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的主要民族是什麼,臺灣省主要的少數民族是什麼?

2021-03-19 18:21:42 字數 5470 閱讀 9328

1樓:何來呼

當然是漢族了,當年老蔣光直系軍隊就五十多萬,這還不算廣東和海南敗退的,這些官兵基本都是漢族,他們的後代大部分也就是漢族了。所以臺灣主要的民族還是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十來個,最著名的是高山族。

2樓:匿名使用者

1、阿美族

人口約14萬人。居住在花蓮北部的奇萊平原至臺東、屏東恆春半島等狹長海岸平原及丘陵地區。阿美族能歌善舞,臺灣較受歡迎的職棒、籃球明星有許多是阿美人。

社會組織是部落,以男子的年齡大小組成嚴密等級,部落有頭目負責,實施任期制和遴選制。阿美族的宗教信仰為多神教和天主教、**教,祭拜受到普遍重視。流行男子穿裙子,入贅女方和為女方家庭幹活。

民族製品有製陶、藤編和織布等。

2、泰雅族

人口約9萬人。居住在南投縣埔里至花蓮連線以北地區。埔里是臺灣全島地理位置中心,以盛產蝴蝶聞名於世。

該鎮周圍雖是現存平埔族較為集中的地方,但該鎮以北的南投、臺中縣、花蓮縣、宜蘭縣、臺北縣的雪山山麓,生活著泰雅族。泰雅族以狩獵及山田燒墾為生,民族性格剽悍勇猛。宗教信仰為超自然神靈。

民族顏色是紅色,衣服分為7個系列。工藝品以織布、藤編為代表。泰雅文化,成為少數民族文化中儲存較好、且有一定代表性的民族文化。

3、排灣族

人口約6萬多人。居住在屏東縣的8個山地鄉與臺東縣大武太麻里鄉。排灣族內等級分明,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等級,前三個為特殊階層。

宗教信仰為多神教和祖靈信仰。排灣族是個熱愛藝術的民族,尤其是服飾是臺灣地區少數民族中最為華麗典雅的,以刺繡宗教信仰神靈為主,刺繡的色彩以橙、黃、綠為主色。雕刻、陶壺、古琉璃珠是受到人們歡迎的珍品,其中陶壺是頭目家族權勢和財富的象徵。

手工藝品有藤編、竹編和月桃席等。

4、布農族

人口約4萬多人。居住在**山脈兩旁、海拔1000至2000米的花蓮、高雄至臺東的山區,是典型的高山族。布農族分為卡社群、郡社群、卓社群、丹社群、巒社群和蘭社群。

以山田燒墾和遊耕為生,對於農作的祭儀複雜和隆重,布農人相信,歌聲越和諧、優美,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豐收。宗教信仰是天神,手工藝品是藤編。只是在布農族的慶典活動中,沒有舞蹈動作,只有炫耀武功的跳躍動作。

5、卑南族

人口約1萬多人。居住在臺東平原的卑南鄉一帶,祖先包括石生的知本系統和竹生的南王系統,清朝康熙年間曾被冊封為"卑南大王",鄰近的阿美族和排灣族都要向其納貢。卑南族之所以有如此實力,是因為這一民族保持男子訓練制度,流行的"少年猴祭、大獵祭"反映的就是這一現實。

民族內部設立祭師和頭目,信仰傳統宗教和天主教。手工藝品是藤編籃子。

6、魯凱族

人口約1萬多人。居住在臺東縣卑南鄉、屏東縣霧谷鄉、高雄縣茂林鄉等地。魯凱族是個內部制度嚴謹的部落社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世襲等級,等級可以隨著婚姻而改變,社會內部重男輕女。

宗教信仰為造物主和祖靈,其中頭目家族起源傳說的百步蛇,更是族人祭祀和敬重的物件。陶壺、琉璃珠、藤和竹器、刺繡是民族工藝品。

7、鄒族

人口約7000多人。2023年10月28日由原名「曹族」易名而來。居住在嘉義縣阿里山鄉和南投縣信義鄉,稱為北鄒;南鄒則居住在高雄縣三民鄉和桃源鄉。

兩族語言、服飾和社會組織大同小異,祭典儀式不同。全族分為大社、聯族、氏族、亞氏族四個部分。歷史上鄒族曾經盛行男子集會所,少年必須進入夜宿會所,接受歷史、文化、傳統技藝和狩獵的訓練。

宗教信仰為超自然的神。以狩獵為生的鄒族人,皮衣和皮帽是族人節日時的主要打扮。手工藝品主要是皮革製品和藤編籃子和網袋等。

8、賽夏族

人口約有7000人,在新竹和苗栗縣交界的山區。賽夏族又分為南北兩支,各有一名頭目,各家族的長老地位崇高。族內盛行以動物、植物和自然現象定為姓氏。

宗教信仰是超自然神和祖靈、矮靈,兩年一次的矮靈祭是主要宗教活動,其它不同的祭祀由不同的姓氏主持。他們在建築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竹製品,形成了鮮明的竹文化。

