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它真的只是負面情緒嗎

2021-03-03 21:02:46 字數 6208 閱讀 1750

1樓:深科心理諮詢****

憤怒的**

讓我們從頭談起。憤怒是人類九種基本感受之一,它是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而憤怒最早在嬰兒階段就可以被觀察到。

它可以表現為「大發雷霆」,伴隨著臉漲紅,破口大罵,眼睛瞪圓。而在嬰兒的臉上,憤怒的表情更加微妙,他們的眉毛下彎,眼睛眯成一條縫,下巴收緊。

再一次強調,憤怒是一個量的問題:而這種強調如何能幫到我們去更好地理解呢?想想一個嬰兒或者一個小孩,當她飢餓、疲倦或者生病時,會發生什麼?

她會變得煩悶、暴躁、憤怒。而這就是過量的痛苦。

或者想象一下你絆了一跤。首先,襲來的感受是疼痛,你感到很難受,而當痛感繼續增加時,你就會憤怒。由於「太痛苦」引起了暴躁或者憤怒,也是這個道理,誘因都是遭受了過多的壓力或刺激。

我們用來表達從痛苦轉變成憤怒的詞語包括暴躁、焦急、煩悶、惱怒。

因此,憤怒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你認為一切會順風順水的進行著,但當風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會把你逼迫到怒不可遏。而也許任何單獨的問題都是容易解決的,但是當所有的問題堆積在一起就會導致憤怒。

憤怒被認為是「傳染性的情感」,一個人的憤怒會傳遞給另一個人。為什麼會這樣?可能是因為別人的憤怒會增強你難過的程度。

想一想路怒症,一輛車在你的後面頻按喇叭。這樣不斷增加的刺激就好比一場遇襲、一次攻擊或者其他不好的體驗。為什麼會傳染?

從進化論的觀點來說,大概是因為其他人的憤怒帶來的強烈刺激,會迫使你調動痛苦和憤怒來應對潛在的威脅。

2憤怒和症狀

在精神病理學上以及人們的日常人際關係中,憤怒這種情緒通常是被忽視或誤解的。在病理學中,認為憤怒的背後是一系列的症狀。例如,大多數人從小到大的教養是說:

憤怒是一種被禁止和可怕的情感。他們可能會發展出一些強迫症狀,比如,反覆檢查門鎖、燈等等。臨床工作者告訴我們對憤怒的恐懼和失控通常都是這些強迫症狀背後真正的原因。

憤怒在人們出現或多或少的偏執傾向(即感覺別人會傷害或阻擾他們)時,充當了重要角色。而這種確信別人會設法去傷害自己的想法好像**於兩個地方,既「外界」和「內在」:也就是外界的現實或者內心的感受。

所謂「外界」是指,如果一個人童年時期是長時間受到身體虐待或語言辱罵的受害者,又或者是一個由於戰爭創傷造成過度警覺的老兵,這些創傷模式會潛藏在大腦中並創造出小心謹慎的性格和對傷害的恐懼。這些人成天小心翼翼。對他們來說挑戰可能在於如何適應當下其實已經轉好的現實環境。

至於「內在」,一個人內心所感受到的憤怒可以被「投射」(歸咎)在其他人身上,特別我們不承認乃至禁止憤怒的時候就會發生投射。換言之,好像一個人在說:「我沒有生你的氣,是你在生我的氣。

」這是一種逆轉。投射是非常重要的應對機制。出於投射,孩子們會說他們害怕躲在床底下或者櫃子裡的怪物。

憤怒的人在投射什麼?他們把自己內心的憤怒投射在了外界人或事上。噩夢、害怕怪物、其他方面的「偏執」——許多都是基於人類內心的憤怒被投射到外界,所呈現出來的東西。

為什麼憤怒需要被歸咎在其他方面呢?通常是因為人們被教化,認為憤怒是不可接受的或者應當被禁止的,以及認為憤怒太激烈、太可怕了。我們需要回到憤怒的起源——它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感受,是緊急求助訊號,也是對於過度刺激的反應。

如果人們禁止這種感受,不去表達它,那麼出於害怕,我們會將憤怒投射到外界他人的身上。人們可以通過教孩子識別憤怒,並允許他們表達內心的憤怒來有效地幫助孩子和他們的父母。

