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最常見的器型有哪些,中國傳統瓷器器形有哪些

2021-03-04 05:41:49 字數 6313 閱讀 9739

1樓:啊女冊錼

問:?答:瓷器不僅釉色種類繁多,它所流傳下來的器型也是多種多樣。

瓷器的器型主要指器物的外觀形狀,如口部、頸部、肩部、底部以及足部的形狀,以此來判斷它燒造的時代和窯口,這些是鑑定瓷器的重要方面。常見的瓷器器型主要有:碗、盤、壺、瓶、罐等,其中還有五聯罐、堆塑穀倉罐、荷葉形蓋罐、蟋蟀罐、將軍罐、瓜稜罐、梅瓶、貫耳瓶、蒜頭瓶、花口瓶、象腿瓶、橄欖瓶、雞首壺、雙犧尊、孩兒枕等。

琢器指不能在輪車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即立體型造型的瓷器,如瓶、尊、罐等。琢器業始於明代,其產品時稱印器,清代改稱琢器。琢器行業下分十個行業,即

一、大件;

二、粉定;

三、調鑲;

四、古壇;

五、官蓋;

六、滑石;

七、淡描;

八、湯匙;

九、博古;

十、燈盞。各業的製品稱為器,如粉定器、滑石器等。圓器指能在輪車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即平面造型的瓷器,如餐具類的碗、碟、盤等。圓器斗笠型碗

中國傳統瓷器器形有哪些

2樓:汝瓷筆洗

中國傳統瓷器器形一般來說有:碗、杯、盤、壺、罐、盆、瓶、爐、盒、匝、枕、洗、尊等。還有其它少見的瓷器種類如罍、卣、豆、盉、觚、爵、斝、鬹、甗、甑、匜、鐎鬥、陶倉等。謝謝

瓷器的器形有那些

3樓:石頭飛機

瓶、罐、壺、盤、碗、杯等

又可分很多細類:如瓶有觀音瓶、天球瓶、蒜頭瓶、賞瓶等等,不一而足

4樓:天蓬元帥八戒哥

基本是瓶,罐,碗,這三種又有不同的造型。。

5樓:嘻哈丸子是我

主要有杯、筆管。筆架、筆筒、筆洗、瓶、硯、枕、碗、盒、壺、罐、盂、尊、盞託、斛、觚 爐等等很多的

瓷器行當看圖識器型,所有的瓶終於知道叫什麼名字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恭喜你又向前邁了一大步

7樓:建州愛古軒

是的,每種器型。都有特點和流行年代

歷代的瓷器的器型,釉色,和青花都有什麼特點?

8樓:匿名使用者

一萬多年前,我們的先人即發明了陶器,7000多年以前便出現了彩陶,3000多年以前便出現了原始青瓷,2000多年以前的東漢時期,浙江上虞的龍窯便燒製出了成熟的青瓷。瓷器一經問世,就以其堅固耐用,古樸典雅的風格得到人們的喜愛。從原始青瓷到成熟的青瓷雖經歷千年有餘,但這是了不起的進步,是偉大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勤勞與智慧的結晶,是炎黃子孫自強不息與崇尚美好的民族精神的體現,是我們的祖先對整個人類的重大貢獻。

美國學者威爾.杜蘭所著的《東方遺產》一書中說 「中國瓷器是中國文明的高峰和象徵,是人類所能製造的最高貴的物品之一」。

說到瓷,就不能不說釉。最早的色釉產生於商周時期,那是一種與器物本身一起燒成的高溫釉,到漢代又發明了700℃左右的低溫釉。

說到瓷,更不能忘了陶。但瓷雖由陶來,二者卻又本質上的區別,專家總結主要為以下四點:

1.胎料不同。陶器的胎料可以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必須是主要成分為高嶺土且含有長石、石英石、莫來石成分的瓷土。

陶胎含鐵量3%以上,一般不透明,帶色,為灰、紅、褐色。瓷胎的含鐵量通常在3%以下,胎色白或近白色,具有透明性或半透明性。

2.燒成溫度不同。陶器的燒成溫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的燒成溫度須在1300℃左右。

3.釉面不同。陶器不施釉或施低溫釉,而真正的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須是在高溫之下和胎體一道燒成的玻璃質釉。

4.胎質不同。陶器胎質粗鬆較軟,斷面吸水率高,叩之其聲不脆,瓷器胎質緻密堅硬,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叩之發出清脆悅耳的金屬聲。

