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拜年的拜年詞,高階大氣上檔次一點啊,有點文采,不要太俗的,能夠體現我水平的

2021-03-28 23:04:34 字數 5528 閱讀 8835

1樓:手機使用者

一帆風順,二龍戲珠,三羊開泰,四季發財,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仙過海,九九歸一,十全十美,百事可樂,千事吉祥,萬事如意

2樓:綠柳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老人們都認這個,別的也不一定懂

3樓:獨狐鴻

一分平安+一分健康+一分好運+一分精彩+一分美好+一分愉悅+一分甜蜜+一分開心+一分快樂+一分成就=羊年十分的幸福。祝:新春吉祥,閤家歡樂!

漢族的生活習俗

4樓:假面

1、婚姻:

中國漢族婚禮習俗源遠流長,民族色彩濃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禮儀,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稱之為「六禮」。

「納彩」即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親,後人叫「說媒」;「問名」即雙方變換年庚,近代稱之為「換龍鳳帖」,然後卜卦「合婚」;「納吉」即為「訂婚」;「納徵」為男家向女家下聘禮,俗稱「彩禮」;「請期」就是選擇好婚期吉日徵求女方意見;「親迎」即為迎娶新娘。

2、育俗

婦女懷孕,中國漢族俗稱為「有喜」。

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後,大都緊閉雙眼,總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後才睜開。按舊俗,孩子睜開眼後要先看父親,後看母親,然後再看其他親友,以示永遠孝順父母。

這時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往往饋贈雞蛋、紅糖、小孩衣物等禮物祝賀。其中雞蛋染成紅色,稱為「紅蛋」,因是賀喜,故也稱「喜蛋」。

3、祭祀

最明顯的例子是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這三個節日原是以祭祖為源,以祭祖事鬼為主要節俗活動,所以又叫三「鬼節」。清明掃墓包含有懷念祖先,勉勵後人之意。

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有放河燈拯孤照冥的習俗。寒衣節時人們在祖先墓前焚化紙衣。

5樓:牛奶巧克力

一、婚姻

(1)在婚姻形式方面,舊時除明媒正娶外,還有買賣婚、表親婚、換親婚、轉房婚、招養婚(俗稱「入贅」)、典妻婚、童養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

(2)在婚制方面,古代漢族雖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納妾現象較為普遍,近代俗稱「討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婦一般不準改嫁,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理學興起,規矩甚嚴,有的基本要終身穿素服守寡。

二、育俗

婦女懷孕,漢族俗稱為「有喜」。

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後,大都緊閉雙眼,總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後才睜開。按舊俗,孩子睜開眼後要先看父親,後看母親,然後再看其他親友,以示永遠孝順父母。

這時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往往饋贈雞蛋、紅糖、小孩衣物等禮物祝賀。其中雞蛋染成紅色,稱為「紅蛋」,因是賀喜,故也稱「喜蛋」。

三、祭祀

明顯的例子是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這三個節日原是以祭祖為源,以祭祖事鬼為主要節俗活動,所以又叫三「鬼節」。清明掃墓包含有懷念祖先,勉勵後人之意。

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有放河燈拯孤照冥的習俗。寒衣節時人們在祖先墓前焚化紙衣。

四、稱呼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與小門的後代相比,同輩人可能差上幾十歲,並不因此而影響輩分關係,常常會有長鬍子的孫子或懷抱著的爺爺。所以,漢族常「大門轉小輩」之說。

五、尚農務本

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

六、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

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係密切的近祖。

6樓:手機使用者

漢族文化: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

飲食習慣: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漢族的傳統飲料。

婚姻

7樓:任琨兒

敬天敬祖,孝老愛親,注重禮儀,關心家庭,謙虛謹慎,進取心強,重視現世的成就。。

民俗生活有哪些

8樓:匿名使用者

民俗生活是指一個抄國襲家或民族中廣

大民眾所創bai造、享用和du傳承的生活文化。它起zhi源於人類dao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生活涉及的內容很多,直至今日它所研究的領域仍在不斷的拓展,就今日民俗學界公認的範疇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幾大部分:

1 生產勞動民俗 2 日常生活民俗 3 社會組織民俗 4 歲時節日民俗 5 人生儀禮 6 遊藝民俗 7 民間觀念 8 民間文學

民俗包含哪些內容

9樓:匿名使用者

民俗包含:

