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詩的特點是什麼,林徽因的《笑》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2021-04-15 09:39:14 字數 5170 閱讀 5368

1樓:匿名使用者

林徽因是二十世bai紀三十年代du一位極富個性zhi,「藝術上漸臻於爐火dao純青的內

女詩人」。她作為後容期新月詩派的一位詩人,儘管是在新月詩派漸近煙消雲散之時開始寫詩,然而,她的詩歌創作無疑受到了這流派的影響。因此,林徽因的詩歌同樣具有新月詩派倡導的**美和建築美的特點,在詩歌格律化追求上具有許多契合之處。

但同時,林徽因的詩歌在音尺、腳韻、詩節、詩行、平仄等方面體現出來的格律特點又是比較自由靈活的。她的詩歌在追求格律的同時又不失清瑩溫婉、和悅流暢之美,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林徽因詩中呈現出來的格律追求並非僵硬呆板,而是十分圓潤協暢。她不拘泥於固定的詩格、音尺以及每行的字數,而更多的是像徐志摩那樣以原動的詩意、詩感為驅策,幾近於直覺式地使情緒與詩的內在音節和律動交匯諧同,因而從林詩中流露出來的是輕巧、自在、活潑的韻味,而絕少刻意雕琢的痕跡。既使人體味到了心靈上的美感,又不失視覺上的享受,顯示了其細緻獨到的藝術動力。

林徽因的《笑》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2樓:碧雲深

《笑》——林徽因

笑的是她的眼睛

,口脣;

和脣邊渾圓的漩渦。

豔麗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貝齒的閃光裡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風的輕歌。

笑的是她惺忪的鬈髮,

散亂的攪著她的躲。

輕輕如同花影,

癢癢的甜蜜,

湧進了你的心窩。

那是笑——詩的笑,畫的笑;

雲的留痕,浪的柔波。

《笑》是現代詩人林徽因於2023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此詩通篇描繪的是一個少女高雅純潔的笑,詩中用諸多女性的意象展現了笑的美好,在露珠與花影間,陽光的氣息撲面而來;在輕歌和柔波中,純粹的美麗盡現眼前。全詩形象鮮明,色彩濃豔,用多彩的筆觸從各角度刻畫神態,虛實博喻,文字靈動,令人歎服。

修辭上靈活多變,結構上嚴謹對稱。

你是人間四月天體現了新月派詩歌的哪些特點

3樓:不可

這首詩歌從形式上保持了新月派一貫的風格,每一段結尾押韻,段中部分有的句子韻腳上模仿了西方格律詩歌中的換韻形式aba、aca ,不過林徽因這首詩歌在音步與節奏上相對自由,並未模仿西方格律詩歌的音步。

而即使在韻腳上採取了換韻形式,這種換韻也不屬於任何一種固定形式的西方格律詩歌,因而其屬於林徽因對於西方詩歌格律借鑑與中文現代詩歌形式的再創造,由於具有相對整齊的韻腳,因而詩歌具有一定的**性,但在句子結構上又是相對自由的。

所以詩歌並未因遷就格律而使得內容表達受到束縛,整體來說十分流暢自然,這表現出林徽因高度詩歌修辭水品與文學創造力。

就詩歌整體內容來說,是抽象表達對一種正面情感的歌頌,因採取了第二人稱擬人化的表現手法,而虛化了所要表現的客體特徵,因而難以判斷要歌頌的情感具體屬於哪個現實物件。

如果拋開林徽因的身份不談,作為一個普通的詩歌創作者,以抽象的手法將一種正面的情感提煉出來,而將現實中與這種情感相關的線索和背景進行虛化,在這首詩歌中做得是十分成功的。

這樣使得這種正面的情感成為一種純粹意義上的情感,而不必依附於某一個具體的人,進而提高了詩歌的情感高度與廣義價值。

4樓:千夜渡落日

新月派: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受泰戈爾《新月集》影響新月派詩人他們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制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

林徽因的《你是人間四月天》這首詩的魅力和優秀並不僅僅在於意境的優美和內容的純淨,還在於形式的純熟和語言的華美。詩中採用重重疊疊的比喻,意象美麗而絲毫無雕飾之嫌,反而愈加襯出詩中的意境和純淨——在華美的修飾中更見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詩歌採用新月詩派的詩美原則:

講求格律的和諧、語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樂感。

5樓:匿名使用者

代表新詩創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創造社的主將、浪漫主義詩人郭沫若。「五四」時代各種社會矛盾的加深,激起了先進分子的覺醒。由不滿現狀而陷入苦悶的廣大青年,迫切尋找激情噴發的方式表達個性解放的要求。

一批詩人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從歐美浪漫主義詩歌中找到啟示和力量。他們在理想的憧憬中揭露封建黑暗,作為舊秩序的叛逆者而忠於自己的熱情和理想的一代人,很自然地從思想上接受浪漫主義,並用以作為藝術原則,指導自己的創作。這就是以郭沫若為代表的一批創造社詩人崇奉浪漫主義的動因。

