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岩與包裹體,流體包裹體巖相學特徵

2025-07-12 23:50:12 字數 2644 閱讀 5057

流體包裹體巖相學特徵

1樓:中地數媒

流體包裹體是成礦過程中成礦流體遺留下來的唯一直接樣品,也是解開成礦流體乃至成礦作用機理的密碼。本次工作對拾金坡金礦床含金石英脈、蝕變巖型礦石、蝕變花崗岩及新鮮花崗岩進行了詳細的流體包裹體研究。鏡下觀察發現,石英脈及斑狀花崗岩的石英斑晶中都分佈有大量的原生流體包裹體,它們或沿石英生長條帶呈定向排列,或孤立面狀分佈。

包裹體個頭一般較小,其長軸多集中在5~10 μm,極少數>20 μm;包裹體形態一般為橢圓形、多邊形、不規則狀或負晶形。少量次生包裹體沿癒合微裂隙帶狀分佈,呈拉長狀,有包裹體洩漏現象(圖3-19a)。根據室溫下相態特徵和化學組成,將原生包裹體分為nacl-h2

o(ⅰ類)和co2

h2o±ch4

類)兩類,分述如下。

1)nacl-h2

o包裹體:佔原生包裹體的85%以上,存在於各類石英脈和石英斑晶中。由氣相(vh

和液相(lh

組成,氣液比5%~30%,多數為5%~15%,可見不同氣液比的兩相包裹體共存於乙個視域(圖3-19b和圖3-19c)。一般來講,在含金石英脈和蝕變巖型礦石中的包塵派納裹體氣液比小於在蝕變花崗岩(和花崗岩)石英斑晶中觀察到的包裹體,後者氣液比多在15%~20%。在公升溫過程中,該類包裹體都均一到液相,極個別包裹體在降溫過程中氣相不再出現,可能是包裹體破裂的緣故。

2)co2h2

o±ch4包裹體:佔原生包裹體15%左右,在含金石英脈和蝕變花崗岩中分佈尤甚。室溫下多由 vco2

lco2和 lh2o

三相組羨侍成,鏡下成「雙眼皮」(圖3-19d),部分呈現兩相(vco2

和lh2o,但降溫後出現三相。派沒co2

相的體積百分數為10%~60%,多數為30%~50%。在公升溫過程中,氣相co2

逐漸縮小,先部分均一到液相co2

繼續公升溫都均一到液相lh2o

圖3-19 拾金坡金礦床流體包裹體顯微**。

流體包裹體巖相學特徵

2樓:中地數媒

顯微鏡下觀察,新老金廠礦床石英大脈和石英網脈中均含有豐富的流體包裹體,叢衫此它們多沿石英生長紋呈帶分佈滲迅,或孤立分佈。一般個頭不大,多小於10 μm。包裹體形態不規則,一般為橢圓形、塌腔三角形、多邊形或負晶形。

根據室溫下相態的化學組成,可將原生包裹體分為nacl-h2

o(ⅰ類)和co2

h2o±ch4

類)兩類,分述如下。

1)nacl-h2

o包裹體:佔原生包裹體的90%以上,由氣相(vh和液相(lh

組成,氣液比5%~50%,多數為10%~20%,可見不同氣液比的兩相包裹體共存於乙個視域(圖4-11a)。在公升溫過程中,該類包裹體都均一到液相,極少數包裹體在公升溫過程中破裂。

2)co2h2

o±ch4包裹體:佔原生包裹體10%左右,室溫下多由vcolco和lh

三相組成,鏡下成「雙眼皮」(圖4-11b),部分呈現兩相(vco和lh,但降溫後出現三相。co2

相的體積百分數為20%~80%,多數為40%~60%。在公升溫過程中,氣相co2

逐漸縮小,先部分均一到液相co2

繼續公升溫都均一到液相lh

也有部分包裹體在繼續公升溫過程中包裹體破裂。

圖4-11 新老金廠礦床石英流體包裹體顯微**。

包裹體巖相學

3樓:中地數媒

樣品採自沙坪溝鉬礦的岩心中。本次研究涉及的寄主礦物為石英。寄主礦物中包裹體發育,原生、次生包裹體均有。

本書所研究的主要為原生包裹體,選取的早期無礦石英脈、石英-輝鉬礦脈、石英-輝鉬礦-黃鐵礦脈和晚渣卜期無礦石英脈大致代表了成礦前、成礦期和成礦後三個階段。

沙坪溝鉬礦石英中包裹體主要為成群、星散狀隨機分佈或均勻分佈,部分成帶狀亮梁鄭分佈(圖4-4a),包裹體大小不等,長軸長度最小者不足1 μm,最大者達30 μm,多數3~18 μm。包裹體形態多樣,主要有負晶形、橢圓形、長條形和不規則形等。包裹體的顏色以無色透明、淺灰色至黑色為主。

包裹體型別多樣,室溫條件下,根據其特徵及物理相態特徵,可將礦床的包裹體劃分敬頌為富氣或純液包裹體、兩相型包裹體(富氣包裹體、富液包裹體)、含子礦物多相包裹體、含液相co2

氣液三相包裹體。

型:一般為nacl-h2

o型包裹體,在各成礦階段的石英脈或石英硫化物脈中均有分佈,長軸一般4~20 μm,最大可達25 μm,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亞類:ⅰ1

氣液兩相包裹體,一般氣相填充度為10%~40%(圖4-5a,圖4-5b,圖4-5c),測溫過程中一般均一到液相;ⅰ2

富氣相包裹體,包裹體呈暗黑色,氣相(co2

填充度大於80%,測溫過程中一般均一到氣相;ⅰ3

純液相包裹體,常常呈現透明的負晶形,且形態不規則。

型:一般為含液相co2

nacl-h2

o型包裹體,即vcolcolh

三相包裹體,長軸一般4~20 μm,最長為30 μm,其co2

相比(vco

lco體積比)變化較大,一般在15%~90%,集中在30%~60%,一般均一到液相,部分包裹體在均一到氣相(圖4-5c,圖4-5d)。

型:含透明子礦物包裹體。一般為含單個或多個透明子礦物(石鹽)的多相包裹體(圖4-5f,圖4-5g),有的包裹體為含液相co2

的含石鹽子晶礦物多相包裹體(圖4-5h)。

關於流體壓強?流體壓強與什麼有關?

你這個模型可能不是很清楚。以下是我的考慮 如果這個模型中如果水管各處壓強一樣的話,h h,因為在同一點液體把壓強向各個方向傳遞。如果在你這個模型中,各點壓強不一樣或者由於圖中因為管徑b變粗,導致入水口壓強無法支援的話,情況就會出現你說的h一般的城市用水管網中,在各個水平點,正常情況下壓強 注意 壓力...

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是什麼?

1726年,伯努利通過無數次實驗,發現了 邊界層表面效應 流體速度加快時。物體與流體接觸的介面上的壓力會減小,反之壓力會增加。為紀念這位科學家的貢獻,這一發現被稱為 伯努利效應 伯努利效應適用於包括氣體在內的一切流體,是流體作穩定流動時的基本現象之一,反映出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比如,管道內有一穩...

代表非牛頓流體的成語?牛頓流體與非牛頓流體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我覺得可以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來形容非牛頓流體。也可以用隨機應變來形容。牛頓流體與非牛頓流體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含義不同。牛頓流體 任一點上的剪應力。都同剪下變形速率呈線性函式關係的流體稱為牛頓流體。非牛頓流體。非牛頓流體,是指不滿足牛頓黏性實驗定律的流體,即其剪應力與剪下應變率之間不是線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