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我與地壇》生與死的思考,我與地壇感悟和獨特看法

2021-03-20 21:22:14 字數 4776 閱讀 5581

1樓:朩と夲※皛樹

以下都是我個人的看法(第3個除外),比知道觀點是否一致,你就根據需自己採納吧~

(1)關於生死;作者開始無法面對這殘酷的現實,幾次想要尋死。但經過很多次心理的鬥爭,終於明白:生,其實是一個永遠都沒發逃避的問題,「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

人最終都會死的,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求急的事情。所以作者不再整日整夜想要尋死,開始考慮怎麼活的問題了(一節6自然段)

(2)關於生:作者在地壇這麼一個淒涼,荒蕪的地方發現了正頑強生存的花花草草,在如此不被人關注的地方它們卻活出了自己的光彩,活出了生命的價值。從而使處在人生冬季的作者找到了生命的尊貴和美麗,決心要勇敢面對生活,活出自己的價值。

(一節的7自然段)

(3)《我與地壇》 注重講作者與地壇的關係和他與母親的愛 .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淨的思和深切的悟帶給我們的啟迪和引導。 一個被命運打倒而最終又站起來的人與一座古園的故事。

《我與地壇》是讀了以後忍不住想流淚感激上蒼的文字,春華秋實,一草一木,陌生的情侶,古老的地壇……一切有生命的無生命的,在史鐵生的筆下,在他的心目中都是那樣溫和而有觸感,他溫情而不濫情地用紙筆來描述他眷戀著的世界。

《我與地壇》全文感情深厚雋永,哲理含蓄博大,感人至深,是史鐵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敘述多年來他在地壇公園沉思流連所觀察到的人生百態和對命運的感悟。當史鐵生在"最狂妄的年齡"突然癱瘓之後,坐著輪椅,他每天來到一座古代帝王荒廢的祭壇--地壇,在時空的交叉處,思索著歷代哲學家們都苦思了一生的問題--死與生。

對當代文藝和當代人生都感到膩味的朋友不妨來讀一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他會告訴你許多許多。作者在歷盡苦難折磨之後突然進入了一個明朗的境界,用一種拷問的方式面對自己的心靈,幾乎在絕境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與存在的可貴。 (本段抄襲 )

2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買本參考書不就得了

3樓:匿名使用者

高一必修二蘇教版吧和我一樣

我與地壇感悟和獨特看法

4樓:匿名使用者

感悟《我與地壇》

也許他沒有張愛玲直抵人心的冷豔繁華,也許他沒有王小波參差多型的理性自由,也許他亦沒有沈從文晶瑩剔透的瑰麗與淳樸。但是史鐵生的文字卻有一種洗盡鉛華的質樸,飽含濃烈的人文情懷和深邃的哲學思想,讀之令人動容,令人深思。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以自己的切身經歷對生命的探索與體悟以及對默默為自己付出的母親的追悔。全文通過兩條線索追憶:一是史鐵生因為雙腿殘疾而對生活自暴自棄脾氣喜怒無常從而喪失對生活的信心而日漸消沉,為了逃避殘酷的現實選擇體壇, 在他選擇地壇的同時,地壇也在冥冥之中選擇了他,史鐵生通過與地壇的接觸漸漸的體悟到自然的偉大和生與死的永恆以及的人的渺小與脆弱,從而讓他了悟到生命的真諦;另一條線索則是史鐵生與母親之間難以割捨的親情,通過史鐵生和母親之間的瑣碎來寫母親在自己殘廢後的不計回報的付出,以情動人,來表現自己對母親的悔意和對生命的進一步感悟。

