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杜甫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寫出《麗人行》的

2021-03-19 21:30:49 字數 5350 閱讀 4007

1樓:正康三年

背景:唐代自武后以來,外戚擅權已成為統治階層中一種通常現象,他們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引起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這也是後來釀成安史之亂的主因。《舊唐書·楊貴妃傳》載:

「玄宗每年十月,幸華清宮,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著一色衣;五家合隊,照映如百花之煥發。而遺鈿墜舄,瑟瑟珠翠,璨瓓芳馥於路。

而國忠私於虢國,而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聯鑣方駕,不施帷幔。每三朝慶賀,五鼓待漏,靚妝盈巷,蠟炬如晝。」又楊國忠於天寶十一載(752)十一月拜右丞相兼文部尚書,勢傾朝野。

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十二載(753年)春。

原文: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⑴。

態濃意遠淑且真⑵,肌理細膩骨肉勻⑶。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⑷。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勹)葉垂鬢脣⑸。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⑹。

就中雲幕椒房親⑺,賜名大國虢與秦⑻。

紫駝之峰出翠釜⑼,水精之盤行素鱗⑽。

犀筯厭飫久未下⑾,鸞刀縷切空紛綸⑿。

黃門飛鞚不動塵⒀,御廚絡繹送八珍⒁。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⒂。

後來鞍馬何逡巡⒃,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⒄,青鳥飛去銜紅巾⒅。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⒆。

詞句註釋

⑴三月三日:為上巳日,唐代長安士女多於此日到城南曲江遊玩踏青。

⑵態濃:姿態濃豔。意遠:神氣高遠。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

⑶肌理細膩:**細嫩光滑。骨肉勻:身材勻稱適中。

⑷「繡羅」兩句:用金銀線鑲繡著孔雀和麒麟的華麗衣裳與暮春的美麗景色相映生輝。

⑸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微:一本作「為」。 訇葉:一種首飾。鬢脣:鬢邊。

⑹珠壓:謂珠按其上,使不讓風吹起,故下雲「穩稱身」。 腰衱:裙帶。

⑺就中:其中。雲幕:指宮殿中的雲狀帷幕。椒房:漢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塗壁。後世因稱皇后為椒房,皇后家屬為椒房親。

⑻「賜名」句:指天寶七載(748)唐玄宗賜封楊貴妃的大姐為韓國夫人,三姐為虢國夫人八姐為秦國夫人。

⑼紫駝之峰:即駝峰,是一種珍貴的食品。唐貴族食品中有「駝峰炙」。釜:古代的一種鍋。翠釜,形容鍋的色澤。

⑽水精:即水晶。行:傳送。素鱗:指白鱗魚。

⑾犀筯:犀牛角作的筷子。厭飫:吃得膩了。

⑿鸞刀:帶鸞鈴的刀。縷切:細切。空紛綸:廚師們白白忙亂一番。貴人們吃不下。

⒀黃門:宦官。飛鞚,即飛馬。

⒁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

⒂賓從:賓客隨從。雜遝:眾多雜亂。要津:本指重要渡口,這裡喻指楊國忠兄妹的家門,所謂「虢國門前鬧如市」。

⒃後來鞍馬:指楊國忠,卻故意不在這裡明說。逡巡:原意為欲進不進,這裡是顧盼自得的意思。

⒄「楊花」句:是隱語,以曲江暮春的自然景色來影射楊國忠與其從妹虢國夫人(嫁裴氏)的曖昧關係,又引北魏胡太后和楊白花私通事,因太后曾作「楊花飄蕩落南家」,及「願銜楊花入窠裡」詩句。後人有「楊花入水化為浮萍」之說,萍之大者為蘋。

楊花、萍和蘋雖為三物,實出一體,故以楊花覆蘋影射兄妹苟且**。據史載:「虢國素與國忠亂,頗為人知,不恥也。

每入謁,並驅道中,從監、侍姆百餘騎,炬密如晝,靚妝盈裡,不施幃障,時人謂為雄狐。」

⒅青鳥:神話中鳥名,西王母使者。相傳西王母將見漢武帝時,先有青鳥飛集殿前(見《漢武故事》)。後常被用作男女之間的信使。

⒆「炙手」二句:言楊氏權傾朝野,氣焰灼人,無人能比。丞相:指楊國忠,天寶十一載(752年)十一月為右丞相。嗔:發怒。

白話譯文

三月三日陽春時節天氣清新,長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態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肌膚豐潤胖瘦適中身材勻稱。

