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中元節隆重程度僅次於春節,一家老小團聚,點上香燭,擺上鴨肉、飯、水果拆鋒等食品祭過祖先後,一家人便圍坐在一起共享天倫。飯桌上,乙隻悉御握鴨,一塊肉,是必不可少的。據說祭拜祖宗時,所用的紙錢、衣物是要靠鴨子睜慶馱過奈何橋的,所以,中元節一定要吃鴨子。
迷信說法當然不可信。其實,中元節之所以要吃鴨子,是因為在廣西農村種稻谷前,每戶人家都會買上一些鴨子回來養;在割完稻穀後,他們通常把鴨子放到稻田裡,讓鴨子吃掉田裡的穀子和蚯蚓。種晚稻時,農民為了犒勞自己,開始殺鴨子過節。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習慣在這天吃鴨子了。
還有一說,因為中元節正值鴨子當季,正好用來祭祀。寧明大部分是水鄉,養鴨多。以前,人們都是從開春時候,即三四月份開始養鴨子,四至五個月後,也就是中元節這段時間,鴨子長大了。
由於古代人們生活比較貧苦,只有到節日才捨得殺鴨子吃,所以,一到中元節家家戶戶就殺鴨子。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
中元節為什麼要吃鴨子?
2樓:向陽
1、鴨就是壓,取舉隱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2、鬼節這天鬼魂借節假日還家探親,古籍說: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可惜過不了奈河,於是用鴨子拖魂過河,所以是吃鴨不是吃雞;
3、鴨子是用來祭正肢廳拜用的。祭拜祖宗時,所用的紙錢、衣物是要靠鴨子馱過奈何橋的,所以鬼節時一定要吃鴨子。
歷七月十五中元節也是祭祖節,祭品不能用雞做供品,因為雞的爪子往後刨,會把給祖宗送去的錢物都給刨出來,後輩的心意就傳不到祖宗那裡,所以就派鴨子作為祭祀的使者。為什麼派鴨子作為祭祀的使者?因為去陰間要渡河,河上僅有一座奈何橋,使者太多,橋上擁擠,而鴨子則可以帶著給祖宗的祭品游到對岸,所以在中元節當天的祭祀品以鴨子為主。
祭祀儀式完畢後,剩下的鴨子,人們就散福了,所以留傳下來中元節吃鴨子習俗。
也有人說,飢早中元節吃鴨是因為傳說去世的祖先會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探親,要過奈何橋,但沒有船過不了。於是,活著的人要送些鴨子下去,好讓鴨子游泳載他們回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一到鬼節就吃鴨子。
中元節是什么節,中元節是什麼節?
七月半 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 中元節 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中元節是什麼節呀?中元節,俗稱鬼節 施孤 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 清明節 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 焚紙錠的習俗。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
中元節有什麼講究,中元節有什麼禁忌?
第一種說法 每年農曆7月14日是中元節又叫鬼節或著叫盂蘭節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節日.中元節源自道教,後來佛教改為現現在俗稱的鬼節。盂蘭節在印度語中意指 倒懸 倒懸 指的的是釋迦十大第子目蓮的母親死後後受餓鬼之苦,不能吃東西 後後來得到釋迦幫助。用百味五果供養十方神佛並藉功德救母親。所以現在為了祭 祀孤...
中元節燒紙時間,中元節燒紙幾天
01 黃昏 夜晚 從農曆七月十一至十四這幾天黃昏和夜晚為燒包最佳時節。所以是可以提前幾天燒的。很多地區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有些地區如果有人上墳的話,就要在每次的上午十二點之前送完紙錢。還有一些地方,從傍晚五點半天黑之後開始,一直到深夜。中元節燒紙時間一般是下午或者晚上都是可以的,燒紙要找個正確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