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不對稱理論的專案管理,資訊不對稱的資訊不對稱理論

2021-03-03 21:21:05 字數 5463 閱讀 6582

1樓:手機使用者

專案管理資訊中的資訊不對稱,可能存在於兩個行為主體之間,也可能同時存在於多個行為主體之間,

1、招投標階段的資訊不對稱

招投標階段是業主和承包商相互對策和雙向選擇的過程。一方面,業主要綜合考慮投標方的資質、業績、**等因素選擇承包商;另一方面,承包商也存在對業主的選擇問題,希望選擇信譽高、有資金實力、手續齊全的業主。在這種相互選擇的過程中,雙方所擁有的資訊是不對稱的,主要表現在:

業主更多的瞭解自己的建造需求,但對投標商的資訊瞭解較少,如承包商能力、素質、技術、裝備、管理、服務等資訊,這樣業主就屬於資訊的劣勢方,而承包商是資訊的優勢方;而承包商對自身的能力瞭解較多,而對業主的詳細營造意圖、財務支付能力、專案手續等資訊瞭解較少,反過來承包商成為資訊的劣勢方,而業主方成為資訊的優勢方。在這種不對稱的資訊場中,為了掌握對方的資訊,雙方都會付出成本進行資訊的搜尋和分析,進行討價還價和對策,在不斷的對策中達到均衡而達成協議。一方面,承包商為了使業主瞭解自己的技術、質量能力及信譽等,需要通過廣告、質量認證等各種方式,將自己在營造方而的能力及信譽等資訊傳遞給業主。

另一方面,業主為了選擇承包商,也需要調查、瞭解和評價承包商。

2、履約階段的資訊不對稱

當業主選擇了承包商,並簽訂了承包合同之後,同樣存在著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的資訊不對稱。承包商比業主更瞭解自己的建造行為,如使用人員的素質、材料的質量、建造方法與技術等。業主不可能完全掌握承包商是否嚴格按照合同進行施工,是否有偷工減料行為和「偷懶」的行為。

這樣,業主就是資訊劣勢方,而承包商就成為資訊優勢方。同時,承包商不瞭解業主的信譽、資金能力,由於業主的道德風險有意拖欠工程款,這時承包商對業主的不利選擇將給自己帶來損失。因此,在這種相互對策的交易過程中,由於資訊的不對稱,雙方都存在著不確定性,都不能完全控制選擇行為的最終結果,都存在著由於不利選擇而可能造成的風險,其根本原因是商業信譽,也就是存在道德風險。

資訊不對稱的資訊不對稱理論

2樓:逆夏與

資訊不對稱理論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資訊的瞭解是有差異的;掌握資訊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資訊貧乏的人員,則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資訊不對稱理論是由三位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喬治·阿克爾洛夫和邁克爾·斯彭斯提出的。該理論認為:

市場中賣方比買方更瞭解有關商品的各種資訊;掌握更多資訊的一方可以通過向資訊貧乏的一方傳遞可靠資訊而在市場中獲益;買賣雙方中擁有資訊較少的一方會努力從另一方獲取資訊;市場訊號顯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資訊不對稱是市場經濟的弊病,要想減少資訊不對稱對經濟產生的危害,**應在市場體系中發揮強有力的作用。這一理論為很多市場現象如**沉浮、就業與失業、信貸配給、商品**、商品的市場佔有等提供瞭解釋,併成為現代資訊經濟學的核心,被廣泛應用到從傳統的農產品市場到現代金融市場等各個領域。 哈耶克在《知識在社會中的利用》一文中已經把知識分成兩類:

一類是科學知識,即被組織起來的知識由專家所掌握,在理論和書籍中可以得到;一類是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知識,為處於當時和當地的人所擁有。在此,哈耶克所講的知識,實際上就是資訊,所以我們單就經濟資訊來講,也可以把它們這樣分作兩類。

不同種類的資訊在經濟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經濟理論作為資訊是經濟現象中規律性的總結,是一種普遍的趨勢或狀態,多用於對巨集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抽象化描述。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知識是由每個人所掌握的可以利用的獨一無二的資訊,是資訊不對稱的根源,基於這種資訊的決策只有由每個個體作出,或由他積極參與作出,這種資訊才能被利用。

但是在各類的經濟管理中,這兩類資訊經常地被搞混,有時拿經濟理論作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知識用,有時拿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知識作經濟理論用,錯誤地配置了社會的資源以至影響了經濟執行的效率。無論在國家對巨集觀經濟系統的管理還是企業對微觀經濟系統的管理中都存在這種情況。

哈耶克在文章中列舉了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知識的重大作用:如一個靠不定**艇的空程或半空程運貨謀生的人,或者其全部知識幾乎就在於知道一種即時機會的地產掮客,或從不同地方商品**的差價獲利的套利人,他們都是以不為他人所知的對一瞬即逝的情況的專門瞭解,在社會中起重大作用的。並指出,在經濟管理中,這種重要的資訊很容易被管理者輕視以至於造成損失或者增加了交易成本。