1、物質生活民俗

(1)生產民俗(農業、漁業、採掘、捕獵、養殖等物質資料的初級生產方面)

(2)工商業民俗 (手工業、服務業和商貿諸業等物質資料的加工服務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質消費方面)3、社會生活民俗

(1)社會組織民俗(家族、村落、社群、社團等組織方面)(2)歲時節日民俗 (節期與活動所代表的時間框架)(3)人生禮俗(誕生、生日、成年、婚姻、喪葬等人生歷程方面)3、精神生活民俗

(1)遊藝民俗 (遊戲、競技、社火等娛樂方面)(2)民俗觀念(諸神崇拜、傳說、故事、諺語等所代表的民間精神世界)

10樓:吸血排骨男

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於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就是這樣一種來自於人民,傳承於人民,規範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確定民俗的範圍與分類,是為了建立認識民俗、描述民俗的理論框架。關於民俗的範圍與分類,不同的民俗學家由於不同的學術背景和特定的課題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自然狀態的民俗豐富多采,千頭萬緒,民俗學產生不久,學者們就嘗試提綱挈領地把握它們。

  二十世紀上半葉對後來影響較大的分類有下列兩種:一種是綱目式的,按照邏輯以大綱統屬細目;一種是平列式的,按照材料的分量定類,不管類與類之間是否具有邏輯上的並列關係。英國的班恩女士(c.

s.burne)在 《民俗學手冊》中大致是把民俗按精神領域、行為領域、語言領域劃分為三大類 。法國的山狄夫在 《民俗學概論》中提出了另一個三分法:

  1. 物質生活:(1)經濟之物質 (如食料、衣飾、居屋、運輸方法 ),(2)生存之方法( 如鄉村生活、城市生活等),(3)盈利與財富 (如勞力之生產、器具、不動產);   2 精神生活:

(1) 方言,(2) 民間學識與運用, (3)民間智慧,(4)藝術,(5 )神祕(如民間法術、民間宗教);   3 社會生活:(1) 家族,(2) 社團,(3) 特別組合 (如經濟組合、政治組合、運動組合、宗教組合等)。   兩個分類是綱目式的,便於突出民俗事象之間的邏輯聯絡和民俗分類框架的系統性。

另一種分類是平列式的,如瑞士的霍夫曼一克萊耶(hoffmann-krayer)在 《民俗學文獻錄》中把民俗分為18 類:(1)鄉村;(2) 建築物(房屋、禮拜堂及其他);(3)用具;(4)象徵物(如福祿壽象徵及其他);(5) 技藝與一般藝術 (如染織、雕刻等);(6) 人民心理現象;(7) 慣習及其原物 (如首飾等);(8) 飲料及食物;(9)慣性(如儀式過程、會社、遊戲等);(10) 民族法律;(11)信仰(神話、崇拜等);(12)家庭醫藥;(13)民間詩歌(如民歌、敘事詩等);(14)民間故事(幻想故事、笑話、傳說等);(15)民間戲劇;(16)曆法曆書等;(17)民間語言(如謎語、諺語、俗語等);(18)名號(如地名、人名、神名、動植物名等)。   中國民俗學界現在對這兩種分類方法都有人採用。

烏丙安在 《中國民俗學》中把民俗分為四大類:經濟的民俗,社會的民俗,信仰的民俗,遊藝的民俗。陶立璠在 《民俗學概論》中則分為這樣四類:

物質民俗,社會民俗,口承語言民俗,精神民俗。張紫晨在 《中國民俗與民俗學》中採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國民俗分為十類:(1)巫術民俗;(2)信仰民俗;(3)服飾、飲食、居住之民俗;(4)建築民俗;(5)制度民俗;(6)生產民俗;(7)歲時節令民俗; (8)生儀禮民俗;(9)商業**民俗;(10)遊藝民俗。

當代各種地方誌性質的民俗志的分類方法有綱目式的,也有平列式的,前者如浙江民俗學會所編《浙江風俗簡志》、戴景琥主編 《義馬民俗志》, 後者如劉兆元所撰 《海州民俗志》。   劃分民俗的範圍和類別的原則總是與民俗的定義聯絡在一起的,既然我們把民俗定義為群體內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那麼,我們就以民俗事象所歸屬的生活形態為依據來進行邏輯劃分,於是,我們得到三大類八小類的民俗:   1.

