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宸辰遊藝策劃
麥氏大宗祠為文化旅遊景點。
塘尾街道麥屋村麥氏大宗祠建築風格碧瓦朱簷,古色古香,祠堂內記錄了麥氏先人的事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後人。
麥裂歷氏宗祠始建於乾隆二十六年,數次重修,解放後,該宗祠改為麥屋小學,1998年,後人又將它重建,成為今天我們見到這間大宗祠。
祠堂內設定有麥國樹紀念廳、麥為儀紀念廳、歷代仕官紀念廳、革肆仔搜命老區紀念廳、知名人士留念廳和功德留念廳等六個展館。麥國樹是麥屋村人,他生平好古敏求,潛修經典,博學多才,被乾隆皇帝特賜為「翰林院檢討」。
麥氏理事會戚態麥偉松說:國樹公出生於康熙己卯年,1699年,到乾隆二十六年中翰林,中翰林後因為他才貌超群,皇帝讓他教太子,是太子的老師,很值得人尊敬,後因年老還鄉,皇帝特賜「耆年宿學」的匾額。
塘尾街道:塘尾街道位於吳川市區西南部,毗鄰市區,瀕臨南海,西傍鑑江。全街道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人,下轄7個社群居委會,是吳川市工業園a、b區所在地。
2005年該街道被廣東省批准為羽絨科技專業鎮,2006年被省科技廳批准建設羽絨綜合資訊服務平臺,2007年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廣東省火炬計劃羽絨特色產業基地。塘尾還是廣東十大機智人物麥為儀的故鄉。
2樓:嶽傲巫馬子實
麥氏大宗祠位於**深圳市光明區松柏路8號**和**廣州市黃閣鎮蓮溪村宿國新街32號**。
麥氏的祖先是什麼國家的
3樓:星精思二奇
這個……應該是中國吧。
麥(mài 麥)姓源出有六:
1、出自春秋時齊桓公封賜宴散麥丘地之後,以地名為氏。麥氏源於麥丘地。春秋戰國時慧知期,齊桓公至麥丘,遇一老人年八十三,為桓公祝壽。
齊桓公賜封地「麥丘」與老人,老人的後裔就跟晌碧氏從封地「麥丘」為氏。後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再去丘為麥,改複姓成為單姓,稱為麥氏。
2、出自韓姓,因避難於麥地而改為麥氏。西漢初立,韓信因功高震主,遭呂后謀害,累及九族,其族人四散逃命。逃難途中,有的因渡河倖免於難者,遂以同音字「何」而易韓改為何姓,稱為何氏。
有的因躲入麥田倖免於難者,而易韓改為麥姓,稱為麥氏。故有民間傳說,韓、何、麥三姓同宗。
3、出自劉姓,為漢景帝之後,以封爵名為氏。源自西元前116年,漢武帝封景帝后裔劉昌為麥侯,地屬琅琊郡。其後世子孫遂以祖上爵號為姓,稱為麥氏。
4、出自姓麴,因避亂去匊改為麥氏。據《麥氏族譜》載:「餘家麥氏之譜,或問姓從何來?
曰:去曲為麥。」西晉時有麴丞相者,浙江省處州府松陽縣人,因逢五胡之亂,為避戰亂,攜親屬二十四戶去匊改為麥氏,遷往廣東始興郡百順里居。
5、出自何姓,源隋朝時何饒豐之後,因隋文帝賜姓而改為麥氏。據《麥氏族譜》載:「至隋朝有鐵杖者,東征遼東,屢立戰功,仕至石屯大將軍,其日行百里,吃麥三鬥,賢孫三才皆以仕官。
隋朝時,鐵杖之父,姓何,名曾唯。中年生二子,長子饒豐,號鐵杖,次子饒瑞。何鐵杖因屢立戰功,隋文帝問其願任何職,鐵杖答說:
願能日食鬥麥足矣!」文帝遂賜姓麥,成為嶺南麥氏始祖,其子孫相傳姓麥,稱為麥氏。麥鐵杖後來併成為隋朝開國元老,功績顯著的大將軍。
鐵杖之弟饒瑞仍姓何。
6、出自回族中有麥姓。回族中的麥姓,取自祖上經名首音。在元代,有任中書亭章政事的麥術丁(麥術督丁)和任義烏縣(今屬浙江)達魯花赤的麥術丁。
另,「麥術丁」(maisad-din)又可譯作「買述丁」,故麥和買姓也有一定的關係。現今,『麥」字頭的經名仍在使用著,如「麥扎兒」。麥姓回族主要分佈在西北地區。
關於李氏大宗祠落成有什麼好對聯李氏祠堂建成大門對聯怎麼寫?
衛公勳業 元禮門牆。上聯說唐初軍事家李靖,京兆三原人,精通兵法,被其舅韓擒虎 隋代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383835大將 所稱道。隋末,任馬邑郡丞。唐高祖時,任行軍總管,率軍跟從李孝恭征服蕭銑 地方割據政權 樑 國皇帝 並取得嶺南地區,官嶺南道撫...
王氏宗祠的宗祠簡介,王氏祠堂對聯大全
三槐家聲傳萬古 兩部世澤振千秋。兩部家聲遠 三槐世澤長。三公德業千秋盛 兩部文章萬古新。南渡以來端世澤 東京而後振家聲。手植庭槐三公兆 才稱珠樹四大家。西河夫子第 東京都督家。種槐庭裡香滿 洗墨池邊葉染衣。祖德宗功澤及環海 高門望族仰止青州。祖功宗德流芳遠 子孝孫賢世澤長。家傳節操同松竹 報國功勳並...
彭城金氏宗祠在哪裡
彭城金氏宗祠位於中國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宗祠是供奉祖先的廟宇,是宗族中非常重要的場所。彭城金氏宗祠作為金氏宗族的重要宗祠,一直是彭城金氏祭祖活動的主要場所。該宗祠始建於明朝,歷經多次修繕和擴建,現已成為一座規模巨集大 建築精銀鍵美的宗祠。如果您想參睜陸觀彭城金氏宗祠,可以前往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金潤路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