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和李清照倆人的詩詞有什麼共同點?

2025-07-04 23:50:19 字數 1515 閱讀 4195

1樓:張往捕娛

李商隱。和李清照都是唐宋詩人中的高手,兩個人在文學方面的成就都非常突出。雖然他們沒有生活在同一朝代,但是兩人的藝術風格、人生命運、作品對後世的影響有著諸多相似和相同之處。

李商隱生於813—858年,是河南滎陽人,晚唐著名的詩人,和杜培搏牧。

合稱「小李杜」。

李清照生於1085—約1155年,是山東濟南人,宋代著名的女詞人,是婉約詞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他們生活在不同朝代,相隔200多年,但是兩人都是古代著名文學家,又都姓李,或許祖上是同一血脈。

他們的作品一大共同點是,都具有濃郁的抒情特點。以李商隱的《無題》

為例: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激棗,蠟炬成灰淚始幹。《晚晴》: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清照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醉花陰》明中拆。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都可以看出這個特點。

李商隱、李清照三首詩

2樓:海獵

分類: 社會民生。

解析: 李商隱的三首:

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重過聖女祠。

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耐好去未移時。

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

霜月。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李清照的三首: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昌空鉛?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點絳唇。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點絳唇。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虧旅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白和李商隱的詩有何異同,白居易 李白 李商隱等詩人的寫作特點及他們的區別

一樓的寫的太長了 拿去做 還不錯 其實很簡單 兩人風格完全不一樣 只不過 一個是李杜中的李 一個是小李杜中的李 經常引起人們的聯想 李白 豪放 浪漫 理想 孤獨 想象力豐富 在不滿社會的同時似逃避 又似批判著這個社會 他永遠做不到象莊子那樣 眼極冷心極熱 他很矛盾 所以只能以幻想豪放來麻醉自己 不過...

李清照寫和趙明誠恩愛甜蜜和花有關的詩詞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

詩詞翻譯問題,古代詩詞翻譯有什麼技巧和方法?

怯在此有兩層含義 一層如你所說,二層是因為重陽登高怕惹起思念。古人重陽登高望遠通常會惹起思念的惆悵,或是為國,或是為家,或是為自己現在的處境,本詞你要抓住幾個字眼 夕陽 兩鬢秋 黃花瘦 重陽 登臨 望故國 閒愁 其餘的理解起來都不是問題,全詞的翻譯如下 夕陽已日薄西山,流水日夜東流,我這個一事無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