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彌勒佛念什麼經,彌勒佛念什麼經

2021-03-04 00:45:57 字數 6700 閱讀 1065

1樓:女浴室搓澡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啊,經上寫的明白:三世諸佛,以般若波羅蜜多故,得呵若多羅三藐三菩提

2樓:佛道之子

「彌勒三經」。網上搜著看看。

3樓:水墨

《佛說彌勒上生經》、《佛說彌勒下生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彌勒佛念什麼經

4樓:

多念自己的名字,喚醒心中的巨人.心想要監強一點,無須懼怕什麼的.因為沒有人可幫助你的,如果自己不努力克服困難的話.

5樓:匿名使用者

修彌勒法門念什麼經,咒?

大肚彌勒佛法名叫什麼

6樓:進國旅了不起啊

彌勒佛(即彌勒菩薩摩訶薩)(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世尊 ,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賢劫千佛中將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注:彌勒佛、布袋和尚(即大肚彌勒)、布袋羅漢並非同一人。

我信彌勒佛,平時應該念什麼經或咒或口訣?

7樓:相識即永恆

不用唸了 等著他來就是了 現在已經是佛教的末法時期了 彌勒就快來了

等他出現了 你一定要跟著他 不要錯過就是了

祝你幸福

8樓:殷海浩

念「嗡 美鎮達楞 梭哈」

美鎮達楞=梅怛梨耶(梅-美鎮;怛梨耶-達楞)=彌勒的梵名。

同時腦海中觀想彌勒神像。或慈悲微笑或託天狀或側臥狀或行走狀等,只要堅持觀想,福報不可估量。

居家供奉大肚彌勒佛什麼講究

9樓:霸主

阿彌陀佛!

供奉菩薩,供香我們大家都知道。但是對供香我們要知道,請一尊彌勒佛像,需要每天早晚點三支香,也有地方習俗是每月(農曆)的初一十五上一次香。如果我們出遠門,幾天不在家的時候要在出門前的最後一次燒香,向菩薩說念一下。

2. 佛像菩薩尊前必需要放一碗水,我們稱之為供水。這是供奉所有菩薩佛像必不可少的事項。

3. 供奉佛像是完全莊重的禮儀,千萬不能在佛像面前說粗話、髒話,也不能在佛像面前有低俗的舉動,更不能手指佛像。

4. 佛像擺放一定要設在空蕩穩重的地方,千萬不能因為某些原因致使佛像受到損壞。如果佛像受到損壞或破裂,不能將佛像隨意更換或丟棄。

要把佛像受損的地方用紅紙或紅布遮蓋住,如果實在損壞厲害,我們可以把佛像請到寺廟,請大師解決。

5. 供奉佛像,要有顆虔誠的心,做事做人必須要有佛心佛願。要想到,我們供的不僅僅是佛像,而是真正的佛,是一種信仰、一種態度。

10樓:咋窮的小虎

沒有講究,正所謂心到神知,不講究難道佛陀還能怪你不成,供奉只要如法就可以了,阿尼陀佛

大肚彌勒佛應如何拜?

11樓:展望

拜佛具有懺悔罪過、修持禪定與感恩禮敬的意義,借拜佛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與感恩,並檢討自我、懺悔過去所造的業障,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升,也能讓人的身心安定。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學習的宗教儀式。

拜佛的動作,是心誠意敬的將雙手合掌,低頭彎腰,五體投地,兩肘兩膝以及額頭著地,完成頭面接觸佛足的最高敬禮,故又稱為頂禮。彎腰低頭表示謙虛,承認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當五體投地,接觸到大地時,則令人感動於大地孕育眾生,負載眾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懷著感恩心,以飲水思源的心,感謝大地,感謝一切眾生。

如果加以細分,拜佛含有四層意義:

1、感應禮拜:為了求佛、菩薩保佑,賜給幸運,免除災難,求佛接引超度,感謝恩德。

2、恭敬禮拜:對三寶恭敬,或為了感恩、崇敬,這種禮拜是從內心至誠懇切的自發產生的。

3、懺悔禮拜:也就是為懺悔而禮拜。能做懺悔禮拜的人,必定已是謙虛,或正在學習謙虛的人,因此,懺悔禮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變人的氣質,使人變得誠實、溫和、謙虛。

