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學生怎麼踐行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1-03-03 22:10:31 字數 2675 閱讀 4087

1樓:匿名使用者

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召開及其主要內容對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分4點: 在即將完成的「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二位,進出口**總量從世界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在2023年首次達到世界第一位,對外直接投資也由2023年的688.1億美元增加至2023年的1231.

2億美元,達到世界第三位。而預計到「十三五」末,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進出口**和資金雙向流動規模在全球的比重也將進一步上升,通過開放型經濟走向全球經濟的中心大國,即是大勢所趨,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所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都將與「開放」緊密相連,全球的資源都會被「請進來」到中國參與配置,而中國也將「走出去」參與全球資源配置。

「十三五」,將是中國第一次站在世界地圖前制定五年規劃。 「站在世界地圖前制定五年規劃」,集中體現在「一帶一路」進入「十三五」規劃。這一戰略構想將樹立「十三五」規劃中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從改革開放之初的東南沿海開放,到加入世界**組織後進一步擴大開放,我國的對外開放以「引進來」為主。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已經步入「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的階段。有人預計,未來10年,我國新增對外直接投資將達到1.

5萬億美元左右。這要求中國更自覺地梳理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規劃對接,在「一帶一路」的規劃中至關重要。

這也是中國的五年計劃第一次要和沿線國家互動。這就要求中國經濟從各個層面上都會涉及與「一帶一路」有關各國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這是大國的大事業。 作為全球第一工業大國,「中國製造」是中國經濟的基石,也是中國建立創新驅動型國家並「走出去」的根本。

「十三五」期間,將是落實《中國製造2025》規劃的第一個五年,對中國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升級具有決定性意義。《中國製造2025》著眼於 「創新驅動發展」的總體戰略,以加快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強化工業基礎能力。當前,中國出口結構中,高技術產品佔28.

2%,中高階產品則超過60%。在全球全部5313種商品(按全球統一的海關編碼計算)中,中國有超過1600種產量佔全球第一,超過第 2-5名國家的總和。而在解決了「量」的問題之後,中國製造還面臨「質」的考驗——這個「質」就是創造新的需求並使之引領全球市場的能力。

根據《中國製造 2025》的佈局,「十三五」期間,中國掌握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優勢領域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品質量有較大提高。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取得明顯進展,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汙染物排放明顯下降。「中國製造」將實現從製造引領到創新引領、從**鏈戰略到價值鏈戰略、從全球銷售到全球經營的轉型升級。

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還需要完成從產品「走出去」深化到服務「走出去」,而遍佈全球的自貿區網路就是為這種深化搭建的一座座橋樑。自貿區戰略也將成為我國用全球化視野謀劃國際經濟合作新方略的重要形式。「十三五」期間,我國自貿區戰略將在廣度上不斷擴充套件,雙邊、多邊、區域開放合作將全面。

我國將在已與22個國家簽訂的14個自貿協定基礎上,進一步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推進中日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中國—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中國—以色列、中國—斯里蘭卡、中國—馬爾地夫等自貿協定談判和建設程序,穩步推進亞太自貿區(ftaap) 建設,適時啟動與英國、歐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等其他經貿夥伴的自貿協定談判。在深度上,中國將不斷深化開放與合作的水平,建設高標準自貿區,實現**和投資的便利化,並將積極**電子商務、**採購、智慧財產權、競爭政策等「21世紀經貿議題」,實現從**大國向**強國的轉型。 聯通全球的自貿區網路,還將在「十三五」期間為中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帶來巨大的機遇。

當前,世界各國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發展中經濟體工業化程序加快,對技術裝備的需求強勁;發達經濟體的基礎設施面臨更新改造,投資需求不斷增大。從各自比較優勢看,發達國家掌握關鍵技術,但成套裝備和產品**較高;發展中國家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但產業較為低端;中國擁有中端裝備產能,綜合配套和工程建設能力強,但產業亟需轉型升級。因此,通過國際產能合作,可以有效對接各方供給需求,推動全球產業鏈高中低端深度融合。

國際產能合作,就是要推動我國外貿從「大進大出」轉向「優進優出」,形成開放型經濟新格局,重塑有利於發揮各國比較優勢、更加均衡和普惠的全球產業鏈,從而凝聚未來5年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的新動力,也將使中國邁上從「產品出口國」到「資本出口國」的新臺階。 成為「資本出口國」的中國,將迎來從工業經濟飛躍到金融飛躍的新機遇。「十二五」期間,我國金融業取得長足發展,金融機構綜合實力顯著提高,抗風險能力大幅上升,金融業附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由2010末的5%增加到2023年(第2季度)的9%。

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規模比重由2010末的5%增加到2023年(第2季度)的12%。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措施陸續推出,如存款保證金制度,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匯率改革,允許民營資本組建商業銀行等。與國內金融業改革相呼應,我國金融業國際化的程序也大大提升。

隨著「走出去」國家戰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國內金融機構開始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截止目前,中資銀行已在海外設立上千家分支機構。在更好為中資企業、個人提供海外金融服務的同時,也增強了我國金融機構的國際化視野。

目前,人民幣已為全球第二大**融資貨幣,第四大國際支付貨幣。人民幣有望近期加入國際貨幣**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籃子,併成為唯一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貨幣。據估算,如果人民幣成為sdr籃子貨幣,全球國際儲備將會將1萬億美元轉換為人民幣,這將極大提高人民幣資產吸引力,進而支撐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

中國還會積極參與全球金融治理建設。亞投行、金磚銀行、絲路**等國際金融機構的成立,充分顯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為改革國際金融秩序所做出的努力。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什麼奮鬥目標

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 包容性 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 二 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 一 年翻一番,產業 邁向中高階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包含哪些內容

一是綠複色經濟理念。是指基於制可持續發展思想產bai生的新型經du濟發展理念zhi,致力於提高人類 dao福利和社會公平。綠色經濟發展 是 綠色發展 的物質基礎,涵蓋了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方面,經濟要環保。任何經濟行為都必須以保護環境和生態健康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經濟活動不僅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三五規劃主要內容有哪些

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 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 生活富裕 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 環境友好型社會,形 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堅持節約優先,樹立節約集約迴圈利用的資源觀。強化約束性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