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的迴圈過程,植物病害的侵染過程有哪些時期?

2021-03-04 04:18:37 字數 2977 閱讀 1752

1樓:海濤

植物病害的侵染過程及侵染迴圈

(一)病害的侵染過程

簡稱病程,指從病原侵入開始,經病原物在寄主體內的擴充套件,引起寄主一系列病變,

直到寄主表現症狀,病原開始釋放傳播體為止的過程。

病程是侵染性病害發生髮展的最基本環節,既是病原物侵染致病的過程,又是寄主發生病變而受害或同時發生種種抵抗反應的過程。病程是個連續過程,為便於研究,人為的分為

3個階段,即侵入期、潛育期和發病期。

1、侵入期

從病原物開始侵入寄主植物到侵入後建立寄生關係為止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的長短,各種病害不盡相同。病原物在侵入寄主的過程中,必須克服寄主的抵抗才能侵入。

不同的病原物其侵入途徑和侵入條件不同。

(1)自然孔口侵入

(2)傷口侵入

(3)直接侵入侵入所需外界條件,首先是溼度,指的是植物體表的水滴、水膜和空氣溼度。

細菌只有在水滴、水膜覆蓋傷口或充潤傷口時才能侵入。絕大多數真菌的孢子必須吸水才能萌發,雨、露、霧在植物體表形成水滴或水膜是它們侵入的首要條件。其次是溫度,真菌、細菌和線蟲的侵入還受溫度的影響和制約,尤以真菌為最。

2、潛育期

指從侵入完成到症狀顯露為止的一段時間。在各自最適條件下,各種病害潛育期長短不一。

病原物侵入寄主後便吸取營養,開始生長髮育,在寄主組織內擴充套件,或在某部位定殖。有些病原物侵入後,只在侵染點四周一定距離內的寄主組織中定殖下來,

進行生長和繁殖,使該區域性寄主組織受害,顯露症狀,呈現各種形狀的病斑,這種侵染擴充套件方式稱區域性侵染,這樣的病害叫區域性病害。區域性侵染的病害一般潛育期較短。另外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後沿一定的途徑擴充套件、蔓延到一定的器官或組織中,在那裡迅速增長,大量繁殖,破壞寄主,造成症狀;或者只有擴充套件到一類組織中,才發生致病作用而使寄主發病,這種侵染擴充套件方式稱系統侵染,所致病害叫系統病害。

系統侵染的病害一般潛育期較長。

病原物在寄主體內的擴充套件就其與寄主細胞的關係而言,可分:

(1)胞內的(2)胞間的(3)先胞間後胞內的(4)胞內胞間無選擇的。

根據病原物的擴充套件與寄主組織的關係,又可分為;

(1)擴充套件於柔軟組織中;(2)擴充套件於導管或導管組織中;(3)在篩管中寄生擴充套件;(4)木質化組織。

潛育期表面看來非常平靜,其實是病程動態最複雜、病原物與寄主相互鬥爭最激烈的時期。病原物以其機械力量,特別是以其分泌的酶和毒素,克服寄主的層層防禦,剝奪寄主的營養,致使寄主細胞和組織崩潰、原生質中毒死亡、營養惡化、呼吸失常、生長髮育失調等

一系列生理病變、組織病變和形態病變。

3、發病期

指從症狀顯露到病變演變總結的一段時期。症狀有初期症狀、典型症狀和後期症狀之分。症狀包括寄主本身表現的病狀和病原物在病部的繁殖體即病徵。

病徵出現即病原物生成,在多數菌類病害中它往往略遲於症狀顯露,時則與症狀顯露同時。對許多病原真菌來說,孢子生成需要一定的條件,主要是溼度。病部產孢子只能維持一定時期,短則數日,長則十幾或幾十天,

其長短因病害種類及各種條件而異,以後病部組織死亡或腐爛,

病原物也停止繁殖轉入休止或死亡,病程即告結束。

(二)病害的侵染迴圈

侵染迴圈指病害從一個生長季節開始發生,到下一個生長季節再度開始發生的整個過程,

即病害發生髮展的週年迴圈,包括病害的活動期和休止期。

活動期由

1次或多次病程繼代發生而組成,在活動期與休止期之間即活動期中各代病程之間由傳播這一環節把它們連線起來。在病害休止期即病程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或休止或腐生,或在其他植物上寄生。