公元500多年後(即從隋朝開始以後),白瓷得到迅猛發展;公元600多年左右,即隋末唐初時,南青北白(南越青北刑白)的色瓷局面形成(這與兩地域人們所喜愛的當地大自然的主要色調有很大的關係)。當時的名窯有越窯、刑窯,前者生產青瓷,後者生產白瓷。此時瓷器的日用品逐漸取代了銅器的地位。

青、白瓷的美感得到了當時文人雅士的高度讚賞,「茶飄萬古幽香,碗呈千峰秀色」「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等讚美之詩不少。

唐朝時制瓷的技術已經較發達了,出現了產區遍佈全國的蓬勃發展局面。青花瓷就是唐末發明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唐代中期後長沙窯突破了邢窯和越窯單一的釉色,創作了集彩繪與模印於一身的裝飾手法,呈現出了千姿百態的藝術效果。

長沙窯當時就能釉上、中、下彩繪,人物、花鳥、詩詞一類精細作品一般用釉下彩繪工藝。更為難得的是,長沙窯當時就能燒製釉層均勻、顏色亮麗的銅紅釉瓷。將詩、書、畫融為一體燒製在瓷器上也是長沙窯的首創。

最生動的描寫景物的詩見於湖南望城縣瓦渣坪窯址出土的一隻黃釉執壺上。詩云:「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

春人飲春酒,春鳥鳴春聲。」目前所發現的唐代唯一一件融詩書畫為一體的瓷器,是2023年發現的長沙窯址出土的青釉褐綠彩「竹林七賢」詩文瓦罐。作為唐代著名瓷窯之一,長沙窯包含了巨大的文化容量。

它首次將瓷與茶、瓷與酒、瓷與繪畫、瓷與書法、瓷與詩詞融為一體,構成了多元複雜的文化綜合體。在中國陶瓷歷史上,是長沙窯較早地讓後人領略了瓷文化的豐富和輝煌。唐代的唐三彩宮女、馬等彩瓷已非常有名。

尤其是唐代和五代越窯燒製的祕色瓷,以其精美絕倫和色彩清亮的風格成為難得的珍品,其藝術性可與金銀器相媲美,常為供奉之物,百姓不得沾邊,真是「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宋代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又一個繁榮昌盛的輝煌時期,藝術造詣之高使其達到了中國瓷史上的第二個高峰。宋黑釉剔花罐、耀州窯青瓷纏枝牡丹紋瓶等已是非常精美的藝術品了。官窯瓷器不惜工本,精益求精。

民窯瓷器粗狂豪放,獨具匠心。二者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宋代民窯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形成了多種窯系並存、名窯迭出爭奇鬥豔的新格局。

「汝、官、哥、定、鈞」為當時的五大名窯,還有燒製青瓷著稱的耀州窯和龍泉窯,裝飾手法豐富多彩的磁州窯和吉州窯,以創燒青白瓷而聞名遐邇的景德鎮窯等。在此期間,景德鎮窯在經歷了400多年經驗積累和技術革新,並借戰亂吸引了大批南遷的制瓷人才的基礎上,兼收幷蓄歷代和各地名窯之長,加以發展和提高,由原來幾乎與各地名窯並駕齊居的地位,逐漸發展到了獨佔鰲頭的局面,成為後來元、明、清三代全國瓷業的中心,代表了制瓷業的最高水平。南宋哥窯生產的「百圾碎」瓷也獨具特色,其特點是釉厚於胎,佈滿裂紋。

元朝瓷器的最大進步和提高是,紋飾更美,畫面的文化內涵更深,藝術性更強,品位更高,常把歷史典故在瓷器上表現出來,如鬼谷子下山,蕭何月下追韓信等。青花瓷在這時期已經發展到了高峰。2023年7月12號英國倫敦佳士得拍賣行將一隻「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拍得1568﹒8萬英鎊(合2﹒3億人民幣),由此可見元代青花瓷價值之高。

在元代景德鎮瓷工還發明瞭釉裡紅瓷。

相對於元朝,明朝的制瓷業更為發展,器形更多,色彩更豐富,紋飾也更為豐富、精美而獨特。如瓷佛像、蟋蟀罐,具有西域特徵的雙耳扁壺等新器形相繼產生,具有伊斯蘭文化、藝術特色的紋飾問世不斷出現。明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達到了鼎盛期,也獨具特色,它既不同於元代的繁縟熱烈,又有別於清代的精緻華美,它釋放出的是高貴、神聖和典雅,具有深邃無際的藝術底蘊,專家稱之為曠世奇葩。