物質生活民俗   (1)生產民俗(農業、漁業、採掘、捕獵、養殖等物質資料的初級生產方面)   (2)共商業民俗 (手工業、服務業和商貿諸業等物質資料的加工服務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質消費方面)   2.社會生活民俗   (1)社會組織民俗(家族、村落、社群、社團等組織方面)   (2)歲時節日民俗 (節期與活動所代表的時間框架)   (2)人生禮俗(誕生、生日、成年、婚姻、喪葬等人生歷程方面)   3.精神生活民俗   (1)遊藝民俗 (遊戲、競技、社火等娛樂方面)   (2)民俗觀念(諸神崇拜、傳說、故事、諺語等所代表的民間精神世界)

11樓:匿名使用者

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俗工藝文化、民俗裝飾文化、民俗飲食文化、民俗節日文化、詩體近於宮詞,多為絕句,文字工麗,內容大都是****的,或者寓規諫之

12樓:匿名使用者

衣食住行,思維定式,道德信仰

13樓:匿名使用者

風俗文化,習慣,等很多

民俗的型別有哪些?

14樓:匿名使用者

民俗的型別性或模式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現形式是一種民眾共同遵守的標準。這種標準既是一種定型化的思維習慣,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方式,與上層文化的個性化、獨創性有所不同。文學史上沒有哪位偉大作家的作品是沒有個性的。

從中國的屈原、李白、杜甫到外國的歌德、莎士比亞、大體如此。個性化被作為衡量文人作品的標準。因為作家、藝術家的個性特徵中融和著時代特徵、民族特徵和地域特徵。

對上層文化的評價中,個性就是價值。民俗文化則不然。由於民俗文化是靠集體創造、流傳,加之流傳中的不斷擴布和變異,不易形成一個個性化的符號系統。

這就決定了民俗文化的傳遞,主要不是個性的,而是型別的,即眾多傳承因素匯合成一個民俗文化叢作型別傳遞,這種現象並不難理解。比如屈原的作品,李白、杜甫的作品,是以文字作為媒介一代一代往下傳遞,其符號系統在傳遞過程中並不產生變異。如果說他們在不同時代產生差異的話,也只是讀者在理解和欣賞心理上的差異,並不影響原系統本身。

民間文學作品的流傳則不同。民間文學作品的作者大都是無名氏,受傳者又可以隨時參與作品的修改和再創作。這樣,原作品的簡單情節,在經歷了不同時代,不同傳承者之後,便像滾雪球一樣,變得越來越豐滿,而且出現了同一作品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流傳時,情節上所產生的變異,從而形成民間故事的不同型別。

066000.wang/minsuxue/816.html

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作文,關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作文500字怎麼寫

他今年79歲了,圓圓的臉,戴著厚厚的眼鏡。他鶴髮童顏,粗黑的眉毛下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露著慈祥安康。他就是我的爺爺。我的爺爺德高望眾,桃李滿天下。我的爺爺是一位高階教師,有著三十多年的教齡。我的同學的爸爸 媽媽以及姥姥 姥爺都是我爺爺的學生。我的美術老師 老師也是我爺爺的學生。我的爸爸媽媽的一...

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伯父叔叔舅舅阿姨

爺爺奶奶 稱你 孫孫或孫女外公外婆 稱你 外孫或外孫女伯父,叔叔 稱你 侄子或侄女舅舅,阿姨 稱你 外甥或外甥女姑姑 稱你 侄子或侄女爸爸媽媽 稱你 兒子或女兒 孫子,外孫,侄子,侄子,外甥,外甥,外甥,侄子,兒子 我是位媽媽,我的爺爺 奶奶 叔叔,嬸嬸,姑姑,姑夫,我的孩子應該怎麼稱呼?各個地方都...

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正常,但是哥哥,弟弟,妹妹都是智力

遺傳分為顯性遺傳和隱性遺傳,祖輩沒有遺傳病,並不代表不會遺傳到下一代,因為他們可能是隱性遺傳,即隱性基因攜帶者。像您上面說到的情況,哥哥,弟弟,妹妹都是智力低下,出現的原因有兩種 先天和後天。我們先說後天的情況,產前因為感染和難產等這些情況都可以引起智力低下,是不是這種情況你應該比我清楚。而先天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