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閱讀課本結合自己對魯迅的其他了解。談談你認為魯迅是怎樣看

2021-03-17 19:50:40 字數 5425 閱讀 8556

1樓:

三味書屋的先生壽鏡吾是「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他為人正直,具有反帝的愛國思想,對清王朝喪權辱國的腐朽統治極為不滿,很同情義和團的鬥爭。他甘於過書塾的淡泊生活,不願出去做官。他和藹可親,對學生關心愛護,很少體罰學生。

作為啟蒙老師,魯迅先生對他一直很尊敬。但由於封建教育制度的影響,又有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束縛兒童健康發展的一面。課文中,魯迅刻畫、描寫先生也是以尊敬的心情,寓批評於幽默之中。

作者批判的是封建教育制度,決非自己一向尊敬的先生。

三味書屋的描寫,已經不像描寫百草園那樣純粹用孩子的直觀方法了,而是介入了作為思想家的魯迅的文化審視,這種審視首先發現的是三味書屋中 「名」與「實」的矛盾。匾上大書「三味」,有鮮明的佛教特色;畫中是「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有一種清空消遙的自然情趣,十足的道家風味;可偏偏「沒有孔子牌位」,這對正統的儒家文化無疑是一種嘲諷,它暗示了晚清時期封建思想無法抗拒的衰落。

的確,在18世紀末期,封建思想的神聖地位不僅被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所動搖,並且也由於自身教育的貧乏與空泛而無力振作。這種神聖與貧乏的強烈對照,表現了魯迅對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與諷刺。

2樓:風暴之靈一族

壽鏡吾 壽鏡吾(1849~1929),名懷鑑,又字鏡湖,晚號菊叟,紹興城內都昌坊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秀才。憤於洋人跋扈,清廷喪權弱國,以不買洋貨、絕意仕進明志,在家中三味書屋設館收徒,釐定規約,年收學生不過8人。

為啟發學生思路,提高文學修養,選授課文注重文采,因其異於傳統,被人譏為「離經叛道」。教學之餘,以讀書自娛,除經史子集外,博覽稗官、筆記。晚年常閱報紙,與人議論時政,言及帝國主義侵略、訂立不平等條約時,輒氣憤扼腕,大罵朝廷**賊。

魯迅對三味書屋和百草園的生活有怎樣的態度和情感? 5

3樓:匿名使用者

主題思想

本文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對封建社會的不滿.

我們從作者對三味書屋生活的描寫中,也不難發現字裡行間洋溢著快樂的情趣。從「黑油的竹門」、大匾等陳設,從那沒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儀式,從同窗趁先生讀書入神時,溜到三味書屋後的小花園「折臘梅」「尋蟬蛻」到人聲鼎沸的課堂,自得其樂的老先生,頗有些成績的繡像,飛速進步的「對課」,處處洋溢著一種成年人回顧往事的樂趣,時時流露出新奇天真和快樂的情趣。因此,縱然是森嚴的三味書屋,也是作者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也洋溢著作者當時的童真童趣,而不是一種束縛。

魯迅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怎樣的情感對於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對比關係,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陳腐的生活相對比,一個是多麼適合兒童心理,表現了兒童的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麼妨礙兒童身心的發展,表現了兒童對它的厭惡。另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襯托關係,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和諧統一的關係,貫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

詳細資料請參考

希望樓主給個好評謝謝!

4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先從百草園生活寫起,點出那裡曾經是「我的樂園」。為什麼說是「我的樂園」呢?「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一句式將兒童眼中百草園的無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還有何首烏,等等,這些看似毫無趣味的小東西,在作者的眼裡卻充滿了勃勃生機,更不用說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無限情趣的東西了。雖然這麼有意思,但是有一處誰都不敢去,是什麼地方呢?這就是長著很長的草的地方。

為什麼呢?「因為相傳這園裡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於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

故事本身雖然讓人有點害怕,有點擔心,卻強烈地吸引著孩子們,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心,也給百草園增添了幾許神祕色彩。百草園的冬天又是怎樣的呢?「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

」於是作者又想到雪地裡捕鳥,那快樂、那情趣,自在其中了。這是百草園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樂園」來寫,滿溢著生機和活力。

