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丹的葵奎
它出洛克的思想,他指出人們按契約成立國家的目的是保護私有財產,因此國家不應干涉公民的私有財產。他有一句名言內容是「我的茅屋子,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洛克甚至進一步認為私有財產是人權的基礎,沒有私有財產無人權可談。
原文如下:即使是最窮的人,在他的小屋裡也敢於對抗國王的權威。屋子可能很破舊,屋頂可能搖搖欲墜;風可以吹進這所房子,雨可以打進這所房子,但是國王不能踏進這所房子,他的千軍萬馬也不敢跨過這間破房子的門檻。
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是由英國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的,他與喬治·貝克萊、大衛·休謨三人被列為英國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
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體現了他的主張——**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保障人民生命、由和財產的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時,社會契約才會成立,如果缺乏了這種同意,那麼人民便有推翻**的權利。
無入而不自得什麼意思
2樓:天際識歸舟
指的是人不論處在什麼境遇都能保持中庸之道和安然自足的心境。
出自《禮記·中庸》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屬《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3樓:free光陰似箭
無入而不自得的意思是君子無論到了什麼境地都可以安然自得。
這裡的無入,就是不入,不進去,引申為不在朝廷做官。
而,錶轉折,然而,卻,但是。
自得,就是自己有所收穫。得,得到,獲得。
無入而不自得這句出自《禮記·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荻行乎夷荻,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翻譯成白話就是」君子祇求就現在所處的地位,來做他應該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處在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人應該做的事;處在貧賤的地位,就做貧賤時應該做的事;處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應該做的事;處在患難,就做患難時所應該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樂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隨遇而安,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4樓:匿名使用者
不進去是不會自己得到的不付出是不會有收穫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中庸。素位章》 釋:君子無論到了什麼境地都可以安然自得。
跋扈自恣的意思,跋扈自姿的意思
跋扈自恣的意思是 形容為所欲為,無所忌憚。拓展資料 一 跋扈自恣的近義詞有 驕橫跋扈 驕橫 傲慢專橫 跋扈 專橫暴戾。形容為人專橫暴戾,不可一世。為所欲為 為 做。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後指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二 用跋扈自恣造句 陳宗瑞大手一揮,走在了七八個人的前面,跋扈自恣的王八之氣頓然側漏了。 乙個...
蘇軾《自題金山畫像》中的「心似已灰之木」是什麼意思?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的意亮明思是心好似冷卻的灰燼,對身外之事沒有任何的慾望,我的這一生就好像沒有辦法系緊的小船一樣,總是飄泊不定。出處。宋代蘇軾寫的 自題金山畫像 原文。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譯文。心靈已然寂靜無慾了,不沒鍵嫌會再為外物所動。這一生漂泊不定,...
自生自滅 是什麼意思,自生自滅的意思是什麼?
自生自滅,漢語成語。拼音是z sh ng z mi 意思是自然地發生,生長,又自然地消滅 形容自然發展,無人過問。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 嶺上雲 詩 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作雨無。成語用法 作謂語 賓語 定語 用於生物 文藝等。例 新生事物,如不關心和培育,就只能是自生自滅。與順其自然的意思有些相近...