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初一到初三的語文該背的總結一下嗎?

2025-07-13 20:40:11 字數 3635 閱讀 7711

1樓:匿名使用者

1、觀滄海 曹操 2、次北固山下 王灣。

3、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4、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5、望嶽 杜甫 6、春望 杜甫。

7、石壕吏 杜甫 8、歸園田居 其三 陶淵明攔轎9、使至塞上 王維 10、渡荊門送別 李白11、遊山西村 陸游 1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13、赤壁 杜牧 14、過零丁洋 文天祥。

15、山坡羊·潼關懷液慧古 張養浩 16、水調歌頭 蘇軾17、飲酒(其五) 陶淵明 18、行路難 李白19、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0、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21、己亥雜詩 龔自珍 22、西江月 辛棄疾23、漁家傲 秋思 24、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25、武陵春鬧衡答 李清照 26、破陣子 辛棄疾27、望江南 溫庭筠 28、關雎。

29、蒹葭。

2樓:匿名使用者

= 起碼初一到初三的古詩文都背下吧。還有古文的註釋什麼的。一般要背的就是這些了。

3樓:匿名使用者

成功的路靠自己走出來。

而不是別人幫你鋪出來。

初三複習初一的語文要背哪些文言文

4樓:唯一末一

這個每年教育局的要求都不一樣的,開學了老師會把範圍給你的,我記得我們去年就要求了4首古詩和論語十則。總之古詩背背熟。。

5樓:虎嘯

1.關雎 (詩經)

2.蒹葭 (詩經)

3.觀滄海 (曹操)

4.飲酒 (陶潛)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6.次北固山下 (王灣)

7.使至塞上 (王維)

8.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9.行路難 (李白)

10.望嶽 (杜甫)

11.春望 (杜甫)

1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1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14.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15.觀刈麥 (白居易)

16.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17.雁門太守行 (李賀)

18.赤壁 (杜牧)

19.泊秦淮 (杜牧)

20.夜雨寄北 (李商隱)

21.無題 (李商隱)

22.相見歡 (李煜)

23.漁家傲 (范仲淹)

24.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25.登飛來峰 (王安石)

26.江城子 (蘇軾)

27.水調歌頭 (蘇軾)

28.遊山西村 (陸游)

29.破陣子 (辛棄疾)

30.過零丁洋 (文天祥)

31.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

32.山坡洋 潼關懷古 (張養浩)

33.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元外 (韓愈)

34 .己亥雜詩 (龔自珍)

1.孔子語錄。

2.魚我所欲也 (孟子)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4.曹劌論戰 (左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6、出師表(諸葛亮)

7桃花源記(陶潛)

8.三峽 (酈道元)

9.雜說(四) (韓愈)

10.小石譚記 (柳宗元)

11.陋室銘 (劉禹錫)

12.岳陽樓記(范仲淹)

13.醉翁亭記 (歐陽修)

14.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15.愛蓮說(周敦頤)

16.送東陽馬生序(宋濂)【知識網路】

語文課程標準》規定:「閱讀古代詩詞 ,有意識的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並對要求背誦默寫的篇目作了明確規定。這些篇目往往是名家名篇,含義深刻、蘊味深長,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語文素養。

可是,有些考生由於平時重視不夠,複習不到位或不能理解識記,在默寫時往往寫錯別字,竹籃打水一場空;或者張冠李戴,鬧出不少笑話。學習、識記、默寫乃至運用課內名句,必須從整體掌握入手,深入理解詩句含義,切不可斷章取義、穿鑿附會、機械記憶。強化訓練亦必不可少。

祝:學習進步。

6樓:網友

你是那種課標的,,好難幫你選呀。。親。

7樓:文舞天地

全背,我以前就是的,打好基礎嘛。

求人教版初一到初三語文全部背誦內容

8樓:匿名使用者

七年級上:背誦部分:生命的意義第七段,童趣,論語,綠第。

二、三段,山行留客、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漢江臨眺、春日、天淨沙秋思,詠雪、陳太丘與友期,天上的街市、靜夜,龜雖壽、過故人莊、題破山寺後禪院、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過鬆源晨炊漆公店、如夢令、觀書有感。名著導讀:繁星春水、伊索寓言、鋼鐵是怎樣練成的。

七年級下:背誦部分:傷仲永,紀念白求恩最後一段,王冕讀書,山中雜詩、竹裡館、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聞笛、逢入京使、滁州西澗、江南逢李龜年、送靈澈上人、約客、論詩。

八年級上:背誦部分:捕蛇者說,核舟記,春望、秦州雜詩(其一)、月夜憶舍弟,三峽,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湖心亭看雪,移居(其二)、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登岳陽樓(其一),長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懷,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黃鶴樓,送友人,秋詞,魯山山行,浣溪沙,十一月一日風雨大作。

八年級下:與朱元思書,五柳先生傳,馬說,送東陽馬生序,咸陽城西樓晚眺,赤壁,過零丁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山坡羊潼關懷古,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飲酒(其五),行路難(其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己亥雜詩,贈從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臺歌,終南別業,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無題,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登飛來峰,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名著導讀:

海底兩萬裡,名人傳。

九年級上:背誦部分:沁園春雪,陳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師表,望江南,漁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獵,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觀刈麥,月夜,商山早行,卜運算元詠梅,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棗花,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山坡羊驪山懷古,朝天子詠喇叭。

九年級下:背誦部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魚我所欲也,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關雎,蒹葭,從軍行,月下獨酌,羌村三首(之三),登樓,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望月有感,雁門太守行,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別雲間。

初三 語文背哪些

9樓:鼻涕熊

去教輔書店看看,有一種涵蓋了所有必背的東西的書。

10樓:網友

第一課 ,《出師表》,課外古詩15首。

11樓:網友

這些老師平常都應該強調過啊,課本要求背誦的以及課外要求背誦的。

初一學習怎樣記好語文基礎知識

12樓:匿名使用者

對詞句的理解能力,對文中的哲理的領悟能力,對文手絕章主題的發掘能力,對文章藝術性的欣賞能力,等等。古人說得答租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可見"讀"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對於語文課本上的文章,學生不讀或唯讀一遍就學透,那是不可能的。

比如說,碰到篇幅較長的文章,有的同學略讀一遍,只等上課老師講解。但畢竟課時是有限的,老師在一兩課內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講解,要想全面透徹地理解課文,明白文中所寫的深刻哲理,體會文中人物的真實感受,是非多讀而不能解決的。

初三語文名著導讀是什麼,求語文初一到初三所有名著導讀的列表

1讀 傅雷家書 有感 2.1,培根隨筆 為 英國 十七世紀著名 思想家 政治家 和經驗主義哲學家 弗蘭西斯 培根所著.2,本書分為 等多篇隨筆.論求知 論美 論善 論真理 論健康 論家庭 論友誼 3,新工具 是培根的主要哲學著作之一,首次發表於1620年。4,從 培根隨筆 的 論真理 論死亡 論人的...

初一到初三的所有古詩幫忙!急,初一到初三所有古詩目錄

教師教材 1.關雎 2.蒹葭 3.君子于役 4.陌上桑 5.龜雖壽 6.觀滄海 7.木蘭詩 8.飲酒 結廬在人境 9.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次北固山下 12.使至塞上 1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4.行路難 金樽清酒鬥十千 15.渡荊門送別 16.宣州謝脁樓餞別校...

初一到初三物理知識點整理

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天平讀數時,遊碼要看左側,移動遊碼相當於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不顫粗變。只要是勻速直線則洞世運動,則速度一孫肢定是乙個定值。,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