兩條線索從地壇與自己到自己和母親與地壇,最後到自己通過對地壇和母親的追憶層層遞進更加了悟到生命的真正內涵。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在自己積勞成疾以後對生、死、人生的思索與拷問,更是對生命的求索大徹大悟的結晶。讀《我與地壇》你會真正聆聽到一個雙腿殘廢者靈魂深處對生命尖銳的吶喊。起初這種來自靈魂深處的吶喊聲,可能有著喪失理性的偏執,因為雙腿在最狂妄最燦爛的年紀殘廢的現實讓史鐵生沒有辦法徹底解脫束縛在心理上的沉重枷鎖,因而他急需一個靈魂的宣洩途徑去釋放心中久積的壓抑,而地壇不失時機的處出現恰如其分的成為史鐵生情感得以宣洩和蘊藉的視窗,而我也正是通過這個私密視窗來窺視隱藏在史鐵生內心深處對於生、死、和人生等重大哲學命題的感悟與解讀,從而通過史鐵生對生命的解讀能更加感悟到自己對生命價值的理解與追求。

生、死和人生一直是他思考的核心問題,並且他也願意耗費大量的時間來解讀這個困擾他甚至包括很多人的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困擾他很多年依然沒有答案,但對這些問題他從來就沒有停斷過思考。直到後來他生命中帶有宿命味道的地壇的出現,才讓這些困然他多年的問題由模糊漸漸明晰起來。

他索性將這些別無居處的問題和盤托出的交託給地壇,與它進行心靈和情感上的交流和聯絡,並以此為途徑以求得到心靈的解脫和對這些問題更深刻的理解。他在與地壇長達幾年的融通中,懷疑與思索的精神讓他愈來愈清晰地領悟到: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他這個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

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看透生死的史鐵生,少了許多人對死亡的敬畏,反而十分坦然,看待生、死更是安之如素。既然死的問題已經破解,接下就是怎麼活的問題了?這就更應該站在行的高度。

史鐵生亦因此對生命的本質的思索向我傳達出一種頑強的生活態度:殘缺其實也是一種美麗,關鍵在我們如何去看待並以行動來讓這種殘缺開出燦爛的花朵。著名作家劉心武說過:

「有一點缺陷有一點遺憾的人生是有味道的人生,有一點怪異有一點危險的命運才有意思」。人生是美的,但不是完美無缺的。或許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也正是因為這點不完美,才讓史鐵生對生命有著獨特而深邃的了悟,也讓他對生命的厚重多了一份常人難以擁有的淡然。

在對待生死與人生等重大問題的態度上史鐵生沒有刻意迴避,而是以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對待生命的輪迴。

《我與地壇》的文字只是一個簡單承載文字的形式,藉由文字傳遞給讀者的思考空間才是最重要的 。《我與地壇》正是向我們傳遞一種難能可貴的生命的精神。史鐵生用著對生命獨特的理解和對生命的熱情,孜孜不倦的用生命寫作併為我們譜寫一首首感人肺腑的生命讚歌。

史鐵生也正是憑藉著這樣一種對生命的赤誠讓我們這些對他肅然起敬,對他多一份心底由衷的敬重。不僅是對他飽含深情的文字,更是對他雖然殘疾但依然用頑強的意志和豁達的人生態度向我們娓娓道來的生命追求的魄力。

在《我與地壇》的浸染下,我也漸漸的領悟到梁實秋那句話:「一本好書最重要的要有精到的內容。」只有具有了精到的內容,才能讓我們在作者的文字中找到一種獨一無二的內容供我們去思考去回味。

也能讓我們的心靈在作者的文字的海洋裡經過洗滌和淨化,從而對生活、生命或是人性有一層新的認知和體悟。

《我與地壇》,史鐵生在地壇中都考慮了哪些問題

5樓:諸葛自然

《我與地壇》史鐵生

當時史鐵生不僅殘疾,而且有尿毒症!

他思考的

1人生問題(什麼是活)

2意義問題(活著為什麼)

3身份問題(作為一個殘疾人,自己還能做什麼,在社會扮演什麼角色)

6樓:曉ling喵

問題:第一個是要不要去死?第二個是為什麼活?第三個,我幹嘛要寫作?