9、雅美族

人口約4000人左右。居住在距離臺東外海49海哩的蘭嶼島。由於地理上的原因,此族與菲律賓巴丹島時有來往,生活習性、語言相近,古老傳說中也有雅美族和巴丹島來往的故事。

雅美族是歷史唯一沒有「獵頭」習慣的高山族,由於居住海外,捕魚業較為發達,全年的歲時祭儀也是由捕魚活動為主。由於蘭嶼不僅炎熱,而且位於颱風的要衝,因此當地盛行地下穴居屋。社會內部沒有頭目,以各家族長老為主,以血統家庭為主體。

在少數民族中,雅美族是唯一具有冶金工業的民族。

10、邵族

人口約283人。居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和水里鄉頂村的大平林。2023年8月8日臺灣行政當局將其定為高山族第10族。

邵族的生活方式是漁獵、農耕和山林採集為生,農業作物主要是板粟、蕃薯和花生為主。杵音之舞是邵族豐年祭中重要組成部分,「湖上杵聲」成為日月潭八景之一。此外還有播種祭、狩獵祭、拜鰻祭、豐年祭等。

宗教信仰是祖靈信仰,分為最高祖靈和氏族祖靈。族內流行的手工藝品為自己揉制的皮革和自己紡織的麻布。

高山族的另一個分支——平埔族分佈簡況

平埔族生活在西部平原地區,成為臺灣開發過程中的主要力量。自明末清初以來,閩粵人大批渡臺,平浦各族面臨漢文化的衝擊。外來環境的變遷使得當地平浦族在生活方式與經濟發展上向閩粵移民學習。

因此雙方接觸密切,交流往來頻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已經大都融合。也有一部分平浦族,因為西部平原日益激烈的土地競爭而不得不遷居,另求生存之道。比較大規模的遷徙,發生在清朝嘉慶年間。

主要是中部平埔族移居今宜蘭和埔里;噶瑪蘭移居今花蓮、臺東;西拉雅族移住東部。

平埔族後裔和關於平埔族的研究工作者,為搶救平埔族和挖掘平埔族史料,做了大量工作。現存的平埔10族概況如下:

1、凱達格蘭族

凱達格蘭族原來分佈在臺北盆地,主要社群有32社,現存在臺北附近有少數外,大都不明。

2、雷朗族

雷朗族主要分佈在臺北縣和桃園縣一些地區。

3、噶瑪蘭族

噶瑪蘭族生活在宜蘭平原,有20社,現住宜蘭、花蓮沿海公路沿線。

4、道卡斯族

道卡斯族生活區域是在新竹、苗栗臺中的沿海平原一帶,主要社群有16社,至今還有不少。

5、巴則海族

巴則海族活動區域以豐原為中心,共有16社,現今分佈在臺中縣、豐原及南投埔里鎮一帶。

6、巴布拉族

巴布拉族主要活動區域是臺中縣大甲溪以南、大安溪以北的海岸平原,主要居住地為南投縣埔里鎮。

7、巴布薩族

巴布薩族歷史上分佈在大肚溪以南、濁水溪以北的彰化平原和臺中盆地,共有7社,南投縣埔里鎮。

8、和安雅族

和安雅族他們的活動區域在臺中縣霧峰鄉以南,臺南縣新營鎮以北的靠山平地,共有13社,現住在南投埔里鎮。

9、西拉雅族

西拉雅族分為西拉雅、馬卡道、四社平埔等三支,以嘉南平原為主,以北迴歸線以南靠山地段居住。

10、水沙連族

水沙連族主要是在日月潭附近。

在臺灣的開發過程中,平埔族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平埔族是閩粵移民到達臺灣時就進行交流的早期居民,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已經漢化,到日據時代大約還有3至6萬人。平埔族的語言、習俗、制度、文化大都已經改變或消失。

但是,平埔族和高山族一樣,與閩粵移民一起,在臺灣的開發、建設過程中,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平浦族與閩粵移民的合作,才使得最初的開發得以成功。

臺灣省主要的少數民族是什麼?

3樓:仙劍俠士

高山族分佈簡況

組成臺灣居民的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高山族,另一部分是大陸移民。高山族主要是在文明社會形成之前來自大陸的定居者,他們成為臺灣地區最早的居民。在臺灣農業社會形成和大規模開發後,隨著大陸社會變遷,越來越多的主要由閩粵移民也有為數不多的其他省份移民組成的大陸移民到達臺灣。

在典型的海島型社會中,臺灣形成了典型的移民社會。島內的高山族和大陸移民一起,組成了臺灣居民群。高山族雖說為數不多,但一直受到各界的關心。

臺灣的少數民族分為兩部分,生活在高山地區的以往稱為「高山族」,生活在平原地區的稱為「平埔族」,現在則把少數民族統稱為「原住民」。

臺灣的少數民族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在中國歷史上,封建統治集團把四周未開化、半開化地區稱為「化外之地」,當地的居民也被稱為「番」,這一現象也影響到臺灣。對農業社會形成後的當地臺灣居民稱呼有兩種,住在山中的叫「生番」或「野番」;住在平地的叫「熟番」或「土番」。

這種稱呼並不合適,也不尊重少數民族。正是高山族各族,與後來的主要由閩粵人組成的大陸移民一起,形成臺灣居民群體。

截至2023年3月,在臺灣地區的2242萬總人口中,少數民族42.3萬人,佔總數的1.9%,其中平地少數民族19.