3「自戀創傷」

憤怒的其他重要方面和精神病理學都涉及到了「自戀創傷」,即打擊某人的自我感和自尊。當一個人感受到傷害,或者被批評、羞辱、貶低時,這類的刺激會導致悲傷。bob dylan在《時代在改變》一書中寫到:

「我很容易受傷,我並不想向眾人展示我的傷疤。你可能傷害了別人而不自知,(對被傷的人來說)接下來的一分鐘就像是永遠那麼長。」

如果存在太多的批評、攻擊或辱罵,會發生什麼?讓我們回憶一下上面提到的基本觀點:悲痛過度之後就會轉變成憤怒。

這就是所謂的導致憤怒的「自戀創傷」。比如?想想「路怒症」,刺耳的鳴笛聲,就像被別人批評或辱罵了一樣,最終導致了憤怒。

或者再想想一個牙牙學語的三歲孩子對父母說:「我恨你......你真壞!

」許多父母就會把它當成批評,因為他們自己小時候感到生氣和憤怒時也會說相同的話。按照這個邏輯,受到「批評」的父母就會去打罵自己的孩子。而正如我們之後會**的,父母需要從孩子的話語背後,翻譯出孩子的感受,來明白是那些痛苦引發了暴怒。

「學習」的過程也充斥著自戀創傷。

學習意味著你之前並不知道這個東西——無知本身也會引起自戀創傷。

而創傷可能來自外界——「這你都不知道?」或者「所以現在你知道了吧......」或者任何實質意義的說教或者教導;

創傷也可能來自於內心——來自於你自己——「我真是太蠢了,竟然不知道這個」或者「我不懂這個」。

教育本身,或向別人展示如何做某件事,都隱含著潛在的自戀創傷——即有些東西是其他人不知道的。這就是為什麼最好的老師和心理**師都是那些能夠緩和學習過程的人:他們幫助別人學習新的東西,而不誘發在學習中常常伴隨的羞恥感、恐懼和悲傷。

根據進化的理論,自戀創傷以及隨之而來的憤怒似乎是兼具益處和壞處。假設一個人遭到語言或身體上的攻擊、批評和辱罵,而由此引發的憤怒促使腎上腺素以及其他生理表徵處於啟用狀態,從而能夠調動這個人去防禦或者是逃離這種情境。但另一方面,在當下這個更注重心理層面的世界,如果因為被批評而激起了太多的暴怒,或者因為學習而喚起了太多的痛苦和牴觸感,則又似乎是適得其反的。

4處理憤怒——認識和處理憤怒最有效的方式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記住憤怒是對過度刺激的一種基本的生理反應。也就是說,在某些情況下我們不得不感到憤怒。這是大腦設定的程式,就像同樣設定好奇心這個程式一樣。

因此,任何認為憤怒應當被禁止或者應當被抑制的說法都是誤導。再一次強調,許多時候我們沒辦法不感到憤怒。

重點#1:由此可見,首要的是建立一種「我們可以憤怒」的內心自由——憤怒是一種正當的感受,我們不要掩蓋和壓抑它。是的,我們有時會對親密的人感到憤怒,甚至有更為凶暴的感受,盼著他們「消失不見」。

人類的親密關係總是充滿著矛盾情緒——積極和消極情緒都指向同一個人。這是精神分析的一項重要發現,我們的感受有時是相互衝突的。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擁有積極的情感,也擁有消極的情感,對立的兩種感受可以被同時喚起。

孩子通常會用非常原始的方式表達憤怒——「我恨你!我希望你死掉!」這就是孩子的方式,他們開始學習語言,並用語言表達憤怒。

但是我們正在越過自己的體驗。再一次強調,首要的是建立內在的自由,容許成年人或孩子體驗他們內心的憤怒感,並儘可能不去抑制它。

重點#2:第二步是對憤怒的表達。嬰幼兒表達憤怒的方式很單純:

大吼大叫或咬牙切齒,臉紅,皺眉,擠眼。這是過度悲痛或憤怒時的身體反應。而即使是一個憤怒的成年人有意識地控制他對憤怒的表達,你也能看到類似的身體特徵(儘管程度輕微一些)。