4、無相禮拜:無相拜佛是一無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個層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體驗自己在拜的每一個動作,指揮著自己的身體在拜;進入第二個層次則是知道自己在拜,體驗自己在拜,但是指揮的心已經沒有了;最後達到第三個層次,既沒有指揮,了沒有體驗,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這個人是誰,只知道「他」在拜。

如果在寺院拜佛,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當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只要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只要出於至誠心、恭敬心,什麼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但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且不合威儀。

3、拜佛時,應當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個動作接連一個動作,非常清楚自然,動作緩慢一些、輕鬆一些、柔軟一些,輕鬆緩慢地體驗拜的每一個動作,以及動作的感覺,不要把拜佛的動作弄得急促、緊張。否則拜得太快,會慌、忙、急、亂,反而失去了寧靜、安定。

拜佛時,前額著地,背部保持平直,身體是柔軟的,甚至接觸的地面也是柔軟的、清涼的。拜下去之後用自己的心體驗自己的兩隻手掌,站起來之後,體驗雙手,雙腳的動作和感覺。

4、拜佛時必須內心恭敬三寶,如第一拜念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第二拜念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寶不思議……。或第一拜念南無盡虛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主要在誠敬,故行觀想或唸誦,則視個人修持而異,並無定規。

5、拜佛時,不可移動雙腳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時要將臀部置於腳上,不可翹起,如此才合乎禮儀。動作不緩不急、記憶體虔謹、外現恭敬,則能感應道交。

禮佛時,應默唸偈雲:「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切無有如佛者,縛日羅省,」或雲:「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滅三祗業,稱揚若讚歎,億劫莫能盡。

」6、凡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經行而過。

7、若有出家眾正在禮佛,不得與師並行,當位於師之後。

8、禮佛時,不可看似恭敬,實則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譽,詐現威儀。如果拜佛的時候,只有動作而沒有用心、缺乏慚愧心,那只是磕頭如搗蒜的拜佛,對於人格的提升很難有作用。

拜佛的動作解說

1、肅立合掌,兩足成外八字形,腳跟相距約二寸,腳尖距離約八寸,目光注視兩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狀,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墊的**(或右膝前方),左掌仍舉著不動,兩膝隨即跪下。跪下後,左掌隨著伸下,按在拜墊**左方超過右手半掌處。禮佛時,兩腳尖勿移動或翻轉。

3、右掌由拜墊**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動半掌,與左掌齊,兩掌相距約六寸,額頭平貼於地面。

4、兩掌握虛拳,向上翻掌,手掌開啟,掌心向上,掌背平貼地面,此名為「頭面接足禮」。當頭著地時,是以「額頭」接觸地面,並非「頭頂」去著地。

5、起身時,兩手握拳翻轉,手掌開啟,掌心向下貼地,頭離地面或拜墊,右手移回拜墊**(或右膝前方)。

6、左掌舉回胸前,右掌著地將撐起,直腰起立,兩手合掌立直。

12樓:匿名使用者

三拜,燒香,上供,心誠

那本佛經是涉及彌勒佛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三經《彌勒下生經》《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彌勒大成佛經》

◎彌勒信仰

相傳農曆正月初一,為彌勒菩薩聖誕,中國佛教徒於當天舉行法會慶祝。

彌勒信仰是以未來佛——彌勒菩薩為信仰物件。曾流行於印度、中亞、中國、日本、朝鮮等地。我國晉代的道安法師、唐代的玄奘法師、**的太虛大師,都是彌勒菩薩的信仰者。

歷代對於彌勒佛的信仰,約可分為二大類。一為依《彌勒上生兜率天經》所說,追求此土壽盡往生兜率淨土,親聆彌勒菩薩說法;另一為依《彌勒下生經》所說,勤修正法、累積善根,以待彌勒菩薩降生、成道,在龍華三會中,蒙受法益。

經典記載,彌勒下生於極優美的理想地方,彌勒的淨土成佛,含有理想國的涵義,因此,佛教徒深信彌勒下生時,人間得以實現理想政治——世間正法與出世間正法的同時進行,併為佛**對未來的期望。