綾花綾羅衣裳映襯暮春風光,金絲繡的孔雀銀絲刺的麒麟。

頭上戴的是什麼珠寶首飾呢?翡翠玉做的花飾垂掛在兩鬢。

在她們的背後能看見什麼呢?珠寶鑲嵌的裙腰多穩當合身。

其中有幾位都是后妃的親戚,裡面有虢國和秦國二位夫人。

翡翠蒸鍋端出香噴的紫駝峰,水晶圓盤送來肥美的白魚鮮。

她們捏著犀角筷子久久不動,廚師們快刀細切空忙了一場。

宦官騎馬飛馳不敢揚起灰塵,御廚絡繹不絕送來海味山珍。

笙簫鼓樂纏綿宛轉感動鬼神,賓客隨從滿座都是達官貴人。

有一個騎馬官人是何等驕橫,車前下馬從繡毯上走進帳門。

白雪似的楊花飄落覆蓋浮萍,青鳥飛去銜起地上的紅絲帕。

楊家氣焰很高權勢無與倫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發怒斥人!

賞析:全詩場面巨集大,鮮豔富麗,筆調細膩生動,同時又含蓄不露,詩中無一斷語處,卻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語極鋪排,富麗華美中蘊含清剛之氣。

雖然不見諷刺的語言,但在維妙維肖的描摹中,隱含犀利的匕首,譏諷入木三分。

杜甫的《麗人行》在語言上有什麼特色

2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詩充分表達了他對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尖銳對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千古不朽的詩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所銘記。

「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這是杜甫對祖國無比熱愛的充分展示,這一點使他的詩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這種愛國熱枕,在《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現得非常充沛。

而在《三吏》、《三別》中,對廣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愛國精神的歌頌,更把他那顆愛國愛民的赤子之心展現在讀者面前。出自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統治階級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禍國殃民的罪行,必然懷有強烈的憎恨。這一點在不朽的名篇《兵車行》、《麗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一個偉大愛國者的憂國憂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現。杜甫的一些詠物、寫景的詩,甚至那些有關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詩中,也無不滲透著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感情。總之,杜甫的詩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藝術記錄。

杜甫以積極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實、深刻地反映了極為廣泛的社會現實,無論在怎樣一種險惡的形勢下,他都沒有失去信心,在我國悠久的文學史上,杜甫詩歌的認識作用、借鑑作用、教育作用和審美作用都是難以企及的。

杜詩最大的藝術特色是,詩人常將自己的主觀感受隱藏在客觀的描寫中,讓事物自身去打動讀者。例如《麗人行》中,詩人並沒有直接去斥責楊氏兄妹的荒淫,然而從對他們服飾、飲食等方面的具體描述中,作者的愛憎態度已顯露無遺。

杜詩語言平易樸素、通俗、寫實,但卻極見功力。他還常用人物獨白和俗語來突出人物性格的個性化。

杜詩在刻畫人物時,特別善於抓住細節的描寫,如《北征》中關於妻子兒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

杜甫詩風多變,但總體來看,可以概括為沉鬱頓挫。這裡的沉鬱是指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

杜甫的《麗人行》這首詩好在**?

3樓:遠遠

《麗人行》是很重要的詩篇著作。這首詩是歌行體,同李白的《長幹行》相同都**於歌謠體系。《麗人行》描繪的是女人在春天盛裝去出遊的現象。

杜甫寫過許多仿樂府的歌行體詩,他現已離開了貴遊文學,開端尋求比較平淡無奇的歌謠體。李白的詩裡邊有許多形式上的發明,對貴族的富麗日子多有觸及,杜甫這方面的要素相對比較少。越到後期,杜甫越是返璞歸真,幾乎不做作文字。

富麗的東西都拿掉,十分平實。杜甫是寫實文學的開創者,李白則是浪漫文學。

讀過中國美術史的朋友對《麗人行》應該十分熟,唐代畫家張萱畫的《虢國夫人遊春圖》,講的是同一個故事。可能其時,畫家張萱與詩人杜甫都在陰曆三月三日這一天,在長安的曲江邊,看到貴族婦人盛裝打扮到水邊去遊春。

「三月三日氣候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用「新」去描繪氣候,是由於煩悶的、冰冷的冬季過去了,氣候總算轉暖,長安城的曲江周圍有許多美麗的女子。「態濃意遠淑且真」,「態濃」是化裝十分淡雅,唐朝女人塗的胭脂、貼的花黃,十分富麗,會在整個腦門上畫一隻鳳凰。

