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第4,5,6段的景物特點是什麼啊

2021-03-04 04:08:04 字數 5404 閱讀 4578

1樓:匿名使用者

荷葉——田田的,出水很高

雲——淡淡的

荷花——姿態各異,盡顯秀色

輕霧——薄如親紗

荷香——清香縷縷

樹縫燈光——沒精打采

蛙叫蟬鳴——最為熱鬧

月光——清幽,如流水

《荷塘月色》中四五六段寫景特點和側重點是什麼?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抓住哪些事物...

2樓:匿名使用者

第四段:「月下荷塘」運用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辭手法,意象有:荷葉、荷 花、流水,視聽結合。

第五段:「荷塘中的月色」巧用動詞,運用比喻、通感等修辭,描寫了月光與月影。第六段:

「周圍景色」

3樓:匿名使用者

第四節,細緻描繪荷塘的容貌,順序寫出荷葉、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層次井然,委婉精細,栩栩如生,柔美動人。整個一節沒有談月,但處處有月。寫荷葉、寫荷花、寫荷香、寫荷波,都確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4樓:不會彈琴的老九

請參看,說的很詳細

5樓:古藍

荷塘月色課文4-6段賞析描寫的景物及特點什麼什麼手法寫的及作用

6樓:似水流年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葉下的流水被密密的葉子遮住了,不能看見,而葉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卻在 「靜靜地瀉」著,一個「瀉」字,化靜為動,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動感;「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一個「浮」字又突出了霧的輕飄朦朧。葉子和花在薄霧籠罩下,迷迷濛濛,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如夢似幻。月色迷濛柔和、薄霧輕籠飄浮,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

滿月而有淡淡的雲霧,給人的感覺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時的心境,卻是恰到好處。作者在這裡無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悅。「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畫在荷葉上。

」 楊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葉上,作者偏偏用了一個「畫」,彷彿是一位繪畫高手在潑墨揮毫,精心描繪一般,使投在荷葉上的影子貼切自然、美麗逼真,富有情趣。 「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間的光和影猶如和諧的旋律,荷香縷縷,水**融,作者如此細膩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這美麗的景色可以讓作者忘記自己的憂愁了吧?但是「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都沒有。」作者還是無法擺脫那一縷愁緒,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相互交織,給優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朧的輕紗,清幽淡雅、安謐柔和、朦朧和諧,荷塘與月色融為了一體!

荷塘月色》描寫了哪些景物呢?文題標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

在歷代詩文中寫荷塘的不少,寫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絕對區別於其他的「荷塘」、「月色」。這裡的荷塘不會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裡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這裡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這裡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為作品鮮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特定環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發的真摯感情才有可靠的寄託,才讓讀者感到真實親切。   先看對荷葉的描寫:

「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們拋開特定的環境,用「青翠的玉盤」來比喻荷葉行嗎?當然行,而且表現力還相當強。

這樣的描寫既繪出了荷葉的色,又表現了荷葉的質,還狀摹了荷葉的形。然而這種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裡,或濛濛細雨中,絕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難辨質,月色中所見的荷葉,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態,與裙十分相似,更賦予葉子一種動感美。

  寫荷花,原文連用了三個比喻:「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荷花嬌豔華貴,堪以美人作比。

宋代詩人楊成裡的《蓮花》詩中就有「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的句子。朦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剛出浴的,朦朧之感恰當好處。相反,若不是在朦朧的月色中,而將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幾分牽強。

未開的荷花

文章這樣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種斷斷續續,似有似無的感覺絕不會產生於書聲琅琅的清晨,也不會產生於陽光刺目的中午,只能產生於「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的寂靜的月夜。

我們再看另一個寫花香的句子:「這裡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清香,香氣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紫藤蘿瀑布》)這是燦爛陽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兒正「在和陽光互相挑逗」著,滿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氣也是淡紫色的」這樣的感覺顯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寫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寫月,這也是被歷代文人所稱道的表現技法。「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彎彎的楊柳的倩影,卻又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

」這裡的黑影參差且斑駁,給人一種搖盪起伏的動感。為什麼?就因為它是落在荷塘裡。

荷塘裡「微風過處……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這波痕上面,當然更顯參差和斑駁。也正因為荷塘處於這種動態,楊柳的倩影才像「畫」而不是「印」在荷葉上。