◎彌勒菩薩

彌勒,譯為「慈」,原為釋迦牟尼佛座下大**之一,彌勒菩薩現居住於兜率內院(清淨莊嚴的淨土),為天眾說法。是繼釋尊之後,當於未來世,降生閻浮提世界成佛的菩薩。所以,也被稱為彌勒佛。

佛陀常稱他為「阿逸多」。

唐代末年的布袋和尚,慈悲度眾,示寂時留有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因而,被後世佛教徒視為彌勒菩薩的化身,民間不斷地描繪其影象留傳。所以我國曆代繪製彌勒菩薩的影象,大多以布袋和尚為依據。

◎龍華三會

《彌勒下生經》載,世尊曾將其未度盡之眾生,付囑於當來下生的彌勒佛。如經中說,彌勒菩薩曾經世尊授記∶「汝彌勒受我記後,將來成佛度脫人天」。

因此,龍華三會,是指彌勒菩薩經久遠年代的未來世,下生於閻浮提世界,出家學道,坐龍華樹下成道。之後,在三次大會上演說佛法,轉大***,濟度眾生。

依《菩薩處胎經》卷二〈三世等品〉所載,龍華三會所度脫的眾生,分別為:初會度化九十六億人,為受持五戒者;二會度化九十四億人,為受持三歸者;三會度化九十二億人,為一稱南無佛者。三會中,眾生由聽聞正法、依教修行,而證得阿羅漢果。

又如《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五∶「經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慈氏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世時。」說明彌勒當於兜率天壽(四千歲)盡時,也就是相當於人間之五十七億六千萬歲時下生人間。

所以古來皆有人發願於彌勒出世時,願再生人間,以參預龍華說法。

◎相關經典

在彌勒相關經典中,以「彌勒三經」最為大眾所熟知,「彌勒三經」也是彌勒信仰的教理中心。略述如下∶

1.《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一卷,系劉宋?沮渠京聲所翻譯。

略稱為《彌勒上生經》,敘述兜率天的莊嚴,揭示彌勒菩薩居住兜率天攝化天眾,弘法利生。眾生若欲往生兜率天,可行十善,或念彌勒之名。

2.《彌勒大成佛經》,一卷,為鳩摩羅什所翻譯。略稱為《彌勒成佛經》,敘述彌勒下生時,此土變成清淨莊嚴。

彌勒出生後,出家學道,於龍華樹下成道,三會說法令二八二億人證得阿羅漢果。內容與《彌勒下生經》相似。唯本經含有大乘的特色。

3.《彌勒下生經》,一卷,為西晉?竺法護所翻譯。又稱《觀彌勒菩薩下生經》、《彌勒當來下生經》,或單稱《下生經》。此經為《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之別抄。

內容敘述彌勒菩薩降生於閻浮提之原由:在轉輪聖王出現,以正法治化之世,彌勒菩薩將降生人間,於龍華樹下成道後,率眾至毗提村見大迦葉,由大迦葉授以世尊所託之僧伽梨。

另有《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一卷,為西晉?竺法護所翻譯。又稱《彌勒菩薩本願經》、《彌勒菩薩所問經》。

本經前半部份主要在敘述佛說菩薩成就深心等法,於勝進法中不退轉,速成菩提,以達成正覺之菩薩所行;後半部份闡明彌勒晝夜六時禮佛、懺悔、勸請諸佛,願於本世人民無垢穢,奉行十善而成佛等因行。

經中彌勒菩薩問∶菩薩應行何法可遠離諸惡道,而不墮惡知識?佛陀開示十種法要,略述如下∶

1.寂靜平等之道意。

2.住於空後,以方便分別諸所見。

3.於大悲、空與一切法不生分別。

4.持戒、無疑、處阿蘭若、住正見。

5.立德、不求他人長短,反省自身所行、樂法、救他人。

6.無慳貪、除弊惡心、無愚痴、如意虛空、住空法。

7.七菩提分。

8.八正道分。

9.九次第定。

10.十種三昧。

◎彌勒法門

《大乘起信論》中說,無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如能發起大乘正信之信心,修大乘六度萬行,即得大乘菩薩之果。修六度以對治六弊,例如∶佈施對治慳貪、持戒對治惡業、忍辱對治瞋恚、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智慧對治愚痴。

