為主的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其實質乃是社會性。

人的個性是由個性傾向性,性格系統、智慧系統、自我調節系統構成的。個性是人的社會程序的結果,是人的主觀能動性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人的個性還有共性與個別差異性、 他律性與自律性、穩定性與可塑性等特點。

人不能離開社會而孤立地生存。人的個性只有在社會,在集體之中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利益人」的管理人性觀

(管理學)試述西方早期人際關係論的主要觀點,並分析它與管理科學理論有什麼不同?

5樓:樓蘭古月·狼

關於早期人際關係理論

copy,你必bai須要知道霍桑實驗,du而此實驗的副產品是 霍桑效應zhi

,這就是人際關係理論的源dao頭了。主要意思是很多情況下,外界工作環境並不是決定員工工作效率的關鍵因素;而人與人之間在工作中形成的比較、競爭、壓力這樣的關係才會導致工作效率的不同。

而管理科學理論,你要知道泰勒,以及他的動作研究。他不把人當作有人性以及人的因素的人,而是把人當作一種工具,就像機器一樣,很嚴格地規定完成一項任務必須而且只能做多少動作、每個動作幅度多大等,並以此來改進工作效率。

這是西方管理學發展中的兩個階段,管理科學理論最早,然後是工業心理學階段,然後是人際關係理論階段。

原始人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化石最早發現於1924年,地點是在南非金利伯以北,那是一個幼年古猿的頭骨。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63530 後來,在南非馬卡潘山洞 唐恩等地和東非奧莫 奧杜威等地也有發現。這些化石主要是頭骨 下額骨 髖骨 牙齒 四肢骨...

漢字大致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漢字的字型經歷了哪幾個演變發展階段?各有什麼主要特點

漢字大致經歷了7個階段,各階段的劃分及其主要特點是 1 甲骨文。殷商後期,表意符號 演變成了成了比較定型的 甲骨文 就是刻在動物的骨頭上和烏龜的龜板上的文字,這是 漢字 的第一個階段,也是 現代漢字 的祖先。甲骨文筆道細 直筆多 轉折處多。2 金文。西周時期,青銅器開始大量使用,出現了刻在青銅的鐘鼎...

嬰幼兒依戀發展要經歷哪幾個階段,簡述依戀感發展的四個階段

在寶寶一歲之前,寶寶的行為調節可以分為兩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以對之前的經驗進行重新歸類作為標誌。刺激和感情模式在記憶形成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細膩的相處能夠促進寶寶的行為調節,能夠使寶寶控制自己的壓力。在第一個發展階段中,也就是兩到三個月時,以出現社交微笑為標誌,父母開始把寶寶看作是一個社交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