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甲骨文到小篆體現出規律,集從甲骨文到小篆的含義

2021-04-15 11:26:57 字數 5201 閱讀 8434

1樓: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七種漢字的演變過程:一是象形文字逐漸版轉化為表意,甚至演變權成一種符號.如「東」字.

二是結構越來越簡化.如「陳」字,去掉了「土」部,又按草書寫法簡化了「東」部.三是文字越來越豐富,隨著文字記載的資訊量增大,為確切表達增加加了許多漢字,如化學元素中很多是新字.

四通假現象減少,一字多義通過漢字的組合(片語)逐步減少.五書寫越來越容易,寫法越來越統一.

2樓:匿名使用者

規律很複雜,甲骨文到小篆的發展體現了文字載體和書寫工具的變遷。文字的變遷主要由社會,書寫工具,書寫載體三方面影響。

集從甲骨文到小篆的含義

3樓:劉傻妮子

《集》,這個字是會意字。

很多很多的鳥兒都棲息在樹上,聚集在一起。

這個集字是上下結構。隹,讀音是追,就是鳥兒。下面是一個木字,就是樹木樹枝。

尤其是個頭偏小的小燕子,麻雀等等飛禽,入夜前都落在樹上聚集在一起。

——這就是《集》的含義與字的起源。

從甲骨文到簡體楷書的演變規律

4樓:匿名使用者

規律很複雜,甲骨文到小篆的發展體現了文字載體和書寫工具的變遷。文字的變遷主要由社會,書寫工具,書寫載體三方面影響。

5樓:1心顆的距離

自行從動物慢慢變得很熟悉,筆畫也變得如此簡單

6樓:匿名使用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

7樓:匿名使用者

????????????????????????????

中國的漢字有象形字、會意字,除了這兩種,還有別的嗎?漢字的發展歷史主要是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是嗎

一個漢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的演變過程

8樓:萬里長城

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

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

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註、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金文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鐘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所謂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十分發達。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

大篆大篆為漢字書體的一種。相傳為周宣王時史籀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書。 秦時稱為大篆,與小篆相區別。

大篆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字型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代表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所書而得名。

小篆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統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於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

秦權上刻制的小篆,據說是李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

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新增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隸書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隸書是相對於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於東漢。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

到東漢時,撇、捺等點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楷書楷書又稱正書,或真書,始於東漢。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的名家很多,創造出許多有代表性的字型。

如「歐體」(唐·歐陽詢)、「虞體」(唐·虞世南)、「顏體」(唐·顏真卿)、「柳體」(唐·柳公權)、「趙體」(宋元·趙孟頫)等。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鍾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觀其特點,正如翁方綱所說:

「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9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文字發展史:1、甲骨文(商及商之前)2、金文(周)3、小篆(秦)4、隸書(漢)5、楷書(漢末)6、草書(漢末)7、行書(漢末)

10樓:探賾索隱而成

漢字的演變歷史(甲骨文-金文-大篆-

小篆-隸書-楷體)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或「龜甲獸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

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它的特點是:

象形性強,有很強的描畫物象的色彩,甲骨文筆畫消瘦,直筆與轉折多,且書寫置向不定,字形結構不固定,異形字多,字型往往是以所表示實物的繁簡決定大小,有的一個字可以占上幾個字的位置,也可有長、有短。在字的構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實物的特徵,而筆畫多少、正反向背卻不統一。甲骨文的一些會意字,只要求偏旁會合起來含義明確,而不要求固定。

因此甲骨文中的異體字非常多,有的一個字可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寫法。因為字是用刀刻在較硬的獸骨上,所以筆畫較細,方筆居多。 由於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銳有鈍,骨質有細有粗,有硬有軟,所以刻出的筆畫粗細不一,甚至有的纖細如髮,筆畫的連線處又有剝落,渾厚粗重。

結構上,長短大小均無一定,或是疏

1/5頁

疏落落,參差錯綜;或是密密層層十分嚴整莊重,故能顯出古樸多姿的無限情趣。

甲骨文,結體上雖然大小不一,錯綜變化,但已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認為,中國的書法,嚴格講是由甲骨文開始,因為甲骨文已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

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載,共計3722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 與甲骨文相比,甲骨文筆道細、直筆多、轉折處多,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

且整體遒麗,古樸厚重,異體字繁多,象形性強,金文與甲骨文結構無大的區別,字型只是有明顯區別而已。

大篆;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周宣王時,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為籀所作,故世稱「籀文」。「籀文」乃據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礎上整理出來的,故其與古文或同或異。

由金文發展而來。

2/5頁

大篆是西周時期普遍採用的字型,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針對不同的書寫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稱「鐘鼎文」)、籀文之別。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

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特點:筆畫整齊,線條圓轉而勻稱,結構繁複,筆畫趨於線條畫和平直化,象形程度明顯降低。

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小篆由大篆發展而來,到這時我國的文字開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文字元號化。

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佔有重要地位。

特點:形體整齊,線條圓轉平衡勻稱,圖畫性減弱,符號性曾強,筆畫橫平豎直,粗細一致,筆畫圓轉且富有奇趣。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3/5頁

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新增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

隸書: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型。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出現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

相傳為秦末程邈在獄中所整理,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劃,更便於書寫。「隸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書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隸書被叫做「佐書」。

書體,同時,派生出草書、楷 書、行書、燕書各書體,為藝術奠定基礎。

特點:變篆書的線條為方正平直的筆畫,筆勢舒展,帶有波形排法,象形意

11樓:匿名使用者

」字的演變:

甲骨文:

小篆:現代字:

」字的演變:

甲骨文:

小篆:現代字:

12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13樓:匿名使用者

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

從甲骨文到現在,字型的演變主要經歷5個階段:()、()、小篆、()、()。

14樓:禰荷

甲骨文、金文(鐘鼎文)、小篆、隸書、楷書

15樓:衛虹

甲骨文草書經書隸書楷書。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別名

甲骨文 大篆 古籀 龜圖 古文 金文 也是大篆,鐘鼎文 鼎彝文 鳥蟲書 一種特殊的金文 吉金小篆 斯篆 李斯創立 鐵線篆 隸書 八分 漢隸 佐書 楷書 正書 真書 正楷 行書 草書 章草 今草 狂草 金文又叫鐘鼎文,篆書有大小篆,大篆是秦統一六國前文字,小篆是一統後文字,其它貌似沒聽說過。你說的是俗...

甲骨文翻譯,甲骨文卜辭翻譯

伍芷倩 甲骨文 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最早在龍骨上發現,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的內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紀錄。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問,有些占卜的內容是天氣晴雨,有些是農作收成,也有問病痛 求子的,而打獵 作戰...

什麼是甲骨文,什麼叫甲骨文

從1899年第一片刻有文字的甲骨被發現,到現在的百餘年間已經有超過15萬片的甲骨文陸續出土 大部分在河南安陽 通過整理和研究,相關學者發現甲骨文主要流通於商朝晚期,是王室貴族用於占卜和記事的載體。甲骨用於記事直接在晒乾的甲骨上面刻字。那些沒有火烤痕跡的龜甲,自然就成了記事專用甲骨。由此可見,區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