1、病原物的初次侵染和再侵染

在作物生長季中,由度過了該作物病害休止期(越冬、越夏或腐生)的病原物引起的首代侵染,叫初(次)侵染。引起初侵染的病原物**稱初侵染源。由初侵染病株上產生的病原物傳播體,不經休止,立即傳播到當年植株上引起的侵染。

根據再侵染的有無,可將侵染性病害分為兩大類。

(1)單迴圈病害。每年只發生

1代侵染或作物的一個生長季節中只發生1代侵染,無再侵染。

(2)多迴圈病害。由初侵染、再侵染之分。再侵染代數多,相應病原物1年繁殖多代,且病程歷時較短而寄主受侵染的時間較長。

多數病害均屬此類。多迴圈病害發生的輕重除了受初侵染源數量多少的影響外,還要看氣候條件影響再侵染髮生的程度,往往後者的作用更大。一般流行性病害多是多迴圈病害。

2、病原物的傳播

真菌的孢子、菌絲段、菌核或其他休眠體;細菌的菌體;病毒的粒體;線蟲的幼蟲、成蟲和卵,都需藉助某種力量把它們從發病的植物上傳播到健康的植物上,才能實現病害的傳播。傳播的力量只有一小部分來自病原物本身,如真菌孢子的彈射、線蟲的蠕行等;大部分病原物主要靠風、雨、昆蟲和農事操作等外界力量。

(1)氣流傳播

(2)雨水傳播

(3)昆蟲傳播

(4)人為傳播

3、病原物的越冬、越夏一年生作物收穫後,田間已無寄主生長或者越年生和多年生植物進入寒冷的冬季,病害侵染過程停止之時,便進入越冬、越夏階段,即病害的休止期。病原物經過越冬或越夏到下一生長季節,就成為病害發生的初侵入源。病原物越冬、越夏的方式有休眠、腐生或寄生。

越冬或越夏的場所,或與寄主共存,或脫離寄主而潛入土壤、肥料、病株殘體、

轉主寄主、野生寄主中,具體如下:

(1)種子和無性繁殖材料(2)病株殘體(3)田間病株(4)土壤

(5)糞肥(6)昆蟲(7)溫室內或貯藏窖內

植物病害的侵染過程有哪些時期?

2樓:奶思呀呀

初侵染時期、再侵染時期、越冬階段時期等。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發生發展包括以下三個基本的環節:

病原物與寄主接觸後,對寄主進行侵染活動(初侵染病程)。

由於初侵染的成功,病原物數量得到擴大,並在適當的條件下傳播(氣流傳播、水傳播、昆蟲傳播以及人為傳播)開來,進行不斷的再侵染,使病害不斷擴充套件。

由於寄主組織死亡或進入休眠,病原物隨之進入越冬階段,病害處於休眠狀態。到次年開春時,病原物從其越冬場所經新一輪傳播再對寄主植物進行新的侵染。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病原物從侵染到寄主植物病狀出現的過程,簡稱病程,侵染程式一般分為以下3個時期:

常見的植物病害症狀有哪些,植物病害病毒引起植物病害症狀有哪些

作物病害的常見病狀歸納起來有五大類,即變色 壞死 萎蔫 腐爛和畸形。1 變色作物患病後區域性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綠色。如葉綠素受抑制或破壞,出現褪綠和黃化 花青素形成過盛,葉片變紅或紫紅,呈現紅葉 有的葉片黃綠相間,呈現花葉等。2 壞死作物的細胞組織或器官受到破壞而死亡。作物發病後最常見的壞死是病斑。病...

植物病害發生的要素是什麼,植物病害發生的三個要素是什麼?

原生物 寄主植物和環境 條件為病害的三要素。植物病害發生需要有三者互相配合。環境條件不僅本身可引起非傳染性病害,同時又是傳染性病害的重要誘因,非傳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進傳染性病害的發生。二者相互促進,往往導致病害加重。植物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包括哪些方面?植物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包括自然條件...

如何根據病害迴圈特點擬定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病害迴圈是為了秉承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的植保方針,也就是在病害侵染初期或未侵染的時候對病原菌進行處理和預防。病害迴圈的目的是為了防治,首先要了解病害的初侵染 土壤 病殘體 寄主等等,然後進行處理。瞭解了病害迴圈特點就能有效而並不盲目的進行病害防治了,希望對你有幫助。掌握病害的發病規律,提前做好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