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豁達的古詩名言或者對聯之

2021-03-04 05:23:22 字數 5976 閱讀 1005

1樓:匿名使用者

任重道悠copy,利深禍速。(後漢書)

苦海無bai邊,回頭du是岸。

惜別見真情,慰勉猶豁達zhi。

提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dao

休說眼前地位難,退後一步自然寬。(顏氏家訓)努力持所趣,空名定何益。(唐.蘇晉)

草色人情相與閒,是非名利有無間。(唐.杜牧)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古詩與對聯的關係?

2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是古代漢族詩歌

的泛稱,在時間上指2023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

對聯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

3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屬於一種凝縮了的文學藝術品類。在眾多的文學品類中,對聯與格律詩有著極其相近的特徵,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語言和有節奏的韻律集中地反映人們的生活而抒發情感。對聯與格律詩相比,其實質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實,一副好的對聯,就是一首詩,可以說,對聯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詩。

  詩出現要早些,聯是從律詩的對仗中脫胎的。

4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先於對聯 詩歌可以包容對聯的全部技巧

5樓:匿名使用者

詩是聯祖宗、詩中的對偶句是對聯的前身

美食對聯 詩歌

6樓:梓夜雨沙

食與文人名著結下了不解之緣,與楹聯也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美食講味,楹聯也講味,一副好的楹聯,味同詩詞,但功用又是廣於詩詞,深淺皆成趣,雅俗均可賞。特別是在酒店、飯莊、文人雅士,一邊品嚐美酒佳餚,一邊呤詩作對,更有些文人雅士,乘酒興為店家揮毫聯名,既可欣賞又是「廣告」。

店堂里布置一些名人書寫的楹聯,增添文化氛圍,寓儒於商,也是雅事!楹聯,也叫對聯,是我國傳統的文學形式之一,在民間廣為流傳。

名山勝蹟的酒店飯莊,常見文人雅士的楹聯。清代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愛松竹,他寫在青城山天師洞飯堂的楹聯就很有意思:「掃來竹葉烹茶葉」 「劈碎鬆根煮菜根」 九華山的一家飯店有一副門聯:

「遊九華何必匆匆而至拜天台豈能轆轆飢腸。」望了這副「廣告聯」,倒真想進店先小吃一番。 古城鎮江百年老店,「宴春酒樓」門廳,有一副開業時老闆寫的佳聯:

「宴開桃李園一觴一詠」 「春在金焦山畔宜雨宜晴」 酒樓的名字取這副楹聯的頭一個字,意味深長!這家酒樓還貼有另一副對聯:「豪華宴客迎嘉賓,雅座茗茶會知已。

」多年來,宴春酒樓的生意一直紅紅火火或與此聯有關。

在鎮江,「一枝春」素菜館店堂裡見到二副佳聯,是鎮壓江「焦山」主持茗山法師和「金山」主持慈舟法師所寫: 「一席瓊技能益壽,滿堂嘉賓似逢春。」 「古蹟尚存三昭洞,名廚最數一枝春。」

在山西太原有幾位名人所題的門聯也很有趣。: 「駝峰熊掌豈堪誇,貓耳撥魚實且華」(太原麵食店門聯,老舍題) 「指動嘗羹供上客,香飄御膳款嘉賓。」(太原御膳坊楹聯「溫故知新,八珍具備」 「開來繼往,十億欣嘗。

」 (摘自太源宮膳飯店,溥傑題 蘇州太監弄是聞名中外的美食一條街,飯店林立,美食甚佳,門聯也美。

蘇州王四酒家的門聯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所寫: 「異地明廚遠來近悅」 「瓊樓玉宇醉日飛觴」 得月樓菜館的門聯是翁同(龠禾)題寫: 「帶經鋤綠野,留露釀黃花」 在觀前街一家百年老店「葉授和」,有一廣告型門聯,也很講究:

「精製葷素細點膾炙薰魚肉鬆揀選香水瓜子滋養果汁名糖。」 在蘇中地區海安縣,看到縣集飲服公司一同志辦公桌玻璃臺板下面壓了兩副趣聯,寫得倒很實在: 「朋友常臨,可修食膳,高朋雅會任選山珍。

」 「到來盡是弱冠客,此去應無搔首人;不教白髮催人老,更喜春風滿面生。」

華僑在國外開飯店者甚多,中國傳統楹聯也漂洋過海,廣為流傳。如在澳大利亞首都培拉,有20多萬居民,中國餐館有數十家,名震澳京戲北京飯店,在大門兩旁的紅柱上,鑲嵌著一副對聯: 「此地笙歌春載酒,京華冠蓋此登樓。

」 在義大利羅馬新城,有家湖州籍華僑開設的中國餐館,名叫「文樓酒店」,也有一聯: 「調鼎和羹瓊林宴,飛觴碎月聚文樓。」

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在商業上形成了獨特風格,上面列舉的一些楹聯,雖然只是點點滴滴,但它不僅能吸引顧客,增添雅興和文化氛圍,而且能陶冶性靈,引發遐思。

詩詞楹聯是什麼意思?