上面是憤怒的非語言性表達。當然,還有其他非語言性的表達方式:肢體衝突,打架,喊叫,有時還有其他行為,比如:偷東西,撒謊,欺凌。

然而,處理憤怒最關鍵的方法在於語言表達。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目的都是幫助他們將憤怒以及過度悲痛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這也稱作為解釋或者感受命名。

因此,我們可以對正在生氣的小孩說:「你在生氣,好像有什麼事情傷害到了你,或者也許你感到難過不安。讓我們來聊聊這件事。

」而重要的是給感受命名,如:「悲傷」,「生氣」,「惱怒」。

用語言表達感受,相當於將身體和情緒承受的過度悲痛或憤怒的象徵意義地編碼出來。當情緒情感可以用語言表達或被象徵性地編碼時,大腦便更能夠管理行為。語言化的過程及其顯著的**效果被運用在所有的心理**當中。

而將感受轉化為語言也有助於張力管理。

如同精神分析師anny katan提到的:

「語言化是一個整合的過程,它反過來有助於現實檢驗...如果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感受,他將學會推遲行動。」(1961)。

這種張力管理以及將感受語言化的能力會顯著提高一個人處理關係的能力。掌握這個能力的人知道他們自己的感受,並選擇在適當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可以免於遭受行為失控帶來的苦惱。

負面情緒具體指哪些?

2樓:匿名使用者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最普遍、通俗的情緒有喜、怒、哀、驚、恐、愛等,也有一些細膩微妙的情緒如嫉妒、慚愧、羞恥、自豪等。情緒常和心情、性格、脾氣、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爾蒙和神經遞質影響。

無論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會引發人們行動的動機。儘管一些情緒引發的行為看上去沒有經過思考,但實際上意識是產生情緒重要的一環。

情緒可以被分類為與生俱來的「基本情緒」和後天學習到的「複雜情緒」。基本情緒和原始人類生存息息相關,複雜情緒必須經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能學習到,因此每個人所擁有的複雜情緒數量和對情緒的定義都不一樣

負面情緒,我們腦海中可能會立刻蹦出一些常見的:悲傷,憤怒,厭惡,尷尬······之所以把它們定義為「負面」,是因為這一類情緒體驗是不積極的,它們讓人不適,嚴重時還會干擾日常生活和工作。不過,雖然負面情緒本身並不陌生,我們對它們卻瞭解不多。

1. 比起正面情緒,我們擁有的負面情緒種類更多

心理學家 shaverphillip 和對方的同伴參考了早前的情緒理論和自己的研究結果,將人的六種原始情緒及由它們衍生出的多種次級情緒繪製成了樹狀圖表,從中可以發現,我們負面情緒的種類超過正面情緒的種類。

這其實是由進化決定的。因為,無法對有利事件產生積極情緒遠不如無法對負面事件作出反應得當來的嚴重——前者可能妨礙我們變得更幸福,但後者卻會危及生命。

2. 感受到多種情緒的人比只有正面情緒的人健康

生活的本質是複雜的,既有積極的事情,也有消極的時刻。因此,完全沒有負面情緒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有人說自己只會開心,從不傷心、沮喪,那麼對方其實是無意識地壓抑了自己的負面情緒。由於情緒不會真的消失,所以它們的影響也不會消失。

甚至,迴避感受這些情緒會使它們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更大傷害(lefkoe, 2014)。(延伸閱讀: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面對負面情緒的三個練習)

研究還指出,從健康角度出發,比起一味地「開心」,更重要的是情緒的多樣性。quoidbach 等人的一項樣本數量龐大的研究調查得出,能感受到更多種類情緒的人比那些只是感受到很多正面情緒的人更健康,更少被診斷出抑鬱。

3. 負面情緒觸發行為改變

上面提到,負面情緒在進化層面上有重要意義,它們既有快速預警的作用,又是一種保護機制。時至今日,負面情緒依然被定義為一種行動訊號(action signal) 。而相對的,正面情緒就不具有同樣強烈的行為導向性。

什麼樣的負面情緒是沒有意義、應當警覺的?