慢慢地,「我」長大了,家裡人要送「我」去讀書,「我」不得不離開「我的樂園」了。這裡,作者用一個過渡段,巧妙地將自己的百草園生活過渡到了隨先生讀書的學習生涯。

文章接著寫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魯迅曾經在三味書屋生活了7年,他對當年三味書屋的陳設記憶猶新,對老師的「和藹」、自己的「恭敬」歷歷在目,從中不難體會到他對這段生活的深情。這一部分,作者選取了幾個片段,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私塾教育的若干側面。

從先生來說,一是知識淵博,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二是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容,讀書很投入,但不太束縛也基本上不體罰學生。從學生來說,一是敬慕老師的淵博,喜歡提問,願意瞭解新知;二是一有機會便跑出去玩,尋找讀書以外的樂趣;三是趁老師讀書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種遊戲、畫畫兒等。從這幾個片段不難看出,當時的私塾教育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嚴厲,孩子們還是有相當多的自由的。

第二段的寫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石井欄之所以「光滑」,是因為井經過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為童年的魯迅多次好奇地摸過它。

說黃蜂「肥胖」,不僅是它的體態較別的昆蟲肥大,而且體現了兒童特別的感覺。叫天子忽然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也不單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出兒童的羨意。至於寫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更是兒童特有的感受。

第二,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菜畦的「碧綠」,桑葚的「紫紅」、菜花和蜂的「黃」是寫顏色,「肥胖」「高大」「臃腫」「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是寫形狀,這兩者都從視覺上寫;鳴蟬的「長吟」,蟋蟀的「彈琴」,是從聽覺上寫;覆盆子「又酸又甜」寫的是味覺:這真叫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這裡實際上包括了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蟬鳴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這與下文寫到的冬天的百草園合起來成為完整的四季圖,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巧。第三,層次井然,條理分明。先用兩句「不必說……」寫百草園整體,再寫區域性的「泥牆根一帶」,這是一種順序。

第一個「不必說」由低到高寫靜物,第二個「不必說」由高到低寫動物,這又是一種順序。整體是從植物寫到動物,區域性是從動物寫到植物,這又是一種順序。這幾種順序配合起來,使寫景不僅有序,而且活潑多姿。

本文善於聯想。作者寫何首烏根而聯想到成仙,寫傳說的赤練蛇聯想到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寫捕鳥便提到閏土的父親,寫學生讀書而提到先生讀書等。這些必要的聯想,使文章放得開,富有情趣,又收得攏,為表現中心服務,也使文章更加生動活潑,多姿多彩。

5樓:匿名使用者

過渡段作用:

表達出作者深刻眷戀百草園和被迫離開時勢無奈與依依惜別的深情,加點詞不可刪,否則由猜測變成肯定,不符合文章原意。

總結:通過描寫百草園是一個絢麗明快、充滿生氣的樂園,充分表達了我對自由自在生活和大自然的熱愛,好奇 、求知的性格特點。

三味書屋的生活與百草園的生活的對比:

⑴ 學習環境:呆板(黑油竹門,匾,畫)

⑵ 學習生活:枯燥:(正面描寫)教學內容單調難明,只讀書,習字,對課,古書難明

⑶ 教學方法死板,發問遭禁止,要打戒尺,罰跪。

(側面描寫)折花、尋蟬蛻,做戲,畫畫兒,喂螞蟻。

童年魯迅對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麼態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對他淵博的知識感到信服。同時也很愛他,因為學生雖然很調皮,很貪玩,但先生很少體罰他們,通常總不過是瞪瞪眼睛而已。

6樓:工滕憐奈

這是初一的文章吧?

我們學到的是這樣:魯迅先生他對在百草園的那種充滿童真快樂,自由自在的生活十分的喜歡;在私塾上學時,他問老師問題,然而老師卻沒有回答,對此,他提倡新的教學方式,教育制度改革,反對老師**的形式,提倡那種能更好的發展學生的個性,在學中玩,玩中學.也就是帶有批判封建教育的意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對三味書屋的看法是怎樣的啊

7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先從百草園生活寫起,點出那裡曾經是「我的樂園」。為什麼說是「我的樂園」呢?「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一句式將兒童眼中百草園的無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還有何首烏,等等,這些看似毫無趣味的小東西,在作者的眼裡卻充滿了勃勃生機,更不用說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無限情趣的東西了。雖然這麼有意思,但是有一處誰都不敢去,是什麼地方呢?這就是長著很長的草的地方。