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的大部分詩篇寫於2023年。他的創作在飛動和呼嘯的抒情形象中傳達「五四」狂突進的時代精神。他摒棄了小詩運動的詩人們那種雋秀的情趣,創造出以雄渾的調子、急速的旋律、囊括萬物而又不拘形跡的豪放詩風。

他敏銳地感受到時代的要求,詩中充滿了20世紀的動的精神,《女神》的基本精神在於創造,於舊的毀壞中尋求新我的誕生。郭沫若筆下**的鳳凰形象,集中地體現了對舊世界的批判與抗爭的意識,同時又象徵著那個創造和追求光明的時代,郭沫若還追求西方現代文明與東方古老文化傳統的融匯,《女神》中不少作品以新詩的形式表現溶進了現代精神的古老神話傳統,既與新世紀的抗爭意識相通,又與中國歷史文明、特別是「五四」時代精神一致。他為新詩引進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詞彙,豐富並完成了新詩現代形象的改造更新。

繼《女神》之後,郭沫若又有《星空》、《前茅》、《恢復》等詩集。 提倡浪漫主義詩歌的,還有創造社的成仿吾、柯仲平,和後來組織太陽社的蔣光慈等。蔣光慈的詩集《新夢》所收系1921至2023年旅居蘇聯的作品。

他把浪漫主義激情具體化為對於無產階級革命的歌唱。他的詩熱情澎湃,格調巨集朗,但也因未能扣緊中國現實而有些浮泛。《新夢》之後的《哀中國》、《戰鼓》,高亢之音減弱,流露出某種感傷情調,但「始終是在希望的路上走著」(《〈哭訴〉‧序》)。

受到創造社的直接影響,沉鍾社及其主要成員馮至的詩風,同樣洋溢著樂觀積極的浪漫主義情緒。馮至的《昨日之歌》中的詩篇,其基本主題也是青春和愛情的歌唱,抒情真摯細膩、幽婉動人。後來《北遊及其他》中的詩,又增加了現實的內容,馮至寫的詩是個人「如煙如夢」的哀愁,概括了「五四」以後追求光明的青年的苦悶心理。

隨著自由體新詩的勃興,新詩體式因不加節制而趨於散漫,便轉而要求便於吟誦的格律化。新月派(見新月社)的出現順應了這種潮流。2023年北京《晨報》創辦《詩鐫》,由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劉夢葦、於賡虞諸人主辦。

隨後又創辦《新月》和《詩刊》。在刊物的發展沿革中培養、集合了一批藝術主張相近的詩人,新月派即由此得名。這是一批立志要為新詩創格的詩人。

其中聞一多的理論最為完整明確,他認為詩應有**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他們創造的新詩格律體,不同於自由體的毫無拘束,又不是古典詩詞那種陳舊的模式,而是在自由體新詩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沒有統一格律要求的格律詩。此派詩人的情調風格都接近英國19世紀的浪漫主義詩歌,但反抗精神甚為微弱。

他們的詩篇注重藝術的純美,主題往往是人生的經驗、人性的美麗以及愛情的追求。也有一批詩表達了對下層人民疾苦的同情與關切,但思想始終未曾超越人道主義。當理想和憧憬在現實生活中失落,也易於產生幻滅感。

徐志摩是新月派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他致力於詩體的輸入與試驗,嘗試的詩體最多,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等。他的詩語言鮮明,色彩清麗,具有流動的質感,讓人覺得世上一切都鮮明、靈動。

徐詩稀薄地聯絡社會生活,尋求人的尊嚴與愛情的高尚,但雖想衝出黑暗迎接光明,卻常常不知道風是在向哪一個方向吹。一旦人生的際遇超乎他的預料,便由信仰的動搖而趨於頹唐,這在從《猛虎集》到《雲遊》的「自剖與雲遊期」,體現得最為充分。

聞一多是新月派創作和理論全面發展的詩人,著有詩集《紅燭》、《死水》。《死水》一詩是他貫徹自己藝術主張的力作,以設想的奇詭、色彩的濃郁、節律的和諧以及格式的整飭著稱。死水是舊中國衰頹的象徵,它表達了詩人對黑暗腐敗的抗爭,並以烈的嘲諷來宣示那未曾絕望的激憤。

聞一多是一位嘔出一顆心來,懷著火一般激情,唱著悲憤詩句的愛國主義者。 新月派詩人中,朱湘在格律詩的倡導和建設方面亦多有建樹。他著有《夏天》、《草莽集》、《石門集》等。

