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語文課文或者課外讀物,找一篇語文課文或者課外讀物

2021-03-04 01:42:51 字數 2811 閱讀 7203

1樓:席瀾若

是不是最後那個母親笑了,笑到咳血的那篇?我有印象,但是具體的題目忘記了……

找上世紀**十年代初中或高中一篇語文課文

2樓:劉偉太帥

題目是:從甲骨文到微縮圖書 作者:沒查到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

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就有了文字。這些文字是刻在烏龜殼和扁平的獸骨

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這些文字,直到

2023年才發現。

那是清朝光緒二十五年,有一位叫王懿榮的

**得了病。他懂得醫道,每次抓來的藥,

都要親自看過,然後煎熬。有一次,他偶然

在一味叫做「龍骨」的藥上面,發現有許多好

像文字的東西,他感到驚訝。於是把這家藥

鋪裡刻有這種文字的「龍骨」全買下來,憑著

他對中國古文字的很深的造詣,考證出這

些「龍骨」是殷商時代遺留下來的烏龜殼和牛

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那時使用的文

字。在這些一片片的甲骨上,記載了殷代的

祭祀、戰爭、農業、牧業、手工業、氣象、

政權組織,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概況。後

來人們把這種文字叫做甲骨文。這些甲骨可

以說是書籍的雛形。

正式的書籍,是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

出現的。起先,人們把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

上,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簡或牘。把竹子木

板劈成同樣長度和寬度的細條(一般5寸至2

尺長),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

漆筆寫,每片可以寫8到14個字。有的把簡

牘用麻繩、絲繩或者皮條串編起來,叫

做「冊」,也寫作「策」。這個「冊」字,像在幾片竹簡中間穿上繩索的樣子。傳說孔子因為

勤奮讀書,竟把這種穿冊的皮條翻斷了多

次。這種笨重的書使用起來當然是極不方便的。

據說,秦始皇每天批閱的簡牘文書有120斤

重。西漢的時候,東方朔給漢武帝寫了一篇

文章,用了3000片竹簡。

春秋末期,還出現了寫在綢子上面的書。這

種書叫做帛書。它可以捲起來,一部書就是

一卷或幾卷綢子,用木棒做軸,所以也叫它

卷軸。後來,「卷」成了書的量詞。人們常說

的「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就是從這裡來的。這種書比竹簡輕便,但成本太高,不

容易普遍採用。

紙的發明,為書的發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東漢有個叫蔡倫的,改進了西漢時候的造紙

技術,於是出現了用紙抄寫的書。這種書也

是一捲一捲的,輕巧適用,成本較低,儲存

方便,所以一直沿用到今天。但是,用手抄

寫紙書很費事,後來又發展成雕版印刷:刻

好一面印一面,一套木刻板可以印幾百部到

幾千部的書。現在儲存下來的最早的雕版書

籍,是唐朝鹹通九年的《金剛經》,藏於英

國博物館。

雕版印刷質量差,效率不高,雕刻一套書版

要幾年,而且一部書要刻許多塊板,佔用大

量房舍存放,發現了錯誤也不好改。宋朝慶

歷年間,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用粘性膠泥

做成厚塊,刻上一個一個字,用火把泥塊燒

硬。印書時,就把一個個活字塊,按照書稿

的次序,放在一塊鐵板上,用松香、蠟和紙

灰等東西把它們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壓平

整,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質量

好,製版比較容易,發現錯誤可以隨時改

正。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繼續使用。

這是印刷史上劃時代的改革。

到了近代,隨著造紙工業的發展和印刷技術

的提高,印書花樣翻新,如油印、石印、鉛

印、膠板彩印、影印,以及靜電覆印等,於

是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書。

隨著電子和鐳射技術的廣泛應用,近年來,

又出現了許多奇妙的書,像會說話的

書,「電視唱片」書,立體的書以及縮微型的

書,等等。

會說話的書,是在書裡裝有微型唱片或者錄

音帶,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發音代號,通過

電子儀器可以還原成為人的聲音。一些兒童

讀物,在封底上鑲有微型唱片和唱針。唱針

接觸唱片以後,隨著唱片的轉動,就可以聽

到書中出現的人物的聲音。

更有趣的是一種叫做「電視唱片」的書,也

叫「視盤」,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

過一種特殊的鐳射方法,把影象和聲音錄到

視盤上,收看的時候,把放像機接到電視機

上,就可以把影象和聲音還原。根據學習和

研究的需要,還可以使畫面隨時停下來。出

版某種重要的學術著作或者**,可以把一些不容 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實驗情況,錄在

視盤上,跟書籍一起出賣。視盤既可以顯示物

體運動情況,也可以顯示許多微妙的現象。比

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質的分子運動,甚至

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動畫的辦法顯

示。還有一種書,插圖是立體的。開啟書,書裡的人和動物會站起來,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現在的書,不僅品種多,而且有的越來越

小。「縮微膠捲」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是用照相機把書或者資料縮拍到膠捲上,一般縮到原書

大小的1/48。使用的時候,通過閱讀器可以放大到原來的大小。其實這種縮微技術,早在

19世紀普法戰爭時候就使用過,當時法國的

諜報人員把一份3000多頁的情報縮拍在一張幾寸長的膠片上,讓信鴿帶回了巴黎。

縮微圖書儲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萬種

每種15萬字的書放在一塊兒,它的總重量大

約有5噸,而縮微以後的膠片只有15公斤。

科學在發展,書也在不斷演變,它以越來越豐

富的營養,哺育著勤奮學習的人們。

求中學語文課文,求一篇中學語文課文

好感人啊 我真是熱淚盈眶了都 求一篇語文課文 這是十幾年以前的事了。在一個春節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慶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個鄉村的鄉公所樓上。走上一段陰暗的反反的樓梯,進到一間有一張方桌和幾張竹凳 牆上裝著一架 的屋子,再進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間,和外間只隔一幅布簾。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著一張條子...

問語文課文的名稱,問一篇語文課文的名稱

大森林的主人 康斯坦丁 烏斯季諾維奇 契爾年科 1911年9月24日 1985年3月10日,原蘇共 總書記 蘇共 政治局委員 書記 秋雨下了整整一個星期。灰色的雲層低低地壓在大森林上面,潮溼的風緩緩地吹著。吸飽雨水的樹枝垂下來。河水漲到齊了岸。我和獵人划著小船順流而下。到了河身狹窄的地方,小船突然撞...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課文《蟬》,人教版語文初一課文 《蟬》全文

蟬 讀後感 當我看到了這篇文章,我便開始審視我自身的所有,以及我是如何對待自我的生命。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後揚的手法,由一隻小小的蟬引發了對生命的感悟。從寫蟬的聒噪,到寫病蟬的微弱 細小,都刻意表現了蟬的惹人厭煩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當知道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就活一個夏天時,本來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