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亡於窮死,那每年的稅收都用到何處了?

2025-07-11 16:10:14 字數 2573 閱讀 5935

為什麼說明朝財政危機是因為兩稅法呢?

1樓:網友

1)原因:均田制遭到破壞,租庸調製無法維持,國家財政收入減少。

進步性:兩稅法液陵是以資產的多少為收稅的依據,改變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表明了封建**對農民<>

的人身控制有所放鬆。

兩稅法規定貴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稅,改變了貴族官僚免稅的特權,擴大了稅源,增加了**的財政收入,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2)實行募役法,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拆檔徵收免役錢,減輕了農民的差役負擔。實行方田均稅法,官僚地主必須按土地實有數量交稅,增加了國家收入。

3)廢除了人頭稅,封<>

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進<>

一步放鬆。對我國人口的增長和社旅埋亂會經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據記載,崇禎年間明朝一年財政收入為400萬兩,而明初一年有4000萬石,相當於明末的20多倍,這是什麼原因?

2樓:網友

4000萬石是糧食。

400萬兩是**完畢。

明朝時期的稅收制度怎麼回事,為何總是被人詬病?

3樓:墨陌老師

明朝時期的稅收制度在明朝兩百多年的歷史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最開始的時候,明朝的稅收制度是朱元璋本人親自制定的,朱元璋所制定的這套制度參考的是唐朝時期的兩稅法以及宋朝的稅收制度。後來隨著時間流逝,這套制度不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了,於是在萬曆時期,張居正對稅收制度進行了改革,開始推行一條鞭法。而這一條鞭法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建立之後。

朱元璋建立的稅收制度朱元璋所建立起的這套稅收制度有太多太多的毛病了,這個也許和朱元璋出身貧困有很大的關係,他不希望朝廷對百姓徵太多的稅,於是他把正稅定得非常的低。經過老朱精密的計算,如果按照這套稅收制度運轉下去的話,明朝一年的稅收剛好等於明朝一年的財政支出,然而這只是在正常的情況之下。

一般來說,朝廷還有許多非正常情況下的開支,例如軍事行動、賑災、修建大工程等等,一旦這些情況出現,朝廷就會捉襟見肘。為了解決這件事,他們決定進行臨時性地攤派,用明年的錢圓今天的夢,這個就造成了明朝後期九邊的欠餉達到了幾百萬**。

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到了嘉靖時期,明朝的財政壓力已經是特別巨大了,這個時候乙個叫桂萼提出了一條鞭法,將當時現行的稅收制度進行了大大的簡化,不過僅僅只在小範圍內進行實驗。到了萬曆時張居正正式當政,他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一條鞭法,並且對全國的田畝進行丈量清算。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萬曆時期明朝的財政狀況一度有了好轉。

本來明朝在萬曆時期就有崩潰的徵兆,也因為這次改革成功延續了幾十年。

4樓:life光

明朝家國一體化的政治制度導致開支方面,宮廷開支與公共資金嚴重混淆。皇帝又不願以國庫資助軍事開支,以為亡國之禍,被人詬病。

5樓:重拾真愛

明朝的時候朱元璋曾經對農民徵收了很低的賦稅,後期的時候因為土地兼併已經無法滿足朝廷的需求,所以被人詬病。

大明王朝亡於窮死,那每年的稅收都用何處了?

6樓:夏末秋涼

明王朝之所以滅亡是天災和人禍共同造成的。剛開始就是旱災,後來旱災又引起了瘟疫。甚至連京城都難逃瘟疫影響,所以朝廷的稅收也大大減少,還需要從國庫中拿出銀兩去救災。

7樓:顧輕舟老師

大明的全部的財政收入幾乎都用來養那些宗室,其實還不夠他們揮霍。所以大明王朝那麼腐敗,百姓在疾苦之中,必然會走向滅亡。

明末實行什麼稅收制度?

8樓:擺渡史君

明末實行的稅務制度,十抽一,歷朝歷代之低。

9樓:網友

明末實行什麼時候是稅收制度呢?按加餐。

10樓:網友

。明朝萬曆九年(1581年)改革賦稅制度,實行「一條鞭法」,即把原來規定的地稅、貢納、徭役、人頭稅等都歸入田賦裡面,按畝徵銀。這種改革並不能使貧苦農民得到好處。

地主向封建國家交納的田賦,還是取之於佃戶。而且有權勢的大地主一般都有辦法減輕以至逃避規定的田賦負擔,而使負擔「飛灑」到中小地主、小業主和自耕農的身上。萬曆年間的「一條鞭法」事實上也沒有能貫徹執行,到了天啟、崇禎年間(1621—1644年),即明朝最後二十多年間又用各種名目增加了田賦以外的「加派」。

清朝一開始就宣佈按照明朝萬曆的定額徵收錢糧,廢除明末的各種加派;並採取「一條鞭法」,免除徭役(對國家無償勞動)。這些做法雖然起了使農業經濟恢復起來的作用,但主要還是有利於地主,特別是大地主。大地主把負擔「飛灑」給中小地主和小業主的情形在乾隆以後又漸漸盛行起來。

雖然在形式上廢除了農民對國家的徭役,改為官方出錢僱人去當差,但是被迫當差的貧苦農民,實際上拿不到應有的報酬,仍然是無償勞動的性質。廣大貧苦農民,對於地主,對於地主階級的國家,處於受著沉重壓迫的農奴地位。

11樓:網友

清朝承襲明制,以「田賦」和「丁役」合稱地丁銀作。

為封建國家的主要稅收。為解決賦役混亂和負擔不均,雍正帝時實行「攤丁入畝」,即把丁稅平均攤入田畝中徵收統一的地丁銀。

12樓:網友

你問師兄什麼樣的書制度哎,對於歷史忘記了。

誰斷送了大明王朝?

大明斷送在誰的手裡?這個問題,困擾了國人三百多年。說是 莊烈帝 崇禎?有人道不公。為何?這是個勵精圖治的仁君,是個勤奮孤獨的皇帝,乙個並非亡國的亡國之君 是啊,朱明王朝早在神宗萬曆年間就已經江河日下,日蹙千里了。且看這幾個君王吧 萬曆有兩個愛好 貪財貪吃。且在首輔張居正死後長期當 甩手掌櫃 結果宦官...

大明王朝裡面誰的智商最高

應該是劉伯溫了抄吧。劉基通經史 bai 曉天文 精兵法。他輔du佐朱元璋完成帝業 開創 zhi明朝dao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 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 高啟並稱 明初詩文三大家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前朝軍...

若魏忠賢不死,真的能為大明王朝續命嗎?

我覺得並不能夠,因為畢竟明朝當時的統治者特別的腐敗,已經引起了民憤,所以不管誰在或許不在,都起不到太大的關係。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可以的,因為我覺得魏忠賢是非常聰明的乙個人,而且他具備這方面的實力和能力。如果魏忠賢不死,是肯定能為大明王朝續命的,因為魏忠賢壓得住朝廷上那些文官,可以維持政治平衡。不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