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竹的1 c是全按做幾,竹笛全按作1指法表

2025-05-13 01:15:49 字數 2070 閱讀 4070

1樓:慕韻楣

1=c,代表c調笛子。

筒音作5,也就是c調笛子全按作5的指法,納散滲也可以是f調笛子筒音洞脊作掘鏈1的指法……下附一張轉調錶,可以很直觀的查閱到您需要轉的調。

2樓:帳號已登出

竹笛,漢族樂器名。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因為是用天然竹材製成,所以也稱為「竹笛」。竹笛流傳地域廣大,品種繁多。

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調笛。還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順笛等。

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華夏民族特色,發音動情、婉轉。龍吟,古人謂「盪滌之聲」, 故笛子原名為「滌」,日本至今還保留有「滌笛」,後演變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多用於獨奏,也可參與合奏。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外呈圓柱形,在管身上開有1個吹孔、1個膜孔、6個音孔(低音大笛,如大g、大a有7個按音孔個基音孔和2個助音孔。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

笛塞用軟木材製成的塞子,裝在吹孔上端管內一定的深度裡。

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乙個孔。笛子能發音,就是通過吹孔把肆悔氣灌進笛管內,使笛膜和竹管內的竹簧產生振動。

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個孔。主要用來貼笛膜。笛膜在這裡起著基大變化音色的作搏雹豎用。笛子沒膜孔,是不能吹出聲來的。

笛膜:一般是用蘆葦膜做成的,經揉紋後取一小方塊使用。經過氣流振動笛膜,便能發出清脆、明亮的聲音。

按指孔:共有六個,分別開閉這些音孔,就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

上出音孔:可用來調音,起著劃定笛子最低音範圍的作用。

下出音孔:在上出音孔下端的兩個孔,可用來調高音,起著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飄穗之用。

海底又稱笛頭:是由笛塞內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內膛,它阻止氣流向上流動,使口風向下流動,集中發音。

扎線:纏於笛身外面,起保護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鑲頭:通常在笛身左端(或兩端)鑲以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稱為鑲頭。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竹笛全按作1指法表

3樓:花楹說生活

低音1:全按。

低音2:開第一孔。

低音3:開一二孔。

低音4:開一二三孔。

低音5:開一二三四孔。

低音6:開一二三四五孔。

低音7:全開孔或者開二四孔。

中音1:全按開或者一二三四五孔。

中音2:開第一孔。

中音3:開一二孔。

中音4:開一二三孔。

中音5:開一二三四孔。

中音6:開一二三四五孔。

中音7:全開孔或者開二四孔。

高音1:開一二三四五孔或者開四五孔。

高音2:開二二五六孔。

4樓:網友

有疑問時,心裡庠庠又不能把問題放下,這種鑽研精神很可貴,值得敬佩!

5樓:荷花弄月

這是全按作1的指法表。

6樓:落葉不流淚

全按做1時,依次抬起分別為12345567123.與全按做5指法沒太大差別,最簡單的變掉了。

7樓:網友

1 有關調性和筒音的問題牽扯很多的高等樂理知識,要想弄明白除非塌下心來花很多時間去學習。

2 雖然筒音不同,音沒有變,但風格和韻味有很大變化,一般來說,筒音對乙個曲子的韻味和風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 因為全按作5的曲子比較多,所以學習全按作5比較適合初學者。

如有不明,另請告知。

8樓:網友

我吹布魯斯口琴的。。。調性我可以給你解釋。

但是笛子方面就不懂了,也不知道你吹的是民樂笛子?還是豎笛?還是西樂的長笛。

調性指的是音的高低,我們在學校裡學到的do re me fa so la ti do。在**理論裡,音符用字母a到g代表; c主音階的第乙個音符就是c音符,這也就是為什麼稱它為c調的原因。比如說,女聲在唱歌時通常比男聲使用更高的音調,這時她們聲的音會選擇音高更高的起始音符,這時候他可能選的。

一般樂器初學的選調性,一般都是c調的。

希望能給你幫助,基礎樂理方面介紹你去看下「宋大叔教**」,這個網上有的是,教的很容易明白。

1c電流有多大?跟電流怎麼換算的

一 電機功率與配線直徑計算 首先要計算100kw負荷的線電流。對於三相平衡電路而言,三相電路功率的計算公式是 p 1.732iucos 由三相電路功率公式可推出 線電流公式 i p 1.732ucos 式中 p為電路功率,u為線電壓,三相是380v,cos 是感性負載功率因素,一般綜合取0.8你的1...

cc這個單位是怎麼來的,cc是什麼單位?1cc為多少ml

cc容積單位 為稜長復1cm的正方制體所能容納的物體的體積。1cc 1毫升 10 3升 cc表示立方厘米,國際標準規 定,將通過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本初子午線的從北極點到赤道的長度 一萬公里 的一千萬分之一定為一米,1米 100釐米 1毫升 1立方厘米 1 1000立方分米 英文寫法 cubic c...

除去下列括號內的雜質用化學方程式表示1CO2CO

1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故可以通過灼熱的氧化銅,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 cuo cu co2 2 要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實質就是除去硫酸根離子,可利用硫酸鈉溶液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澱和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