社會家 elizabeth bernstein 指出,的確不存在積極的一面的負面情緒,她稱它們為「空洞情緒」(empty emotions)。其中,最典型的兩種是無望感和無價值感。

無望感(hopelessness)

無望感顧名思義,是一種染上了濃郁的絕望的情緒,它不基於某個具體的情境或某段特定的時期,而是涉及對整個未來的消極預期。

人之所以能夠且願意付出努力改變我們的生活,是因為一個信念,即「我們的行為會產生特定的結果,掌握這其中的聯絡,可以讓我在未來通過行為達成目標。」因此,希望感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品。

可如果這一信念遭到破壞,我們就失去控制感,產生「怎麼努力也沒用」、「希望的不會發生」的預期。如此一來,我們可能會放棄採取行動。更糟糕的是,放棄嘗試和努力可能導致我們的預期成真,形成惡性迴圈。

(推薦你看:習得性無助:讓你一事無成的天使與魔鬼)

因此,有種與無望感密切相關的行為叫習得性無助 —— 本來可以採取行動避免惡果,卻選擇相信痛苦一定會到來,放棄任何反抗。習得性無助,就是這樣一個無望感的籠罩下的,讓人一事無成的魔鬼。

無價值感(worthlessness)

無價值感是一種自挫性的情緒,**於沒完沒了的自我批評,認為自我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被這種情緒困擾的人可能因為無法看到、認可自身價值,而不由自主地去追逐財富、權力、名望這些普遍被認可的外在事物。

然而,即使對方擁有了這些,內心依然是空虛的,僅憑這些世俗定義的「價值」,是無法填補這種自我的無價值感的。

同時,陷於無價值感中的人還可能通過取悅對方、獲得對方認可來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但這種完全建立於對方的評價和反饋之上的脆弱的價值感,著實不堪一擊。我們過去文章中多次討論過的討好型人格就與這種無價值感息息相關。

這無疑是一種使人痛苦的情緒,它令一切努力認可自己的行為都顯得徒勞,讓人迷茫且空虛,似乎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空洞情緒最大的共同點,也是它們缺乏積極意義的原因是,它們脫離了現實,不基於真實發生的事件或客觀事實,且往往是長期的、難以調節的——它們承載著一種虛無的悲觀感。因此,空洞情緒很難引起良性的行為改變,畢竟它們不僅來由不明,且我們不論做什麼,都緩和不了這些難耐的情緒。

此外,「我感覺毫無希望」及「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是許多抑鬱症患者日常的感受。因此,如果你覺得自己符合以上的描述,並且長期受到無望感和無價值感的折磨,那麼你需要提高警惕,去尋求一些專業的幫助。(同場加映:

遇見有力量的自己!讓負面情緒溫柔釋放的身體練習)

自己心理真的好病態,所有負面情緒都快佔了,小氣,心胸狹隘,吃不得一點小虧,易怒,愛裝,自私自利,做

能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大進步。若要改進,你須記住這四字真言 淡定 剋制 一旦出現以上的苗頭,口中將四字默唸出來,並停止去想 去做,久而久之,自然會迴歸自然。首先樓主是男的復 還是女的 女的話還制是可以理解的,男的話現在這社會根本就沒法活了。你這情況可以試著去旅遊去偏遠的地方試著感覺大自然的...

電鰻能夠放電,那它真的可以無限放電嗎

電鰻是熱帶雨林地區的一種特殊生物。它以能在水中釋放一定強度的電流而聞名,因此被稱為 水中高壓線 那麼,電鰻的放電能力有多強,是否能無限放電。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那究竟是怎麼樣的?電鰻發電的原理,簡而言之,就是利用特殊結構,將生物能轉化為電能並釋放出來。發電的重要器官是體內的肌肉組織層,總之...

當人無聊到極致的時候會產生負面情緒嗎

如果說一個人無聊到極致的話,確實是會產生相當對應的一些負面情緒這樣的話,最好是找事情幹。當一個人無聊至極的時候,肯定會產生負面情緒的,比如暴躁,比如心情突然煩躁,這都是很正常的,所以要給自己的生活多安排一些事情,讓生活變得充實起來 一個人無聊至極的時候,會產生負面情緒,就是去捉弄別人,或者和別人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