7樓:檬懵檬

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又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肇始於明代。 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楹聯六要素:

1、字句對等。

字句相等是指上下聯的字數和句數都相等的意思,這是對聯的第一個要素。

2、詞性相當。

詞性相當是對聯的又一要素。上下聯中處於相同位置的詞或片語必須有相同的詞性才能構成對仗。

3、結構相應。

所謂結構相應,就是上下聯在句法結構上互相照應,彼此對稱。也就是說,句型要一致,即

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

4、節奏相稱。

節奏,即有規律的重複,也稱為音步。所謂節奏相稱,是指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也

就是指上下聯的句式一樣。短聯如此,較長的聯也如此。

5、語意相關。

對聯,顧名思義,不僅要對偶,而且要相聯。所謂相聯,一般地說,上下聯應圍繞相關的主

題,或並行表達,或正反表達,也可以構成延續、因果等各種關係。

6、平仄相對。

關於「平仄和諧」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1)、古四聲與今四聲不能混用。

(2)、平仄交替與平仄相對。

(3)、仄起平收。所謂「仄起平收」,就是上聯最末一個字必須是仄聲,下聯最末一個字必

須是平聲,這是對聯創作中必須遵守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楹聯是掛或貼於楹柱上的對聯。泛指對聯。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9樓:無亟

楹聯的文體歸屬,是個沒有完全談清說透的問題。有的人認為楹聯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詩,有的人則認為楹聯屬駢體文範疇。有人說楹聯就是一種應用文,還有人說楹聯是民間文學。

五花八門,莫衷一是。我認為,從中國古代文體的參照系來看,楹聯獨具一格,別是一家,是一種與詩、詞、曲、駢體文等並立的古典格律文學樣式。

一、楹聯非詩

前人多把楹聯看做韻文大家族中的一員,或者把楹聯看作是「詩餘」,稱為「袖珍詩」、「詩中之詩」、「兩行詩」。這種看法經不起推敲。顯而易見,楹聯無法劃歸韻文或詩歌範疇。

首先,楹聯不用韻,而中國傳統古典詩歌(韻文)都是押韻的。押韻是韻文最重要的特徵。否則,何以言韻文?

從四言詩《詩經》、騷體詩、古樂府詩、古詩到近體詩,都是用韻的。可見用韻之於詩,若對仗之於楹聯,乃根本法則,楹聯既不押韻,何以稱詩?再則,從句子看,詩的句子一般是較整飭的。

四言詩每句四字,五言、六言、七言每句分別是

五、六、七字。古風中個別句子略有長短變化。而楹聯則不然,句子長短可任意變化,只要上下聯對仗就行。可見,楹聯不屬於韻文範疇。

二、楹聯非駢文

一些學者把楹聯歸屬駢體文。象原金陵大學劉麟生在其《中國駢文史》中(2023年版)中,把楹聯列入第十一章「駢文之支流餘裔——聯語」。梁啟超也說過:

「在駢驪文裡(楹聯)原不過是附庸之附庸。」(《痛苦中的小玩意兒》)楹聯與駢體文共同的地方無疑是對仗。但顯而易見,這二者的對仗是有極大區別的。

駢體文的對仗叫駢偶,駢偶句句首句尾的虛詞以及共有的句子成份(主語、動詞、助動詞等)不算在對仗之內。如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情采》:「夫能設謨以位理,擬地以置心。

」「夫能」二字,不算入對仗。而楹聯之對仗,則無論虛實,要求嚴格工穩。再則,駢體文的句子,規定只能是「四六」句式,而楹聯,誠如上述,句子字數不受約束。

從整個結構上看,駢體文是由一個個平行句子組成,而楹聯則兩個平行部分(上、下聯)組成。楹聯與駢體文,頗有形似之處,但終非一體。

三、楹聯別是一家

宋代詞剛剛興盛時,李清照曾指出:「詞別是一家」,被視為精闢之見。在對待楹聯上,也應該承認,它別是一家,而不是詩或駢體文的附庸和支流餘裔。

為什麼說楹聯別是一家?我們可以考察一下中國古典格律文學發展的流變和過程。中國古典文學樣式繁多,以往習慣於將之劃分為為散文和韻文兩大類。

韻文包括詩、詞、曲等,也可通稱為「詩歌」。我認為,似可劃分為格律文學和非格律文學兩大塊。非格律文學就是廣義上的散文。

包括古典散文和古典**等。所謂散,即不受程式、格律約束。格律文學則包括詩、詞、曲、駢體文、賦、韻文(用韻的散文,如某些銘、經、志等)及楹聯。

從詩經、楚辭、漢賦、六朝駢驪,到唐詩、宋詞、元曲、清聯,中國古典格律文學不斷流變,不斷創新,形成多種文體,多種結構,多種格律。以盛唐律詩的形成為分界線,中國古典格律文學大體上經歷了建構和解構兩大過程。從周秦到盛唐,是格律文學的建構過程。

