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伊人的情感,蒹葭對伊人的理解

2021-03-04 07:40:18 字數 5018 閱讀 4286

1樓:湯旺河邊

從未謀面的臆戀或幻戀。

2樓:金庸名著

是詩經裡面的蒹葭嗎

說實在的

如果不是因為是古代人寫的

丟了他還有什麼情感不情感的 一男思春單戀撒

3樓:珈耶珞

徘徊往復、神魂顛倒、心焦地尋求他(她)思念的戀人,如此而已。

4樓:90小妖辛兒

樓上你太逗了,人家那是痴情好不好…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悵然若有所思的心情,及對心上人牽掛不捨的心情…

5樓:匿名使用者

為依消得人憔悴,縱然赤踏萬里,願與依人見

蒹葭 對伊人的理解

6樓:小狐妖

「伊人」的形象:「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清雅高潔,可親可愛,然而由於種種阻力,變得遙不可及。主人公雖望穿秋水、執著追求,但「伊人』嘟飄渺阻隔。

可望難即,故而詩句中盪漾著無可奈何的心緒和空虛悵惆的情致。

如果把詩中的「伊人」認定為情人、戀人,那麼這首詩就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悲的。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幹。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洲。

意境

詩的象徵,不是某詞某句用了象徵辭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體象徵。「在水一方」,可望難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從之,道阻且長」的困境和「溯游從之,宛在水**」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們可能經常受到從追求的興奮。到受阻的煩惱、再到失落的惆悵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禮,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奮戰多痛苦或順流而下空歡喜的情感衝擊;讀者可以從這裡聯想到愛情的境遇和喚起愛情的體驗,也可以從這裡聯想到理想、事業、前途諸多方面的境遇和喚起諸多方面的人生體驗。

意境的整體象徵,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難以窮盡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國維曾將這首詩與晏殊的〔蝶戀花〕「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相提並論,認為它二「最得風人情致」,這顯然是著眼於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徵意蘊。

7樓:匿名使用者

《蒹葭》中的「伊人」指的是「所傾慕的物件」,並不能確定性別,理解為美女只是一種解讀方法而已。理由如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

秋天,詩人一大早起床來到河邊,蘆葦上還掛著白露,詩人想啊,我思慕的人遠在河的彼岸,無論是逆流而上還是順流而下,都無法觸及。如果仔細揣摩,就會發現,詩人不一定是男人;思慕的物件很可能並不知道方位,甚至未必就是具象的某一個人。此後兩章用的是重章疊唱,意義基本相同。

還有人認為,主人公在這片水域的苦苦找尋,比喻渴望賢才。所謂伊人,在水之涘,在水之湄。伊人到底在**?

不知道。看似很近,可是溯游從之,道阻且長,溯洄從之,宛在水**。又沒有辦法接近它。

那麼和《雨巷》一樣,這位蒹葭伊人和丁香姑娘都是渴望不可及的。世上渴望不可及的東西有很多,它可以對這種現象的嘆息,也可以是遇到了某件這種事情用伊人的方式來做比喻。因此,不同的猜測,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就會有不同的對作詩目的的考察。

拓展內容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 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 風》、《 雅》、《 頌》三個部分。

《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 無邪」,並教育**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

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 孟子、荀子、 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

8樓:匿名使用者

伊人」,指與詩人關係親密、為詩人崇敬和熱愛而未曾須臾忘懷的人。「所謂」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斷念叨著的,然而現在他卻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語氣肯定,說明詩人確信他的存在,並充滿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絕,相會不易。

我們不妨把「伊人」視為一種美好事物的象徵,她既可以是我們心目中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也可以是我們一直苦苦追求卻無法實現的理想,還可以是我們的一種信仰,一份期盼,一個甜蜜的夢。

蒹葭中描寫對伊人的情感為什麼只寫了三段

9樓:草原上之狼

《蒹葭》屬於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於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

後來秦逐漸東徙,都於雍(今陝西興平).秦地包括現在陝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對這首懷人詩,歷來解說不一.有人認為作者在思念戀人,詩的主旨是寫愛情;有人說是詩人借懷友諷刺秦襄公不能禮賢下士,致使賢士隱居、不肯出來做官;也有人說作者就是隱士,此詩乃明志之作.我們細味詩意,詩中並未明確顯示男女戀情,況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難判定.

說它是諷刺詩則更無根據.因此,我們只把「伊人」視為作者所敬仰和熱愛的人,至於是男是女,且不論及.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兩句,從物象與色澤上點明瞭時間和環境.那生長在河邊的茂密蘆葦,顏色蒼青,那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結成白刷刷的濃霜,那微微的秋風送著襲人的涼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氣.在這一蒼涼幽緲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時空裡,詩人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而蹙眉沉思.