管理者耽於用統計數字來實施政策而忽視經濟體系的經常不斷的小變化是一種危險的傾向。因為在任何競爭的行業中保持成本不上升的任務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僅僅這個任務就要耗費很大的精力。雖然統計總數比具體細節的運動表現出更大的穩定性,但是,這種統計數字的相對穩定性並不能像統計學家時常想做的那樣以「大數法則」即隨機變化的相互補償來解釋。

集中採購活動中的資訊混淆情況。基於再分配的集中採購較之分散的採購並不能像管理者想象的那樣節約費用,有時反而浪費資財。下面有一個真例項子:

某銀行的一個省分行為節約費用對全轄的會計憑證、各種登記簿進行了集中採購,先是各二級分行上報一年的憑證及登記簿用量,省行作出統計,然後招標進行生產,由印刷廠配送到各二級分行。據統計,節約了大筆的費用,所以這種形式會被管理者激勵再次的執行。人們把分散的交易聚集起來一次完成,可以獲得交易**上的優勢,這是基於科學知識即經濟學上的規模經濟理論得出的結論,我們不能否認它的正確性。

但是經過仔細的調查和分析,事實並不是象統計的那樣真實,許多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發生的情況改變了這一切。一是在上報使用種類和數量的時候出了問題,每年需用多少種類和數量的憑證和登記簿,沒有歷史的資料,只能憑主觀猜想,關鍵的不要自己掏錢,所以本著寧多勿缺的原則報數,許多本來用不著的憑證和登記簿也報了上去,本來用量少的卻報的很多。現在各行的倉庫中堆積著大量的很少使用到的憑證和登記簿。

二是在使用中出現了問題,印刷廠在各行需用的時候**不及時而影響業務的開展,有的行因業務收費憑證供不上,打幾次**也沒有送來,以至出現不收費的情況。三是印刷廠未按要求印刷,把三聯的進帳單印成了兩聯,客戶每次填三聯必然佔用下兩聯中一聯,不僅不合要求,而且廢了一聯,即等於一本只能作半本用。另外,許多登記簿設計的特別大,本來在一頁可以印30行卻印了20行,浪費了很多空間,我想,印刷廠最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此的估計一下,以上情況所造成的損失是無法用集中採購節約的成本來彌補的。在集中採購之初沒有想到,只是因為管理者搞混了專家的資訊和特定時間和地點的資訊的作用。幾乎所有的交易都是靠特定時間和地點的資訊來完成的,所以用專家的知識代替特定時點的知識會經常出現錯誤。

經濟學家擁有很系統的經濟學知識,但在**市場上做套利交易,不一定是最好的,因為**票是靠特定時點的資訊來完成的。

斯賓塞-莫里斯條件對不同種類資訊的混淆。邁克爾·斯賓塞研究了勞動力市場上的訊號傳遞問題,提出了斯賓塞-莫里斯條件,將人的能力和學歷掛鉤,得出結論:學歷可以顯示一個人的能力。

他認為某個具有較強能力的個人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學歷證書,而能力低的人獲得學歷證書的成本比較高。

這個理論的直接後果是現在的單位都在招聘中要求高學歷的人員,形成對高學歷人才的盲目追求,在這種制度的激勵下,人們不惜代價追求高等教育,極大地刺激了教育的供給,各種形式的教育機構如雨後春筍。受過教育的人較沒有受過教育的人能夠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教育程度與能力成正比,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律,是如同規模採購可以降低單位成本一樣的基本規律。但是,按照哈耶克對資訊的分類,教育所提供的資訊是科學知識,是經過總結的資訊,而實際工作中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對特定時間和地點資訊的把握及處理能力。

把對教育資訊的掌握能力與對特定時點的資訊的把握能力相混淆在具體的實踐中也會出現問題。如在現實中,復讀和購買也可以使本來不同能力的人獲得同等的學歷,另外,學生在校的努力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混學的人也很多;同是本科學歷,不同學校的學生的能力也不一樣;所導致的唯學歷傾向和假學歷、假文憑現象等。學歷作為一種受教育水平的指標所顯示出的個人的能力在多數的情況下是一種制度選擇的結果,而非市場自由選擇的結果。

在現代經濟系統中,資訊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像資本、土地一樣成為必須的生產資料並且作為一項產業被納入國民經濟核算。在以往的經濟系統中,資訊產業所佔的比重很小,基本上是作為國家公器由國家提供,其成本列入國家預算,其收益算做社會文明的進步,所以沒有被列入通常的國民經濟核算。但是,資訊作為一種資源參與社會財富的分配的作用卻一直在發揮著,並且貫穿著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的始終。

按哈耶克對知識的分類,知識分為科學知識和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知識。下面我將對這兩類知識的分配狀況進行分析。科學知識作為一種社會資源,長期以來一直處於被壟斷和實行國家配給的狀態,資源配置的效率低下。