《我與地壇》在2023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作者為史鐵生。該書總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自己在地壇中得到的生命啟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寫自己對母親的後悔和無盡的思念;第三部分寫自己與地壇不可分割的情感。

史鐵生(2023年1月4日—2023年12月31日),中國作家、散文家。2023年出生於北京。202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2023年去延安一帶插隊。

因雙腿癱瘓於2023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週3次透析維持生命。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2023年12月31日凌晨3時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7樓:筠濘

首先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

然後白了生死天定,不應該是自己所想的,

而自己該思考的是如何活

8樓:冷星末樂

自己存在的意義,生命的意義。

通過小蟲子知道:哪怕再微小,一切生命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史鐵生《我與地壇》中關於生命的感悟是什麼啊?要詳細點的

9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讀時就覺得是寫母愛的一篇文章~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作者抒發了怎樣的感情,表達了怎麼的思考?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與地壇》,長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著。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

前兩部分注重講地壇和他與母親的後悔,對於中學生來說,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優秀文章。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11樓:匿名使用者

抒發了對母親的關懷和思念,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思考。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的主題是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主題:1.關於生與死的思考。

在與地壇的交流中,作者認識到死是一件無法避免的事,因而對死獲得了一些超脫。生不是瞬間可以想透的問題,因而作者從地壇裡各類景物的變化中認識到與其痛苦地活,不如開心地活。2.

關於母親。與地壇的一次次邂逅,母親的一次次尋找,都讓作者深深地感受到母親的用心,母愛的苦難、無言、堅忍,從而從對地壇的感情轉而對母親的懷念,昇華文章的主題。

人物形象:「我」是一個殘疾卻不頹廢的人,正如地壇荒蕪卻不衰敗。

《我與地壇》中「我」思考的問題是什麼?是否得出結論?結論是什麼?

13樓:騎著鯨魚的貓

內容提要:在我看來,命運的問題總是離不開生死。生與死是重要的哲學命題,也是生命的首要內容。

而史鐵生以其獨特的經歷和情感體驗,在《我與地壇》這篇文章裡,通過對地壇的環境景物描寫、四時季節變化以及在地壇中遇到的人物的描述,闡釋了幾個有關命運的問題。特別是對母親命運的描寫,表達了他對生存的看法,對愛的感激,對生命的熱愛。而有關他對個人命運的理解更是讓人得到深思和啟迪。

而我將從三個方面來寫我得到的啟迪,這三個方面就是:關於母親、關於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關於地壇。

史鐵生我與地壇史鐵生作品我與地壇全文我與地壇史鐵生原文

近日讀了史鐵生的 我與地壇 領悟了不同尋常的人生,史鐵生雖然肢體殘疾,但在我看來他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充實的人生,始終有伴隨著他的地壇。地壇在史鐵生的生命裡充當一個重要的角色,從而引發了我對地壇的遐想。書中描述 它一面剝蝕了古殿簷頭浮誇的琉璃,淡退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記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闌,...

我與地壇 節選 史鐵生,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

如果我們遇見這樣的問題,會是怎樣的心情?會怎樣做。讀史鐵生的 我與地壇 荒蕪凋敝的地壇是史鐵生的精神家園,是他恢復元氣的心靈港灣。對於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來說,雙腿的截癱無異於整個世界的轟然坍圮。不惟腳下的路走不了了,人生的路也不知在何方。是該活下去還是乾脆做個了斷,需要年輕的史鐵生做出選擇。人生是一...

《我與地壇》中的問題,《我與地壇》,史鐵生在地壇中都考慮了哪些問題

其實運用語言的最高境界就是隨心所欲的運用,至於是否符合語言習慣,我想那不應該是作家應該表達的問題,語言是人發明的,人沒有必要反而讓語言反過來約束自己的思維。我認為只要是自己認為可以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可以讓看它的人明白意思,就是完全可以的。就象劍術的最高境界是草木竹石皆可為劍,語言也亦便如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