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要10首描寫雪的古詩,要整首的

2025-05-26 17:45:09 字數 1938 閱讀 5536

描寫雪的古詩整首十首 你最欣賞哪一首

1樓:愛創文化

1、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宋代 · 盧梅坡《雪梅·其二》

2、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唐代 · 祖詠《終南望餘雪》

3、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唐代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清代 · 鄭燮《山中雪後》

5、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元代 · 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6、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

-清代 · 納蘭性德《採桑子·塞上詠雪花》

7、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清代 · 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8、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最愛東山晴後雪,軟紅光裡湧銀山。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最愛東山晴後雪,卻愁宜看不宜登。

-宋代 · 楊萬里《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

9、風捲寒雲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簷前數片無人掃,又得書窗一夜明。

-唐代 · 戎昱《 韓舍人書窗殘雪》

10、倚杖望晴雪,溪雲幾萬重。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鍾。

-唐代 · 賈島《雪晴晚望》

描寫雪的詩句古詩大全50首

2樓:貓貓老師來解疑

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夜泊荊溪。唐·陳羽。

小雪已晴蘆葉暗,長波乍急鶴聲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頭月落溪。

小雪唐·戴叔倫。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小雪日戲題絕句。

唐·張登。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

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

對雪唐·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和蕭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鉉。徵西府裡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

籬菊盡來低覆水,塞鴻飛去遠連霞。

寂寥小雪閒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

算得流年無奈處,莫將詩句祝蒼華。

小雪後書事。

唐·陸龜蒙。

時候頻過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楓汀尚憶逢人別,麥隴唯應欠雉眠。

更擬結茅臨水次,偶因行藥到村前。

鄰翁意緒相安慰,多說明年是稔年。

小 雪唐·李鹹用。

散漫陰風裡,天涯不可收。

壓松猶未得,撲石暫能留。

閣靜縈吟思,途長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關於勵志的古詩整首,古代勵志詩詞10首,要整首,不要光是句子

1.滿江紅 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2.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

描寫月亮的古詩,關於月亮的古詩10首

1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2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李白 把酒問月 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3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李白 秋浦歌 4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 金陵五題 石頭城 5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李白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

描寫春天的古詩五首五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要五言絕句,急,只限今天

1 江南春 唐代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釋義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籠罩在這濛濛的煙雨之中。2 天淨沙 春 元代 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