8萬人,山地少數民族22.5萬人。主要居住在花蓮縣(20.

2%)、臺東縣(18.3%)、屏東縣(12.4%),其餘分散各地。

從總體上看,少數民族居住在農村的佔69.2%;都會區的佔30.8%。

1、阿美族

2、泰雅族

3、排灣族

4、布農族

5、卑南族

6、魯凱族

7、鄒族

8、賽夏族

9、雅美族

10、邵族

高山族的另一個分支——平埔族分佈簡況

平埔族生活在西部平原地區,成為臺灣開發過程中的主要力量。自明末清初以來,閩粵人大批渡臺,平浦各族面臨漢文化的衝擊。外來環境的變遷使得當地平浦族在生活方式與經濟發展上向閩粵移民學習。

因此雙方接觸密切,交流往來頻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已經大都融合。也有一部分平浦族,因為西部平原日益激烈的土地競爭而不得不遷居,另求生存之道。比較大規模的遷徙,發生在清朝嘉慶年間。

主要是中部平埔族移居今宜蘭和埔里;噶瑪蘭移居今花蓮、臺東;西拉雅族移住東部。

平埔族後裔和關於平埔族的研究工作者,為搶救平埔族和挖掘平埔族史料,做了大量工作。現存的平埔10族概況如下:

1、凱達格蘭族

凱達格蘭族原來分佈在臺北盆地,主要社群有32社,現存在臺北附近有少數外,大都不明。

2、雷朗族

雷朗族主要分佈在臺北縣和桃園縣一些地區。

3、噶瑪蘭族

噶瑪蘭族生活在宜蘭平原,有20社,現住宜蘭、花蓮沿海公路沿線。

4、道卡斯族

道卡斯族生活區域是在新竹、苗栗臺中的沿海平原一帶,主要社群有16社,至今還有不少。

5、巴則海族

巴則海族活動區域以豐原為中心,共有16社,現今分佈在臺中縣、豐原及南投埔里鎮一帶。

6、巴布拉族

巴布拉族主要活動區域是臺中縣大甲溪以南、大安溪以北的海岸平原,主要居住地為南投縣埔里鎮。

7、巴布薩族

巴布薩族歷史上分佈在大肚溪以南、濁水溪以北的彰化平原和臺中盆地,共有7社,南投縣埔里鎮。

8、和安雅族

和安雅族他們的活動區域在臺中縣霧峰鄉以南,臺南縣新營鎮以北的靠山平地,共有13社,現住在南投埔里鎮。

9、西拉雅族

西拉雅族分為西拉雅、馬卡道、四社平埔等三支,以嘉南平原為主,以北迴歸線以南靠山地段居住。

10、水沙連族

水沙連族主要是在日月潭附近。

在臺灣的開發過程中,平埔族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平埔族是閩粵移民到達臺灣時就進行交流的早期居民,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已經漢化,到日據時代大約還有3至6萬人。平埔族的語言、習俗、制度、文化大都已經改變或消失。

但是,平埔族和高山族一樣,與閩粵移民一起,在臺灣的開發、建設過程中,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平浦族與閩粵移民的合作,才使得最初的開發得以成功。

臺灣省最主要的氣候型別是

清溪看世界 臺灣島的主要氣候型別是 帶季風氣候。臺灣島南北狹長,四周流域廣闊,北迴歸線恰好橫穿島的中部偏南地區,北部地區屬 帶氣候,南部地區屬熱帶氣候。從平地到高山,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溫度逐漸降低,形成了在同一時空內熱 溫 寒三帶兼有的氣候特點。北部受東北季風影響使1月至3月出現雨季,冬季中部和南...

臺灣省有什麼名勝古

北部包括臺北 基隆 新竹 三市和臺北 桃園 新竹三縣 名勝薈萃雲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兼備。大屯火山群 北投地熱谷 圓山文化遺址 烏來瀑布 仙洞巖 新竹古城門 檜山神木等名聞遐邇。中部包括臺中 嘉義兩市和苗栗 臺中 彰化 雲林 嘉義 南投六縣,平原地區我古蹟,高山地區長風景。八卦山大佛 鹿港龍山寺 ...

臺灣省和海南省都是我國沿海省份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

這是因為臺灣是資本主義,大陸是社會主義。臺灣是國民黨,大陸是共產黨。之所以你說海南省跟臺灣省都是中國的島嶼,可是海南省依舊歸中國共產黨領導,依舊是社會主義。而且說實在的。內地沿海城市,比如海南深圳等等,都要開放一些,外國的新鮮東西一般都先傳到沿海城市,然後內陸城市才開始興起。經濟方面也是,一般資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