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佈施才有真功德,佛教網,如何佈施才有真功德

2021-03-27 10:43:55 字數 4583 閱讀 4341

1樓:8萬4千法門

菩薩看到眾生煩惱、惑業,最重要的就是個惑,迷惑,迷惑才會生煩惱,才會造業。造善業,三善道受報;造惡業,三惡道受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些法身大士們,就在六道里頭行大慈大悲,六度四攝、四弘誓願幫助眾生、成就眾生,不疲不厭。

眾生「能招集生死苦果,流轉三界無有窮盡」,所以發願,欲斷煩惱,「而使六道眾生,悉亦斷除,令出三界」。這就是佛菩薩他們乾的事情,雖然天天干,不但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都沒有,這叫菩薩道。起心動念做這些事情,還是人天道,為什麼?

出不了六道輪迴,你著相了。著相修的是福德,沒有功德;離一切相,才叫功德。功德跟福德一定要分清楚、搞明白。

梁武帝一生所修的,佛門在歷史上第一大**,為佛教建立的寺院,都是非常有規模的,四百八十座,護持出家人十幾萬人。達摩到中國來,他很炫耀,問達摩祖師,我做這麼多好事情,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回答他一句話,並無功德。

為什麼?他修的是福。為什麼是福?

著相。他還沒有把做的事情忘掉,念念不忘他做這麼多好事,這著相。著相是福德,離相是功德,叫三輪體空,那是功德。

這個要知道,不住於相修一切善法,不求果報,什麼果報都不求。有求果報的心、有著相,是人天佛法,為什麼?出不了三界,你所造的業只是善業而已,你沒有造惡業,善業,你的果報在人天。

佛菩薩教導你,確確實實是幫助你脫離三界六道輪迴,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六道,才算是成就。脫離六道之後,再繼續幫助你脫離四聖法界,那是第二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真正做到了,再幫助你生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證大般涅盤,契入常寂光,這才叫大圓滿,這個幫助幫到底了。

所以自己要先斷煩惱,先把我這個身的執著放下。我身沒有了,**會有災難?**會有生死?

這些幻相自然就沒有了。身心清淨,一心向道,怎麼還會有這些事情?

2樓:匿名使用者

不求回報的佈施修的是福德。修行無為之法才是真功德。

3樓:匿名使用者

佈施實無功德。此是福德。功德在內不在外。

如何佈施才有真功德

如何做到真正的佈施?

4樓:易書科技

點石成金

佈施是成佛必經之路,在六度波羅蜜中,乃至於整體佛法中,最能直接利益眾生的,就是佈施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經》中講道:「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其中,應無所住是修慧,行於佈施是修福。修慧,指多聞佛法、體悟宇宙間的無上智慧,能夠讓人擺脫煩惱、提升心性。

修福,指行佈施道,為自己種福田,能夠嚴淨佛土,成就自我和眾生。福慧雙修,是成佛的必要條件,對於學佛修行的人非常重要,對於世間平凡人的生活,也大有助益。

經典故事

停留在世俗水平上的佈施,為佈施而佈施,並不是佛家真正的佈施。因為這種佈施沒有實相。

禪宗達摩祖師與梁武帝相會交談不契的公案,就是圍繞佈施這個題目的。

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八年(公元527年),達摩祖師泛海經廣州至建業,會見粱武帝。梁武帝是當時有名的佛心天子,崇尚佛教,大興土木,建寺造院,廣賜度牒,剃度僧尼,並且自己三次出家,以身侍佛,均被臣子重金贖回。他覺得自己為佛教做了廣大的佈施,所以,他問達摩祖師有何功德。

沒想到達摩祖師嚴肅地回答他:沒有功德。

梁武帝急了:為什麼沒有功德?

達摩祖師說: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善因,不是實相。

梁武帝問:怎樣才是功德?

達摩祖師說: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由於與梁武帝相談不契,於是,達摩祖師不辭而別,折葦渡江。

達摩祖師認為梁武帝的佈施沒有實相,那麼什麼樣的佈施才具有實相呢?達摩祖師開示我們,「淨智妙圓,體自空寂」的佈施,才是具實相的佈施,才是真正修行意義上的佈施。說得再通俗一點,佈施是為了整治貪心,為了修行淨心,為了去「我執」、「有執」,為了體證世間萬事萬物的空性。

佈施是外在的,佈施者的修行功夫是內在的;佈施只是修行人舍離諸有心、體證諸有空性的自然流露而已,即我們平時常說的「三輪體空」。

人生智慧

佈施中有一種是財佈施,在佛法裡面又把它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內財就是身體。在醫學界裡,有許多捐贈眼角膜或捐贈內臟者,這是內財的一種。

再者,我們以體力去幫助別人,也是內財佈施。如果我們為別人工作不求報酬,就是義務的工作,這也是屬於內財佈施。由此可知,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做佈施,只是因為沒有佈施的心,所以不是行菩薩道。

假如我們有一顆佈施的心,那麼我們時時刻刻都在修六度,都在修菩薩法。

如何佈施,功德最大

5樓:引經據典正法

「再者著相修福,其福有盡。」為什麼?世間福報,果報在六道里頭。

「如《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所以只要著福,修再大的福報,那福報有限。過去的梁武帝,大家都曉得,這在佛門修佈施,大概在中國佛教史上沒有人能超過他。

在他手上建這些寺院庵堂,規模都非常雄偉,多少座?四百八十座。他喜愛佛法、護持佛法,人要是希望出家,他無比高興,他做你的**,供養出家人幾十萬人。

福報大不大?他是取相分別,所以達摩祖師直截了當告訴他:並無功德。

他在達摩祖師面前誇耀,問達摩祖師: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

」取相分別,沒功德,有福報。福報大不大?有限,因為他分別取相,所以福報有限。

那個福報是肯定在欲界天,欲界天有限,這個有限不是四王天就是忉利天。什麼叫福德,什麼叫功德,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千萬不要誤會了。

「靈峰」是蕅益大師,《破空論》是《金剛經破空論》,這部書就是蕅益大師寫的,他在這個書裡頭這麼說,「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這是大師教人。修六波羅蜜就是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統統不著相。「是故能令少施與虛空等」,佈施多少?

