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初五幹什麼?初一到初七幹什麼

2025-07-06 13:30:05 字數 2807 閱讀 4616

1樓:張y新

春節是國人最為重視的傳統佳節,民間也叫「過年」、「過大年」等,各地在春節期間都有著傳承已久的年俗,而在福建龍巖地區,春節期間更是從正月初一到初五,許多活動都有講究。

正月初一日,各家擇定吉時開門,放爆竹,焚香點燭,敬拜祖宗,男女老幼全新打扮,互道吉利話。家族聚居的大樓裡,先請最有福氣的人開大門,說「開門大吉」;走出大門又說「腳踏四方,方虛州方得利」,燃放長掛鞭炮;然後,家家開啟廚房門,放鞭炮,說好話。

初一這天的早餐普遍為素食,團圓湯丸、紅棗、餘歲花生、糯公尺甜飯。人們不打掃,不洗衣,不差毀蔽挑水。孩童放鞭炮取樂,大人走家串戶賀喜。

各家為招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大多擺出糖果、花生、甘蔗、金桔、甜棗、話梅、葡萄乾等。客家備有肉丸、雞肉、瘦肉、茶蛋、黃酒餉客,稱為「食湯糝」,以勸酒至醉為熱忱。

初二回孃家走親戚,岳家熱情款待。龍巖、漳平始以荷包蛋、粉幹作點心,再行宴請。若是新親,則更隆重。

初三,興起民間遊藝活動,龍巖城鄉表演採茶燈、舞獅。客家盛行舞獅、船燈、龍燈、鼓吹、鬧鑼鼓和民間藝人的「打新年鼓」。家家戶戶、機關單位以鞭炮相迎,觀賞表演,再以紅包、鞭炮歡送。

這一天,客家人將過年敬神敬祖宗的「歲飯」煮吃掉。是日又稱「送窮日」,即把家裡垃圾看成「窮鬼」清掃出門。家人不願出門,也不歡迎賓客。

初五,龍巖、漳平稱「初五隔開」,客家稱「開小正」。開始「祈神」,祈求全年平安發達,燒去懸掛在大門的簾紙,上杭城廂從初五至初十,擇日全家團聚飲宴,各食一盤紅蛋,以吉利話互勉。是日,可以挑尿桶,做小農活。

有些地方開始傳統的迎神活動。

2樓:熙熙攘攘沉默是金

初一到初五以休息為主。初一是不出門的,初二走親戚,初三初四都是在家等親戚來。初五迎財神。

3樓:硫酸不氫鈉

其實具體的情況以自己的具體安排為主。

但是傳統上還是有一點區別的。在傳統風俗裡,大年初一迎接新年,適合拜年。大年初二適合回孃家。

大年初三不適合拜年和出門。大年初四適合掃年貨,伏虧春清掃家裡。大年初五空納迎財神。

風俗上是這樣講的。但是也沒缺耐必要完全按照風俗文化。還是以天氣和自己的安排出行為主。

初五要幹嘛

4樓:生活達人8赫

初五要迎財神、送五窮、掃神陵房子、放鞭炮和吃水餃。

1、迎財神。

據瞭解,多個地方迎接財神的日子是大年初五,在這天要舉行祭祀活動。不爛瞎伍過如今活動多被簡化,通常會在財神像前擺上貢品、點上香,祈求財神爺能在新的一年裡,給自己帶來財富。

2、送五窮。

所謂「送五窮」指的是將家裡不好的東西丟掉,這裡也指「黴運」,這樣就能給家裡帶來財運、福運。以前風俗不單是大年初一飢或不能掃地,初二至初四都不能倒垃圾,寓意著聚財集福,這個時間倒垃圾不吉利。而到了初五可以將垃圾倒出去,所以也就有了「送窮」的說法。

3、掃房子。

正月初五,清早起床,家家戶戶開始徹徹底底的大掃除,因為民間傳聞,臘月三十至正月初四不能打掃衛生,尤其是大年初一,若是打掃衛生就把家中的好運破壞了。

4、放鞭炮。

放鞭炮歷來是過年的民俗文化,但並不是從大年三十放到正月十五,而是在固定的時間燃放,除了大年。

三。十、大年初一以外,正月初五這天也會放鞭炮。

5、吃水餃。

大年初五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因為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說,這樣可以規避周圍的讒言。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初五。

初一到初七幹什麼

5樓:清寧時光

1、初一,開門大吉,放炮竹,走街串巷,互相拜年;

2、初二,放鞭炮,解除各項忌諱,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和兒女回娘信鬥家拜年;

3、初三初四,走親戚拜年;

4、初五,放鞭滑逗磨炮,開指埋市祭財神;

5、初六,休養生息,為新一年的奮鬥打基礎;

6、初七,準備開始新的忙碌。

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要幹嘛

6樓:

1、初一 開春吉祥 以干支定開正時間,時間一到燃放鞭炮,象徵握老趕走年獸;並在神明前供奉甜湯圓,以示開春;段舉公升 2、初二 回門是喜 出嫁女兒偕女婿回孃家的日子,稱為「回門」。早期還須由孃家兄弟前來迎接,並準備紅包分送給小輩; 3、初三 老鼠娶親 可安睡遲起,因為自除夕到初二都勞累,這日可以好好調息; 4、初四 恭迎灶神 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牲醴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5、初五 拜財神 發利市 這天是五路財神生日,商家在路邊擺答森起供品,焚香拜神,以求「大發利市」,同時正式開張。

年初一幹什麼

7樓:晨鑫說民生

大年初一做的事情:

1、燃放爆竹。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

2、拜神祈福。

同時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裡燒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順利平安。

3、吃齋。除夕夜吃過了大魚大肉之後,初一當天第一頓飯,全家人不能再吃葷菜。「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4、拜年。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5、給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代表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

農曆初一到月末月亮的諺語,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名稱

月相是日月黃經差度數 以下的度數就是日月黃經差值 來算的,共劃分八種 新月 農曆初一日,即朔日 0度 上峨嵋月 一般為農曆的初二夜左右 初七日左右 0度 90度 上弦 農曆初八左右 90度 凸月 農曆初九左右 農曆十四左右 90度 180度 滿月 望日,農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 180度 殘月 農曆...

初一到十五猜數字,初一到十五猜一個數字

初一到十五猜一個數字 答案 8。喜出望外 拼音 x ch w ng w i 解釋 望 希望,意料。由於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出處 宋 蘇軾 與李之儀書 契闊八年,豈謂復有見日?漸近中原,辱書尤數,喜出望外。舉例造句 這可真叫他喜出望外。沙汀 催糧 拼音 xcww 近義詞 大喜過望 喜從天降 反義...

大年初一有哪些風俗習慣,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傳統習俗?

朋友你好!我是河北承德人,我們家的大年初一是 六點多吃餃子,吃完餃子就去親戚 鄰居家拜年,到了下午就是自己的自由時間了。我們家大年初一還有一些風俗習慣,那就是 初一不能動刀 包括剪子 初一不能洗衣服,在很早以前,初一還不能挑水等。貼春聯,起得非常早,搞個開門大吉的彩頭。吃過早飯以後,開始走街串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