永樂一朝還創燒出了純正的黃釉瓷,其顏色柔和嬌嫩,與皇帝袍服上「明黃」達成了統一。自此黃釉瓷器因技術上的革新與提升,由昔日平民百姓的日常用瓷搖身一變為皇家內廷的至尊祭禮器,成了皇權禮儀的象徵,也即成了真正的「帝王黃瓷」!明憲宗成化期間,還發明瞭鬥彩瓷器(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彩瓷裝飾工藝——用青花在瓷胎上描出全體或主體輪廓,然後罩透明釉入窯高溫燒成,再於釉上青花輪廓線內填、染各種彩料完成彩色圖案,復入材爐二次燒成)。

明朝的釉上彩和青花五彩也是非常精美而獨具特色的。在窯口方面,整個明朝雖是官民竟市,但基本上是景德鎮御窯一枝獨秀。

青花瓷元 青花鬼谷下山圖罐 明 青花玉壺春瓶 清 青花纏枝蓮紋賞瓶

青花瓷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彩瓷品種,創燒於唐代。其經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以氧化鈷為呈色劑作為彩料,在瓷胎上直接描繪紋飾圖案,施釉後經過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我國古人稱黑、藍、青、綠等諸色皆為「青」,故名青花瓷器,簡稱「青花」。

青花釉色晶瑩、透徹、素雅。青料溶於胎釉之間,髮色青翠,雖色相單一,但感覺豐富。

湖南德興瓷業願意給您更詳細的解說,witty0413@163.***

9樓:多學一點兒

買一本《瓷器大全》看看。

說說中國瓷器瓶子的種類,你知道多少

10樓:獨行客

瓷瓶是一個很大的門類,各式各樣的瓶子,造型繁多,令人驚歎。今天王掌櫃選擇了部分常見造型的瓶子簡單說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扁腹綬帶葫蘆瓶,又稱「抱月瓶」或「寶月瓶」。

是受西亞文化影響出現的一種器形,造型頗似扁葫蘆,瓶體扁圓,葫蘆形器口,足底很小,自頸部到肩部有如意形雙耳,因瓶腹似圓月,故名。

2、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的一種瓷器造型,創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窯。多見青花,以海水龍紋為貴。

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故名。

3、四方倭角瓶,明宣德年間景德鎮窯燒製的一種瓶式,僅有青花器。器呈脣式微侈口,直頸兩側貼塑獸耳,八稜錘形方腹,深圈足外撇,內臺階式底。

4、壁瓶:就是一種掛在牆上的裝飾瓶,又稱掛瓶或轎瓶。

壁瓶的起源,最早見於明代萬曆年間,器形有葫蘆式;瓜稜瓶式;蓮花口式等。最常見的器形如花瓶的一半,即從縱面剖開的半個花瓶。

5、賞瓶:為雍正一朝最新出現的一種造型,作賞賜之用。

其器型**於玉壺春瓶,傳世品形制基本相同,撇口,細長頸,肩部裝飾凸弦紋,圓腹,圈足。賞瓶一般採用這樣固定模式的紋飾,頸部裝飾青花蕉葉紋,腹部裝飾纏枝蓮紋。

6、淨瓶(梵名 kalasa):指以陶或金屬等製造,用以容水的器具。

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飲用或洗濯,又稱水瓶或澡瓶。《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以其為千手觀音四十手持物之一。

7、藏草瓶,小口、直頸、頸中間凸出、鼓腹、腹下承以喇叭形足,造型奇特。

藏草瓶又稱甘露瓶,清朝廷為**僧侶燒製的用於插草供佛的特別器皿,故稱藏草瓶。

8、花觚,它是仿青銅器造型的一種陳設用瓷。

主要流行於元、明、清時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陳設用之外,民間多用於插花,佈置廳堂。花觚的造型雋秀,端莊大方,線條變化十分豐富。

