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中被字句與現代漢語中的有什麼不同

2021-04-08 12:53:05 字數 3789 閱讀 8701

1樓:飛離墨海

古漢語中一般不用「被」字表被動 而用「於」字表被動 比如《師說》「不拘於時,學於餘」就是不被世俗拘束 向我學習

古代漢語中被字句與現代漢語中的有什麼不同

2樓:匿名使用者

(一)沒有標誌詞語,意念上的被動。

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

(《愚公移山》)「感其誠」即「被……所感動」,這裡指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

(二)有標誌詞語。

1.「為」表被動。

2.「為……所……」。

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滿井遊記》)「為晴雪所洗」即「被晴雪洗」,這裡指山巒被晴天的雪所洗浴。「為」即「被」。

3.「於」表被動。

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舉於……」即「在……被舉薦」。

先秦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有哪些不同

3樓:匿名使用者

區別:與古漢語比較,現代漢語語法有以下7個特點:

1、量詞越來越豐富;

2、介詞、語氣詞基本上已完全更換;

3、代詞系統明顯簡化;

4、詞類活用現象顯著減少;

5、先秦時代沒有的動態助詞成為常用的詞類,動結式動補短語、被字句、把字句等成為基本的句法結構和句式;

6、代詞賓語在否定句、疑問句中的位置有了改變;

7、句子的連帶成分增多,結構趨於複雜,表意更為準確、精密。

古漢語和現代漢語有什麼區別

4樓:番茄特攻

古代漢語

:都是用文言文的形式 現代漢語:是白話文,通俗易懂(1)這區別最起碼也首先在古代漢語是有很多「之乎者也」的文言文,而現代漢語則是和口頭文化密切聯絡的白話文.

(2)就是在文字方面,古代漢語基於象形造字方法而來,所以字形整體比較複雜,但現代漢語除港澳臺一些地區外,大陸則主要是通行簡化字了.還有一點與哲學相關,據說還很關鍵,

(3)就是古代漢語缺少像英文中「is」功能那樣的「是」動詞,由此就不能出現西方哲學中那種本體論.但這是以西學繩中學,並且對中學的瞭解也不深,因為事實上恰恰唯有中國古代哲學是真正徹知萬有實體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漢語:都是用文言文的形式 現代漢語:是白話文,通俗易懂

古漢語中數量詞的使用和現代漢語有什麼不同

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漢語中,數詞和它所

限制的中心語直接搭配,不借助量詞。如「一鼓作氣」、「三人行」。數詞也可以放在句子末尾,表示數量,如「舉所佩玉玦者三」。

現代漢語中,數詞一般不直接和中心語直接搭配,中間要藉助量詞,組成數量短語。如「三個人」、「一句話」、「去三趟」等。

有大量的量詞,是現代漢語的一大特點。

談談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不同

7樓:匿名使用者

1、有的漢字的語音不同。

2、詞的意義不同。

3、語法不同。與古漢語比較,現代漢語語法有以下7個特點:(1)量詞越來越豐富;(2)介詞、語氣詞基本上已完全更換;(3)代詞系統明顯簡化;(4)詞類活用現象顯著減少;(5)先秦時代沒有的動態助詞成為常用的詞類,動結式動補短語、被字句、把字句等成為基本的句法結構和句式;(6)代詞賓語在否定句、疑問句中的位置有了改變;(7)句子的連帶成分增多,結構趨於複雜,表意更為準確、精密。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與現代漢語有什麼不同,有哪些常見形式

8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漢語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所得出的一種句型,指用名詞做謂語的句子。往往不像現代漢語一樣用判斷動詞「是」,但翻譯時要加上,如「……,是……」。

(一)「是」在古漢語中是一個指示代詞,常用做判斷句的主語。1.是知也。 (《(論語)十則》)是:

指示代詞,相當於「這」做主語。知:通:

