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授權與行政委託的區別

2025-07-26 14:35:16 字數 2623 閱讀 4539

1樓:律說律答

行政授權與行政委託區別有以下四點:棚陵譽。

1、物件不同。行政授權的物件包括機構和組織,行政委託的物件包括機關、機構、組織和個人。

2、依據不同。行政授權依據法規或規章的授權,行政委託沒有明鏈段確依據,只要不違背特別規定即可。

3、方式不同。行政授權可以通過直接授權的方式,行政委託可以通過實際委託的方式,也可以通過推定委託的方式,若授權依據不足的,推定為委託。

4、後果不同。行政授權使被授權的機構獲得行政主體的資格,行政委託被委託的機構並沒有獲得行政主體的資格。法律依據。

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三條。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法定授權範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被授權的組織適用本法有關行政機關的規定。汪銀。

2樓:惠企百科

行政委託和行政授權的區別如下:1、物件不同,行政授權的物件包括機構和組織,行政者扒委託的物件包括機關、機構、組織和個人;

2、依據不同,行政授權依據法規或規章的授權,行政委託沒有明確依據,只要不違背特別規定即可。

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三條: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法定授權範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被洞嫌跡授權的組織適用本法有關行納並政機關的規定。

行政授權與行政委託的區別是什麼?

3樓:創作者

行政授權與行政委託區別有以下四點:

1、物件不同。行政授權的物件包括機構和組織,行政委託的物件包括機關、機構、組織和個人;

2、依據不同。行政授權依據法規或規章的授權,行政委託沒有明確依據,只要不違背特別規定即可;

3、方式不同。行政授權可以通過直接授權的方式,行政委託可以通過實際委託的方式,也可以通過推定委託的方式,若授權依據不足的,推定為委託;

4、後果不同。行政授權使被授權的機構獲得行政主體的資格,行政委託被委託的機構並沒有獲得行政主體的資格團此。

行政授權是指法律、法規明文規定將某項行政職權的一部分或全部,通過法定方式授予某一組織享有的一種法律行為。有以下特徵:

1、行政授權具有單方強制性;

2、行政授權引起職權、職責同時轉移;

3、被授權組織以自己名義行使行政職權,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行政委託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將部分行政權委託給行政機關以外的組織行使的法律制度。其特徵如下:

1、委託人是行政機關;

2、委託須有法定依據,且委託事項不得超出自己的職權範圍;

3、受委託人以委託人的名義在委託許可權範圍內實施行政管理,由此產生的法律後果由委託人承擔。

二者都是非國家行政機關的組織;都依法管理公共事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三條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法定授權範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被授權的組織適用本法有關行政機關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範圍內,依照法律、模李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委託機關應當將受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行政機關在委託範圍內,旦或遲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

行政委託的法律規定

4樓:樂喜川

法律分析:行政委託是行政機關在其職權職責範圍內依法將其行政職權或行政事項委託給有關行政機關、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受委託者以委託機關的名義實施管理行為和行使職權,並由委託機關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第19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灶空兆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範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九條 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隱租術鑑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鑑定虧備。

行政委託的法律規定

5樓:律漸

法律分析:行政機關必須在法律規定可以委託的情況下,才能委託。「公權力行使的委任,有時是以法律直接進行的,有時是基於法律的根據,以指定行為進行的。

總而言之,被委任的行政與公權力的行使有關的情況下,法液返配律的根據便成為必要。 」這裡的「法律」是指廣義的法律,應該包括憲法、法律(狹義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而不應將行政機關臨時性的指示、命令包括在內。法律要件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內容:

1、委託必須有法定依據。行政機關必須在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可以委託時,才能委託。沒有法定依據的委託,叫做「自行委託」,是不合法的,也是無效的。

2、委託行政機關必須擁有法定 許可權 。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十八條 第一款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鬧指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世頌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行政主體中法律授權的組織有哪些,法律法規授權履行行政職能的組織有哪些具體常見的單位,請各位知識淵博的大俠們回答

法律 法規授權的組織,是指以法律 法規授權而行使特定行政職能的非國家機關組織。在具體的行政管理活動中,有時會有某個非行政機關的組織行使行政職能的情況,他們是基於特定法律 法規授權而進行管理的。被授權組織在行使法律 法規所授職權時,享有與行政機關相同的行政主體地位,他們可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所授職權,並對...

關於徵信的法律法規,徵信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 徵信業管理條例 是為含州規範徵信活動,保護胡老告當事人合法權益,引導 促進徵信業健康發展,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制定。法律依據 徵信業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範徵信活動褲明,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引導 促進徵信業健康發展,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制定本條例。徵信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 徵信不尺巨集好 ...

法律與法規的區別,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概念和區別是什麼?

都有強制性。一般在適用範圍上有區別,法規一般是地方性的,法律是全國的。也就是說,法規一般在一個省內適用,法律是全國都適用。廣義的法律是指中國法律的整體,即國家機關以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平常說的就是這個意義 狹義的法律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範性法律檔案。法規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