9、方口觚,觚式之一,流行於明萬曆、天啟時期,因口、腹、足均作方形而得名。

10、活環瓶,因瓶的雙耳上套有可活動的環而得名。裝飾活環是明嘉靖以來流行的一種造型。

11、膽式瓶,宋代創燒的一種造型優美的瓶子。直口,長頸,削肩,腹下部豐滿,器形似膽,故名。

12、橄欖瓶,撇口,短頸、鼓腹、口足內斂、平底或圈足、瓶體形似橄欖,得名。

13、荸薺瓶,清代流行的一種瓶式,有撇口與直口之分,直頸較粗,扁圓鼓腹,圈足、狀如荸薺而名。清代康熙年首創,雍正官窯多有燒造,且形制規範。

14、錐把瓶,錐把瓶形若錐把的一種瓶式。

造型為小口,長頸上細下粗,溜肩,鼓腹,淺圈足。清康熙朝始創,流行於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15、油錘瓶,小口,細長頸,圓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錘,故名。

16、棒槌瓶,形似以前洗衣服的木棒槌。分為硬棒槌瓶,方棒槌瓶和軟棒槌瓶。

17、方棒槌瓶,撇口,短頸,平肩微折,身成四筒形,長方腹上部略寬,下部稍窄,器底有方形寬足,凹底施釉。現代多叫方瓶。有青花器和三彩器。

18、軟棒槌瓶,是與硬棒槌瓶相對而言,特指雍正初期燒製的一種器形,造型不及硬棒槌瓶挺拔,口外侈,束頸,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圓滑。

19、紙槌瓶的原型可能脫胎於九至十世紀伊朗及埃及伊斯蘭的玻璃器,因瓶的器型長頭,斜方肩如一把槌,故稱其為「槌瓶」。當時的玻璃製品是伊斯蘭諸國進貢宋朝皇室的重要特產,併為皇室所獨享。

20、觀音瓶,又稱「觀音尊」,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間流行瓶式之一。

器呈侈口,頸部較短,豐肩,肩下弧線內收,至脛部以下外撇,淺圈足,瓶體纖長,線條流暢。

21、蟠龍瓶,初為明器。因瓶的頸、肩處堆塑一條蟠龍,故名。

22、多管瓶,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鈕蓋,瓶身有圓筒式和多節葫蘆式。

23、柳葉瓶,撇口,短頸,豐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內凹,器身細長,形似柳葉,故名。

24、轉心瓶,在一個鏤孔瓶內,套裝一個可以轉動的內瓶,上繪各種紋樣,撥動上瓶瓶口,轉動內瓶時,通過外瓶的鏤孔,可以看見不同的畫面,故稱轉心瓶。清代乾隆景德鎮窯創制,多為官窯器。

25、萊菔瓶,萊菔即蘿蔔,故又名「蘿蔔尊」。

清康熙朝獨特尊式之一,器呈侈口、細長頸下飾雙弦紋、豐肩、長腹下斂、假圈足,足脊窄細若蘿蔔。

26、葫蘆瓶南宋後期龍泉窯創制的瓶式,瓶體似葫蘆,故名。小口,短頸,瓶體由兩截粘合而成。名與"福祿"諧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

宋元時期,龍泉窯、景德鎮窯均有生產。

27、梅瓶是漢族傳統名瓷,是一種小口、短頸、豐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隻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體修長,宋時稱為「經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麗,明朝以後被稱為梅瓶。

望採納,謝謝

有哪些最常見的化學式,有哪些最常見的50個化學式

給我留採納我給手寫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什麼意義 建議,可以自己查閱下資料 常用化學式有哪些?如 水 h2o 二氧化碳 co2 氧氣 o2 常見物質化學式有哪些?化學方程式50個 初中學習的 01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o2 2co2 02 生石灰與水反應 cao h2o ca oh 2 03...

常見植物有哪些,最常見的植物有哪些,急急急!!!!!!!!

臺灣植物大師 薛聰賢 編著的 景觀植物實用圖鑑 全套。最常見的植物有哪些,急急急!止血草,一葉草,七葉蓮,靈芝,人蔘.忘了告訴你我只知道罕見的.哈哈哈哈哈o o哈哈 含羞草 千蘭花 玫瑰 常見的植物有哪些 白菜土豆 蕃茄辣椒 木瓜栗子樹 蘋果樹玉米 榕樹黃瓜 松樹柏樹 桑樹杉樹 水稻植物 植物是生命...

單向離合器最常見的故障?離合器的常見故障有哪些?

離合器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故障主要有離合器踏板沉重 打滑 分離不徹底 掛檔困難 發抖 發闖 異響等。離合器踏板沉重的故障現象。原因檢驗方法及維修故障現象 腳踏離合器踏板沉重,腳容易疲勞,相對於同樣其它車輛離合器踏板力有明顯差異。離合器的故障原因 分離總泵總成 調整不當,踏板過高,且無空行程。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