表現為句式字數的增加,句式結構的規範化。句式,從二言開始,到漢代已達七言。《文心雕龍·章句》雲:

「二言肇於黃世,《竹彈之謠》是也。三言興於虞時,《元首之詩》是也。四言廣於夏年,《洛汭之歌》是也。

五言見於周代,《行路之章》是也。六言、七言雜出《詩》、《騷》,而體之篇,成於兩漢,情數運周,隨時代用矣」。齊樑以後,致力於句式結構的規範化。

四聲的發現和推廣,大大促進了規範化程序。到唐代,律詩、律賦的結構已臻於盡善盡美。

從盛唐到清代,則是中國古典格律文學的解構過程。一方面,從樂府、律詩、絕句衍生出 「長短句」。於是「詩」解構為「詞」。

另一方面,從律詩和駢文剝離出「對仗句」,由律詩單對和駢文偶對,發展為既對又聯的兩行文學。於是「詩」和「駢文」解構為「聯」。顯然,楹聯是中國古典格律文學在解構和發展中新出現的一大樣式。

格律文學各有其「律」。詩有「詩律」,詞有「詞律」,駢文也有「駢律」。楹聯則有「聯律」,什麼是「聯律」?

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即「對仗」。

綜上所述,楹聯從文體上講,既不屬詩,亦不屬駢體文,也不能認為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詩或特殊形式的駢體文。它是一種與詩、詞、曲、駢體文等並立的又一種古典格律文學樣式。

四、餘論

1、現代文體理論中的楹聯位置

眾所周知,按照現代文體理論,文學有四大體裁,即**、詩歌、散文、戲劇。何為詩歌?它是最早產生的一種文學體裁,它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豐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楹聯強調精煉,要求以高度概括的筆墨反映社會生活,在語言上,楹聯講究節奏和韻律。在這兩點上,與詩是高度一致的。因此,楹聯可以認為是屬於「詩歌」或者說「詩文學」的範疇。

從這個角度說,把楹聯稱為「袖珍詩」、「詩中之詩」、「兩行詩」是完全正確的。

2、楹聯是應用文和民間文學嗎?

楹聯承襲了其前身「桃符」的社會功用,並將這種功用逐漸推廣到社會生活的許多層面和場合,使得楹聯在許多時候成為民俗學意義上的「實用文體」。近人呂雲彪在《楹聯作法》中說:「楹聯雖為小品,亦屬應用文之一」,這種把楹聯列於「應用文」的界定儘管描述了楹聯特徵的一個側面,但從根本上說錯誤的。

楹聯具有實用功能,但它同時具有文學性和藝術性。那些膾炙人口、流傳後世的楹聯,其中更不乏文學名篇、藝術精品,怎麼僅僅算作一篇簡單的應用文呢?

把楹聯看作是民間文學,更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楹聯就象許多文學形式一樣,包括文人文學和民間文學兩部分,即可分為文人楹聯和民間楹聯。民間楹聯主要有四大類。

即戲謔智巧聯、諷刺聯、實用聯和言聯。智巧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多形成豐富多彩的故事;諷刺聯包含著深厚的社會內容,意義深刻,戰鬥性強,藝術精湛,是民間楹聯中的珍品。實用聯數量最多,與民間社會交際關係密切,並且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而言之,民間楹聯是民間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民間文學中獨有的一種文學形式。但對於整個對聯,它絕不屬於民間文學。

鼠年對聯和古詩,有關鼠年的對聯

黃山松鼠跳 綠野早春歸 黃山松鼠跳 子夜陽春來 黃鶯鳴翠柳 金鼠戀蒼松 鼠穎題春貼 鵲舌報福音 春雨曉風花開五色 鼠須麟角力掃千軍 人喜盛世 鼠兆豐年 百年推甲子 福地在春申 碧野青蛙叫 黃山松鼠鳴 丙輝覘瑞應 子庶慶豐登 丙輝騰瑞氣 子庶樂豐年 蒼松隨歲古 子鼠與年新 春潮傳喜訊 鼠歲報佳音 春風...

小學生必須掌握的諺語歇後語古詩名言

父親向兒子磕頭 豈有此理 豈有此禮 公共廁所扔石頭 引起公憤 引起公糞 外婆死了兒子 無救 無舅 老公拍扇 淒涼 妻涼 秀才的空棺材出葬 目中無人 木中無人 王八中解元 規矩 龜舉 花生 非吵不可 非炒不可 皮匠不帶錐子 真行 針行 何家姑娘嫁給鄭家 正合適 鄭何氏 和尚的房子 妙 廟 河邊洗黃蓮 ...

有關實力的古詩詞或者古文求有關實力的古詩詞或者古文,求推薦。。。

追夢之途,無非立志,預則正身也,此下三句,道盡風流。南園之五 李賀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個人也很看好陳勝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光明正大 朱子語類 卷七三 聖人所說底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