修大乘六度萬行後,於此生壽盡時,必得上生兜率內院,親近彌勒菩薩;將來更可隨彌勒如來下生,聞法起行而得證果。

太虛大師於〈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講要〉論及兜率淨土之殊勝,有三∶

1.十方淨土有願皆得往生。彌勒菩薩當來此土作佛,教化此土眾生,特現兜率淨土與此界眾生結緣,故應發願往生兜率親近。

2.兜率淨土同在娑婆,同在欲界,即與此處此界眾生有殊勝緣,最易得度。

3.彌勒淨土是由人上生,故其上生是由人修習福德成辦,即是使人類德業增長,社會進化,成為清淨安樂的世間;可感彌勒早日下生成佛,也就是創造人間淨土。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第三章,有這樣的頌文∶「正念彌勒尊,求生彼淨土,法門最希有,近易普及故。見佛時聞法,何憂於退墮?」

頌文中,闡述往生彌勒淨土法門之特色有三:

1.「近」∶彌勒現生兜率天,將來到我們人間來,都屬同一欲界,依地點、時間而言,往生兜率內院最近。

2.容「易」∶兜率淨土與將來的人間淨土,都是同在欲界,所以只要能歸依三寶、清淨持戒、如法佈施,再加真誠發願往生,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就能往生兜率淨土。

3.「普及」∶往生彌勒淨土,不一定要發菩提心、出離心,就是發增上生心的人天善根,也能隨願往生。

所以,學佛者不論根性如何,只要能歸敬三寶、如法佈施、清淨持戒,以此修行功德,真誠發願迴向彌勒淨土,於見佛聞法的修行過程中,向上精進,就不必擔心退墮了。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佛告優波離,……未來世中諸眾生等,聞是菩薩大悲名稱,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繒蓋幢幡,禮拜繫念,此人命欲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花,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值遇彌勒,頭面禮敬。

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於未來世得值恆河沙等諸佛如來。

」所以眾生如果願意隨從彌勒菩薩受教求法,則可發願往生兜率天,親近彌勒菩薩。

〔參考資料〕

《彌勒下生成佛經》;《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心地觀經》卷二;幻生《彌勒信仰及其應化事蹟》;太虛〈怎樣赴龍華三會〉、〈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講要〉;《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彌勒菩薩〉等條目;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八章;《大寶積經》第四十一。

大肚彌勒佛的介紹,大肚彌勒佛的簡介

大肚彌勒寓神奇於平淡,示美好於醜拙,顯莊嚴於詼諧,現慈悲於揶揄,代表了中華民族寬容 和善 智慧 幽默 快樂的精神,也蘊含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待,不僅成為中國佛教的形象大使,也是中華民族的形象代表。他在笑什麼?為什麼笑?給人們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針對彌勒佛肚大過人 笑容滿面這兩...

彌勒佛擺放風水有什麼禁忌,大肚彌勒佛的正確擺法是什麼,在風水上有什麼禁忌?

堅持原則憾系浮想口再 書雲 神位必求來穩定自靠。意思是神位必定要安放在穩定及宜靜不宜動的地方,背靠安靜穩定,神靈坐得安穩,才能保佑家中人口。神位的安放有四點須要避忌的 不能面向日曆或灶 不宜貼近門邊或安在門楣上方,因為人們常經過,屬於不聚氣 不宜貼近電器及雜物,如電視 音響 鞋櫃等 不宜貼近窗門或靠...

大肚彌勒佛應如何拜,大肚彌勒佛和觀音菩薩在供桌上應該怎樣放

拜佛具有懺悔罪過 修持禪定與感恩禮敬的意義,借拜佛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與感恩,並檢討自我 懺悔過去所造的業障,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升,也能讓人的身心安定。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學習的宗教儀式。拜佛的動作,是心誠意敬的將雙手合掌,低頭彎腰,五體投地,兩肘兩膝以及額頭著地,完成頭面接觸佛足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