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灌水的北面有一條溪,往東流進瀟水。有人說,有個姓冉的曾經住在這裡,所以把這條溪叫作冉溪。又有人說,這溪水可以染色,拿它的這種效能來為它起名字,所以又叫它染溪。
我由於愚昧而犯了錯誤,被貶到瀟水上邊。我喜歡這條溪,沿著溪水往前走二三里,發現了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我就把家安在這裡。古代有個愚公谷,現在我的家安在這條溪邊,而這條溪還沒有確定的名字,當地居民還在為此爭論不休,不能不給它改個名寧了,所以我把它改為愚溪。
在愚溪的下面,我買了—個小丘,叫它愚丘。自愚丘向東北走六十步,發現一處泉水,我又買下它自己使用,叫它愚泉。愚泉有六個泉眼,都出在山下的平地,泉水原來部是向上湧出的。
泉水合流後彎彎曲曲流向南去,形成了一條溝,我叫它愚溝。我又挑土壘石,堵塞狹窄的泉水通道,圍成乙個水池,叫它愚池。在愚池東邊的廳堂,叫愚堂。
愚堂南邊的亭子,叫愚亭,愚池的**有個小島,叫它愚島。這一帶還有許多美好的樹木和奇異的石頭,參差交錯排列著,這些都是山水奇美的景色,由於我的緣故,都被「愚」字屈辱了。
論語》中說,智者樂水。可是現在這條溪地被愚者屈辱了。什麼原因呢?
由於它的水道太低,不能灌溉農田;又險峻湍急,中間多淺灘和石頭,大船不能駛入,位置偏僻溪水細長淺狹,蛟龍不屑一顧,因為靠它不能興雲佈雨。不能給世人帶來利益,不過,它和我很類似。這樣以愚字來屈稱它,也是可以的了。
甯武子「在國家不太平時顯得很愚昧」,那是聰明人裝糊塗。顏子「從來不發表與老師不同的意見,看起來如同愚人」,那也是聰明入的愚昧。現在我生活在太平盛世,自己卻做了違背事理的事情,所以凡是稱為愚人的,沒有誰象我這樣愚昧的,正因為這樣,所以天下人沒有誰能和我爭奪這條溪水,只有我才可以佔有它並給它命名了。
這條溪水雖然不能給世人帶來利益,可是它善於映照萬物,清秀明澈,能發出金石般鏗鏘的聲音,能使愚人喜笑顏開,眷戀愛慕,快樂得不願離開。我雖然不合世俗,還能以詩文來安慰自己,選擇刻畫各種事物,包羅各種形態而無所避忌。我以愚詩來歌唱愚溪,茫茫然不違背事理,昏昏然我的感情與愚溪融在—起,超越自然,融入虛空寂靜的境界,寂寞清靜中連我自己的存在也忘記了。
因此,我創作了《八愚詩》,刻在溪邊的石頭上。
2樓:匿名使用者
我知道第一段的翻譯:灌水的北面有一條小溪。往東流人瀟水。
有人說。過去有個姓冉的住在這裡。所以把這條溪水叫做冉溪。
還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為染溪。
我因愚犯罪。被貶到瀟水。我喜愛這條溪水。
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現乙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裡安家。
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這條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沒人能定下來。
當地的居民還在爭論不休。看來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為愚溪。
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如何翻譯?
3樓:芊芊和你說民生
譯文:可這條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沒,這是為什麼呢?
一、原文。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
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雲雨,無以利世,而適類於予,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
二、譯文。水是聰明人所喜愛的。可這條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沒,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來灌溉。又險峻湍急,有很多淺灘和石頭,大船無法進去;幽深淺顯狹窄,蛟龍又不屑於此,不能興起雲和雨,對世人沒有什麼好處,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來稱呼它,也是可以的。
三、出處。唐代柳宗元的《愚溪詩序》
賞析。《愚溪詩序》是柳宗元為他的《八愚詩》所寫的序。《八愚詩》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以後,為了排遣他淤積在心中的憤懣不平而寫的一組寄情于山水的詩。《八愚詩》已經亡佚。
一般說來,序有兩種,一種是書序,一種是別序。書序一般用來陳述著作者的旨趣,多放在篇首。別序一般用來為朋友贈別。《愚溪詩序》是書序,是柳宗元陳述他寫作《八愚詩》的旨趣的。
愚溪詩序原文及翻譯
4樓:水煮歷史
《愚溪詩序》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於瀟水。或曰:
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灶扮之染溪。
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齗齗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
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鹹以愚辱焉。
翻譯:灌水的北面有一條小溪,往東流入瀟水。有人說,過去有個姓冉的住在這裡,所以把這條溪水叫做冉溪。
還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貶到瀟水。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現乙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裡安家。
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這條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沒人能定下來,當地的居民還在爭論不休,看來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為愚溪。我在愚溪上面買了個小丘,叫做哪蔽愚丘。從愚丘往東北走六十步,發現一處泉水,又買下來作為積蓄,稱它為愚泉。
愚泉共有六個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湧出的。
《愚溪詩序》賞析
愚溪詩序》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對自我的寫照,表達自己濟世之願不能實現的滿腔孤憤鬱結。全文用一愚字鉤引貫穿,點次成章。
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寫敘述冉溪改為愚溪的原因隱緩灶,第三段是寫以愚名溪的理由,第四段是寫愚的種類和性質,第五段是寫愚者的樂趣,最後一段是歸結作《八愚詩》的緣由。這篇文章託物興辭,寓意深遠,在不大的篇幅中,將議論、敘事、寫景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議論清晰,敘事井然。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愚溪詩序》
愚溪詩序譯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條小溪,往東流入瀟水。有人說,過去有個姓冉的住在這裡,所以把這條溪水叫做冉溪。還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貶到瀟水。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裡,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裡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這條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沒人能定...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愚溪詩序唐柳宗元灌水之陽
小題1 c 小題2 d 小題3 c 小題1 無 小題2 無 小題3 無 誰會這道題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 a2 b 3 a4 b 愚溪詩序 翻譯 唐代柳宗元的 愚溪詩序 翻譯 灌水的北面有一條小溪,往東流入瀟水。有人說,過去有個姓冉的住在這裡,所以把這條溪水叫做冉溪。還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用...
小石潭記和愚溪詩序在寫作方法和寫作情感上有哪些共同點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貶謫到永州以後寫的 始得西山宴遊記 鈷潭記 鈷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石渠記 石澗記 小石城山記 這就是為人稱道的 永州八記 這些作品,畫廊式地展現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勝景,繼承了酈道元 水經注 的傳統而有所發展。水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