也正因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與影才現出一條條五線譜似的曲線,讓人聯想到「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月色課文第四段,第五段主要描寫了什麼景色

7樓:青城院士

《荷塘月色》寫於一九二七年二月.這時作者正在清華大學國文系任教,他一面教書,一面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而對大革命失敗後嚴酷白色恐怖的血汙現實採取逃避的態度,然而又終不能閉目塞聽,因此思想上總存有許多矛盾的苦悶.他的這篇著名散文主要是寫月夜下荷塘的幽美景象的,其中也反映出他矛盾苦悶心境的一些影子.

全文可劃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點明題旨,同時創造了一種安靜優美的氣氛,引出全文. 這一段以一個懸想(「忽然想起……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緊扣文章題目,點明瞭描寫的內容;接著從「月亮」、「孩子們的歡笑」,「迷迷糊糊的眠歌」幾個方面記述了夜深人靜的時間,而且把讀者逐步引入一種靜謐的境界,成為全文一個極好的引起.

全段中有心情、景色、時間、地點的交代,眉目非常清爽,行文極為自然. 第二段(第二至六自然段),著力寫荷塘月色的優美景象.先寫來路(第

二、三自然段).「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小路「幽僻」、「寂寞」,而且被「蓊蓊鬱鬱」的樹木包圍,再籠以「淡淡的月光」,形成一片靜悄、幽寂的氛圍,這也正是統照全文的氣勢.「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是一筆反襯,由此更襯托出「今晚」月色籠罩下這片景象特有的魅力.

在這一片靜謐的天地裡,「我」彷彿到了另一個世界,頓覺自己是個「自由的人」,抒發了「我」對這片天地格外欣賞喜愛的情懷. 繼寫荷塘(第四自然段).這是先寫田田的荷葉,晶瑩的荷花;葉與花各有所似,越見出玲瓏,晶潔.

再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芳而不濁,「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以「歌聲」比況「荷香」,實在新穎、透闢,極熨貼地傳達出一種香遠益清的韻味.既有微風,必有所動,接下去順筆寫了花與葉在微風掠過時剎那間的動態,從動態中表現出葉與花一種欣欣然生機活潑的情狀.

這動態與上邊的靜態相映照,使得形象更加鮮明生動.最後點出被荷葉遮住了的「流水」,雖不能「見一些顏色」,但由它那脈脈流動聲的點染,的確葉子「更見風致了」,整個畫面都更富有神韻了. 再寫月色(第五自然段).

先直寫「如流水般」的月光「靜靜地洩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是給畫面塗上一層底色:素淡、恬靜、柔和.「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則又使畫面上呈現出迷茫空濛的景象.

在這種色調下,「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著輕紗的夢」,形象何等鮮活、迷人.前邊兩句都是把靜態事物作動態的描繪,句中兩個動詞「洩」和「浮」選用的極為精到傳神,足見出作者觀察之細,體物之工和語言錘鍊的精心.後邊兩句中的兩個比喻,又那樣貼切傳神,滿貯詩意.

接下去再寫陰影.陰影是月光隔了樹木造成的,因而自然成為對月光的一種襯托.「參差的斑駁的黑影」,「稀疏的倩影」,「象是畫在荷葉上」,宛如一副清淡的水墨畫.

最後又合寫光與影:「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是由聯想引出的神奇的比喻.作者藉助於聯想、比況,使這幅荷塘月色圖就更加形神兼備了.

第六自然段,寫月下荷塘的周圍.「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這是總寫四周.「陰陰」的樹色,「乍看象一團煙霧」,「但楊柳的風姿,便在煙霧裡也辨得出」,這是寫近處,然後,又寫了隱隱約約「只有些大意」的遠山.

而樹縫裡漏著的一兩點「沒精打采的」、象「渴睡人的眼」的路燈光……依然是一片靜悄、幽寂的景象.「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這種「熱鬧」喧噪,是一種反襯,使得那靜悄、幽寂的氛圍更濃郁了. 以上是第二大段,著重寫荷塘月色的優美景象.

