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葉體壇
父母偏心屬於溺愛嗎?孩子在面對父母偏心時應該怎麼做?
1.屬於。其實偏心也是一種溺愛。
父母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弟弟妹妹或者自己喜歡的孩子,只會讓孩子的性格越來越差,不會把弟弟妹妹放在眼裡,長大後也不會孝敬父母。孩子越小,在家裡越受寵愛,但這樣容易導致孩子越來越囂張,大寶在家裡越來越不重要,也會導致兩個孩子的感情問題。怪癖體現在很多常見灶掘的事情上。
請家長們不要再偏心了。父母的偏心,一定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團結。被父母忽視的孩子很容易被欺負,心裡會很受傷。
有些姐妹甚至因為父母的偏心而傷害弟弟。
2.孩子很敏感。如果父母當著孩子的面討論他們,甚至說出他們的一些缺點,很容易傷他們的心。
不僅如此,還可能傷害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更有甚者,父母無意的一句話,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反差,讓其中一方覺得父母不愛他,從而感到孤獨無助。比較兩個孩子的優劣,就像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會讓其中乙個孩子變得不自帶辯李信,讓他望而卻步;對於另乙個孩子來說,這可能會讓他自大很久。
3.找父母要個說法,或者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你很受傷。面對父母的偏心,可蠢遲以直接和父母說,可能會改變父母的做法。
讓他們多關注你的事情。有時候說出來不一定能改變現狀,只能讓父母知道他們的行為已經嚴重傷害了你。你可以做乙個沉默的人,不要和別人較勁,默默承受這種不公平的待遇。
面對父母的偏心,他們會毫無反抗地默默承受,這可能會極大地傷害他們的內心,甚至讓他們不願意關注父母。慢慢的和家人越走越遠,內心的孤獨只有伴侶才能撫平。或者把這種不公平變成動力,成就自己的事業。
2樓:錯位時間
我認為父母的偏心的確是一種溺愛。其實孩子也多少會感受到你對於他的偏愛。那長久在這種環境下面長大,他的心裡其實也會產生一些問題,大概會覺得在外面別人對自己也是要多偏愛一點。
可以直接跟父母說,為什麼同樣是你們的孩子?可為山跡念什麼逗困你們對我們的態度是州指不一樣的?
3樓:小長學姐
並不是溺愛。而是一種偏執的教育。孩子應該提醒家友胡長,而且面對這樣皮告乎的問題,應該提前向家長進燃悉行討論,這樣才可以防止家長區別對待自己。
4樓:小徐說民生
這屬於一種溺愛的行為,孩子在面對父母偏心的時候,應該要勇敢和父母溝通這件事情。
如何看待自己的父母對孩子的偏心行為?
5樓:帳號已登出
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情況,我的父母對孩子有點偏心,家人一碗水端不平應該是自卑傷心的體驗。
都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有父母不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而且不只限於家有兩兄弟的家庭會一碗水端不平,只要是乙個孩子以上的家庭,父母多多少少都會有偏心的情況存在。
第一,那麼父母為什麼會偏心呢?
孩子性格特點不同,導致與父母建立起來的情感紐帶不同。貼心且會表達感情的孩子往往能得到父母更多的愛。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但現實是不可能是完全無條野則衝件的。
成績好與不好,是否給父母長臉,對待父母是否有耐心等等一些外在條件,都會影響父母對孩子的側重程度不一樣。因為一些特殊的經歷導致父母偏心,比如老大健康,老二體弱多病,所以父母對老二更加偏袒一些。
第二,如何看待父母偏心呢?
我們常常把「頌殲都是父母的孩子」作為先決條件,可是卻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因素。就像人和人的交往中,是不是性格相投的兩個人關係會更親近一些?所以,在計算自己情感所得的時候,請先計算一下自己的情感輸入盯褲。
而有些父母偏心卻是無道理的,比如重 男 輕 女,這樣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希望你們慢慢明白,自己是沒有錯的。父母偏心無法改變,而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
每一位不被父母偏心的孩子現在都能坦然置之。
父母偏心,如何教育孩子公平對待呢?
6樓:網友
家庭孩子多的父母,要想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每個孩子都滿意,讓每個孩子都高興螞豎襲,真的很難很難。
面對一碗水端不平的困境,父母也是很焦慮也是很焦燥:孩子們越來越大了,自己也越來越老了纖派,孩子們能毫無怨言心甘情願給自己養老嗎?