「態濃」必需要「意遠」,也就是精力層面上要夠高遠,才幹平衡,才幹美。美常常是兩個相反事物之間的平衡。態濃、意遠、淑且真,然後「肌理細膩骨血勻」。

只要在唐代對女人的身體才會如此直接地描繪,關於骨血的均勻,用最直接的字。宋代今後很少看到這樣的言語才能,能夠看到唐詩關於人的身體的調查與描繪多麼健康。現代詩都很少用「肌理」去寫女人的身體,無法像唐詩那樣安然地去面臨。

下面開端講衣服。「繡羅衣裳照暮春」,繡著十分美的紋樣的羅衣,到了春天現已有一點薄,被暮光照著。「蹙金孔雀銀麒麟」,這是講金子做的孔雀與銀子做的麒麟形狀的首飾。

「頭上何一切?翠微葉垂鬢脣。」用翡翠鑲出來的荷葉,從腦門與鬢角上垂下來。

「背面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腰衱是什麼?

現在日本人和服後邊的那個東西就是腰衱。由於是用珍珠繡出來的,走起路來會特別穩,背面如同有一個靠墊。

麗人行與續麗人行的區別,杜甫寫了《麗人行》以後,蘇軾等歷代詩人又有《續麗人行之作》,區別在哪?

4樓:匿名使用者

周昉,唐代中期名畫家,善畫貴族婦女。東坡在此詩中,故意把周昉畫中的「背面欠伸內人」設想為杜詩中的人物,作「續」詩,並且語多幽默調侃,所以稱為「戲作」。

《麗人行》,杜甫所作,寫楊國忠兄妹及其他貴婦人曲江郊遊情景。主旨是對楊貴妃兄姐妹們囂張氣焰的指責和訓斥。

蘇軾所寫的《續麗人行》是蘇軾看到畫所聯想到的,而,杜甫是想諷刺楊貴妃的兄弟姐妹,為虎作倀

杜甫《麗人行》詩中「長安水邊多麗人」的上句

5樓:匿名使用者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

安水邊多麗人。

盛唐詩人杜甫的《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榼葉垂鬢脣。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筋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賞析此當是公元753年(天寶十二年)春所作,諷刺楊國忠兄妹驕奢淫逸。首二句提綱,「態濃」一段寫麗人的姿態服飾之美,「就中」二句點出主角,「紫駝」一段寫宴樂之奢侈,「後來」一段寫楊國忠的氣焰和無恥。整首詩不空發議論,只是盡情揭露事實,語極鋪張,而諷意自見,是一首絕妙的諷刺詩。

《杜詩詳註》雲:「此詩刺諸楊遊宴曲江之事。……本寫秦、虢冶容,乃概言麗人以隱括之,此詩家含蓄得體處」。

《讀杜心解》曰:「無一刺譏語,描摹處語語刺譏。無一概嘆聲,點逗處聲聲慨嘆。

」全詩通過描寫楊氏兄妹曲江春遊的情景,揭露了統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醜態,從一個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夕的社會現實。詩分三段,先泛寫遊春仕女的體態之美和服飾之盛,引出主角楊氏姐妹的嬌豔姿色。次寫宴飲的豪華及所得的寵幸。

最後寫楊國忠的驕橫。全詩場面巨集大,鮮豔富麗,筆調細膩生動,同時又含蓄不露,詩中無一斷語處,卻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

語極鋪排,富麗華美中蘊含清剛之氣。雖然不見諷刺的語言,但在維妙維肖的描摹中,隱含犀利的匕首,譏諷入木三分。

杜甫詩三首寫出了杜甫什麼樣的心情

望嶽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麼巨集偉壯麗?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兩地。造物者給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盪滌,看歸鳥迴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遺!望嶽 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第一首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

《竇娥冤》裡的悲劇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竇娥冤 是關漢卿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結合元代的社會現實而創作的。哪一個朝代的我忘了,畢竟它是應當時社會所編纂的.好像是竇娥是從小當人童養媳,她的夫君好像就沒出現過,家裡只有她和婆婆,這才有了張驢兒父子想要霸佔竇娥與婆婆 竇娥冤 的準確意義是什麼?有什麼典故?在什麼歷史背景下發生的?竇娥冤 是關漢卿的代...

秦國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統一全國的

1 秦孝公的商鞅變法後經過幾代的發展,從一個弱小的諸侯一躍成為一個大國。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秦國在經濟,軍事上就有滅6國的實力。2 計策上,採用遠交近攻。分割消滅6國。3 各國的實力衰退.4 幾場關鍵的戰役以秦國的勝利告終 長平之戰,六國攻秦戰等。背景,原因 1客觀。政治上,遠交近攻的策略,區域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