他的詩洋溢著和諧莊穆。其詩在幽婉恬淡方面有特色,有時表現為隱晦神祕而有明顯的對於現實的規避。朱湘致力於詩的敘事,這方面的實踐在早期新詩人中較為突出。

此外,孫大雨、饒孟侃、邵洵美、沈從文、朱大柟、陳夢家、方瑋德、林徽因(亦叫「林徽音」)等,都屬於這一流派的詩人。

20年代後期,象徵派詩風興起,李金髮以法國象徵徵主義詩歌為模式,試驗把西方象徵主義創作方法引進自己詩中,有詩集《微雨》、《為幸福而歌》、《食客與凶年》。他以新奇生澀的形像,表現富於異國情調的感傷氣氛。他重視暗示性的隱喻,通過一些朦朧的詩的幻覺,企圖再現人生的隱祕。

生與死是李詩的基本內容。他關注晦暗的、悲劇性的命題,主調是感傷頹廢的。語言蕪雜而艱澀。

與李金髮詩風相近者,有後期創造社詩人穆木天、馮乃超、王獨清、姚蓬子等。他們提倡唯美的純詩,強調詩的**和形式之美,捕捉詩的朦朧境界。王獨清詩中,頹廢沒落的氣氛甚濃,著重點染濃豔的刺激性色彩。

同樣受到法國象徵派影響的戴望舒,創作始於20年代中期。他因發表《雨巷》一詩而被稱為「雨巷詩人」。這首詩以悠長的雨巷和帶有悲劇色彩的丁香一般的姑娘,構成了一種朦朧的理想化氣氛,以象徵來暗示飄忽不定的心態。

在這以後,戴望舒的詩歌觀念有了改變,認為詩不應藉重**和繪畫的長處,詩的韻律不在字面,而在情緒的抑揚頓挫上。從《我的記憶》開始,由外在字句的節奏變為內在情緒的節奏,明顯地轉向現代詩風。

2023年《現代》雜誌出版,在刊物周圍聚集了一批詩人,被稱為「現代派」。其實「現代派」之稱只是一種借用,他們的作品多數藉重於象徵派。只是較之李金髮,他們的詩風趨於明快,捨棄了語言的歐化。

他們揚棄了從新月派到象徵派的明顯侷限,轉為內向性的自我開掘,擅長表達人生的憂鬱和欣慰,以暗喻的手法抒寫內心的隱曲。他們敏感地抒發對於城市生活的厭惡,展示自我靈魂在日益發達的工業社會面前的悲哀。一旦現實的社會主題觸發他們內心的火花,他們也會以獨有的藝術寫出如同戴望舒的《斷指》、《我用殘損的手掌》那樣積極的詩篇。

曹葆華、徐遲、金克木、林庚、廢名(馮文炳)、吳奔星、路易士、李白鳳以及早期艾青的某些作品,都受到現代詩風的影響。

《漢園集》三作者何其芳、卞之琳、李廣田,其中何其芳、卞之琳的作品既有「新月」的餘波,又帶象徵派詩的色彩,他們的詩有獨特藝術個性而又以曲折方式面向人生。何其芳華麗而不尚繁縟,清新之中見蘊藉,善於捕捉情緒的微妙變幻而賦之以鮮麗的形象。卞之琳的詩重視時空感覺,往往以象徵的方式寫出沉思中悟得的哲理,他的圓熟精緻而富有冷靜的理性是公認的。

但有時為了哲理的表達,省略甚多而顯得空闊滯澀。李廣田的詩則較為淳樸,是「地之子」的真摯歌吟。 經歷了多種風格流派的並存和競爭,20、30年代之交,新詩呈現出空前的豐富與多樣。

隨著歷史的前進,緊密把握社會現實與提高詩藝這二者的結合已引起更多的人注意,藝術道路也日見寬廣。

林徽因在什麼情況下寫下了笑,林徽因的《笑》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笑 作於1928年。當時林徽因與樑思成共同赴美留學。他們是1928年春結的婚,笑 應該是新婚前後的作品。且最能體現林徽因早期詩歌風格,即唯美主義的情趣。該詩除去格式工整 旋律和諧 形式優美,只細緻描繪出一種嬌好嫵媚的笑容 笑態,正如茅盾評徐志摩詩所說 圓熟的外形,配著淡到幾乎沒有的內容。這首詩也是如...

林徽因去世時間,為什麼林徽因去世的那麼早?

一 林徽因去世時間是 1955年4月1日。1955年4月1日6時20分,林徽因病逝於同仁醫院,享年51歲。林徽因治喪委員會由張奚若 周培源 錢端升 錢偉長 金嶽霖等13人組成。4月3日,林徽因追悼會在北京市金魚衚衕賢良寺舉行。去世後,她的遺體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著 建築師林徽因墓 墓碑下方...

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最後一首詩

草上的露珠兒 顆顆是透明的水晶球,新歸來的燕兒,在舊巢裡呢喃個不休 詩人喲 可不是春至人間,還不開放你創造的噴泉,嗤嗤 吐不盡南山北山的璠瑜,灑不完東海西海的瓊珠,融和琴瑟簫笙的音韻,飲餐星辰日月的光明 詩人喲 可不是春在人間,還不開放你 創造的噴泉 這一聲霹靂,震破了漫天的雲霧,顯煥的旭日,又升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