為什麼呢?「因為相傳這園裡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於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

故事本身雖然讓人有點害怕,有點擔心,卻強烈地吸引著孩子們,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心,也給百草園增添了幾許神祕色彩。百草園的冬天又是怎樣的呢?「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

」於是作者又想到雪地裡捕鳥,那快樂、那情趣,自在其中了。這是百草園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樂園」來寫,滿溢著生機和活力。

慢慢地,「我」長大了,家裡人要送「我」去讀書,「我」不得不離開「我的樂園」了。這裡,作者用一個過渡段,巧妙地將自己的百草園生活過渡到了隨先生讀書的學習生涯。

文章接著寫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魯迅曾經在三味書屋生活了7年,他對當年三味書屋的陳設記憶猶新,對老師的「和藹」、自己的「恭敬」歷歷在目,從中不難體會到他對這段生活的深情。這一部分,作者選取了幾個片段,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私塾教育的若干側面。

從先生來說,一是知識淵博,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二是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容,讀書很投入,但不太束縛也基本上不體罰學生。從學生來說,一是敬慕老師的淵博,喜歡提問,願意瞭解新知;二是一有機會便跑出去玩,尋找讀書以外的樂趣;三是趁老師讀書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種遊戲、畫畫兒等。從這幾個片段不難看出,當時的私塾教育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嚴厲,孩子們還是有相當多的自由的。

第二段的寫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石井欄之所以「光滑」,是因為井經過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為童年的魯迅多次好奇地摸過它。

說黃蜂「肥胖」,不僅是它的體態較別的昆蟲肥大,而且體現了兒童特別的感覺。叫天子忽然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也不單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出兒童的羨意。至於寫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更是兒童特有的感受。

第二,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菜畦的「碧綠」,桑葚的「紫紅」、菜花和蜂的「黃」是寫顏色,「肥胖」「高大」「臃腫」「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是寫形狀,這兩者都從視覺上寫;鳴蟬的「長吟」,蟋蟀的「彈琴」,是從聽覺上寫;覆盆子「又酸又甜」寫的是味覺:這真叫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這裡實際上包括了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蟬鳴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這與下文寫到的冬天的百草園合起來成為完整的四季圖,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巧。第三,層次井然,條理分明。先用兩句「不必說……」寫百草園整體,再寫區域性的「泥牆根一帶」,這是一種順序。

第一個「不必說」由低到高寫靜物,第二個「不必說」由高到低寫動物,這又是一種順序。整體是從植物寫到動物,區域性是從動物寫到植物,這又是一種順序。這幾種順序配合起來,使寫景不僅有序,而且活潑多姿。

本文善於聯想。作者寫何首烏根而聯想到成仙,寫傳說的赤練蛇聯想到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寫捕鳥便提到閏土的父親,寫學生讀書而提到先生讀書等。這些必要的聯想,使文章放得開,富有情趣,又收得攏,為表現中心服務,也使文章更加生動活潑,多姿多彩。

結合《吶喊》《彷徨》,簡答魯迅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貢獻是什麼

不但是現代白話文 的開山之作,也是迄今為止最好的作品,沒有之一,篇篇為後人做範文。狂人日記打響第一炮,曠世文章數阿q 魯迅 吶喊 與 彷徨 在中國現代文學歷史地位 吶喊 彷徨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極重要地位,是中國現代 乃至整個現代文學的奠基之作。狂人日記 還是現代 的開山之作 這可從兩方面說明 第...

破繭成蝶閱讀答案聯絡全文,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對下面

文章沒看到呀?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這種感覺就像古詩裡面說的一樣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走投無路了快要放棄了,但其實我們只要再撐過一天一週一個月或是一年,一切都好了。雖然現在很苦,但是一切都會過去的,世界與時間會告訴你,一切都很美好。這是我自己的理解。讀讀下面的句子,並結合生...

結合自己的崗位,談談你對品質的理解

品質是企業的資本,在現代企業生產活動中決定成敗得是品質,高品質帶來 值,品質就是客戶滿意,符合標準,零缺陷。品質決定著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競爭力強,企業存活的時間越長,競爭力弱,被市場淘汰只是時間問題。如賓士這個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 談談你對品質的理解 品質意識就是指人們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