他那神情焦灼、心緒不寧的情狀,不時地顯現於我們眼前,原來他是在思慕追尋著一個友人.「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兩句,交代了詩人所追慕的物件及伊人所在的地點,表現了詩人思見心切,望穿秋水,一個勁地張望、尋求.「伊人」,指與詩人關係親密、為詩人崇敬和熱愛而未曾須臾忘懷的人.

「所謂」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斷念叨著的,然而現在他卻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語氣肯定,說明詩人確信他的存在,並充滿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絕,相會不易.「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

」沿著河邊小道向上遊走去,道路艱險,且又漫長,即使花費很長時間也難到達;如果徑直遊渡過去,儘管相距不遠,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彷彿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晃動.詩人儘管立於河邊,但他那恍惚迷離的心神早已飛動起來,思見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見.詩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潤所說:

「玩其詞,雖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實求之而不遠,思之而即至者.」(《詩經原始》)

詩的二、三章只換了幾個詞兒,內容與首章基本相同.但它體現了詩歌詠唱的**特點,增強了韻律的悠揚和諧美,使表達的情感愈來愈強烈.首章的「蒼蒼」,次章的「悽悽」,末章的「采采」,寫出蘆葦的顏色由蒼青至悽青到泛白,把深秋淒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為霜」、「未晞」、「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為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畫出了時間發展的軌跡,說明詩人天剛放亮就來到河濱,直呆到太陽東昇.試想,他獨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曠野,面對茫茫秋水,等人不見,尋人不著,其心情該是何等焦急和惆悵!描寫伊人所在地點時,由於「方」、「湄」、「涘」三字的變換,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詩人和詩人盼望與伊人相會的活動與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這樣寫,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

另外,像「長」、「躋」、「右」和「央」、「坻」、「沚」的變換,也都從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尋見伊人困難重重,想見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詩所用幾組變換的詞語聯絡起來加以品味,更能體會到詩的雋永淳厚的意味.

詩的每章開頭都採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讚歎,繪畫出一個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徵,不惜用濃墨重彩反覆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正如《人間詞話》所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具有「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

」這首被人傳誦不已的詩,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明顯的.且看宋玉《九辯》中的一段描寫:「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寂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這裡通過對秋天的氣象和草木搖落的情狀的描寫,製造一種肅殺的氣氛,表達了詩人悲涼悽苦的心情.這也許是受了《蒹葭》詩的影響,由此可以窺見《楚辭》對《詩經》的繼承和發展線索.

《古詩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樓》的發端,賦中見興、以景託情的寫法,也沿用了《蒹葭》詩的筆法.其後的曹丕,從本詩中化出了「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的詩句.由此可見,《蒹葭》詩在古代詩歌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蒹葭中,伊人指代什麼,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0樓:曾經為了你呢

「伊人」指美好的人,可以

是傾國傾城的美麗外表,也可以是溫潤如玉的優雅神韻,還可以是風神俊秀氣質姿態;當然,聯絡其寫作背景,還有賢能之人之類的說法。

古人評《蒹葭》中這一句有以下的說法:

一是「刺襄公」說。毛亨毛萇兄弟所著的《毛詩序》中說說:「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

二是「招賢」說。《詩經通論》和《詩經原始》中都說「伊人」即「賢才」。解釋出來就是賢人隱居水濱,而有人見才則生惺惺相惜之意,見賢而思齊。

三是「愛情」說。即展現求之不得的惆悵。

由於此詩之本無從查實,詩中的「伊人」所指也就無法確定,一般情況下被理解為指「愛情」,也就是「伊人」指心上人。

簡述《詩經蒹葭》詩中伊人的形象意義

伊人 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主人公雖望穿秋水 執著追求,但 伊人 嘟飄渺阻隔。可望難即,故而詩句中盪漾著無可奈何的心緒和空虛悵惆的情致。如果把詩中的 伊人 認定為情人 戀人,那麼,這首詩就是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

《詩經蒹葭》中的「伊人」是什麼意思

詩中的 伊人 是詩人愛慕 懷念和追求的物件。後被引申為明君或賢臣。選a意中人。出自 詩經 蒹葭 選自 詩經 秦風 是一首懷人古體詩,作者無名氏。原文 節選 如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 譯文如下 蘆葦茂密水邊長,深秋白露結成霜。我心思念的那人,就...

蒹葭中江伊人的形象理解為愛人實際上醫仁的內涵可以有更為豐富的

伊人 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主人公雖望穿秋水 執著追求,但 伊人 嘟飄渺阻隔。可望難即,故而詩句中盪漾著無可奈何的心緒和空虛悵惆的情致。如果把詩中的 伊人 認定為情人 戀人,那麼,這首詩就是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