智」,聰明智慧。名詞活用為動詞,做謂語。2.是進亦憂,退亦憂。

(《岳陽樓記》)是:指示代詞,相當於「這」,指代「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做主語。3.是可謂善學者矣。

(《送東陽馬生序》)是:指示代詞,相當於「這」,指代「馬生」,做主語。「謂」做主語。

(二)「為」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公輸》)

(三)「乃」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吾聞二世少於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陳涉世家》)

(四)「即」表肯定判斷,可譯為「就是」。1.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五)「則」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1.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六)「是」做動詞,表肯定判斷。1.對子罵父,則是無禮。(《世說新語·陳大丘與友期》)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世說新語·陳大丘與友期》)3.正是江南好風景。(《江南逢李龜年》)

(七)「非」表否定判斷,可譯為「不是」。1.非人哉!(《世說新語·陳大丘與友期》)2.非天質之卑。 (《送東陽馬生序》)

(八)「……,……也」。1.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桃花源記》)2.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4.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允之任也。 (《出師表》)5.夫戰,勇氣也。

(《曹劌論戰》)6.夫大國,難測也。 (《曹劌論戰》)7.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九)「……,……者也」。1.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愛蓮說》)

(十)「……者,……也」。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醉翁亭記》)2.漸聞水聲潺潺而洩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醉翁亭記》3.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記》)

(十一)「……者,……」。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石。 (《馬說》)(十二)「……,……」。

1.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鄒忌諷齊王納諫》)(十三)「……也」。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師表》)

少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的詞性意義和用法的不同

9樓:古今漢語教育

「少」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的詞性、意義和用法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少」讀作shǎo時,有以下不同之處:

1、少作形容詞時,古今漢語都有數量小的意思,而古代漢語還有薄弱、通「小」的義項。例如:

力少而不畏強。——《韓非子》少:薄弱。

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諸病源候論·石淋候》少:通「小」。

2、少作動詞時,古今漢語都有缺少、虧欠兩個義項,而古代漢語還有削弱、輕視的義項。例如: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賈誼《治安策》少:減弱。

儒生之徒亦自相少。——王充《論衡》少:輕視。

3、少作副詞時,古今漢語都有稍微的意思,而古代漢語還有一會兒的義項。例如: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宋· 蘇軾《前赤壁賦》少:一會兒。

10樓:抹不掉呀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對詞性的分類是相同的,都是先分為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再細分為名、動、形、數、量、代,副、介、連、助、嘆、擬聲。

"是"字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的區別

11樓:匿名使用者

是,在現代漢語中只表肯定的判斷,是個判斷動詞;而在古代漢語中,它主要作近指代詞,也表判斷作動詞。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比較,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異同

1 山東 古 山以東 今 地名 2 謝 古 謝罪 今 表示一種感激之情3 非常 古 特殊情況 今 程度副詞 5 去 古 距離 今 與 來 相反6 舉 古 全部 列舉 今 用手托起 1 山東 古 山以東 今 地名2 謝 古 謝罪,賠罪道歉 今 表示一種感激之情3 非常 古 特殊情況 今 異乎尋常的 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想念你 度過每一天很累 我們地愛像一朵開花地白色玉蘭 我們真誠的愛情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天空月光深,林間小徑更添木蘭花的影子 怎樣才能見到你 河水何時才能流盡 淚每年添碧波 古文 思君度日甚累 我之愛似盛開玉蘭 吾等誠之情豈有此事?天月深,林徑更添木蘭花之影 何以見汝 水何時盡 淚歲添碧波。思君甚也...

現代漢語中的焦點是什麼,古代漢語裡面 什麼叫焦點

現代漢語 句中的焦點可分為原位焦點和非原位焦點兩類,非原位焦點又可分為內在焦點和外在焦點,外在焦點具有話題性特徵。焦點 對社會上某件事或者某個人的特別關注。現代漢語的重點是語法,難點是複句,關鍵點是句型。古代漢語裡面 什麼叫焦點 10 焦點,在物理學上指平行光線經反射 或折射 後,反射 或折射 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