這裡有勾勒,有細描,有渲染,有襯托,靈活多樣,井井有條.吸引著讀者如身臨其境,和作者同領那美的感受. 第三段(最後幾個自然段),偏重於抒情,抒發由月下的景緻所引動的鄉思.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一句承上文宕開一筆,轉出新意.順此,文章放了開去,追溯了歷史上採蓮的盛況,又援引《西洲曲》裡的詩句,表現出對採蓮盛事的嚮往.然後再收回到眼前的景緻,「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同前文相呼應,並且進一步將今昔相比照,發出「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的缺憾,由此極自然地牽動出「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種思鄉的哀愁.

這一段文字,即景生情,忽遠忽近,善放巧收,最見出疏朗又曲折的工夫. 綜上分析,《荷塘月色》出神入畫地描繪了月夜荷塘的迷人景象,表達出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賞識和欣喜,其中也流露著一些淡淡的思鄉之愁.這種鄉愁正是當時作者苦悶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

這篇散文的寫作特點有: 1、結構嚴謹自然: 《荷塘月色》一文,從「頗不寧靜」的心情落筆,表明往觀荷塘月色乃是於煩忙緒亂中追求片刻逍遙.

作者娓娓談來,十分自然.文中第二部分寫景,在這裡作者順「我」一路行來的線索,層層表現:由小路到荷塘,由揹著手獨步到佇立環顧,再到精心賞閱,無限神往,形成明顯的空間順序,從而有條不紊地描繪出荷塘月色的美妙景象,也流露出「難得片刻逍遙」時的淡淡喜悅的心情.

最後部分是即景生情,於浮想聯翩中表達出思鄉的淡淡哀愁.全文緊緊圍繞題目,信筆寫來,看似不費功夫,實際上正表現出縝密而不拘泥,嚴謹而又極其自然的結構謀篇的藝術. 2、描寫精細傳神:

散文中所描寫的形象,無論荷葉、蓮花,也無論月色、陰影都極鮮明生動,風采奕奕.作者善於抓住形象的特點,以奇妙的聯想和貼切的比喻,極其細膩傳神地描繪形象.例如以「舞女的裙」比況荷葉,以「粒粒明珠」,「碧天裡的星星」比喻荷花,這些都細緻、傳神地表現出景物鮮明的情態.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景象,比如荷花的清香,月色的幽和等,都是語言文字難以描摹的,對於這些極難描寫的景象,作者都能借助其神奇的聯想和傳神的比喻,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有韻味,使讀者進入到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去,領略美的感受. 自然,精細傳神的描寫必須以精到細緻的觀察感受為基礎,單靠美麗詞藻的堆砌不行.離開精到觀察感受,只追求例如比喻、聯想之類的手法也不行.

朱自清先生十分注意精到細緻的觀察感受,他以為只有藉此才可以「辯出許多新異的滋味」,獲取到「獨得的祕密」.

荷塘月色第5和第6節的賞析,荷塘月色第5段賞析

第五節 滿月朗照是必要的,隔著淡淡的雲也別有風趣。作者用 瀉 字,充分表現了月光的柔和 用 浮 字表現出霧的輕飄之態 用 洗 字能承接上下文比喻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描寫了月光 使用了襯托手法 營造了朦朧 幽靜 富有韻味的意境 表達了 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 的心情。第六節 荷...

朱自清 荷塘月色 裡的好段好句,朱自清 荷塘月色 好詞好句

荷塘月色朱自清句子賞析 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這是動的畫面。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了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在這一段裡,作者沒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靜止畫面還是動態景象,處處都存在著淡淡的月光,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過觀察之後的具體描寫之中。...

試分析文章《荷塘月色》的結構特點

答案 文章的結構,是圓形的。從空間結構看,這篇作品從作者出門經小徑沿荷塘復又回來,記敘了一次完整的夏夜遊。從情感結構看,情感思維從不寧靜 想寧靜 求寧靜 得寧靜到不寧靜,也是一個圓形。這種內外結構的一致性,恰到好處地展現了作者當時的情感流變。一個特定時刻,某種特殊心緒的微妙波動,含蓄地暗示自己對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