教育是對科學知識進行分配的一種主要工具。教育實行國家配給表現在資訊配給工具如學校由國家壟斷和掌握,考察一下各國教育的歷史,不難得出以上結論。科學知識的壟斷限制了對科學知識資訊的供給,使多數的社會成員沒有機會去接受教育,教育成為少數上層社會的專利,資訊資源的供給相對於需求一直處於嚴重的不足狀態,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礙了人類社會的文明程序。

歷史上人們因缺少科學知識而導致的愚昧使社會付出的成本太大了。現在,中國放開了民營教育,使科學知識的供求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資訊象電力、交通一樣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但是,以國家為主導的資訊傳播即資訊資源配置的效率非常低,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

所以資訊資源配置的社會化、市場化將是一種必然趨勢。對於特定時間和地點的資訊的分配也存在這種情況,傳媒可以看作是對特定時間和地點的資訊進行配置的一種主要工具,如廣播電信、報紙等,傳媒由**經營也存在著資訊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對資訊配置的非市場化運作,資訊非商品化,不能滿足經濟活動對資訊的需求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對特定時間和地點的資訊的需求越來越多,放開資訊資源配置主體的限制,允許民間資本經營傳媒,建立以市場個體為主導的資訊傳播機制,按市場經濟的規則進行社會資訊資源的配置也將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資訊分配的狀況決定著資訊不對稱的狀況,是資訊不對稱的主要根源之一。現存的資訊不對稱情況多數是制度選擇的結果而非制度選擇的原因,所以解決資訊不對稱首先要著眼於資訊分配製度。資訊產業可以分為對科學知識進行配置的教育、科研、文化產業和對特定時間和地點的資訊進行配置的廣播、電信、傳媒(包括互連網)產業。

又可以分為資訊資源配置的工具產業和資訊資源的內容產業。它們共同組成對資訊資源進行配置的經濟系統。資訊經濟學的意義就在於研究這個系統執行的效率如何及應該如何改進效率才能最優。

資訊資源如同其他社會財富一樣是一種稀缺的資源。對資訊資源的優先佔有也會帶來相關的財富,當某種資訊資源被獨佔的時候,相應的利益也會被壟斷。專利權就是對資訊資源的一種獨佔,英特爾公司的晶片——這種科技資源的獨佔使它從容地居於電子計算機產業的金字塔頂,它的價值佔整個計算機產業鏈的將近一半。

當一國經濟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時候,它的語言也會成為稀缺的資源,如英語,全球非英語國家每年要為掌握這種語言而花費巨大的財富。先進的文明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巨大的資源,落後的地區要花錢才能買到,如好來塢的電影。

現在人們把經濟系統分為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三塊。經濟學目前還較少地對這三塊的相互關係及影響進行系統的分析,這也可以看作對社會產業的一種新的分類方法,也許會成為將來對社會產業進行研究的主流。現在的產業分類是把產業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並且成為對經濟系統進行研究和國民經濟核算的主要手段。

應用新的產業分類方法對經濟系統的影響,對經濟資源的配置效率的影響以及對經濟政策的影響等問題,非常值得經濟學對之進行深入的研究。

資訊自形成起就是沿著一定的方式進行傳播的,我們把資訊傳播的工具和內容及其方式稱為資訊資源配置的經濟系統。這個經濟系統可以分為對科學知識即系統的資訊進行配置的經濟系統(教育、科學、文化是對科學知識進行傳播的主要工具)和對特定時間和地點的資訊進行配置的經濟系統(廣播電視、報紙雜誌、互連網等傳媒是對之進行傳播的主要工具)。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產業,構成資訊傳播的經濟系統。

腹肌左右不對稱,腹肌左右不對稱怎麼矯正過來?

有些人是方形的,有些人是圓形的,腹肌也是肌肉腹肌的形狀是跟基因有關的。如果是因為左右腹肌大小不一樣,應該在腹肌鍛鍊中注意,而不是線條不對稱,有些人越練越窄是脂肪消耗或者腹肌練厚形成的視覺錯覺,就像胸肌下部的輪廓,可以在仰臥卷腹運動中向弱側用力,當然是越練越大,這個比較難改變 平躺屈膝 拿一條毛巾都住...

門柱不對稱是不是風水不好,床頭櫃不對稱風水好不好

門柱不對稱跟風水沒有任何關係,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不要迷信。我到不這麼看,有些事情不必太過分解讀,所謂的風水我覺得跟人的思想道德有關係,門柱,順其自然就好 我們比較講究對稱,是因為講究他的對稱美,跟風水沒有什麼關係,不會影響到風水。不會,沒有這樣的說法,可能只是看起來不規整而已,不是風水不好。能做不...

左右肋骨不對稱,兩邊肋骨不對稱要不要緊

沒什麼,也許是小時候睡覺喜好偏向左側睡。再者可能是因為你太瘦了吧?肺活量低,又因為心臟在正常情況下是稍微偏向左側的。總之,不必太在意,注意多鍛鍊身體。我也是這樣的情況。小時候喜歡左側睡,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還是胃在左邊的原因。我也是這樣 平躺的發現左邊高出來很多 摸著很硬 右邊的不容易摸到 其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