彆著急,一碗水端不平的父母,這樣做,孩子們就能爭先恐後給你養老:
一、面對現狀,凝聚共識。
就是面對一碗水端不平的現狀,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要讓孩子們儘量達成共識。
在面對現狀凝聚共識的時候,需要注意三點:
一是敢於承認現狀。
父母要敢於承認目前一碗水端不平的現狀,不要遮遮掩掩,不要欲蓋彌彰。
有的父母怕孩子們說自己一碗水端不平,怕自己給孩子們留下偏袒或者向著誰悶兄的話柄,孩子們若有一碗水端不平的言行,就極力隱瞞極力打壓。
殊不知,越是這樣,孩子們的心裡就越不服;越是這樣,孩子們對父母的意見就越大。
父母面對一碗水端不平的現狀,要向孩子們亮明自己的態度。
讓孩子們明白:父母一碗水端不平的態度是鮮明的、立場是堅定的。
讓孩子們承認現狀,讓孩子們接受現狀。
二是敢於說明原因。
一般情況下,父母一碗水端不平是有原因的:或者是因為孩子自身的原因、或者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或者是因為經濟的原因等等。
父母要把一碗水端不平的原因給孩子們講清楚,要讓孩子們明白:父母之所以把一碗水端不平,是因為有的孩子目前有一些困難或者面臨一些困境,單靠他自身的力量很難克服,父母是想幫助他早日脫離困境,早日讓他也過上和你們一樣的生活。
三是用愛凝聚共識。
父母要讓孩子們接受一碗水端不平的現狀,不能只靠父母的「威嚴」「地位」,要用愛喚醒孩子們的親情,要用親情溫暖孩子們的內心。
要耐心做好孩子們的思想工作,要告訴孩子們:家是講情講愛的地方,不是講條件講理的地方。
做為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就應該相互幫助,就應該相互愛護,就應該相互支撐。
二、堅持原則,維護正義。
在涉及到兄弟姐妹情誼和家庭利益等原則性的問題時,父母要敢於堅持原則維護正義。
在堅持原則維護正義時,需要注意三點:
一是敢於批評。
誰犯錯誤就批評誰,誰做得不對就批評誰,不能因為父母的偏袒、大家的禮讓而讓其持寵而驕窮而蠻橫,更不能讓其有「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錯誤想法。
二是敢於表揚。
對於堅持原則或者因此而受到非議和委屈的孩子要敢於表揚,要敢於弘揚正氣。
父母偏心,孩子應該怎麼做
7樓:子靜子的人
我的家裡是姐弟三個,姐姐,我,弟弟。
弟弟當然毫無例外的成了爸媽眼中的寵兒,從我記事起,我就一直因為母親偏心而總是跟她爭吵。為什麼同樣都是你的孩子,你就可以喜歡乙個而不喜歡另乙個呢?
印象最深的就是母親出去逛街,回來帶了兩個小玩意兒,乙個給姐姐,乙個給弟弟。呵呵,竟然沒有我的。
我不知道當時我是什麼心思,返悉舉只覺得當時太傻,竟然還委屈的問為什麼沒有我的?可能是母親真的忘了,下午抽空又出去給我買了乙個。現在想想,我應該有骨氣一點說不要。
我雖性格內向,但一遇到事卻很容易衝動,尤其遇到讓我生氣的事,我很容易破口大罵。可是那時我沒吵沒鬧,只是問為什麼沒有我的?
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的母親並沒有給我答案。
這種情況也有過幾次,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我也不想讓這篇文變漏碧成我吐槽訴發委屈不甘的地方。
其實我理解,人都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事物,這無法避免,也無法控制。可是,我可以理解你,那你可陸改以理解我嗎?理解乙個渴望母親愛的孩子嗎?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孩子一聽到自己的父母商量要二胎,就會各種極端的方式來威脅父母,自殺,離家出我……
後來看了一些書,也知道暴脾氣除了讓自己一時痛快以外,沒有任何加成。所以我學會了發生任何事,好好說。
我告訴我的孩子們,如果你的父母偏心,那你就大聲地告訴你的父母,你不開心,你很難過,或者很生氣……然後,告訴他們,你想讓他們怎麼做。
不知道有幾個孩子可以做到,也不知道啥時候有個幾對父母可以認真聽孩子的話,將孩子的想法放在心裡。我只是想,如果世界上多一對可以換位思考,認真想孩子所想,願意跟孩子溝通的父母,那就會少乙個走極端的父母。
人與人之間相處,和諧便是靠寬容與妥協,不是你退一步,就是他退一步,這也是乙個雙方協商的結果親人之間就更沒有什麼理由鬧到以死相逼的地步。
只希望,每天的新聞上可以少出現xx 市x 歲男孩不想媽媽生二胎,走上頂樓欲跳樓自殺的字樣了。
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用哪個詞形容,父母溺愛孩子的例子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終有一天自食其果 父母溺愛孩子的例子 鄰居有一個小男孩,7 8歲了,上小學二年級。有一天放學回家要吃香蕉,吵著要正在廚房裡煮飯的奶奶為他取香蕉並剝皮,老人家正忙得脫不開身,就說 你自己拿吧 這時小男孩就大吵大叫,自己動手剝吃香蕉後故意將皮丟了一地,且還感到很委屈 這是一個典型的嬌...
父母真的會偏心嗎,父母為什麼會偏心?
父母多多少少都是會有一點偏心的,特別是會偏心男孩子,因為很多父母總是有一種老舊的想法,覺得自己以後老了就是要靠兒子來養活的,所以會對兒子會更加看重一些。在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中,有時候父母的一個不經意舉動,往往都會在無意間傷害到孩子的心靈。父母的偏心,傷害有多大?很多時候,我們談到的父母偏心,都不是輕量...
父母是如何溺愛孩子的呢?
父母包辦了孩子所有的事情,不讓孩子做家務,為孩子決定人生,這就是溺愛孩子的表現。溺愛對於孩子而言就是枷鎖,很多的家長不知道什麼叫做溺愛。但是他們卻總是把愛掛在孩子的身上。總是給孩子特殊的對待。讓孩子輕易就能夠得到滿足,他們把所有好的東西全部都放在孩子的面前,就是讓孩子獨自乙個人享用,並且告訴孩子,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