佈施一分錢,佈施一毛錢,功德多大?跟虛空法界一樣大。梁武帝不知道,為什麼?

《還源觀》上講到的「含容空有」,也就是大乘常說的量大福大,他不住相,量就大了。沒有取捨,不住相,他的心量跟虛空一樣,這麼大的心量,他施一點點錢,那個量跟虛空法界一樣大。只要你取相分別,你佈施萬兩**,得福有限。

不著相,不取相、不著相,佈施一文錢,功德超過那個著相的佈施萬兩**,超過它。這個道理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與心量相應的大,與心量相違背的就小。含空容有,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量周沙界是容有,能包容,含空也是能夠含受整個虛空。

虛空在**?虛空在我心裡面,心比虛空大。這個話是世尊在《愣嚴經》上說的。

「而眾生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觀大觀小。若能稱性而住,不住諸相。譬如芥子中空與十方空,性無二無別。

」它大就大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稱性而住,稱性而行。不住諸相,就是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也無當中施捨之相,佈施之後心裡頭痕跡都沒有,這個福報大,跟虛空法界一樣。佈施如是,持戒亦如是,忍辱亦如是,精進、禪定亦如是。

六度前面五個是事,最後一個是智慧。智慧在**?不住相就是般若。

你佈施裡頭有般若,你持戒裡頭有般若,你忍辱裡頭有般若,精進、禪定裡頭有般若,有般若就跟自性相應,那就叫無量無邊的功德。要是有取相分別,功德就沒有了,是有限的福德,這個福德果報在人天,有限。佛法這些微妙精深的道理不能不懂。

不住相,為什麼大?《破空論》裡頭有解釋,有個比喻,譬如芥子,芥菜子,芥菜子裡面的空,我們把芥菜子裡面挖掉,芥菜子裡頭空,這個空跟十方的空間有沒有差別?沒有差別。

沒有差別,功德不就一樣的嗎?所以空性無二無別。以空沒有內外,空沒有彼此,空沒有方隅,就是沒有東南西北,空沒有形相,更無小空異大空,沒有什麼小空大空。

「無相之福,其福乃大。」你著相就錯了,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明理的人能修大福,明理、有智慧的人,他施小得大福。

乃至於他沒有施,只起一個善念,福報都不可思議。他要是能夠把這個善念做到,那福報就更大。這些理事我們懂了,這真學佛,不懂那這叫做迷信。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五九集)

6樓:aaa**王

凡事你付出來

多少 回報多源少 付出多 才能說明力度

財佈施,法佈施、無謂佈施!

這是去極樂世界的三資糧!必須積滿!否則去不了的!而放生可以將三種資糧都包括了!!

長壽從放生中來。富貴從佈施中來,智慧從法佈施中來,健康從無畏佈施中來 一切福報都是付出的回報

7樓:海印放光

《金剛經》上講,不住相佈施功德最大。大意是說,佈施的時候,心無執著於佈施物件,也不執著與佈施功德,也不執著佈施的多少,這樣功德最大。

8樓:無上覺的海角

以慈悲心 發大願 三輪體空佈施 迴向眾生 迴向我

如何讓供養佈施功德最大之大德開示

9樓:潛川

樓上說的是正解。功德林中,佈施第一(佈施分身佈施、財佈施、法佈施和無畏佈施四種),而法佈施最先,功德最大。只不過我們這些俗人不懂的如何佈施,只會一味的掏錢,這是比較讓人嘆息的地方

10樓:柳暗荒溟丶

普賢行願品:諸copy

供養中,法供養最bai。所謂如說修行供養du;利益眾生zhi供養;攝受眾

dao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這是供養。

而佈施以無相佈施功德等虛空,不可思議。因佈施若能三輪體空,不住能施,所施,受施三種相,則佈施當體即是法佈施,法供養。

七,如何利用痛苦,佛教網

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是真修行。佛教網 臨終老人怎樣做才能減輕痛苦 大量給老人放生,唸經。婚姻過得很痛苦該怎麼辦 中國佛教淨土網 要明白一個道理 一切因緣生 萬般不由人 一般的事情都是早就定好的了緣分有早晚 婚姻也是有長短 也不必如此 執著起心!一切自然而然為好吧!修行不是求婚姻好壞的 這樣就太過於執著...

如何正確閱讀佛經中國佛教淨土網,如何在一切境界中唸佛中國佛教淨土網

您好,什麼是佛?是心是佛,是心做佛。什麼事法?煩惱是法,生滅是法。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自心,本是功德具足。只因被煩惱業障所矇蔽。我們修行的過程,就是認識自心的過程。當我們見證了在我們身心煩惱,妄想執著的背後,如如不動,不來不去的清醒,我們就見到了佛。佛陀曾說,眾生流轉生死,不能解脫,只因不能解我...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如何作人,佛教網

佛講的五乘法,包括 1 人乘法 修行五戒,以求來世能再得人身。2 天乘法 修行五戒回 十善,以求來世答能生於天道,享受天人之樂。3 聲聞乘 修行四聖諦 八正道,以求斷三界見思二惑,離苦得解脫,不再受六道輪迴之苦。4 緣覺乘 修行十二因緣,破微細無明,以證辟支佛道,而得解脫。5 菩薩乘 發無上菩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